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賈傳奇

商賈傳奇

商賈傳奇是由李曉主講的,李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日本北九州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經濟史、企業經營史。出版學術著作《宋代工商業經濟與政府干預研究》、《宋朝政府購買研究》等五部。在《歷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多次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鑄成集團華商書院、北京科技大學、中石油、鞍山鋼鐵等國內知名高校、培訓機構、企業之邀,講授《宋太祖的治國方略與企業管理》、《易道儒思想與現代企業經營》、《中國傳統商業智慧》、《中華商道》等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賈傳奇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首播時間:2011年5月
  • 播出頻道CCTV10
  • 線上播放平台CNTV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10
  • 主講人:李曉
  • 語種:中文
節目目錄,內容簡介,商人出世,販夫治國,鮑叔識人,子貢救魯,致富寶典,陶朱教子,商祖白圭,啼笑姻緣,卜式捐金,鹽鐵官營,視頻簡介,

節目目錄

01 商人出世
02 販夫治國
03 鮑叔識人
04 子貢救魯
05 致富寶典
06 陶朱教子
07 商祖白圭
08 啼笑姻緣
09 卜式捐金

內容簡介

商人出世

翻開《史記》,我們看到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將近三千年的歷史,在這一段歷史篇章中,不僅有王朝的興衰更替和農耕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們還看到了很多中國早期商人活躍的身影。那么,在以農業文明為主的中國古代,最早的商人是怎樣產生的呢?
商人的來歷和商朝有直接的關係,商朝人善於做生意,在商朝被周滅掉後,商朝的遺老遺少,特別是那些王公貴族,他們過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不會種地,也沒有什麼手藝,那么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靠什麼來養活自己呢?他們就揀起了老祖宗那個傳統,靠經商做買賣來混日子。無論是商朝建立以前,還是商朝滅亡以後,商族部落的人都非常善於經商做買賣,所以久而久之專門經商做買賣的人也就被稱為商人了。本來商人這個名詞指的是商族部落的人或者商朝人,就像是後來的漢朝人稱為漢人,唐朝人稱為唐人,意思是一樣的。但是由於商族部落的人很善於經商做買賣,所以商人也就變成了生意人的代名詞。
所以無論是商人、商品還是商業,這些詞都跟商族部落以及商朝有很直接的關係。而這些詞的演變以及它背後的歷史興衰在《史記》中都有記載,實際上《史記》中不僅記載了中國早期的商業發展,也記載了很多早期工商業者的故事。那么,在這些故事中,又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去了解呢?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將帶您踏入商業的歷史長河去追根溯源,為您精彩講述《商賈傳奇》之《商人出世》。

販夫治國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部專門為工商業者所寫的傳記《貨殖列傳》,而在《貨殖列傳》中,司馬遷最先提到的一個人竟然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我們知道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建立了周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那么,姜子牙怎么會出現在司馬遷專門為工商業者所寫的傳記中呢?姜子牙和工商業又有什麼關係呢?他那著名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又體現了怎樣的商業智慧呢?
實際上,“姜太公釣魚”的故事體現了姜子牙的人生智慧,懂得人才的價值、能夠尊重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這些都是作為明君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我們怎么知道什麼人是不是明君呢?這就需要考驗一下,需要試探一下。所以姜子牙跑到渭水邊去釣魚,實際上一方面是在打一個很吸引人眼球的廣告。另外一方面呢,也是借這個機會來一個討價還價。這樣的討價還價,不是說多要個三塊五毛的,而是試探一下這個周文王是不是一個真正懂得人才價值的人,是不是他心目中一個理想的買主,值得不值得自己把自己賣給他。
所以這樣來看,姜子牙在做小商販的時候,雖然經營業績不是很理想,但多年的商業生涯使他積累了豐富的商業經驗,所以他才會想出用直鉤釣魚的怪招來吸引周文王的注意。那么,在他輔佐周文王以後又是怎樣把自己的商業智慧套用到治理國家的方面呢?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為您精彩講述《商賈傳奇》之《販夫治國》。

鮑叔識人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叫管鮑之交,它是指朋友之間的友誼和交情。這個成語讓兩個人青史留名,一個是管仲,一個是鮑叔牙。說起這兩個人,管仲的名氣遠遠大於鮑叔牙,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被稱為“春秋第一相”。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正是由於被人們忽略的鮑叔牙,才讓管仲名垂青史。其實這兩個人最初的身份都是商人,就是在經商做買賣的過程中,兩人成就了一段佳話。那么在管鮑之交的過程中,鮑叔牙到底做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商人是要講究利潤的,是要賺錢的。但是在鮑叔牙管仲的合作中,管仲常常多拿多占,而鮑叔牙卻一味地遷就管仲。這就讓人不解了,商人的目的是盈利,而在鮑叔牙身上,他卻一再地“讓利”呢?那么鮑叔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商人?他為什麼“讓利”管仲呢?
作為商人,鮑叔牙是一個最為成功的商人,從他和管仲的交往中我們可以看出,事實上,他把自己的本錢放在了管仲身上。他慧眼識人,認為管仲能成就大事,後來果然如此,管仲成為了一代名相。不僅如此,李曉老師還認為,管鮑倆人還把商人特有的智慧成功地運用到政治上,後來成就了他們兩個人的大名,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講述系列節目《商賈傳奇》之《鮑叔識人》。

子貢救魯

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儒”往往會讓人想起“君子固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題,而“商”就會引出“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等等有貶義色彩的辭彙。儒和商是無論如何也融不到一起的。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一個人,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是孔子門下第一代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子貢。作為儒家弟子,子貢可以說是史上最正宗的儒商了,那么子貢究竟做的什麼生意?他和別的商人有什麼不同?
作為商人,子貢恐怕是歷史上比較有學問的了,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子貢是做大生意的,但是在做生意之外,他讀書也非常用功,做人比較謙虛,那么對於這樣一個學生,孔子是什麼態度呢?
早在投靠孔子門下之前,子貢就已經是一位商人了。他家境貧窮,通過經商而發家致富。子貢作為孔子的高徒,其言談舉止無不體現儒家的思想,因此子貢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儒商的始祖。那么這樣一位商人,他和其他商人有什麼不同呢? 子貢深得孔子學說的真諦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他思路敏捷、能說會道,是孔子門下“言語”科的高才生,《論語》中記述孔子與弟子的答問以子貢的最多。所以在這次外交中,子貢果然舉重若輕,僅憑几句話,就為魯國化解了危機,那么子貢取得勝利的訣竅在哪裡?這又與他商人的經歷有什麼關係呢?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講述系列節目《商賈傳奇》之《子貢救魯》。

致富寶典

越王句踐臥薪嘗膽,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在越國擊敗吳國的戰爭中,有一個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越國著名的政治家范蠡范蠡是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政治家,正是在他的幫助之下,越王句踐才最終打敗了吳王夫差,成就了富國強兵的霸主之夢。而越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據說與一部奇書有關。
按理說,在整個吳越戰爭中,功勞最大的當屬范蠡,然而功成名就之後的范蠡最後竟然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離開了越國,選擇了到外地從商,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做出如此巨大的決定呢?竟然也是這部奇書——《計然之策》。那么,范蠡為什麼要選擇棄官從商?這部《計然之策》究竟對范蠡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范蠡在商業領域中獲得了極大得成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當大官的機會落在了他的面前,有一個國家邀請他去當相國,可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范蠡卻無動於衷,而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每次當范蠡在商業領域獲得成功之後,他又把賺來的錢財散發出去,再次選擇從頭再來。
那么,范蠡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的這種做法與《計然之策》又有什麼關係呢?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將帶您踏入商業的歷史長河去追根溯源,為您精彩講述《商賈傳奇》之《致富寶典》。

陶朱教子

經過多年的打拚,范蠡在商業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他的兒子卻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繩之以法,生死未卜,訊息傳來舉家悲慟。而范蠡卻在救不救兒子這個問題上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最後在家人的央求下,范蠡才勉強做出了一個決定,派大兒子帶著錢財去救自己的二兒子,可是結果卻讓人出乎意料,大兒子的施救直接導致了二兒子被判處死刑。而更讓人感到詫異的是:當兒子的死訊傳來的時候,范蠡更是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反應。在整個施救兒子的過程中,范蠡的行為讓我們感到很困惑,一方面他對兒子沒有不管不問,還是想了辦法的。另外一方面,他又沒有盡全力,並最終導致了兒子的死亡,
那么,在救不救兒子的問題上,范蠡為什麼會有如此矛盾的心態呢?面對兒子被殺一事,范蠡為什麼會如此不近人情?在這個事件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其實,這件事反映了范蠡在教育子女上一種常人難有的態度,在治國經商上,范蠡都有著令他人望塵莫及的能力,而在培養繼承人方面,范蠡同樣有著過人之處,那么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范蠡究竟有著哪些獨到之處呢?而他的這些教育思想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將帶您踏入商業的歷史長河去追根溯源,為您精彩講述《商賈傳奇》第六集《陶朱教子》。

商祖白圭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白圭的大商人,他不僅通過商業的經營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還總結了自己的商業實踐,形成了一套商業理論。同時白圭還公開授徒,開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商學院”。後世遵循他這些理論的商人,在經商中都有很好的收穫。那么,白圭的商業理論究竟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主要是12個字,這12個字是什麼呢?我們又可以把它分為兩部分,其中有八個字,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八字秘訣”,那另外有四個字可以稱之為是“四字箴言”。所謂這個“八字秘訣”,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這八個字。那么所謂的“四字箴言”呢?就是白圭所提出的“智、勇、仁、強”這四個字。那么這四個字究竟是乾什麼用的呢?這就屬於白圭開辦商學院教育商人的教學內容了。我們都知道,孔子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民辦大學的校長,那么孔子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六方面,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六藝”。那么白圭他開辦商學院,他的教學內容就是那四字箴言了。白圭自己就講,如果一個人“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做不到智勇仁強,那么即使說跟著白圭來學習,當學生、當徒弟,那也不可能真正領悟到商業經營那個最根本的哲理。
白圭的這樣一些理論,它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司馬遷就說“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矣”。就是說,白圭的這些說教、這些理論,那都是經過了實踐的檢驗,並且在實踐當中獲得了成功,並不是瞎忽悠人的。實際上也是如此,白圭的這樣一些理論,不僅在他自己的實踐當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影響了很多的工商業者,並且在這些工商業者的實踐當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時光,白圭的商業理論,對我們今天的商業活動,又有什麼價值呢?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李曉教授為您精彩講述《商賈傳奇》第七集《商祖白圭》。

啼笑姻緣

秦漢時期,在四川的臨邛有一家姓卓的大冶鐵商人,他們發家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商業傳奇。而卓家的女兒卓文君,她的婚姻更具有傳奇色彩。據《史記》記載,大才子司馬相如以琴音打動卓文君,兩人私奔,婚後卓文君甚至當街賣酒,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但如果我們深入這段愛情傳奇就會發現,在愛情傳奇的背後,其實也包含了商業行銷的策略。  原來,司馬相如的家境是一貧如洗。司馬相如待在家裡邊,吃了上頓沒下頓,整個就淪落成了一個窮困潦倒的無業青年。正好臨邛縣令王吉,那是司馬相如的好朋友,就捎信請這個司馬相如到臨邛來做客。一開始,王縣令每天到縣政府招待所來看望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還能夠以禮相待。過了一段時間,司馬相如居然端起了架子,經常說身體不舒服,不大願意見人,就不願意見這個王縣令。王縣令不僅不生氣,反而更加殷勤、更加恭敬了。
按道理講,司馬相如這個時候還沒有什麼名氣,他又在王縣令的地盤上,他有什麼資格、又有什麼必要擺譜端架子呢?而王縣令是地方的父母官,他又有什麼必要低三下四地去向司馬相如獻殷勤呢?這件事情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離譜,但我們如果從商業行銷的角度去理解,我們就會有新的發現,那么,我們會發現什麼呢?
原來,這兩個人正在合夥演出一場釣魚的把戲。他們這些所作所為實際上都是為“釣魚”在做鋪墊。“釣魚”,釣什麼樣的“魚”呢?他們要“釣”的就是卓王孫的那個女兒卓文君了。 一到臨邛,司馬相如就從王縣令這兒聽說了卓文君的情況,就聽說卓文君人長得很漂亮,而且呢,精通音樂,頗有藝術修養,現在正是守寡在家。那么司馬相如就頓時對卓文君這個才貌雙全的女子產生了愛慕之心。但是他又聽說,卓文君才高氣傲、不好接近,於是呢,就和王縣令設計了這么一個“釣魚”的情節。那么,司馬相如能成功嗎?這其中又有怎樣的商業智慧呢?

卜式捐金

劉邦建立漢朝後,經過幾代人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力已經非常強盛。為了解決邊患問題,漢武帝開始大規模對匈奴的作戰,連年的戰爭,使漢朝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卜式的商人,他提出來願意把自己的一半家產捐給國家,並且不要求任何名利上的回報。那么,卜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而漢武帝派出去調查問題的官員了解卜式的為人後,不由得肅然起敬,回去以後就一五一十地給漢武帝做了匯報。可是漢武帝聽了以後,依然是猶豫不決,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當時的丞相公孫弘公孫弘聽了以後,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就一再講這可不是人之常情,世界上哪有人乾好事不圖回報的呢?這太離譜了。該不是做秀吧?這個卜式恐怕是動機不純,別有所圖。陛下,這種人我們可不能相信,更不能把他樹為榜樣,免得壞了我們大漢的規矩。陛下,這個卜式不要搭理他。那么漢武帝本來還有些猶豫,聽公孫弘這樣一講,那就更加滿懷狐疑了。覺得這個卜式的做法反而覺得很可疑。那么,漢武帝猶豫什麼呢?卜式又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鹽鐵官營

西漢建立初期,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連年對匈奴作戰,財政入不敷出。漢武帝於是找來一個叫桑弘羊的“理財高手”幫助他“理財”,桑弘羊制定了一個商業政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鹽鐵官營政策。
鹽的官營,它的做法就是民產官銷,也就是官府招募一批鹽的生產者,給他們提供煮鹽的鐵鍋,但是對他們的生產過程嚴密地監視。鹽生產出來以後不能隨便賣,必須全部賣給官府,再由官府來組織銷售。鐵的官營呢?它的做法叫做官產官銷,就是官府在各個地方設定鐵官,從鐵礦石的開採、冶煉到鐵制器具的鑄造,再到產品的銷售,所有的環節都是由官府大包大攬。那么這個鹽鐵官營政策搞出來之後,就不準私人再去生產鹽鐵、銷售鹽鐵了,如果違犯呢就要處以刑法。這個刑法當時叫做“鈦左足”,“鈦左足”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用鐵打造一個像襪子一樣的刑具,給犯人穿在左腳上面,這個刑具很沉,六斤重,合著今天是1.5公斤,那么這種“鈦左足”的刑法據說是為了替代過去的一種叫做刖刑的刑法,所謂的刖刑就是砍掉犯人的一隻腳。現在不砍腳了,改成穿鐵襪子,那這應該是一個文明的進步。可是不管是走到哪個地方,無論是走路也好、幹活也罷,或者是吃飯、睡覺,一天到晚、一年到頭的,穿著這么一雙笨重的鐵襪子,那是什麼滋味,那個滋味恐怕也不會比砍掉一隻腳要好受多少。
那么這個鹽鐵官營的政策制訂出來以後,它的效果如何呢?桑弘羊制定的這個商業策略,在歷朝歷代得到沿用。但桑弘羊本人,卻遭到後世很多人的唾罵,那么,這又是為什麼呢?

視頻簡介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4期商賈傳奇(一) 商人出世
翻開《史記》,我們看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將近三千年的歷史。在這一段歷史篇章中,不僅有王朝的興衰更替,以及農耕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們還看到了很多中國早期商人活躍的身影。那么,在以農業文明為主的中國古代,最早的商人是怎樣產生的?他們的商業故事和商業傳奇對於今天的我們,又有什麼啟迪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5期商賈傳奇(二) 販夫治國
姜子牙輔佐周文王,伐紂滅商,建立了周朝。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但是,姜子牙曾經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商人。在他七十歲以前,一直以經商做買賣為生。那么,像他這樣的商人,為什麼會受到周文王的注意,從而輔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呢?周朝建立後,姜子牙又是怎樣利用從商經歷,帶給他的商業智慧,來治理自己的封地齊國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6期商賈傳奇(三) 鮑叔識人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叫管鮑之交,它是指朋友之間的友誼和交情。這個成語讓兩個人青史留名,一個是管仲,一個是鮑叔牙。說起這兩個人,管仲的名氣遠遠大於鮑叔牙,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被稱為“春秋第一相”。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正是由於被人們忽略的鮑叔牙,才讓管仲名垂青史。其實,這兩個人最初的身份都是商人,就是在經商做買賣的過程中,倆人成就了一段佳話。那么在管鮑之交的過程中,鮑叔牙究竟做了什麼,他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7期商賈傳奇(四) 子貢救魯
在人們思想觀念中,“儒”往往讓人想起,君子固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題;而“商”就會引出“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等待,有貶義色彩的辭彙,儒和商是無論如何也融不到一起的。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一個人,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是孔子門下第一代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子貢,作為儒家弟子,子貢可以說是史上最正宗的儒商了。那么,子貢究竟做的是什麼生意,他和別的商人有什麼不同?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8期商賈傳奇(五) 致富寶典
范蠡是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政治家,正是在他的幫助之下,越王句踐才最終打敗了吳王夫差,成就了富國強兵的霸王之夢。而越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據說與一部奇書有關。而同樣是在這部書的影響下,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棄官從商,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就了富甲天下的商業奇蹟。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部書,為什麼一部普普通通的書,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從這部書中我們又能得到哪些啟發和感悟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29期商賈傳奇(六) 陶朱教子
經過多年的打拚,范蠡在商業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他的兒子卻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繩子以法、生死未卜,訊息傳來,舉家悲慟。而范蠡卻在救不救兒子的這個問題上猶猶豫豫、舉棋不定,最後在家人的央求下,范蠡才勉強做出了一個決定。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決定最終卻導致了兒子的死亡。當兒子的死訊傳來的時候,范蠡更是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反應。那么,面對兒子被殺一事,范蠡為什麼會如此不近人情,在這個事件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30期商賈傳奇(七) 商祖白圭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白圭的大商人,他在商業經營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他總結了自己的商業實踐,形成了一套商業理論。白圭還公開授徒,開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商學院”。那么,白圭的商業理論是什麼呢?他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這些經商理論,在今天還有價值嗎?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31期商賈傳奇(八) 啼笑姻緣
秦漢時期,在四川的臨邦,有一家姓卓的大冶鐵商人,他們發家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商業傳奇。而卓家的女兒卓文君,她的婚姻更具有傳奇色彩。據《史記》記載,大才子司馬相如,以琴音打動卓文君,倆人私奔。婚後卓文君甚至當街賣酒,為中國歷史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但如果我們深入這段愛情傳奇,就會發現,在愛情傳奇的背後,其實也包含了商業行銷的策略。那么,這一段愛情傳奇和商業行銷,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32期商賈傳奇(九) 卜式捐金
劉邦建立漢朝後,經過幾代人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力已經非常強盛。為了解決邊患問題,漢武帝開始,大規模對匈奴作戰。連年的戰爭,使漢朝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這時候,一個叫卜式的商人,他提出來願意把自己的一半家產捐給國家,並且不要求任何名利上的回報。那么,卜式為什麼要這么做,漢武帝又是怎么處理這件事的呢?
百家講壇2011年 第133期商賈傳奇(十) 鹽鐵官營
西漢建立初期,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連年對匈奴作戰,財政入不敷出。漢武帝於是找來一個叫桑弘羊的“理財高手”,幫助他“理財”。桑弘羊制定了一個商業政策,很快使漢朝的國庫重新充實起來,而桑弘羊制定的商業政策,也在歷朝歷代得到沿用。但桑弘羊本人,卻遭到後世很多人的唾罵。那么,這是為什麼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