嘉絨藏戲

嘉絨藏戲唐天寶十四年(755年),蕃夏爾嘉莫查窪絨祁侵部落(今四川省金川縣境內j第二十五代首領克窩崩爾甲與著名法師贊巴蘭卡為舉行部落宮殿“列維坡讓伊哲”(今勒烏土司官寨)和“雍忠拉頂林”(今廣法寺)的落成慶典,特從部落的色康廟和嘎爾安寨中挑選了雍仲、年爾甲、蘭卡初等數名能歌善舞的僧侶藝人組建“嘉絨促侵陸嘎爾巴”(藏戲戲班):戲班在民間歌舞、灘戲的基礎上,根據當地流傳的歷史故事和藏曆年的傳統禮儀創編了《郭董特青》戲目,並於當年在部落舉行的“斯格任青波”(供施法會j和宮殿落成的竣工慶典上演出。唐永貞元年(805年),嘉絨藏戲得到著名語言、文學、編譯大師毗恭遮那的傳播推廣,在原有促侵戲班的基礎上又發展了綽斯甲(今金川縣周山)、贊拉、汪日(今小金縣境內)等戲班,新創作出《曲斯古贊里》、《阿祁來》等劇目,並開始向嘉絨十八部落流傳。明天順二年(1459年j,甲卡(今理縣境內)戲班排演了《阿晶在阿太尼查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黨壩(今馬爾康縣境內)戲班著名戲師讓索·格菇編創的《老夫與少婦》劇目傳播至整個嘉絨藏區。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松崗(今馬爾康縣境內)戲班根據佛經故事編排廠《澤讓蘭支並(六長壽),並由蒼旺扎爾甲等人修建了“斯布拉讓”戲場。乾隆二十年,梭磨(今馬爾康縣境內)戲班根據《米拉日巴傳》創編了《祁驍娃貢波多吉》,後由第九代土婦若馬初獻給拉卜楞寺活佛旦白卓米,進而傳播安多地區。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阿桂將金川促侵戲班中的部分藝童帶到北京,在太和殿和保和殿為朝廷演出。乾隆皇帝曾在題為《四月八日會紫光閣凱宴成功諸將士》一詩的類注中寫道:“阿桂等所俘番童,有習鍋莊及斯甲魯者,即番中灘戲也。”《清史稿》(中華書局出版)則將金川藝童表演的藏戲稱為“番子樂”。嘉絨藏戲演出之前,先在戲場正中掛一幅墨爾多山神的唐卡,再由幾名藝僧戲師念誦吉祥經和燒香、奏樂,鳴槍後由一位戴“阿扎僥”面具的吉祥老人(全劇主持者)美言一番,宣布開演,扮演雄獅、猛虎、野牛和丑角者陸續登場,其主要內容是緬懷先祖英雄豪傑,讚美家鄉錦繡山河;整戲內容多為英雄降服妖魔、光明戰勝邪惡,或以佛經故事勸人行善積德,或反映生產、生活習俗;尾戲的內容一般為祝願天下太乎、五穀豐登、人畜興旺、萬事如意,並謝幕向觀眾致意。嘉絨藏戲的表演類似旦、淨、丑角色行當,是以習慣人物身份扮演角色,多為男扮女裝。表演的步態主要取材於當地民間的各類舞蹈和宗教神舞,其步法有緩步、歡步、平步之分。服飾按人物身份區分,但劇中的主角與動物則需戴面具。武打設計主要取材於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其器械有弓、劍、刀、矛、盾、棍、槍等,表演技法有“九持”、“六功”、“七情六慾”等。唱腔根據當地山歌、民謠、說唱曲藝和宗教誦經等編排,其正面人物的唱腔清脆明亮,反面人物的唱腔渾厚粗啞,群體配角的幫腔委婉圓潤。調式多為F、G、C、D調,板式多為散板。樂曲分為開場曲、間隙曲、氣氛音樂、鼓鈸經等,其中鼓鈸貫串全劇。伴奏樂器由藏族民間的打擊樂、吹管樂和弦索樂組成,並糅合了宗教法器的蟒筒號、蒙古族的長號以及漢族的“三當七”(組鑼)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