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基礎含義)

哲學家的英文是philo—so—pher,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從科學學與科學史的意義上,哲學家是指擁有自己的哲學範式、有原創的哲學基礎理論與哲學體系的哲學學人,哲學學者是以哲學為研究對象、對哲學有很高造詣的哲學學人。有沒有自己的哲學範式和原創的哲學基礎理論,是哲學家與一般的哲學學者的根本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哲學家
  • 外文名:philosopher
哲學家的由來,中國(列舉),西方(列舉),哲學家的階級性,

哲學家的由來

一個人或者本來就是或者永遠不是哲學家。
希臘人早就知道智慧和知識是有所不同的兩種東西,儘管有時候容易被混淆。Herakleitos就說:“博學並不能使人智慧。否則它就已經使赫西阿德、 畢達哥拉斯、克塞諾分尼和赫卡太智慧了”。 老子有另一個角度的類似發現,他要求“絕聖棄智”。智就是知識,也就是對可道之道的知識(能夠表達為規則和既定程式的知識),而智慧則是對不可道之大道的親近(“道可道非常道”往往被錯譯為“可說的道理並非永恆的道理”,應該是“可以因循的道理並非永恆的道理”)。知識總是特定有效的(adhoc),而既然人類的心靈並不是一大堆零碎的知識,那么就一定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把各種知識、情感和經驗編織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的心靈,那就是智慧了。
哲學討論所有的重要問題和觀念,表面上好象是其實並不是在生產關於那些問題和觀念的知識。科學家、歷史學家、 經濟學家、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邏輯學家、語言學家等等才能夠生產知識,哲學家也可以參與生產各種知識(假如有這樣的才能的話),但是哲學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思考如何使各種知識“藝術地”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種具有生態和諧水平的觀念/知識體系,這樣人們就能夠更加和諧地充分地思考各種問題。簡單地說,哲學想創造一種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種知識。
比如說,哲學並不是要獲得“真理”這個概念的意義、各種定義和用法,這些都只是背景知識,而是思考“真理”這個概念在觀念/知識體系中適合於放在什麼位置上,與之密切相關的應該是哪些觀念,與其它觀念應該建立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就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思想效果,等等。在這個意義上說,哲學考慮的是由各種觀念構成的思想畫面如何才能夠使思想的能力和魅力最大化。一個觀念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比別的觀念更加錯誤,它只是有可能被放在不恰當的思想位置上而破壞了 思想畫面的效果,就像是一步臭棋,或是一塊愚形。某個觀念落在什麼位置上,就像某個棋子下在什麼位置上一樣。如果經濟學家沒有意見的話,我就想說,哲學是思想的博弈論。
哲學家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別經驗。
胡塞爾說他追求哲學的純粹結果就像他小時候磨小刀,總是惟恐不夠鋒利,於是磨呀磨,有一天突然發現小刀磨沒有了。
維根斯坦說他父親是個生意人,而他的哲學也無非是想把能夠算清楚的事情像算帳一樣一筆一筆地算清楚(當然,算不清楚的就是死賬)。
我自己有種“實驗的體驗”(an experimental experience),不知道是否算是“ 格物致知”的一種。隨便在什麼地方,比如在路口,看著隨便發生的一切事情,行人、 汽車、堵塞、違規、罰款、騙子,要臉的人和不要臉的人。替所有事情著想,同時反對自己一貫的立場,慢慢地就會心智錯亂地發現,所有事情的道理是如此互相矛盾並且自相矛盾,而又都非常有道理,所有的道理都是他人的。我想,這就是哲學家想知道的“真實”(the real)。

中國(列舉)

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 ,
列子、 莊子、 慎到、 楊朱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 ,
孟子、 荀卿、 董仲舒、 二程、 朱熹、 陸九淵、 王陽明
周文王(《周易》作者)
墨子(墨家代表人物)
韓非子(法家代表人物)
鄒衍(陰陽家學派創始者,五行學說創始人)
王陽明(王守仁,心學大家,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夫之 (湖湘文化的精神源頭,與黑格爾並稱東西方哲學雙子星座)
中國近現代哲學家
金岳霖, 熊十力, 梁漱溟, 牟宗三, 胡適,馮友蘭,南懷瑾

西方(列舉)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說創始人),
泰利斯(水本原說創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無定說創始人),
阿那克西美尼(氣本原說創始人),
蘇格拉底(西方理性形上學傳統的奠基人),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伊壁鳩魯基督教哲學
查士丁(Justin),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拉克坦修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 ,
羅色林安瑟爾謨(存在論論證
羅吉爾·培根
文藝復新後
佛朗西斯·培根(現代科學之父,許多科學研究方法都是他所寫的) ,
霍布斯(機械唯物主義者),
笛卡爾(二元論者,非常重要的哲學家) ,
斯賓諾莎(理性主義者,泛神論代表人物),
萊布尼茨(理性主義者,博學家) ,
洛克(經驗論者) ,
貝克萊(經驗論者),
休謨(邏輯上把經驗論發展到頂端) ,
盧梭(社會契約論者),
康德(根本上分析笛卡兒以來的二元對立傳統),
費希特(自稱承繼康德哲學) ,
黑格爾(觀念論者,德意志哲學集大成者) ,
叔本華(唯意志論者),
亞當·斯密(經濟學之父),
馬克思(經濟,政治,哲學家) ,
尼采(唯意志論者,哲學史家,詩人),
羅素(著名的數學,哲學,哲學史家) ,
維根斯坦(分析哲學、語言哲學),
海德格爾(存在主義),
薩特( 存在主義),
德希達( 解構主義),
杜威(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教育哲學家) ,
文德爾班(哲學史家) ,
歌德(哲學家),
羅蒂(實用主義),
詹姆士(實用主義) ,
斯溫博爾(現代神學主要領頭人,英國科學院,神學院院士) ,
福柯(結構主義心理學),
阿爾都塞(結構社會主義) ,
Sosa(主要的現代形上學家)等。

哲學家的階級性

哲學家,是研究 哲學,以學術和理論的姿態存在。然而,爭議在於,哲學家是自在的還是依附存在的。很顯然, 政治家是依附存在的,離開 國家,政治家將成為人們眼中的 小丑。
對於哲學家, 馬克思認定哲學具備黨性,是為 社會服務的,即不存在超階級的哲學家,也就是說,凡是哲學家,其理論和 做派,必然 代表特定的階級,而不可能超越,這是人對社會的依附性所決定的。
也有人證明哲學和哲學家的超階級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