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鳳鳴

和鳳鳴

《和鳳鳴》是導演王兵的第二部紀錄長片。影片主要通過主人公和鳳鳴的敘述,記錄了中國從20世紀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個個體經歷的漫長而悲慘的經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鳳鳴
  • 外文名:He Fengming 
  • 獲獎:日本山形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大獎
  • 導演:王兵
  • 時長:184分鐘 / 228分鐘 
  • 類型:紀錄片
  • 導演:王兵
  • 出品時間:2007年
人物,電影,劇情簡介,獲獎記錄,影片評價,關於導演,

人物

1949年新中國成立,17歲的和鳳鳴與丈夫積極地投入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並一起在某省的日報社做新聞記者工作。因受到丈夫牽連,於1957年被打成“右派”。1958年4月下旬,和鳳鳴與丈夫王景超分別被下放到酒泉安西縣十工農場與夾邊溝農場勞教改造。作為少數幾名勞教的女“右派”,和鳳鳴在三年勞教生涯中遭遇丈夫離世、家庭破碎後,歷經三十年也拒絕遺忘,秉筆直書,用一本耗費十年心神與眼淚寫就的四十萬言自敘——《經歷——我的1957年》,為沉重的時代記憶去魅。

電影

劇情簡介

1957年中國共產黨發起反右傾鬥爭運動,因丈夫在日報發表了三篇文章而被打成右派,她亦受到牽連。在長達幾個月的批鬥中,她忍受不了各種的折磨而幾次自殺,但未成。晚上回到家裡,丈夫抱著她,她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淚水。
1958年4月,和鳳鳴和丈夫分別被強制送往西部的兩個勞教農場勞動改造思想。在農場的兩年多時間裡,她經歷了超負荷的體力勞動、飢餓、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殘。1960年,一封父親的來信中,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盡一切辦法找到一些吃的,冒著大雪趕到丈夫勞動的農場,然而,她的丈夫已經被餓死了。
在以後的20年裡,和鳳鳴頭戴右派帽子,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苟且偷生地活著,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丈夫死去的勞教農場,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墳堆,然而最終她沒有找到。
晚年的和鳳鳴不畏外周的壓力,用筆墨將自己痛苦的生活記錄了下來。

獲獎記錄

日本山形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大獎(紀錄片《和鳳鳴》)

影片評價

長達三個小時的《和鳳鳴》,幾乎是一個鏡頭拉下來,中間剪下了不過幾次。身穿普通家居衣裳的和鳳鳴老師,坐在自己家中的沙發上面,回憶自己生命中痛徹肺腑的部分,一直談到天色暗了下來許久,立在攝影機一邊的導演才請她稍停亮起一盞燈。
從表面上來看,這部紀錄片沒有任何電影語言,只是在訪談對象面前支起了機器,但是它的電影語言是通過某種“氣息”而透露出來,這“氣息”正是和鳳鳴談話的語氣、她說話的節奏、停頓和神情的變化。這樣的講述不便打攪和中斷,得讓她按照逝去的生活在她頭腦中留下的印象和色彩,一口氣說下去。——崔衛平

關於導演

王兵,男, 生於1967年,中國陝西人,曾以講述瀋陽鐵西區工人狀態的長達9個小時的紀錄片,贏得國際影評界的關注並獲得聲譽,此後,他相繼拍攝了《和風鳴》,《煤錢》等紀錄片,均在坎城影展、巴黎真實電影節等權威平台上亮相。
王兵王兵
在2006年10月16日晚閉幕的首屆中國獨立電影論壇上,由著名導演王兵製作的紀錄片《和鳳鳴》作為閉幕電影進行了放映。這是導演王兵的第二個紀錄長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