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瑩

單瑩

單瑩,女,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演員,工青衣,宗梅(蘭芳)派。第六屆CCTV全國青京賽銀獎得主。著名京劇藝術家姜鳳山的入室弟子。第七屆CCTV全國青京賽金獎得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天津
  • 職業:演員
  • 畢業院校天津市藝術學校
  • 主要成就:第七屆CCTV全國青京賽金獎得主
  • 代表作品:《女起解》、《會審》、《豆汁記》、《春香鬧學》
藝術經歷,善演劇目,

藝術經歷

她嗓音甜美圓潤,扮相大氣、端莊秀麗,演唱委婉大方。出身梨園世家,祖父單貴良是著名鼓師,父親單佑安為天津京劇院老生演員。她自幼受家庭薰陶喜愛京劇,於199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1994年天津電視台拍攝電視劇《梅蘭芳》中扮演少年梅蘭芳,1999年畢業於天津市藝術學校,2004年考入天津市藝術職業學院進修。師從於姜鳳山季硯農張芝蘭楊秋玲孫毓敏王志怡、步毓華、巴金玲、吳綿綿、高淑芳張重華等老師。2008年初拜姜鳳山先生,學習梅派藝術。
單瑩

善演劇目

《女起解》、《會審》、《豆汁記》、《春香鬧學》、《宇宙鋒》、《拾玉鐲》、《鳳還巢》、《坐宮》、《斷橋》、《三娘教子》、《紅鬃烈馬》、《霸王別姬》、《西施》、《生死恨》、《穆桂英掛帥》、《貴妃醉酒》、《太真外傳》等。2001年天津市第十二屆文藝新人月“新人獎”;2005年中央電視台第五屆青年電視大獎賽天津賽區“螢屏獎”;2007年天津市第十四屆文藝新人月“新秀獎”。
單瑩單瑩
單瑩出身梨園世家,祖父單貴良是著名的鼓師,父親單佑安是老生演員,自幼受家庭薰陶喜愛京劇,八歲學習京劇。一九九O年參加“天津首屆少兒藝苑京劇大賽”以《拾玉鐲》獲得“二等獎”,一九九一年參加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厲慧良為少兒排演的全部《龍鳳呈祥》,在劇中擔任前“孫尚香”洞房一場及後“周瑜”的角色並在中國大戲院演出,排演期間有幸得到厲慧良的親自指導、教授,這齣戲由40餘名10歲以下的兒童演出,在當時文藝界,反響巨大,受到廣泛好評。
一九九二年單瑩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後轉學至天津藝術學校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在校期間,其參與了《梅蘭芳》電視劇的拍攝,在劇中為少年梅蘭芳先生及兒時梅蘭芳先生的所有唱段配音,使其與梅大師的梅派藝術結下了不解之源,使單瑩被深深的吸引並執著的熱愛著梅派藝術。
在校期間,單瑩學習並排演了《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玉堂春》、《春香鬧學》等劇目,一九九九年以優異的成績分配到天津京劇院實驗團工作,二OO二年九月榮幸的調入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工作,二OO三年參加了天津電視台《中華戲曲》欄目的錄製,參演的《貴妃醉酒》受到了專家及廣大電視觀眾的廣泛好評。
曾在一場演出的後台遇到過幾位年輕人,他們二十歲上下,打扮時尚,個個都是帥哥美女。他們數碼產品不離身,不是塞著耳機搖頭晃腦地哼著小曲,就是手裡玩著PSP,或是兩三個人扎堆兒拍照秀美。在角落裡的休息區,大家吃著零食聊著天,嘻嘻哈哈很是樂和。不一會兒,一位五十歲上下的老師喊大家上台彩排,剛剛還各自逍遙的年輕人立刻放下手頭的消遣,來到舞台上並馬上進入狀態,精氣神大不同。蘭花指掩面含羞淺笑,身段曼妙彬彬有禮,嗓音穿透層層空氣環繞在劇場內,詞里唱著“紅娘”“張生”……原來這是京劇《西廂記》中的選段,而他們就是青春靚麗的青年京劇演員。想起台下嬉笑玩鬧的一幕幕,不由心生穿越之感。
有人用一句詩形容國粹京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京劇是爺爺奶奶們的寶,80後、90後大多從流行藝術中找樂。京劇的傳統、規矩,讓崇尚現代和自由的年輕人不免產生距離感。“一板一眼”,年輕人這樣給京劇下了“判決書”。但其實,大家並不是不想親近“老祖宗”。
11月2日,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武漢開幕,幾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走進大學校園,與大學生們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同學們被京劇的魅力點燃,它是熱情的、親近的,甚至是時尚的。它和年輕人“零距離”,做一個80後、90後戲迷,一點都不OUT。
80後青衣:我的學戲路
立冬後的一天上午,新金融記者與單瑩約在街邊的咖啡廳見面。在二層落地窗邊的隔間,淡淡的咖啡醇香縈繞著悠揚的鋼琴旋律,沉浸在西洋范兒的氛圍里,期待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遇。輕輕攪動著杯中的咖啡泡,不禁好奇,一位80後的京劇演員,脫去舞台上的裝扮,生活中是什麼樣?正想像著,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美女向記者走來,她就是單瑩。戴著一副墨鏡,扎著馬尾,乾淨利落。玫紅色的球狀耳環微微跳動。端莊、大氣、青春、靚麗,單瑩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單瑩出身梨園世家,祖父是著名鼓師,父親是天津京劇院老生演員。她自幼受家庭薰陶,工青衣,宗梅(蘭芳)派,師從著名京劇藝術家姜鳳山先生、梅葆玖先生,是一位優秀青年演員。
談話間,單瑩靈動的眼神時刻傳遞著一個京劇演員的神采,舉手投足間透露著個性中的率真。她從手提袋中拿出四五本資料、畫冊,還專門抄寫了一張紙的京劇流派介紹,“我想你可能用得上”。一句話出口,讓人心生感動。
“我出生在京劇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剛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京劇,只是在家庭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地接觸。後來才漸漸發現,我是熱愛京劇的。”眾所周知,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也是它的四項基本功,每一位演員都需要從小刻苦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有的行當以做功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但必須做到四項都過硬,才能充分發揮京劇藝術的表現力。戲校學生小殷告訴新金融記者,不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天,早起練功、吊嗓是日復一日的必修課,雷打不動。“老師要求很嚴格,常和我們說,‘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小殷的經歷是每一個京劇演員走過的路,單瑩當然也不例外。“剛學的時候不覺得苦,不懂什麼叫艱辛,長大了才慢慢體會到,學京劇確實不容易。”單瑩說,以前她一周要去北京上三次課,早晨六點就得到火車站,因為八點要開課。那時還沒有城際列車,去北京大約需要兩個小時。一大早起來,人的狀態還暈暈乎乎,嗓子也有點啞,到了老師家就要開始唱。 中午老師午休,她還要自己背戲,等老師午休過後再接著上課、說戲。大部分時間,單瑩當天就要返回天津。“每周這樣反反覆覆,人確實很疲憊。”
對學習京劇的人來說,天賦尤為重要。“如果本身的素質好,悟性好,加上後天正確方法的引導和練習,自然會有收穫,形成良性循環。”由於宗梅派,單瑩多年來一直尊崇並努力學習著梅蘭芳大師的唱腔和表現手法,“我離梅大師的境界還差很遠,但我一直在用心體會,努力接近。”說著,單瑩有聲有色地以《洛神》為例,給記者說起戲來。講起戲來的單瑩很投入,雖然眼神、動作都只是示意,但已足見一個青年演員紮實的功底。
多年的不懈追求和苦練讓單瑩的藝術水平不斷提升,她嗓音甜美圓潤,扮相端莊秀麗,演唱委婉大方,逐漸在青年演員中嶄露頭角。2009年10月,作為天津青年京劇團的演員,她專程到北京拜在梅派京胡大師姜鳳山老先生的門下學藝。姜老先生是京劇泰斗梅蘭芳大師的琴師,是梅蘭芳同時代的大師級人物。“我和姜老師年齡相差將近70歲,所以更準確地說,我是拜師爺爺,平時我也習慣稱他‘姜爺爺’。”她說,老師常教導他們,學京劇和做人一樣,要堅持真善美,踏踏實實。舞台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人物。戲裡用心用情的單瑩,戲外也深深感受著老師的疼愛和呵護。“姜爺爺90歲高齡了,每次有學生去家裡上課,他和奶奶都會給大家做飯。我演出的時候,姜爺爺穿著一身白西裝,打著紅領帶,攜全家人出席。他們在台下幫我扮裝,我演出的時候,姜爺爺一直坐在上場門看著我。學生們取得一點成績,他就像過節一樣高興。”單瑩難掩對恩師的感動與感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