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歌劇

喜歌劇

喜歌劇又稱“諧歌劇”,和正歌劇相對立的歌劇種類。盛行於十八世紀。題材取自日常生活,音樂風格輕快幽默。它包括這樣一些常見的特點:表現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具有喜劇因素,結尾往往是團圓或勝利,音樂輕快,用本民族語言等。喜歌劇主要流行在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的主要國家。這些國家的喜歌劇有著不同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歌劇
  • 外文名:burletta; comic opera
  • 又稱:諧歌劇
  • 盛行於:十八世紀
  • 題材取自:日常生活,音樂風格輕快幽默
簡介,法國喜歌劇,義大利喜歌劇,英國喜歌劇,德國喜歌劇,英國民謠劇,

簡介

喜歌劇,是指那種活潑、具有喜劇性格的歌劇體裁。分為輕歌劇、刺歌劇、義大利喜歌劇、法國喜歌劇、英國民謠劇等。
其內容常取材於日常生活場景或普通人的小事情,音樂較為通俗易懂,唱詞都是使用各國的民族語言。一般認為義大利作曲家佩格萊希的《管家女僕》(又稱《女僕做夫人》) 是第一部喜歌劇,它是正歌劇《高傲的囚徒》的幕間劇
於其他國家特別是義大利喜歌劇的最明顯的特點是,它用說白代替清宣敘調的傳統形式,用近似朗誦的音調來唱情節,也就是說它是歌唱、說白、表演相結合的喜歌劇。此類歌劇中的演唱,詠嘆調往往不是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採用浪漫曲、分節歌、舞蹈歌曲乃至諷刺歌曲及對白等表現世態風俗題材。
與法國喜歌劇不同之處便是義大利喜歌劇的自身特色。它和法國喜歌劇的重要的區別在於,義大利喜歌劇的音樂是連續的,絕沒有法國喜歌劇中的“說白”。這一差別後來演變為一場激烈的喜歌劇論戰。事實上,義大利喜歌劇的實際表現比法國喜歌劇更成熟,也更具藝術魅力。
18世紀中葉前後,在德國興起了一種新型的喜歌劇形式,稱作歌唱劇。其形式也是歌唱與說白相結合的,內容並不全是喜劇性的,大部分的歌唱劇都以民間生活為題材,音樂風格簡樸無華但有感染力。音調亦往往突出城市或鄉村歌曲音調風格。歌曲、舞曲和夾白在演出中交替進行。

法國喜歌劇

法國喜歌劇的起源
法國的喜歌劇最早起源於民間廟會上的一種藝術形式。早在16世紀末,聖·日爾曼廟會劇院就出現了用流行歌曲曲調填詞演唱的滑稽戲,人們把它看作是法國喜歌劇的雛形。1674年前後,一種用木偶表演的小型歌劇問世,並很快受到觀眾的喜愛。後來,由演員代替木偶登台,演出了有歌有舞具有喜劇或鬧劇因素的音樂戲劇。由於它的內容通常對時事具有諷刺的意味,因此被叫做“諷刺歌劇”或“滑稽歌劇”。但這一表演形式遭到了呂利和法蘭西歌劇院的反對。在他們的抗議下,宮廷下命令禁止這種歌劇進行演唱並對樂隊規模實行限制。然而,木偶歌劇的支持者們卻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那就是在演出時,舞台前豎立了一塊巨大的牌子,用醒目大字寫上劇中的歌詞。因為曲調是人們都十分熟悉和親切的流行歌曲,觀眾們很容易像演員一樣,流利地演唱出這些歌曲。於是,台上的演員做著各種動作,台下的觀眾們用歌聲為其伴唱,演出氣氛格外熱烈。這一對抗大約持續了30年,最終以官方的讓步而結束。1714年,由聖日爾曼廣場和聖盧昂廣場兩個劇團聯合組建了喜歌劇院。1716年,它被獲準可以同時擁有包括歌唱、舞蹈和器樂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並稱之為“喜歌劇”。此後,喜歌劇風靡法國。
喜歌劇論戰
1746年和1752年,義大利喜歌劇《女僕管家》在巴黎兩度上演引起了“喜歌劇論戰”的大辯論。這場論戰的雙方分別是法國大歌劇派和義大利喜歌劇派。論戰的主題是義大利喜歌劇和法國大歌劇的孰優孰劣,論戰的焦點是法國的大歌劇應不應該進行變革。對峙雙方陣營壁壘,旗幟鮮明:一方是以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婦蓬帕杜爾侯爵夫人為首貴族保守派支持呂利、拉莫等人的正歌劇,另一方由皇后瑪利亞·列申斯卡率領盧梭、狄德羅、達朗貝爾等為首的百科全書派支持義大利喜歌劇。兩派支持者都聚集在各自領袖的包廂周圍,相互嘲笑辱罵,並為自己所喜愛的劇種叫好助威。劇場裡充滿了火藥味,使每一場演出都演變為一場戰役。在劇場之戰難分勝負的情況下,法國大歌劇派推出了一部叫做《狄東與清晨》的新作品,並藉助蓬帕杜爾夫人的威力大造聲勢,試圖壓倒《女僕管家》。但這部作品表現平平。
而支持義大利喜歌劇的作曲家盧梭親自創作了一部田園風格的喜歌劇《鄉村占卜師》(1752年),他把義大利喜歌劇的長處和法國廟會滑稽歌劇中的特點結合在一起,把歌唱和對白結合在一起,把舞蹈和啞劇結合在一起。證明自己的改革觀點。這場論爭,推動了法國早期喜歌劇的創作,形成了法國式喜歌劇的基本模式。
著名的法國喜歌作曲家
早期法國喜歌劇的主要作家有讓·克勞德·吉里耶(1667- 1737年),法國喜歌劇院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具有廟會喜歌劇的特點;被認為是喜歌劇的創始人。
18世紀中葉國喜歌劇日趨成熟,喜歌劇院的作曲家有費里多爾(l726-1795年)。他先前是一名有成就的西洋棋大師,33歲後才轉向喜歌劇的創作,他一共創作了11部喜歌劇,主要作品有《鞋匠勃萊士》(1759年)、《園丁和他的老爺》(1761年)、《馬蹄鐵匠》(1761年)、《巫師》(1764年)等,而 1765年根據英國作家菲爾丁原著改編的喜歌劇《湯姆·瓊斯》是最優秀的一部。費里多爾喜歌劇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小人物常常有高尚的道德和出色的才智,而大人物則愚蠢狡詐,處在被嘲諷的地位;他的音樂形象十分戲劇化,構思新穎,善於描繪;因為他受德國音樂的影響較大,所以在運用樂隊的交響樂表現手法獨具匠心。
蒙西尼(1729-1817年),也是一位有影響的法國喜歌劇作曲家。他的創作創意新穎,感情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蒙西尼的代表作有《冒失鬼的招認》(1759年)、《玫瑰花和可樂果》(1764年)、《逃兵》(1769年)、《美麗的阿爾塞納》(1773年)等。蒙西尼喜歌劇的特點是,主題較為嚴肅,情節較為曲折,而喜劇性因素只是作為一種場景的襯托。這種喜歌劇被稱為“嚴肅的喜歌劇”,並為以後的喜歌劇向抒情歌劇的轉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對法國喜歌劇的發展最具貢獻的當數格雷特里(1741-1813年)。格雷特里是18世紀後期法國喜歌劇改革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比利時的列日,在當地的教堂學習聲樂、小提琴與和聲。1768年,他接受伏爾泰的建議來到法國,並定居巴黎,直至去世。
格雷特里共創作了50多部音樂戲劇作品,其中大多數是喜歌劇。他的代表作品有《休倫人》(1768年)、《路西勒》(1769年)、《會說話的圖畫》(1769年)、《澤米爾和阿佐爾》(1771年)、《假魔術》(1775年)等,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他曾創作了《威廉·退爾》(1791年)和《共和國女代表》(1794年)等具有進步思想和革命人物的喜歌劇。格雷特里最成功的作品是1784年上演的《獅心王查理》。此劇以以旋律優美、富於戲劇性表情而著稱。是18-19世紀之交“拯救”歌劇的先聲。另外拉保德的《畫童、情人和敵手》 (1758),和著名小提琴家加維尼的《未婚夫》(1760)、布萊士的《安奈特與呂班》(1762),也屬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
19世紀法國許多城市建立了喜歌劇院更加強了喜劇的音樂氣氛,相繼出現了布瓦爾迪約(1775-1834)的《巴格達酋長》(1800)和《白衣夫人》(1825),奧柏的《魔鬼兄弟》(1830),唐尼采蒂的《軍中女郎》 (1840)等作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國喜歌劇中原有的喜劇因素越來越少,喜歌劇的發展日益趨向嚴肅化和抒情性,甚至帶有感傷的色彩,但更多的是鼓舞士氣、煥發精神、感染人心。這就為抒情歌劇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典型作品簡介
格雷特的歌劇《獅心王查理》(1784)《獅心王查理》劇情大意:理查王身邊多年的歌手布隆代爾(Blondel),裝成一個盲目賣唱人吟遊四方,後來發現他的主人理查王已遭監禁。於是他借著業已被放逐的英國騎土和佛蘭德的馬格麗之助,使得理查越監逃逸。
奧柏的歌劇的《軍中女郎》(1840)
《軍中女郎》劇情大意:拿破崙二度率領法軍入侵蒂羅爾,幼時即被拿破崙第21聯隊收養的瑪麗,已經長大,並一直服務于軍隊後勤工作,有一天瑪麗從懸崖失足而被青年農民托尼歐所救,因而兩人萌生愛意。托尼歐毅然參軍,後升為團長,希望與瑪麗成婚。但瑪麗的伯母伯爵夫人尋來,將失散的侄女接回巴黎,欲將瑪麗嫁給年輕的公爵克拉根。這時團隊衝來“救援自己的女兒”。瑪麗用歌聲唱出了對團隊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伯爵夫人聽後深受感動,終於同意她與托尼歐的婚姻。劇中瑪麗所唱《我在軍營中……》、《軍中歌》,瑪麗與托尼歐的二重唱《我心懷懇切熱望》以及劇終前的大合唱均被稱之為精典型歌曲久傳不衰。二、義大利喜歌劇(諧歌劇)

義大利喜歌劇

義大利喜歌劇是一種吟誦調中插入對話的義大利笑歌劇。笑歌劇是從正歌劇的“幕間插劇” (間奏曲)演進而來的。幕間插劇原是一幕短短的笑料,配上音樂。16世紀末期和17世紀早期,在義大利非常流行。笑歌劇主要採用日常生活中富有人情味或滑稽性的故事為腳本音樂中多為較簡單而通俗的旋律和調子。曲式自由,只需少數人物在簡單的布景里唱做。在表演技巧上運用散文式的歌詞,節奏隨語言而動,特別是繞口令式的宣敘調十分生動詼諧。終場時全體角色陸續登場,以重唱、小合唱造成高潮以贏得觀眾的讚美!
義大利喜歌劇在該國習慣稱為“詼諧歌劇”,最早的嘗試是17世紀上半葉馬佐基等創作的《鷹》。60年代初,在佛羅倫斯成立了以演出喜歌劇為主的著名的“花園劇院”,由此喜歌劇開始脫胎於正歌劇幕間的喜劇性表演,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劇種。
義大利喜歌劇與法國喜歌劇不同之處便是義大利喜歌劇的自身特色。它和法國喜歌劇的重要的區別在於,義大利喜歌劇的音樂是連續的,絕沒有法國喜歌劇中的“說白”。這一差別後來演變為一場激烈的喜歌劇論戰。事實上,義大利喜歌劇的實際表現比法國喜歌劇更成熟,也更具藝術魅力。
義大利喜歌劇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喬瓦尼·巴萊斯塔·佩爾戈萊西(1710-1736年)。1733年8月28日,在那不勒斯上演他的正歌劇《傲慢的囚徒》時加上了一個幕間劇《女傭作主婦》,將機智聰明的女僕賽爾皮娜刻畫得十分詼諧生動。此劇標誌著義大利喜歌劇的誕生。《女傭作主婦》全劇只有男、女歌唱演員和不說話的角色共3人,用一個小型弦樂隊伴奏;旋律輕鬆活潑,具有主調和聲的特點,音樂動機十分豐富,幾乎有多少情緒就有多少樂思,有的歌曲甚至就像順口溜;劇情節生動,結構緊湊,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義大利喜歌劇的代表作品。
在義大利,繼佩爾戈萊西而起的作曲家還有尼古拉·皮吉尼(l728-1800年),他出身於音樂家庭,畢業於那不勒斯聖奧諾夫廖音樂學院。他創作的喜歌劇《惡作劇的女人》(1754年)為他奠定了歌劇作曲家的地位。1760年,皮吉尼的代表作《好女兒》在那不勒斯上演,引起轟動。這部喜歌劇在喜劇性的生活場景中,強調了音樂形象的抒情性,其中女主角契金娜的詠嘆調十分優秀,是皮吉尼抒情喜歌劇中最受歡迎的聲樂作品。1776年,他應法國瑪麗·安東內特王后的邀請,前往巴黎擔任她的聲樂教師。皮吉尼是一位高產作家,一生曾創作了140多部喜歌劇和歌劇。
安東尼奧·馬里亞·加斯帕羅·薩基尼(1730-1786年),是義大利第一位受格魯克影響的歌劇作曲家。他早期的喜歌劇《為愛情裝瘋》(1765年)、《愛情島》(1766年)等,使他揚名歐洲。1781年,薩基尼結束了在義大利、德國和英國的歌劇創作活動來到法國,創作了他最著名的《俄狄浦斯在科隆》(1786年)。他一生共創作了40多部歌劇和喜歌劇。
喬瓦尼·帕伊謝洛(1740-1816年),是18世紀末義大利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清唱劇、彌撒曲等宗教音樂。1763年起,由創作幕間劇而轉向喜歌劇的創作。1764年,帕伊謝洛的第一部喜歌劇《女學生》上演,此後他在義大利各地連續上演了大量的喜歌劇。他最著名的歌劇作品是根據博馬舍小說改編的《塞維亞的理髮師》(1784年)。
多梅尼科·奇馬羅薩(1749-1801年),他也是18世紀義大利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之一。奇馬羅薩在義大利期間,以歌劇《伯爵的詭秘》(1772年)而名震歐洲。1789年應邀擔任俄國女皇捷卡葉琳娜二世的宮廷作曲家。1791年到維也納出任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宮廷樂長,此間,他創作了著名的喜歌劇《秘婚記》(1792年)。奇馬羅薩共寫有近70部歌劇,以喜歌劇最出色。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作曲家羅西尼唐尼采蒂的代表作《愛之甘醇》及《唐·帕斯夸萊》、沃夫費拉里的《蘇桑娜的秘密》、梅諾第的《阿梅利亞赴舞會》等,都是喜歌劇的佳作,也把喜歌劇帶進了20世紀。

英國喜歌劇

18世紀初最早的喜歌劇,是1728年在倫敦上演的英國的《乞丐歌劇》。對這類歌劇,英國人更願意稱之為“民謠歌劇”,因為它絕大多數的音樂來自流行的民謠曲調,歌詞是填加上去的,並且有對白。英國喜歌劇標誌著正歌劇已經走上了窮途末路。歐洲歌劇的變革拉開了序幕。

德國喜歌劇

18世紀初的德國歌劇舞台,自從凱澤爾去世及漢堡歌劇院關閉後,便是義大利歌劇的天下。但同時,英國的民謠歌劇也乘虛而入,自從英國民謠歌劇《乞丐歌劇》傳到漢堡之後,並很快得以流行,這種民謠歌劇後來成為德國喜歌劇的仿效模式。
18世紀中葉前後,在德奧興起了一種新型的喜歌劇形式,稱作歌唱劇。其形式也是歌唱與說白相結合的,內容並不全是喜劇性的,大部分的歌唱劇都以民間生活為題材,音樂風格簡樸無華但有感染力。音調亦往往突出城市或鄉村歌曲音調風格。歌曲、舞曲和夾白在演出中交替進行。
德國歌唱劇的傑出作曲家首推約翰·亞當·希勒(Hiller Jon hann Adaml728-1804年),他是德國歌唱劇的創始人之一。1752年斯坦德福斯(standfuss)的《婦女之變》、1770年希勒(Hiller,1728-1804)的《狩獵》等是這一劇種最早的例子。1766年,希勒根據《乞丐歌劇》改編的第一部歌唱劇《魔鬼出籠》在萊比錫上演。此後,他又陸續創作了《洛蒂在宮中》(1767年)、《打獵》(1770年)等一批歌唱劇。歌唱劇就此傳到德國各地。1778年,維也納成立了專門上演德國歌唱劇的國立歌劇院,歌唱劇從此獲得了正式的地位。希勒的作品綜合了英國、法國、義大利喜歌劇的特點,在音樂上則採用了該國民族歌曲,許多歌唱劇中的歌曲後來編人了民歌集,成為獨立演唱的民歌。
18世紀末-19世紀初,莫扎特的《魔笛》(1791)、《後宮誘逃》(1782)、韋伯的《自由射手》(1821)等作品,發展了角色個性,展開了人物衝突,將歌唱劇和德國民族歌劇推向更高藝術層次。後來奧托·尼科萊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根據莎士比亞的作品改編),於1849年在柏林上演後結果不同反響。這部歌劇寫得乾淨利落,劇本和最優美的傳統的音樂結合在一起,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樂思這部舞台效果至今不衰的作品屬於當時典型傑作。

英國民謠劇

用英國語言做對白在加上通俗的曲調,這些曲調可以是民歌、城市小調、流行舞曲,甚至還可能是大家熟悉的義大利或法國歌劇的旋律。
1728年公演的《乞丐歌劇》是這種新形式的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