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教寺廟舞蹈

喇嘛教寺廟舞蹈是藏族舞蹈的一種,指每逢重大宗教節日,喇嘛寺都要舉行“跳神”活動。在嗩吶、蟒筒、長號、鼓鈸齊鳴之中,表演者頭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裝扮成眾神列隊繞場一周,揭開序幕。然後陸續表演《凶神舞》、《骷髏舞》、《牛神舞》、《鹿神舞》、《喜樂神舞》和《護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內容。在各段舞蹈之間,還穿插喇嘛們表演的摔跤、角斗等,以娛樂觀眾。有時還表演“捨身飼虎”之類的佛經故事和表現樂善好施、長命富貴的《壽星舞》、《仙鶴舞》等。今天,黃教的祭祀舞蹈《羌姆》與清代、民國時期的《羌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沒有大的改變。《羌姆》的最後一場是驅鬼,眾神兵天將把用酥油和糌粑製做成想像中的鬼首——“朵瑪”押送到寺外曠地點火焚燒,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喇嘛教寺廟舞蹈
  • 屬於:舞蹈
  • 相關:寺廟
  • 民族:藏族
詳細介紹,歷史,

詳細介紹

喇嘛教寺廟舞蹈
清政府為增強和蒙、藏民族的關係,大力推崇藏傳佛教(黃教),連宮廷也演跳布扎。而文人則把它看成是一種善舉,是古代儺祭遺風,並以孔子朝服迎鄉人儺相比。

歷史

清代《燕京歲時記》中描述:“打鬼本西域佛法,並非怪異,即古者九門觀儺之遺風,亦所以被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諸天神將以驅逐邪魔,都人觀者甚眾,有萬家空巷之風。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臨之,亦聖人朝服阼價之命意。”引文印證了羌姆和驅儺古風有關,又有鄉人儺的遺意。雍和宮跳布扎的“跳彌勒”中,除“大彌勒”外還有6名“小彌勒”,他們面具雖大小有別,但面部造型都是漢族寺廟的笑面彌勒佛,今天的“大頭娃娃”造型一樣可愛。經過清代的推崇,跳布扎已融入滿漢文化,成為蒙、藏、滿、漢多種文化因素的宗教舞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