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期東宮官研究(公元618年-713年)

《唐前期東宮官研究(公元618年-713年)》是一則論文,作者趙英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前期東宮官研究(公元618年-713年)
  • 作者:趙英華
  • 導師:施建中
  • 學科專業:中國古代史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關鍵字
官制 政治制度 唐代
館藏號
D691.42
館藏目錄
2010\D691.42\4

內容簡介

東宮官,顧名思義是指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繼任者——皇儲所屬的官員。作為中國古代中央官僚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東宮官負有教育、引導、保護皇儲的重要職責,他們的工作關係到皇位的傳續,其地位十分重要。研究中國古代的官僚體制總是不免要涉及到其重要組成部分——東宮官的研究。 本文以公元618—713年的唐前期歷史為斷限,以唐前期東宮官員的設定和皇儲及唐前期政局變動問的密切聯繫為切入點,探討了唐前期東宮官的機構組成、唐前期各朝東宮官的嬗變和唐前期東宮官員的選任標準和來源等問題。作者結合史籍,對唐前期曾擔任東宮官員的人物進行了爬梳整理,並總結出了唐前期選拔東宮官員的標準。 首先,筆者認為,從先秦經過兩漢魏晉南北朝隋以至唐代,建立了以皇儲為核心的、機構比較龐大、內部分工比較細密的東宮官體系,給人以齊整之感,是中古時期東宮官規模最為完善的時期,符合“如一小朝廷”之喻。 其次,筆者發現,從唐前期東宮官員設定的變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東宮官員的增省和太子勢力的強弱及政局的演變是息息相關的。武德年間,唐高祖初步確立了以前朝舊臣、李唐姻戚和文學之士為主體的東宮官體系。至唐太宗貞觀年間,將自己原來當秦王和太子時候的宮臣提拔為朝中重臣。為了培養繼任者,唐太宗還讓東宮官和朝官之問相互兼任。高宗繼承了太宗時期朝臣兼任東宮官的做法,盛選師傅以培植太子的政治力量。武后時期,皇儲和東宮官的地位有所下降。唐中宗對皇儲不重視,使得太子及宮臣的地位十分幼弱,至唐睿宗則開始注重維護皇儲及東宮官的權力。 再次,筆者深感,唐前期東宮官員的每一次增省都是隨著太子或政局的異動而相應發生改變。東宮官同皇儲間除了一榮俱榮,休戚相關的關係外,還有一種逐漸疏離的趨勢。也就是說從鞏固皇權角度來看,唐代東宮官由輔弼兩宮,開始向遵從於皇權的趨勢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