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舌自盡

咬舌自盡

咬舌自儘是出自小說的一種自殺方法,從古代醫學的角度分析,武俠小說那種一咬舌立即斃命的描述並沒有科學依據。在現實生活中,仍能見到許多人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舌頭受傷,甚至部分缺失卻仍然存活的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咬舌自盡
  • 外文名:Bite the tongue
  • 詞性:形容詞,動詞
  • 結構:聯合式
  • 可行性:不高
  • 死因:痛死,窒息死,嗆死
舌頭的基本特徵,可行性,

舌頭的基本特徵

在討論“咬舌自盡”之前,先要了解一下舌頭的哪些特徵存在可能“致命”的因素。舌頭,在醫學上稱為舌,是人體口腔內一塊肌肉質的器官,表面覆蓋有包含味覺感受器的上皮組織。舌的內部有多條彼此獨立、方向不同的肌肉束,使得舌頭可以做出靈活的偏、卷、翹等活動,使其具有協助咀嚼、攪拌、吞咽食物,及協助發聲等功能。這些肌肉被稱為舌固有肌。
此外,舌在口腔內還有多條肌肉協助其固定於口腔內。這些肌肉被稱為舌外肌。舌的下部由頦舌肌連線至下頜骨,側部依靠莖突舌肌連線至顳骨的莖突,而基部則由舌骨舌肌與舌骨相連。這裡以頦舌肌相對最為有力。
除了肌肉,舌內還含有豐富的神經和血管組織。舌內的神經包括控制舌肌運動的舌下神經、感受舌後部味覺和觸覺的舌咽神經舌支,以及由三叉神經分出的負責舌前部味覺觸覺的舌神經等。舌內部除了豐富的毛細血管外,較大的血管包括舌深動脈、舌背靜脈和舌深靜脈。

可行性

網上流傳的“咬舌自盡”的致死原因可歸為三大類,即“疼死說”、“失血說”和“窒息說”。
“疼死說”的主要理由是咬舌時由於產生巨大的疼痛,從而產生“神經源性休克”,最終導致“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混亂”。然而,這一理由是無法成立的。首先,這一理由中對“神經源性休克”的理解就存在問題。雖然“神經原性休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神經系統刺激而引發的休克”,但絕非“疼死”。神經原性休克主要是由於環境因素的突然刺激,使得交感神經突然失去支配能力或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周圍血管舒張,人體血容量增加,進而使得人體有效血流量下降,機體相對缺血所致的休克。神經源性休克通常發生於腦、脊髓損傷,或心血管感受器遭受劇烈刺激(如劇烈壓迫頸動脈竇、心前區)等情況,而外傷造成的疼痛常使得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從而進入應激狀態,難以產生交感神經的抑制。其次,一些疼痛造成的“疼暈”,實際是交感神經過於興奮造成的腦供血不足所致。這種暈厥通常可在數十秒內恢復,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在法醫鑑定中出現的一些被稱為“神經原性休剋死”,或“抑制死”的案例中,死者通常都具有心腦血管或神經系統疾病。因此對於正常人“咬舌”來說,若是自盡,需要極大的意志力和精神集中度,此時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而對於意外造成的舌部斷裂,劇烈疼痛同樣常造成交感神經的興奮,因此,這些情況均難以造成“神經源性休克”,更不用說導致死亡了。
“失血說”的理由十分直白,即舌內含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幾條較粗的動靜脈,因此咬斷舌頭後會因失血而死。但從常識上就會看出這一理由並不成立。人體血液總量約為4~5升,而失血量要超過30%,即1.5升以上才有可能危及生命。而依靠舌內的血管要喪失1.5升血液,所需要的時間足夠凝固止血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除非是血友病患者,否則依靠失血來“咬舌自盡”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不用提武俠小說中那種“一咬斃命”的場景了。
“窒息說”又分為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斷離的舌頭被吞入,導致“噎死”,另一種認為斷離的舌根會“縮入喉嚨”導致窒息,而第三種說法則是流出的血液灌入氣管導致窒息。對於第一種說的理由是舌頭是輔助吞咽的器官,因此舌頭咬斷後斷離的舌頭由於吞咽功能的喪失而吞入。然而仔細想想可知,若要咬舌自盡,或由於意外自己咬斷舌頭,那么舌頭的斷離端是位於門齒外側的,那么掉出口腔的機率遠高於被“吞入”。並且,即使斷舌被吞入,那么很大可能是進入食道而非氣管。對於第二種說法,事實上也很難成立。因為舌頭被咬斷的部位是前部的游離端,而剩下舌後部,其下側是被發達的頦舌肌向前下方的下頜骨方向牽拉,因此難以做到“縮入喉嚨”。對於第三種說法,若要使血液能夠充分阻塞呼吸道,所需的出血量儘管遠少於“失血死”,但仍是比較可觀的,需要長時間出血才能達到。
因此,對比以上可能的“咬舌自盡”原理,我們可以看到,上述的所有方法都無法造成武俠小說中那樣的“一咬斃命”,甚至連致命的可能性都很低。相比之下,只有最後一種,即由於出血使得血液入肺,從而導致窒息死亡的方式可能性最大。事實上,文獻中記錄的舌意外斷裂以及咬舌自殘案例中,致死的極少,僅有的一例“咬舌自盡”發生於一位精神疾病患者身上。該患者在發病中咬舌,死因是出血和舌腫脹導致的窒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