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棗

唐棗

山東省西北部慶雲(舊屬河北)、樂陵(舊屬河北)、無棣(舊屬河北)、霑化,河北的滄州等地自古以來以產棗子聞名,尤其樂陵金絲小棗、西河紅棗更是出名。棗樹是渤海大平原的奇蹟。據相關史料記載,棗樹,在中國的培育史已超過4000年。該果實的早期培育見於《詩經》:“七月烹,八月剝,十月獲,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悠久的棗樹栽種歷史,使得這幾地出現了許多歷經千年根深葉茂的老棗樹。如慶雲縣周尹村的唐棗、無棣縣李樓村南的唐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棗
  • 地理位置慶雲縣城西北11.5公里處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慶雲縣唐棗,簡介,位置,傳說:將軍樹、燕王掃北、抗日,近況,保護,無棣縣唐棗,無棣縣唐棗簡介,無棣縣唐棗傳說,詩詞歌賦,

慶雲縣唐棗

中華棗王-唐棗中華棗王-唐棗
唐棗唐棗

簡介

山東省慶雲縣是金絲小棗的重要產區之一。舊志載:“邑民以蒔棗為業,青疇綠野,彌望儘是棗林。”聞名全國的千古老棗樹,就生長在慶雲縣後張鄉的周尹村。
唐棗唐棗
唐棗唐棗
周尹村現存的千年老棗樹,世稱唐棗。龍斡虬枝,聳立於大片棗林之中,就象子孫滿堂的棗壽星。足以證明慶雲種植棗樹,歷史之悠久。
唐棗樹為隋末唐初所植,距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被譽為“中華棗王”,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位置

唐棗,位於慶雲縣城西北11.5公里處,周尹村東北一里許,北傍漳衛新河。相傳為隋末唐初所植,其綠蔭紅果惠及人間歷千餘載而不衰,實乃世之奇珍。據八十年代初期全國樹論文集所載資料,唐棗為中華棗樹之最,當受之無愧。
唐棗唐棗
此外,慶雲縣境內現存還有兩大古棗群,為明清兩代所植。一處在境西北的鄧家、姚家、坊子及周尹、程家、卞家一帶,近上萬株。另一處在境東的張培元村一帶,古樹歷經歲月磨勵,蒼乾虬枝,形態各異至今仍春抽枝芽,夏展綠蔭,秋收紅果,尤其在霜雪霧藹的原野上,赤裸的蒼乾方顯世紀老人的壯美。
慶雲唐棗慶雲唐棗

傳說:將軍樹、燕王掃北、抗日

當地百姓對唐棗樹有三種稱呼:一是 將軍;二是也有人稱此樹為 瓦崗山將軍議事廳;三是因為羅成將軍曾在此拴過馬,故又叫羅成拴馬樁
羅成將軍對這棵樹情有獨鐘流連忘返,炎熱的季節,那戰馬見到古樹可歇涼,也高興地蕭蕭長斯鳴。到了棗熟的季節可採摘以紅珍珠樣的一筐又一筐的紅棗子。大家都知道,羅成將軍是大唐的開國將軍,他來回經過慶雲時還沒有建立大唐,隋朝是建於公元581年、滅於618年,隋朝被推翻到今天已經有1391年,在歷史上僅存在了37年,羅成將軍要選一棵自己歇涼又能拴戰馬的樹,可見這棵樹之大。他的馬不是一般的馬,是一匹性子極烈百萬軍中人見人愛的寶馬良駒,在那時這棵古樹至少也有二百年以上的樹齡。根據清代康熙元年任慶雲知縣的盧元培一首詩,在鹹豐四年《慶雲縣誌》:“半畝清陰俯碧川,滄桑歷盡勢參天。繁枝自抱風雲色,貞乾寧辭冰雪緣。高士結廬容嘯傲,將軍屏坐寄流連。聊珠而後知盈篋,絕勝南華第一篇”推測,這棵古棗樹至少植於南北朝齊國時代的公元479-502年代間,一個年代這么久遠的棗樹為什麼會叫唐棗呢?
樹冠樹冠
在慶雲民間流傳這樣的一個故事,因羅成將軍經常到此樹下拴馬休息,有一年他又一次在老棗樹下休息,正值八月十五左右,此樹碩果纍纍,羅成將軍餓了,順手採摘棗子充飢。那棗比還甜,他這次還身負重任,羅成將軍要代表瓦崗寨英雄去會見唐國公李淵,商談合作推翻腐敗的大,將軍來的匆匆未帶禮品。吃此甜棗後羅將軍拿出銀兩給此樹的主人,買這棵樹上的紅棗為禮品見唐國公李淵,這棵樹的主人說啥也不要羅將軍的銀兩,就給將軍裝滿了他的軍糧袋,羅將軍謝過老鄉急匆匆趕路,日夜兼程到了李淵的大營。
羅將軍見到李淵就將紅棗禮品呈上,李淵接過後就問:“羅將軍所獻的是何物?”羅成答:“回唐王,是人間的寶果糖棗。”李淵連吃幾個不住點頭,隨即將羅成將軍所帶小棗賞分於李世民及手下眾將品嘗,以李世民為首的各位大將一口同音高聲說:“好甜啊,真是糖棗!”經過這次以棗為媒的合作洽談,達成了推翻隋朝的共識。而且是一個勝仗接一個的勝仗,很快推倒了大隋。
唐棗
李淵在與群臣商議建國所用國名時,李世民出班奏道:“父王要以字立為國號,原因有二,一是父王是唐國公,二是羅成將軍以糖棗為媒,使我們與瓦崗寨英雄達成共識,瓦崗寨英雄除單雄信外都已經歸順了我們,均是忠心耿耿的將領,羅成將軍為推翻大隋而捐軀,我們要世世代代紀念他送糖棗結聯盟之功,不知父王意下如何?”李淵大喜:“很有道理。準奏!”
唐朝的產生與慶雲古棗這段傳說傳了一代又一代。糖棗、唐棗,傳遍了華夏大地,傳遍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又據說,明朝燕王朱棣掃北(燕王掃北)時,當地眾多百姓躲避在唐棗樹下,忽然大霧瀰漫,眾人得以幸免於難,所以當地的民眾又稱唐棗樹為神樹
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實行“三光”政策,一片片棗林毀於一旦。日軍欲伐“唐棗”樹時,村民聚於樹下,冒死相護,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使敵不敢妄為。

近況

唐棗,壽逾千年,雖飽經滄桑,屢罹燹,仍然根固葉茂,每年可收長紅棗(俗稱躺棗)百餘斤。樹高約六米,胸圍四米,坐北南觀,貞斡似鏤龍雕鳳,蒼勁俊逸;由南北南觀,鐵軀已腹鼓腔空,大可容人。偏枝雖多枯槁,主枝仍甚繁茂。得春,抽芽綠,生機透於蒼穹;初夏,星花耀金,招得蜂飛蝶舞;仲秋果熟,含紫滴紅,似瑪瑙懸於樹上,誰人能不垂涎;若至嚴冬,鋼軀鐵枝,傲風斗雪,益顯其堅貞。四方遊客,慕名而來,或以丹青,或以詞賦,寫其狀貌,頌其壽永者代不乏人。此樹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唐棗碑背面唐棗碑背面

保護

1979年,慶雲縣人民政府曾砌圍欄、立鋼架,予以佑護。十年之後,於建國四十周年之際,又加以修葺,加強管理措施,並立石一方,是為《唐棗碑》。碑料為濟南粟山花崗岩,高兩米、寬八十公分。正面“唐棗”兩個大字,由山東大學教授、中國著名書法家蔣維崧先生書寫。篆書雍容典雅,遒勁靈秀,實為書法珍品。背面碑文共三百二十五字,乃山東藝術學院宗維成教授所書。宗老雖已七十六高齡,三百餘楷書,一絲不苟,筆筆意到,平正峭勁,清新俊逸,是不可多得的書法佳品。樹碑並立,相得益彰,必將為慶雲這塊古老的土地增光添彩。
樹冠樹冠
為了加大對“中華棗王”——唐棗的保護,慶雲縣以唐棗為基礎,建設了唐棗生態觀光園。唐棗生態觀光園位於慶雲鎮周尹村,占地面積1000,北傍漳衛新河,東臨漳馬河,是以萬株棗樹古木群為特色的生態旅遊觀光園。觀光園內除了唐棗,還有忠孝樹、母子樹、夫妻樹、懷抱子樹、姊妹樹、產量王樹、樹仙等古棗樹,此外,著名景點還有:棗王廟、唐棗生態觀光園牌坊等。園內古樹蔥鬱,林中有園,園中有景,春季綠野遍地,夏季棗花飄香,秋季碩果纍纍,四季自然景色分外怡人。
2008年7月,慶雲縣唐棗生態觀光園被山東省省旅遊局評為省級生態觀光農業旅遊示範點。

無棣縣唐棗

無棣縣唐棗簡介

無棣縣唐棗位於縣城山東省無棣縣城北5公里處的信陽鄉李樓村南,樹齡雖逾千載,卻仍枝繁葉茂,主幹結九癭、穿七竅,虬枝交錯,令人嘆為觀止。如今,這棵棗樹粗細約有兩人合抱,樹幹已經龜裂為三段,但樹冠仍鬱鬱蔥蔥,一顆顆鮮紅的大棗點綴其間,煞是好看。
唐棗
據《唐棗碑銘》記載,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這裡發生了大海嘯,方圓百里一片水天澤國,唯有此樹倖存下來,並與大覺寺相對而立。1990年,無棣縣人民政府為此樹立碑“唐棗”。無棣金絲小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素有“華夏棗都”之稱。棗樹耐鹽鹼,非常適宜於沿海地區生長,小棗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非常有益於人體健康。

無棣縣唐棗傳說

據當地百姓講,傳說當年赴蟠桃盛會的龍宮蝦將把玉皇大帝恩賜的“天棗”帶回龍宮吃光後,剩下的棗核扔在海底,海潮退出,海灘上便長出了棗樹,結出了金絲小棗。雖然這棵老棗樹就在路邊,但村里人從不折損其一枝一葉,他們已經把這棵老棗樹尊為“壽樹”,稱其果為“壽果”,傳說食用一顆可延壽三載。成熟後採摘下來珍藏,四方鄉鄰常求索為藥引子醫治疾病。
唐棗

詩詞歌賦

唐棗古樹三字經
作者:李保坤
唐棗樹,樹中仙,一千六,滄桑變。
生長地,慶雲縣,漳衛河,南岸邊。
南北朝,老祖先,禹疏河,植棗園。
古慶雲,樹千萬,老棗樹,一片片。
康熙帝,選知縣,盧元培,做縣官。
觀奇樹,寫詩讚,半畝陰,俯碧川。
經滄桑,勢參天,風雲色,自枝繁。
容嘯傲,忠貞乾,高士廬,冰雪緣。
聊珠後,知盈篋,將軍坐,寄流連。
勝南華,第一篇,將軍樹,天下傳。
故事多,一件件,一樁樁,說不完。
憶此樹,想當年,近官道,南北連。
隋腐敗,萬民反,瓦崗寨,不一般。
聚英雄,有萬千,帥秦瓊,用雙鐧。
銀羅成,好兒男,羅家槍,嚇鬼膽。
將軍們,樹下談,議事廳,甜棗園。
羅成馬,棗樹拴,拴馬樁,名千年。
大紅棗,比糖甜,如蜜汁,甜心間。
美羅成,見李淵,帶此棗,禮品獻。
淵賞棗,重將官,糖棗香,糖棗甜。
聯瓦崗,隋玩完,記唐棗,唐朝建。
明燕王,奪政權,借掃北,民遭難。
匿樹下,霧瀰漫,樹護人,得倖免。
棗樹神,守家園,人人敬,輩輩傳。
賊日寇,最貪婪,欲伐樹,民死攔。
樹雄姿,敵喪膽,樹中華,正氣篇。
樹齡長,棗壽星,北面觀,如巨龍。
南面看,腹腔空,洞之大,容頑童。
枝葉茂,花香濃,盛花期,引蝶蜂。
葉碧綠,棗兒紅,收果實,百斤重。
書畫報,篇連篇,是名勝,入辭典。
棗樹王,世奇觀,立石碑,樹東南。
蔣維崧,書體篆,唐棗字,字如仙。
宗惟成,碑文撰,三百字,功筆端。
棗樹多,品種全,千餘畝,樹連綿。
古棗群,連成片,夫妻樹,枝幹連。
在念佛,似羅漢,如道士,煉仙丹。
姊妹樹,把手牽,懷抱子,情趣添。
忠孝樹,像曾參,子孝母,千古談。
仙女樹,舞翩翩,舞姿美,遊人嘆。
景色美,觀光點,省命名,生態園。
園內路,隨景轉,利採摘,真方便。
棗牌坊,高高匾,兩邊柱,寫楹聯。
棗王廟,供棗仙,微微笑,紅紅臉。
羅成亭,為休閒,品品茶,談談天。
相機舉,光閃閃,留倩影,古樹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