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寨

唐家寨

位於西安市城東,屬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辦事處轄內。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10畝,人口1125人,住戶230戶戶,有2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家寨
  • 所屬地區: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辦事處轄內
  • 下轄地區:有2個村民小組
  • 地理位置:西安市西大門的紡織城地區。東依白鹿原
  • 面積:3.6平方公里3510畝
  • 人口:1125人
  • 住戶:230戶戶
  • 簡介:葡萄產業基地坐落於此
區位,唐家寨水庫,出土重要文物,草根明星,

區位

唐家寨,地處西安市西大門的紡織城地區。東依白鹿原。西面西康鐵路、繞城高速相鄰,交通便利。占地500餘畝的紅地球葡萄產業基地坐落於此。

唐家寨水庫

唐家寨水庫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修建的,當時還辟有“水上樂園”,供人垂釣、划船、游泳。後來市上在其上游設立了西安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由於一期工程沒有防滲漏設施,導致水庫受到污染。“上游排污是一個原因,附近一些人亂倒垃圾也是導致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江村垃圾處理場近在咫尺,可一些人為圖方便或為私利,不將垃圾運往江村,而是將其直接倒在廢棄水庫里 !

出土重要文物

唐家寨
西漢 鎏金鋈銀銅沐缶
1992年西安市東郊席王鄉唐家寨出土,陝西歷史博物館藏。高37cm 口徑15.5cm 重18.5公斤 蓋重5.3公斤

草根明星

西安拾荒人唐舍娃入圍今年“全國文保年度人物”。6月12日,唐家寨全體村民敲鑼打鼓,歡送心目中的楷模——唐舍娃,前往江蘇無錫領獎。歡送會上,披紅戴花的唐舍娃激動地說:“這一天,我今生難忘!”
出發前
行李收拾了四大包
昨日下午,當記者趕到西安東郊紡織城附近的唐家寨村時,遠遠就聽到了震天的鑼鼓聲。“老唐正在家裡為出發做準備呢,一會就來了。”在唐家寨村委會門前,村民們已經掛起了“向拾金不昧的唐舍娃學習”的橫幅,自發布置好了歡送會場,等待“主角”上場。
在唐舍娃的家裡,里里外外聚集著歡送的村民,唐舍娃不緊不慢,仔仔細細地整理著行李。記者看到,四個包塞得鼓鼓囊囊。“頭一次出遠門,帶了一些換洗的衣服、日用品外,其它的都是唐三彩俑等一些東西。到了無錫,我還要宣傳咱們陝西的文化、文物。”唐舍娃說,這次前往無錫領獎的一切費用都是灞橋區席王街道辦出資支持的,唐家寨村委會拿出1000元錢為自己買了新衣服和生活用品。
他感言
這一天今生難忘
下午15時許,村民們給唐舍娃戴上了大紅花,披上了綬帶,簇擁著老唐向歡送會場走去。“舍娃今天漂亮得很么,一身新衣裳,還戴著大紅花,比當新郎還風光!”聽到鄉黨這番誇獎,老唐憨厚地笑了。
當唐舍娃來到設在村委會門前的會場時,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了起來,趕來歡送的100多名村民熱烈地鼓掌,賣勁地敲鑼打鼓。“善良門第出人傑,愛國真情鄉黨羨,保護文物人爭先……”鄰村的農民詩人王淑惠現場朗誦了讚揚唐舍娃保護文物的詩歌。看到此情此景,唐舍娃激動不已,他說:“我做了一點小事,大家給了這么高的榮譽。有這么多鄉黨歡送,我高興得很,這一天,我今生難忘”。
在此前的網路投票中,唐舍娃的票數在26名候選者中排在了第21位,對於能否最終獲得“文物保護年度十大傑出人物”獎,老唐心裡沒有底。他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也很想獲得“十大傑出人物”的榮譽,如果沒有獲得,也沒有啥,以後還會為文物保護做貢獻。
眾鄉親
舍娃是我們的榜樣
唐舍娃是我們村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有一顆質樸的心,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人。在歡送現場,唐家寨村村民蘇大媽說,老唐保護文物的精神,是我們廣大村民引以為豪的榜樣!如此平凡的人,做出這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事,更值得人們尊敬。為大家樹立了榜樣,平凡之中更顯得偉大。
唐家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建鵬說,當各大媒體找到唐舍娃,通知唐舍娃已被推選為“中國第二屆薪火相傳文化保護遺產傑出人物”候選人時,我們唐家寨村活躍了,村民笑逐顏開,競相傳頌。各大媒體做了大量的宣傳報導,灞橋區委宣傳部和席王街道辦對這件事情很是關注和支持,要求我們村委會把唐舍娃的生活照顧好,事跡宣傳好、學習好。村民對這件事情聲聲叫好,表示大力支持,尤其是80後和90後的青年,積極在網上為唐舍娃投票。
今揭曉
“年度傑出人物”今日頒獎
據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負責人介紹,評選“傑出人物”的目的是整合社會各界力量,推舉各行各業(尤其是文博界以外,包括國際友人)中為保護和傳承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作出了傑出貢獻的人士。運用政府、專家、社會團體、媒體、企事業單位的優勢和公眾共同參與評選活動,支持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挖掘和宣傳入選人物的感人事跡,闡述他們背後的文化遺產豐富的價值內涵,弘揚他們的歷史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普及文化遺產相關知識,培育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與意識,提高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傳承、利用和創新的能力與水平。
據介紹,組委會組織專家、媒體、社會活動家、企業領導等人士組成評審,對26名初評入圍者進行終評。5月15日至30日進行網上投票,計票方式為評審投票占50%、公眾投票占50%。綜合投票結果,最終產生10名“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和16名“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提名獎”。6月13日“文化遺產日”當天將在江蘇無錫由國家領導人和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領導向“年度傑出人物”頒獎。
新聞回放
撿破爛意外發現“寶貝”
唐舍娃老人回憶說,兩年前他在村子旁一個垃圾壕里撿破爛時,從拉土車倒的土方中無意間發現了兩塊石碑。“看到石碑上刻有‘唐’、‘公主’的字樣,覺得是文物。我不知道它有沒有價值,價值有多大?但我知道,既然是文物就應該交給國家,保護好,讓祖宗留下的這些好東西能夠流傳下去。”唐舍娃老人告訴記者,自己用架子車拉回了石碑,並保存在院子裡。隨後,將自己拾到石碑和要交給國家的想法告訴了他的一位朋友。在老唐這位朋友的聯繫下,去年2月29日,老唐在朋友的幫助下,將兩塊石碑搬上車運到了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
捐獻的文物價值很高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研究室主任、當年接受文物捐獻的見證人張全民博士經過認真鑑定後,確認唐舍娃捐獻的石碑一方為墓誌蓋,另一方是道教北方真文鎮墓石。墓誌蓋上篆書“唐故普康公主墓志銘”9字,而考古所文物庫房就有一方唐懿宗的三女兒普康公主的墓誌缺失墓誌蓋,後經比對,這正是缺失的墓誌蓋。“據史料記載‘普康公主6歲薨,葬長安產川鄉尚傅村……’所以說唐舍娃在東郊一帶撿拾到普康公主的墓誌蓋應在情理之中。”張全民說。
另外,撿拾到的道教北方真文鎮墓石,目前全國僅發現11例,非常珍貴。上書虬曲轉折的符籙文64字,僅見於皇室貴族和個別道士墓葬中,對研究唐代的發展和喪葬習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
尋找文物保護的“草根英雄”
2008年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評選活動正式啟動,組委會在媒體報導中偶然搜尋發現了《西安拾荒者捐獻唐代珍貴文物不圖回報》的訊息。文中唐舍娃捐獻文物的事跡感動了組委會的領導和專家,一致同意將他列入初評人選並成功入圍。因組委會無法與唐舍娃老人取得聯繫,央視網公布的“年度傑出人物”入圍名單中,在初評26名入圍者中排名第七的唐舍娃成為唯一沒有照片的公示者。
今年4月28日,第二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評選活動組委會工作人員致電省文物局,請求協助尋找成功入圍本屆“年度傑出人物”初評的西安拾荒老人唐舍娃。
4月29日,本報刊發了《唐舍娃,你在哪?》的報導後,讀者紛紛打來熱線電話提供線索,很快就在西安東郊紡織城附近的唐家寨村找到了這位文物保護的“草根英雄”——唐舍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