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萬寶

和萬寶

和萬寶是納西族學者,解放麗江的組織者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的創建者之一,被稱為納西人民的領袖。

和萬寶後任麗江地委秘書長、麗江縣委書記、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麗江行署副專員。

1958年冬錯處,蒙冤21年直到1979年2月平反,任行署副專員兼東巴文化研究所主任,省人大常務委員、省民委民族工作部副部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萬寶
  • 別名:和老
  • 出生地:麗江壩開南貴峰大來下村
  • 逝世日期:1996年6月15日
  • 畢業院校西南聯大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和萬寶的一生執著於對納西族納西文化的命運思考。據稱,他家原籍是金沙江畔中興,爺爺輩是有名的民間歌手,也從事東巴祭祀活動。後來遷居至麗江壩開南貴峰大來下村,現故居為麗江市、古城區兩級的文物保護名居。
故居院落由西、北兩所悶樓,西北角廚房兩間房,南邊3間小平房和東照壁構成。兩所悶樓都在百年左右歷史,所謂的“悶”,因為樓上樓下都很矮小,特別是樓上兩側是弓著腰進出的。整個院落用土坯砌牆,麗江“2·3大地震”後沒有徹底翻修過,屬於危房。現在農民正在奔小康,麗江壩很難再找到這樣破敗的房子,人們了解他的清貧人生、清正廉潔。
1943年考入西南聯大以後,和萬寶就致力於地下革命活動,系統閱讀了《共產黨宣言》《新民主主義論》等書籍,在用學中傳播革命思想。
1946年在“公民”課上,宣講國內革命形勢,號召青年學生為全國一片紅而貢獻力量。
1949年1月,在昆師院助教時接到省工委地下黨的通知,調回麗江任縣工委副書記,兼任麗江民眾自衛隊總隊長、滇西北剿匪總指揮。建立了農村革命據點,大力發展地下組織和人民武裝,促成了麗江的“七一”和平解放。同年5月組織萬人大遊行活動。
12月,石鼓保衛戰取得勝利後,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第七支隊34團,動員300餘人武裝編為第一營。12月底,34團二進永勝金官及縣城攻打土匪,解放永勝
1950年2月,七支隊副司令楊尚志指揮的35團在華坪協同作戰,解放了華坪,繼而參加西昌戰役並取得勝利。為滇西北各縣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把青春獻給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主要貢獻

和萬寶在1984年《東巴文化論》第一卷的序言中提到,“東巴文化這一珍貴遺產不僅屬於納西族,也屬於中華民族,甚至可以說屬於全人類。”因為“東巴典籍內容相當豐富,涉及文學、語言、歷史、地理、宗教、哲學、民俗、文學、藝術、古代生產知識、天文曆法等多種學科,須作多學科的專題研究和綜合研究。”他是分管科教文衛的副專員,以一生的實踐,以鍥而不捨的執著為納西族的文化保護、研究、傳承、奔走吶喊;他熟知麗江的民情、民風、民俗,為麗江古城、納西古樂和東巴文化研究工作的保護、建設、開發出謀劃策。提出要從哲學角度探討東巴文化,其核心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神、人與鬼、人與先祖、人與“署”(自然神)的關係。一句話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他列舉許多經書,層層剝心,指出東巴文化是人學、人的哲學。
和萬寶非常重視納西文化和藝術。他為弘揚和傳承漢文化和納西傳統文化精華、敦厚鄉村的人倫人情、活躍鄉村文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記得和老叫我去他住處,談歌舞團何去何從,談到歌舞團是宣傳隊、工作隊,是黨的喉舌。提議重排《玉龍第三國》,同時也為劇本作者張南凱、音樂作者湯武兩口子落實政策平反。說這才是尊重人才,愛護人才。之後,由麗江縣歌舞團趙興文、舒其慧寫成《黑白爭戰》劇本,得到和老的熱情支持。和老親自與省文化廳聯繫請示,在文化廳的支持下,和老親自指導,成為劇組的總策劃,從開排一直到省里會演,在全省引起強烈反響。時任副省長和志強指出,家鄉能搞出這樣的劇目很好,希望繼續加工。
和萬寶生前還多次談到“納西古樂是納西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不能丟了,要恢復起來”。在他的關心支持和多方努力下,納西古樂進行了恢復演奏。後來和老聽到重新錄製的納西古樂,非常激動和滿意,幾乎每天數小時聽納西古樂磁帶。我數次到省民委去探望和老,他說,這才是納西文化的精品,邊聽邊手打拍子。

人物評價

和老為黨的事業奮鬥50多年,於1996年6月15日去世。和老的一生,清正廉潔,自強自信,見解獨到,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令人懷念。麗江日報評)
和萬寶是一個納西族學者,在對納西東巴文化的研究推動上付出了畢生心血。和老先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提出“東巴文化和納西古樂是納西族最重要的文化遺產,是納西族文化遺產中的活化石”的觀點。(麗江日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