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與公共管理

和諧社會與公共管理

《和諧社會與公共管理》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瑞華。本書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 結合國內外和諧社會和社區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多角度、多方面深入研究國際視野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問題,積極探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和諧社會與公共管理
  • 作者:董瑞華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第1版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叢書名: 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研討叢書
平裝
開本: 0開
ISBN: 7208066906
條形碼: 9787208066906
尺寸: 20.7 x 14.8 x 1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董瑞華,男,1943年生,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教授。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學術月刊》、《當代經濟研究》、《文匯報》等報刊上發展論文120餘篇。撰寫、主編、參編《經濟學方法論》、《世界各國期貨市場》、《經濟學方法通覽》、《〈資本論〉與市場經濟》、《過渡型市場經濟概論》等著作33部。
曾獲得江西大學與歷史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教學優秀獎,江西省、江西大學、上海市、上海市社聯、上海市經濟學會、全國黨校系統、上海市黨校系統科研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在當代的實踐與發展。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促進社會和諧,政府責無旁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該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政府應該運用公共財政手段完善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府應該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充分發揮作用。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加強社會建設和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政府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要發揮其主導作用,公共財政是政府發揮作用的經濟基礎。
本書已列入“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研討叢書”。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和國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戰略任務,不斷推進和深化這一研究,是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於2006年召開“推進和諧社會與和諧社區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系研討會徵文優秀論文彙編。

目錄

第一章 政府公共管理研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公共行政
WTO與政府職能轉變
我國政府改革中的流程再造
政府與技術創新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大都市管理
官僚體制理論與我國政府改革
第二章 公共經濟學研究
中國公共經濟學研究的馬克思主義視野
陳雲公共財政思想研究
WTO與建立政府採購制度
WTO與政府規制改革
我國縣鄉政府財政改革
第三章 上海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研究
上海城市建設與管理研究
上海構建地方公共財政框架的理論與實踐
社區:特大城市政府災害應急管理的基礎
第四章 比較與借鑑
經濟與政治結合的方法論
加拿大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我們的啟示
加拿大的中介組織給我們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