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體育文化

商務體育文化

商務體育文化就是以商貿交易為手段,滿足人們的體育文化消費需求,並推動體育文化產業開展、拓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資料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務體育文化
  • 外文名:Business Sports Culture
目錄,細分類型,中外異同,案例分析,

目錄

1 什麼是商務體育文化
2 商務體育文化的細分類型
3 商務體育文化的性質
4 中外商務體育文化的異同
5 商務體育文化綜合案例分析
6 參考文獻
7 相關條目

細分類型

商務體育文化的細分類型
第一,商務體育本體文化,
主要通過體育競賽和表演、健身、體育培訓和諮詢、體育資源經營開發等商務活動表現出來的。
第二,商務體育相關文化,
指與體育密切相關或以體育為載體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中承載的文化。主要通過體育用品銷售、體育經紀與代理服務、體育新聞與媒介、體育廣告、體育建築、體育旅遊等商務活動表現出來。
商務體育文化的性質
第一,是市場性和文化性的交融。
商務體育文化滿足了人類基本的保健心理、娛樂心理、征服和好勇鬥狠心理,因此從需求角度具備了市場價值性。如果不講求市場價值,只能是體現人類公平競爭與保健需求的體育文化。
和商務娛樂文化一樣,依託於現代傳媒而蓬勃發展的商務體育文化,超越文化差異,匯集不同意識形態,在文化商務化的大背景下,商務體育文化交融著文化與經濟,商品中附加體育文化內容的價值比重迅速增長,而體育文化商品也通過批量複製的方式在市場獲得了相當可觀的份額。
第二,具備上游性和拉動性。
人們對商務體育文化消費需求的多元化,使體育文化產業不斷融合其他產業,形成商務體育文化的產值鏈居於市場產值鏈的上游性。拉動著相關文化產業或者其他產業的增長性發展。國內商務體育文化近年來快速發展,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服務專業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健身、競賽、表演、技術培訓等體育文化商品,創造了很高的市場效益。
如奧運會現象:
金融界人士尤博羅斯成為1984年23屆洛衫機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後,經過與國際奧委會協商,改變了以往奧運會的贊助方式。他宣布:將贊助分為不同類別,一個產品類別,通過競標只選擇一個廠家贊助。尤博羅斯的戰法最終大獲成功,洛衫磯沒有步蒙特婁的後塵,而是盈利2.5億美元。洛衫磯的模式使奧運會的財務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奧林匹克運動獲得財政獨立的能力,奧運會舉辦的競爭隨之也越演越烈。國際奧委會為了宣傳奧運的精神和品牌,又進一步擴大了洛衫磯模式的範圍。1985年,洛衫磯奧運會結束後一年,國際奧委會推出了TOP計畫,TOP計畫的贊助商獲得了長達4年、覆蓋冬季和夏季奧運會的全球市場行銷的權利。歷屆奧運會組織委員會則開發本屆奧運會在所在國的奧運行銷權利。近年來,每屆奧運會來自贊助商的收入都要遠高於門票收入,約占奧運會總收入的35%左右(電視轉播權收入占50%左右)。
自此之後,隨著奧運體育文化的不斷傳播,每屆奧運會均可為舉辦城市帶來旅遊、房地產、創意文化、金融、電視、網路、餐飲、娛樂……等發展的商機,可謂掘金無限。由此可以看出商務體育文化的上游性和拉動性,促進了文化產業與服務業的長期存在和持續發展。
第三,具有國際性。
商務體育文化是一種規則性很強、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文化形態,它既不會“娛樂至死般”地由大眾惡搞,也不會被商務活動濫用,國際化的發展使商務體育文化在全球各地的共性多於差異性。
什麼運動時尚,什麼體育消費適合自己,都在體育文化商務化的過程中趨於一統。因此,商務體育文化的國際性性質,還教育和引導了全球化的體育消費,培育了一大批產值巨大的體育文化跨國公司。

中外異同

中外商務體育文化的異同
(一)創造價值的異同
相同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中西方商務體育文化發展都正處於發展階段,創造價值持續連年上升。
不同點:西方商務體育產業創造價值處於巔峰狀態,而現階段中國的仍處於原始積累階段,人們的體育消費尚未被大量激發出來,應有較寬廣的創業空間。
(二)發展資本的異同
相同點:隨著歷史進展,中西方體育文化發展資本趨於不斷加大的趨勢,直接提升了本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不同點:西歐大多數工業已開發國家的體育經費及與體育相關的資金,都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以上,而我國商務體育文化因投入少,資本不足,制約了文化的商業化。
(三)規模化、國際化步伐快慢的異同
相同點:中西方商務體育文化都向國際化方向進軍。
不同點:國際化步伐快慢不同。西方較快,中國體育文化國際化發展的底子薄,發展相對而言較慢。

案例分析

商務體育文化綜合案例分析
世界盃:足球之外:
2006世界盃期間,新浪投入了5000多萬用於購買場外轉播權及內容授權,搜狐也投入了相當人力、物力用於視頻等多項授權服務。
與此同時,其他新媒介傳播形式也於本次世界盃期間湧現。萬眾傳媒的多媒體電子雜誌《世界盃日報》日下載量已達二十萬,其起用張含韻擔任該雜誌新聞女郎亦引起了廣泛關注。而中移動力推的“掌上世界盃,Mo一下”,只需包月5元便可獲世界盃最新資訊,也若火了這個夏天的手機電視。無線媒介打破了人們曾經無法想像的技術堅冰,雖收視效果值得商榷,但傳播方式的數位化演變之勢已定。
同奧運會一樣,世界盃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可以為主辦方帶來豐厚利潤。與之不同的是,世界盃相對奧運會更具娛樂性。到底有多少人在關注世界盃?來自新浪的數據表明,世界盃期間其每天平均頁面瀏覽量達到了7000萬次;中國隊首場迎戰哥斯大黎加時,新浪網的世界盃頻道當日頁面瀏覽量超過了1億次。報紙、電視、網路、廣播,多元的渠道取悅著球迷。電視方面,除了央視一擲千金外,各地方電視台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特產”,如廣東台的“雙語”轉播,上海台更是請來未入圍的國腳申思擔任評論員。網路方面,多家網站亮出網上直播的招牌,新浪網則搶得“中國足球隊全球惟一網際網路合作夥伴”的身份。平面媒體方面,廣州三大報業集團均派出強力陣容出征,每家都由一張主報、一張子報、一張體育專業報紙分別出版特刊,形成“3+3+3”的格局分食市場。
農夫山泉1997年投放市場時,娃哈哈、樂百氏等早已“水戰”風起。意識到1998年世界盃是當年吸引“眼球”最重要機會的農夫山泉,集中投放廣告僅一個月就成了“名牌”,市場份額從十幾位一躍到第三,成為那屆世界盃的最大贏家!
世界盃上的商家發跡史早在演義。球迷們絕不會忘記1998年世界盃決賽中,巴西隊與法國隊的“火星撞地球”。但在商家們的眼裡,這不過是巴西隊的耐克球衣與法國隊的愛迪達球衣兩大品牌的爭奪而已。本次杯賽法國人早已回家,但從進入8強的隊伍來看,兩大品牌贊助球隊數仍勢均力敵。
6月14日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消費品市場進入旺季,當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是今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月份。國家統計局的分析特別指出:“世界盃足球賽的開賽產生了市場效益,帶動了彩電和相關紀念品的銷售。”
分析:
世界盃,是一項點燃人類生命激情的運動,還是一門斤斤算計的生意?也許,到今天它已是一個足球為母、金錢為父的混血兒。1996年阿維蘭熱就說過:汽車工業算什麼?它的年產值不過1700億美元,而國際足聯領導下的全球足球產業的年產值已經達到2400億美元。現代世界盃的發展史,是一部體育商業化的歷史,也是一部足球工業的擴張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