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陶瓷器

商周陶瓷器

當時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嶺土做胎體的原料,這一方面提高了燒成溫度,使胎質堅緻、不滲水;另一方面也使胎體的顏色由深變淺,提高了潔白度。器表施一層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溫釉,經過1200℃以上高溫燒制後,台釉結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備了瓷器的條件。

文化歷史,

文化歷史

商周時期是從陶器過度到瓷器的漸進階段,也是原始青瓷的發生髮展階段。當時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嶺土做胎體的原料,這一方面提高了燒成溫度,使胎質堅緻、不滲水;另一方面也使胎體的顏色由深變淺,提高了潔白度。器表施一層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溫釉,經過1200℃以上高溫燒制後,台釉結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備了瓷器的條件。但當時製作工藝水平低下,胎中還是有一定量的鐵成分,在略低的溫度中燒結,顏色較深,透光性較差。因工藝不穩定,鐵含量和燒成氣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漢這一時期的原始青瓷所塗的釉是用石灰加粘土配置而成的,在氧化氣氛中燒成,由於含鐵元素,所以呈青綠、黃綠、灰綠、褐綠等顏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紋、方格紋、麻布紋、圓圈紋、曲折紋、葉脈紋、篦紋、水波紋、雲雷紋等紋飾。主要器型有:尊、豆、盂、罐、蓋罐、提梁壺、鼎、瓮、簋、罍、杯、缽等,絕大部分器型仿當時的青銅器而製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