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呵是一個漢字,拼音是(a/he/e)呵 hē 字從口從可。“可”字意為“肩挑、擔荷”。“口”與“可”合起來表示“肩挑重物時發出的喘氣聲”。本義:(負重)喘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呵
  • 外文名:He
  • 拼音:a/he/e
  • 部首:口
  • 部外筆畫:5
  • 總筆畫數:8
  • 五筆編碼:KSK
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hē ㄏㄜˉ
1. 怒責:~責、~斥(亦作“呵叱”)、~禁。
2. 吁氣:~凍(哈氣使曖)、一氣~成。
3. 象聲詞,形容笑:~~。
4. 嘆詞,表示驚訝:~,真不得了!

詳細字義

◎ 呵 hā
〈動〉
(1) 彎 [下] [bend;stoop]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2) 另見 ā;a;hē;kē
◎ 呵
訶 hē
〈動〉
(1) (形聲。從口,可聲。本義:怒責,大聲發怒地喝斥)
(2) 同本義 [abuse;berate]
訶,大言而怒也。從言,可聲,字亦作呵。——《說文
訶,怒也。——《廣雅·釋詁二》
縱而弗呵虖。——《漢書·食貨志》。注:“責怒也。”
青邶之山有鳥焉,其音若呵。——《山海經·南山經》
呵,責也。——《玉篇
王出而訶之。——《韓非子·內儲說下》
厲聲以呵。——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呵咄(大聲斥責;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毆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罵);呵逐(斥罵驅逐);呵問(責問;盤究)
(4) 喝道,喝令行人讓路 [hoot]
武夫前呵,從者塞途。——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5) 又如:呵引(呵道);呵衛(喝道護衛的人);呵道(亦作“呵導”。古時貴人外出時,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讓路)
(6) 呼叫 [yell]。如:呵噪(眾聲呼叫);呵嚇(喧譁)
(7) 噓氣;哈氣 [breathe out with the mouth open] 。
時天寒,語從游者呵筆書之。——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
如: 呵手(向手呼氣使暖);呵凍(冬天手指凍僵或筆硯成冰,呵氣使之溫暖或融解);呵硯(天寒噓氣使硯中墨汁解凍)
(8) 喝 [drink]
次日早辰,小鴉兒吃了幾個冷餅,呵了兩碗熱水,依舊挑了擔子出去。——《醒世姻緣傳
你不吃,呵嗏兒罷。——《金瓶梅詞話》
◎ 呵
嗬 hē
<嘆>
表示驚訝 [aha]。如:呵,這小伙子真棒!呵會(幸會)。
◎ 呵 hē
〈象〉
(1) 笑聲 [laugh]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韋莊《菩薩蠻》詞
(2) 又如:呵呵(笑聲);呵呵大笑。
(3) 另見 ā;a;hā;kē
◎ 呵 kē
(1) ——譯音用字。如:呵羅單,古國名,故地在今蘇門答臘島
(2) 另見 hē
◎ 呵 ā
〈嘆〉
(1) 表示驚異或讚嘆。同“啊” [ah]
呵,青春,願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2) 另見 a;hā;hē;kē
◎ 呵 a
〈助〉
(1) 表示感嘆或驚訝的語氣 [ah]
安家立業了,日子過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風驟雨》
(2) 另見 ā;hā;hē;kē

常用詞組

呵斥 呵呵 呵喝 呵禁 呵欠 呵責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呵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虎何切,音𩑸。《玉篇》責也,與訶同。《廣韻》怒也。《周禮·地官·比長注》鄕中無授,出鄕無節,過所則呵問,系之圜土,考辟之也。《史記·李廣傳》霸陵尉醉呵止廣。
又通作苛。《前漢·王莽傳》掖門僕射苛問。
又《集韻》博雅云:呵呵,笑也。一曰氣出,亦作㰤。
又《韻會》慢應聲,通作阿。
又《韻會》寒歌切,音河。《類篇》譙問也。通作何。《史記·衞綰傳》景帝立,歲餘不譙呵綰。《注》索隱曰:譙呵音誰何,猶借訪。一曰譙呵者,責讓也。
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噓氣也。一曰責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