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孚鎮

和孚鎮

和孚鎮位於湖州南郊,屬湖州市南潯區管轄,面積95平方公里,截至2004年,人口5.7萬人。和孚鎮東鄰龍頭山,南瀕和孚漾,西依龍溪港,湖山相映,具有江南水鄉平原地區難得的自然環境優勢,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之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和孚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地理位置:湖州市南潯區
  • 面積:9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經濟建設,工業發展,現代農業,科教文衛,歷史名人,文化遺產,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南距杭州80公里,東接上海150公里,北臨318國道,東接320國道,湖鹽公路、菱湖公路,黃金水道、杭、錫航線穿鎮而過。長湖申線航道、申嘉湖高速公路、乍湖鐵路均經過城鎮。
和孚鎮

經濟建設

和孚傳統農業發達,尤以水產養殖業、苗種業聞名全國。2004年,和孚已形成了以新型紡織、精細化工、生物製品、新型建材為主導的四大工業門類,建成了絲綢、化工、綜合三大工業園區,年產值31.8億元。優越的區位優勢,獨特的人文景觀,加上完善的配套服務,良好的基礎設施,不斷發展的和孚吸引著眾多的中外來賓。隨著道路交通、水電、現代通信基礎設施的完善,文化、教育、商貿、娛樂居住設施的逐步到位,和孚正以嶄新的姿態向“工貿旅遊中心城鎮”努力。
和孚鎮居民區和孚鎮居民區

工業發展

和孚鎮充分發揮優越的地理優勢,依靠科技,調整結構,抓住機遇,工業經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至2004年已基本形成了新紡織、精細化工、生物製藥、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產業,擁有工業骨幹企業42家,年產值31.8億元,創利1.8億元。
和孚鎮

現代農業

和孚被譽為“中國古代魚桑之鄉”,至2004年,已建成規範化農業區2.8萬畝,標準水產園區3隻1670畝,4大水產品苗種基地,年培育苗種40多億尾(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蟹苗、四大家魚等),魚業總產量11853噸,年產蠶繭1232噸。

科教文衛

和孚中心集鎮建設,布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便捷、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綠化、亮化、淨化、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廣播、有限電視網路覆蓋全鎮,供電、供水充足,金融業發展迅速,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

歷史名人

和孚鎮歷代名人輩出,著名地質學家、地質事業奠基人之一章鴻釗,外交家章祖申,銀行家朱五樓,著名詩人朱渭深,音樂家陳嘯空邱望湘,北洋政府章宗元章宗祥等均是和孚人。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斯格瓦德貝納多特親王的繼子羅伯特·章,也是荻港章氏的後裔,且已來尋根認祖。

文化遺產

和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文化豐富,人文景觀獨特。早在新石器朝代,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境內文物古蹟眾多,著名古蹟有“南苕勝境”、“演教禪寺”、“三瑞堂”等。荻港、袁家匯二座古鎮小橋流水、迴廊曲巷,可與周莊、烏鎮、南潯等媲美。
南苕勝境南苕勝境
南苕勝景和積川書塾
南苕勝境南苕勝景位於荻港東南,建於始稱乾嘉盛世的年代。當時是一座建築群,其中以雲怡堂、積川書塾最為有名。
雲怡堂建於乾隆34年(公元1769年),由荻港人朱南屏建於元代龐石舟溪隱堂故址,雲怡堂是道教設壇的所在地。其後,由章氏第九世章遹翰等人發起捐地助資進行拓建,花費四千多銀元建造“南苕勝境”。改純陽樓為呂祖殿,新建積川書塾、讀書處、涵養居,並築放生池,上架石樑橋,大門懸“南苕勝境”額。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4月,當地的湖州知府善慶,以荻港呂祖廟“禱雨祈睛,歷著靈驗”為由,請浙江巡撫上書奏請嘉慶帝欽賜加封,時年8月12日,得嘉慶帝為呂祖廟御書“玉清贊化”匾額和欽賜“警化孚佑帝君呂純陽祖師祠”額,為當時當地一大盛事。
演教禪寺
演教禪寺演教禪寺建於唐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95年),有千餘年歷史,初名興福院,北宋建隆元年重建,於治平二年改名演教禪寺,經明清多次擴建占地已達二十餘畝。演教禪寺是自宋朝以來,湖州城南的佛教中心。於1998年,經湖州市宗教事受理局批准重新開放。
演教禪寺演教禪寺
三瑞堂——章鴻釗故居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集鎮西南,坐北朝南,北臨市河,屋宇達64間,總占地3000多平方米,為荻港36堂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市文物保護單位,已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所謂36堂,是指分屬章氏、吳氏、朱氏三大姓的家族大宅。
鴻志堂——朱五樓故居
鴻志堂位於荻港鎮中里巷埭,系朱五樓建於清朝年間,荻港三十六堂之一。
朱五樓在支援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和發動上海罷市以支持北京五四運動以及抵制外國銀元流通等活動,具有一定貢獻。
鐘飛濱舊宅
鐘飛濱舊宅鐘飛濱舊宅位於和孚鎮中心,建築年代為清末。舊宅南為民居(部分建為廠房),東為利濟橋、青雲橋,西北為五旺橋,北臨袁家港,舊宅占地約3800平方米。綜貫鐘氏舊宅,後半部分用材細小,布局零亂,應為鐘氏先父修建,前半部分布局得體,用材較大,中式構架與西式裝飾合壁,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民族資本家創業軌跡的縮影。
外巷埭走廊
外巷埭走廊外巷埭走廊建於清末,沿河靠港而建,東靠杭湖錫旅遊航道,南北走向,為全長500餘米的一帶建築群,廊下走路。
外巷埭走廊外巷埭走廊
古橋之都
和孚交流四水,河港如織,古橋眾多,僅獲港一古鎮就有橋23座。其中最為有名的橋樑有:興隆橋、秀水橋、隆興橋、廟前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