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樞

唐廷樞

唐廷樞(1832年5月19日-1892年10月7日),初名唐傑,字建時,號景星,又號鏡心,生於廣東香山縣唐家村(今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清代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廷樞
  • 別名:唐傑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32年5月19日
  • 逝世日期:1892年10月7日
  • 主要成就:創辦中國第一家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
    創辦第一家煤礦開平礦務局
    創辦第一家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仁濟和保險公司
    主持修建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
    主持鑽探出第一個油井
    主持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
  • 性別:男
其人,簡介,出生,少年,事跡,經商,招商局,官僚支持,背景,聲望,其它相關,相關影視劇,個人評價,影響,貢獻者,影視作品,中國第一,

其人

簡介

唐廷樞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洋行買辦,又是清末洋務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他的一生,對創辦近代民族實業,推動民族經濟發展,有過重要的貢獻。

出生

唐廷樞,號景星,亦作鏡心,出生於1832年5月19日,廣東省珠海市唐家鎮唐家村人。珠海鄰近澳門、香港,中國近代早期的買辦很多都是從這裡產生的。唐廷樞和他的胞兄唐廷植(茂枝),族兄弟唐瑞芝、唐國泰(翹卿),都是當時聞名的買辦人物。而他的侄兒唐傑臣和侄孫唐紀常,也繼承了他們的職業。單是怡和洋行一家,從唐廷樞經唐廷植、唐傑臣到唐紀常四任買辦,為時達半個世紀以上。

少年

唐廷樞少年時期,曾在香港的馬禮遜教會學堂接受過6年(1842~1848年)的殖民地教育。他學得一口好英語。他在1862年寫過一本題名為《英語集全》的書,書中第6卷,標題就叫“買辦問答”。
唐廷樞唐廷樞
離開學校之後,唐廷樞在香港一家拍賣行里當過職位很低的助手,1851年起,他在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當了7年翻譯,後又在上海海關擔任了3年高級翻譯。1861年他離開海關,在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andCo.)代理生意,兩年後,接任買辦。

事跡

經商

唐廷樞開始自己的商業活動和資本積累,是在擔任香港殖民政府翻譯時期,1858年以前他就在香港投資了兩家當鋪。其後在上海度出現的棉花出口貿易的高潮中,又從事棉花投機生意。他獨自經營的修華號棉花行,成為外國洋行收買中國棉花的一個代理機構,並與怡和洋行發生業務關係。自擔任怡和洋行買辦後,唐廷樞的經濟活動,又有進一步的發展。
唐廷樞唐廷樞
在擔任怡和買辦的10年中(1863~1872年),他除了為怡和經理庫款、收購絲茶、開展航運以及在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擴大洋行業務之外,還為他的老闆投資當鋪,經營地產,運銷大米、食鹽,甚至涉足內地的礦產開採。
他和怡和前任買辦林欽合夥開設茶棧。為適應洋行收購茶葉的需要,他先後投資上海3家錢莊,以周轉他的商業資金。為了買辦業務和自營商業的兩種需要,他又在洋行之中,設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為與整個對外貿易發生聯繫,他又建立起一套類似事務所的同業公所。上海絲業、茶業等3個與對外貿易關係密切的同業公所,在1868年以前相繼建立。唐廷樞和徐潤等人則是這3個機構的董事,是主持這些行業機構的核心力量
隨著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唐廷樞開始參加外國在華企業的附股活動。他在進入怡和以後的第五年,就附股于洋行經營的諫當保險行(CantonInsuranceOffice)。在華海輪船公司中,他是最大的股東之一。這個公司的第期股本1650股中,他一人購買400股,占公司股本的近1/4。他不但進入了該公司的董事部,而且擔任了公司的襄理。他的附股活動,並不限於怡和洋行的企業,也附股於1867年成立的公正輪船公司(UnionSteamNavigationCo.)和1868年成立的北清輪船公司(NorthChinaSteamerCo.)、美國瓊記洋行(AugustineHeardandCo.)的蘇晏拿打號(Suwonada)輪船和兩家小洋行——馬立司洋行(MorrisLewisandCo.)和美記洋行(MullerH.andCo)的船隊。
唐廷樞不但自己附股於外國企業,而且還為外國洋行吸收了許多買辦和商人的資本,盡他最大的努力拉攏外國洋行在中國的生意。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他的額外收入,而且使他能對其所代表的中國股東,施加他的老闆所希望發生的影響。對英商怡和洋行來說,“唐景星簡直成了它能獲得華商支持的保證”。美國旗昌洋行的老闆說,唐廷樞“在取得情報和兜攬中國人的生意方面……都能把我們打得一敗塗地”。

招商局

1873年,唐廷樞離開了怡和洋行,參加當時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為後台的輪船招商局的改組工作,對洋務派的官僚企業實施官督商辦。這在唐廷樞一生的活動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它標誌著:唐廷樞原來作為外國洋行得力的買辦,這時又成為洋務派官僚的有力助手。他活動的圈子和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從1873年起到1876年止,唐廷樞的活動主要在輪船招商局。1876年他受李鴻章的委派,開始籌辦開平煤礦,1885年以後,則完全脫離招商局,專管開平煤礦。
唐廷樞唐廷樞
唐廷樞是和他的親密夥伴、寶順洋行的買辦徐潤同時進入招商局的。在他們入局以前,招商局在經辦漕運的朱其昂的主持下,資本招徠進展甚微,籌辦經年,其資本(包括官款在內)不足20萬兩。而唐廷樞和徐潤一經接手,就立刻將資本擴大為100萬兩。唐廷樞不但有自己的投資,而且把原來委託洋行經營的輪船,也搭附局中營運。他們和商業界有著廣泛聯繫,所以,招商局的投資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普遍的反響。著名的上海實業界人士經元善曾說:“唐、徐聲望素著,非因北洋增重。唐之堅忍卓絕,尤非後來貌為辦洋務者可比。”由此可見一般。
隨著洋務派官僚企業活動的擴大,唐廷樞在洋務派官僚心目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1876年間,唐廷樞為洋務派官僚進行了頻繁的活動。他一方面接受福建巡撫丁日昌的委託,籌辦福建、台灣兩地的洋務;另一方面,又受李鴻章的委派,積極籌辦開平煤礦。與此同時,他在招商局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收買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的全部財產等等。
1872年唐廷樞擔任輪船招商局總辦,拓展中國近代的航運業。

官僚支持

開平煤礦是唐廷樞一生所經營的企業中歷時最久的一個。這個煤礦從勘察礦址、擬定計畫、招集資本到正式開採,都是在他親自主持之下進行的。這個礦在19世紀末期的年產量,曾經達到78萬噸,為當時其他的官商煤礦所不及。還有,作為開平煤礦的附屬部分,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鐵路——開平鐵路、中國自營的第一家水泥廠——唐山細棉上廠,也是在唐廷樞倡議和主持之下興辦的。這所煤礦為洋務派官僚提供了他們所汲汲以求的“海防用項”,也為它的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收入。
唐廷樞唐廷樞
洋務派官僚企業為唐廷樞不但提供了經濟上的利益,而且準備了政治上的進身台階。在唐廷樞進入招商局之前,他就已經取得了一個同知的頭銜,之後,他的官銜隨著他在洋務派官僚企業中的地位而上升,由同知升為道台,甚至得到“堪備各國使臣”的保舉。他的名聲在洋務派官僚中得到交口稱譽。李鴻章委他主持招商局,稱他‘精習船務牛意”,隨後委他主持開平煤礦,又道他“十開採機宜”,“胸有成竹”。而丁日昌在調他辦理福建洋務時,除了誇他“於各國情形以及洋文洋語罔不周知”之外,還稱頌他“才識練達,器宇宏深”。在他60生辰之日,唐山礦區四十八鄉紳父老子弟“同送萬民牌傘”。
19世紀70年代以後,唐廷樞在洋行企業和洋務派官僚企業之外,又進一步擴展自己的企業活動。在進入招商局的前夕,他就曾在香港集資10萬元,“先租兩船,往來港滬”。進入招商局以後,為了開展碼頭堆疊和輪船保險業務,他又和徐潤等人先後創辦長源泰、長發兩堆疊及仁和、濟和兩保險公司,開中國人自辦保險公司的先導。進入開平礦務局後,他仍然不忘堆疊碼頭業務,於1890年和鄭觀應等集資在廣州修建輪船碼頭,運銷開平的煤炭。在開平礦務局期間,他在礦業和工業的投資方面進行了許多試探,其中有1883年與買辦李文耀試辦之熱河承平銀礦,1887年和1888年與徐潤先後勘察的平泉銅礦和遷安鐵廠,以及1889年從香港華僑商人何獻墀(崑山)手中接辦的廣東天華銀礦。就在他逝世的前一年,還邀約鄭觀應計畫經營造紙廠。而在他逝世的當年,又和徐潤等人籌辦熱河的建平金礦。在他參加這些資本主義企業活動之前,他已經對一家有發展中國資本主義傾向的報紙——《匯報》,給予經濟上的支援。這家報紙是他小時候的同學、中國第一個留美博士容閎創辦的。
1892年10月7日,唐廷樞逝世於天津。當時上海《北華捷報》發表文章,讚揚他的一生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他的死,對外國人和對中國人一樣,都是一個持久的損失”。

背景

在進入怡和以前,唐廷樞就從事商業活動。進入怡和以後,他一方面為怡和經理庫款,收購絲茶,開展航運,擴大洋行勢力於上海以外的通商口岸;一方面繼續從事自己的商業活動,大量附股于洋行經營的保險,航運企業,並為洋行企業吸引大量的華商資本,擴大洋行勢力。
唐廷樞唐廷樞
1873年,唐廷樞離開怡和洋行,參加李鴻章主持的輪船招商局的改組工作。這是唐廷樞一生活動中的重要轉折,從此成為洋務派官僚的有力助手。擔任輪船招商局總辦的唐廷樞,為這個洋務企業招徠了大量資本。他不但自己投資,而且把原為中國商人所有而委託洋行經營的輪船,也轉搭招商局營運,在他的主持下,招商局的營業狀況,有了頗大的起色。
1876年,他又受李鴻章的派遣,開始籌辦開平煤礦。這是唐廷樞一生所經營的企業中歷時最久的一個。從勘察礦址,擬定計畫,到籌集資本,正式開採,都由他一手主持。這個礦的年產量,在19世紀末期曾經達到78萬噸,為當時所有的官商煤礦所不及。作為它的組成或附屬部分,還有中國自營的第一條鐵路──開平鐵路和中國自營的第一家水泥廠──唐山細棉土廠,也都是在他的倡議或主持下興辦的。隨著企業活動的擴大,他的聲譽也日益提高。李鴻章稱讚他既“精習船務生意”,又“於開採機宜”“胸有成竹”,並給他以“備堪各國使臣”的保舉。在經營洋務企業的同時,他還進行許多任務礦企業的試探。但大部分半途而廢,收效不大。
中國近代洋務運動,有一點卻是大致可以明確的,即洋務運動總是順應了振興圖強的時勢,做了一些“富國強兵”的實事,為國家留下了一份遺產。尤其是參與其事的一些實業家,他們殫精竭慮,篳路藍縷,開闢新徑,為民族建過“功”,立過“業”。他們的精神品格,有啟迪來者、激勵後人的作用。

聲望

中國現代煤炭工業,始於1876年在河北開平創辦的第一座煤礦——開平唐山煤礦。唐廷樞的名字,對今的普通觀眾來說,也許十分陌生,但由他經營開採的中國第一座煤礦,由他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卻讓國人從此得享現代化的能源和交通之惠。我們又何曾想過,當年開採第一座煤礦、建造第一條鐵路的人們,曾經遭遇過何等樣的艱難險阻,曾經作過何等樣的奮鬥和犧牲。1881年6月9日,龍號機車開始在唐胥鐵路上運行。據史料記載,其“運輸之力,陡增十倍”。但是清政府中的頑固派卻以機車行駛“震動東陵,先王神靈不安”為由,連上彈章,清政府忙下令禁止使用。後來,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竭力奔走,並邀請一批官吏、大臣乘坐火車驗證,證明安全可靠,才又允許機車行駛。僅就唐廷樞創辦開平煤礦所碰到一些障礙來說,在今天看來也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當年卻可能震驚朝野。例如本劇開頭的清東陵地宮滲水事件,即使真有其事,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原因可能是年久失修,可能是維護不力,也可能是地質的變化,就算是與周邊地區開採煤礦有關,也可以採取恰當的防護措施。但當時處理的結局,卻讓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朝廷主管衙門和地方官為避禍全身,上下勾結,把所謂罪責轉嫁到一個無辜的伍家窯窯主身上,致使窯主伍進財被保守的醇親王判“斬立決”,並以此為口實,下令封窯,禁止煤礦開採,由此種下了無盡禍端。這與後來醇親王將地震說成是開平礦局機車行駛驚動了皇陵龍脈,以此為藉口,反對修築鐵路,如出一轍。
這些,都決不是單個的事件和偶發的情節,而是一種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的象徵。雖然是一個具體的所謂“地宮滲水”事件,但在這個事件中,卻包含有無窮無盡的利害和算計、陰謀和陷阱,也包含有言說不清的愚昧和迷信、殘暴和專橫。唐廷樞和他的同仁們,就是在這樣的專制、野蠻、愚昧、迷信而又充滿權力角逐和利害紛爭的環境中,開始了中國近代煤礦、鐵路工業最初的現代化進程的。

其它相關

相關影視劇

24集電視連續劇《大龍脈》,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近代中國這樣的一位優秀的實業家。本劇的中心情節,是圍繞唐廷樞受命開發開平煤礦,在開礦的過程中,提出建造鐵路,以及在實施過程中的種種矛盾、衝突展開的。這些矛盾、衝突,有的是來自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好惡和權衡,有的是來自開明的恭親王和保守的醇親王之間的權力較量,有的則是來自親信幕僚的攛掇、謀劃,地方官吏的野蠻、愚蠢,當然,也有的是來自普通民眾的蒙昧和迷信、不滿和抗爭,包括來自內部的陰謀和算計、利慾和野心,以及代表大英帝國怡和洋行所設定的陷阱,甚至還有李鴻章本人在關鍵時刻的動搖和背叛等等。本劇在這樣的一個錯綜複雜而又劍拔弩張的矛盾、衝突中,全力塑造了一個胸有大志、不畏艱險、篤誠務實的近代實業家唐廷樞的形象。
《大龍脈》《大龍脈》
劇中的唐廷樞原本有一個信念:不求做大官,只求辦大事,搞實業。但後來發現自己的實業屢屢受挫,主要是因為各級官吏從中作梗,而要辦成一件事,又得藉助各級官吏手中的權力。在經受了一場無妄的牢獄之災後,感嘆自己已悟得先做大官才得以揮灑做大事的道理,因此請求賞賜黃馬褂做胡雪岩那樣的紅頂商人。這樣的舉動,不是說唐廷樞在經受挫折後,已改變初衷,屈身折志,只能說,在唐廷樞生活的那個時代和社會,官吏的權力傷及實業和人心,已經到了深入骨髓、足以讓一個正直的靈魂異化的程度。但唐廷樞畢竟是唐廷樞,雖有這種萬般無奈的憤激之詞,迫不得已的權宜之念,但終究沒有去做大官,而是竭盡心智,拚卻身家性命,去實現自己既定的實業理想。如果說大清朝真的有什麼龍脈的話,唐廷樞的這種精神,就是支撐國家社稷的龍脈、民族精神的脊樑。

個人評價

四十歲以前,唐廷樞讀過6年教會學校,當過10年英語翻譯,乾過10年洋行買辦。他說得一口流利英文,編過學習英文的《英語集全》,熟悉外國人,通曉西方文化,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他是在西方文化浸潤中長大的。在學習西方文化、與西方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拓寬了視野,歷練了才幹,積累了財富,也看到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弊端,看到了中國文化的不少短處。另一方面,他的愛國意識也在潛滋暗長。他不能容忍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欺凌,不能容忍洋人對華人的蔑視,不能坐看中國利權的喪失,不能坐視中國繼續地衰敗。1873年,他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舉動,辭去已經駕輕就熟、待遇極為豐厚的怡和洋行買辦位置,就任成立不久、沒有任何起色的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自己沒有細說。他的好友鄭觀應倒是說過其中的原委:有一次,唐廷樞乘船由上海返回香港,途中遇到風浪,其船避風,洋人船主限給每位乘客一壺水,約重一磅,飲用洗面均在內。船中有一百多頭羊,則滿桶水任其飲用。唐廷樞受此人不如羊的刺激,大為憤恨,從此萌發與洋人爭利的思想。他任職輪船招商局,目的之一就是挽回利權,與洋商爭利。
魏源有一名言:“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唐廷樞將此名言落實到行動中。他負責輪船招商局之後,努力引進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增強招商局的商辦比重,擴大資本,加強管理,改善經營,使得業務大為擴展,不到十年,招商局已擁有江海輪船26艘,中國少溢出白銀不下數千萬兩。他主持開採開平煤礦,開創華商保險業,也都實行先進的管理制度,大獲成功。
唐廷樞唐廷樞
唐廷樞既是著名的買辦,又是成功的民族資本家,還是卓有成就的愛國者!他在努力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強烈反對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欺凌;他在努力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對於官僚體制下的種種腐敗行為痛心疾首。其兄唐廷植的工作經歷、思想境界,亦與唐廷樞相似。唐氏兄弟是晚清極具研究價值的個案,雖然已經有了一些關於他們的研究成果,但還遠遠不夠。

影響

貢獻者

唐廷樞的一生,對創辦近代民族實業,推動民族經濟發展,有過重要的貢獻。中國清末洋行買辦,洋務企業活動家。
唐廷樞唐廷樞
唐廷樞家族的後人、80多歲的唐有淦老人曾傳述,唐廷樞50歲之後,經常返回家鄉熱衷公益。他曾對唐家灣修築碼頭進行嘗試,以小火輪開闢通往廣州與香港的航線。37年之後,孫中山在規劃《建國方略》時,將這個碼頭確定為唐家大港。
據記載,唐廷樞在天津病故後,其靈柩用輪船從上海運回到老家唐家灣。和唐廷樞的靈柩同行的有十三國商務官員的專船。當這支龐大的船隊在唐家前環海“一字排列”時,整個海岸都燈火通明。參加喪事的有近千人,十三國的駐津領事館在公祭日下半旗誌哀。

影視作品

2009年,由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灤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漢都影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珠海市委宣傳部協助拍攝的24集電視劇《大龍脈》中央電視台播出,這是首次由珠海歷史人物形象展現在螢屏上。為科學地做好唐家灣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珠海市還公開徵求唐家灣的保護和發展方案。其中要建一個唐廷樞紀念館已經提交給有關部門研究決策。
這位“買辦第一人”在1873年脫下了洋行的“皮鞋”,穿上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遞來的“布鞋”,出任輪船招商局總辦,對洋務派的官僚企業實施官督商辦,成為洋務運動的一員主將。

中國第一

說起唐廷樞,珠海人並不陌生。他創造了許多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家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煤礦開平礦務局中國民族保險歷史上第一家較具規模的保險公司仁濟和保險公司、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胥各莊)、鑽探出第一個油井、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唐廷樞對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唐廷樞逝世後,當時上海《北華捷報》發表紀念文章,讚揚他的一生為中國民族工商業所作的巨大貢獻,稱他的一生代表中國歷史上“一個時代”,“他的死,對外國人和中國人一樣,都是一個持久的損失!”唐廷樞在當時的影響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