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邯處士

周邯處士

貞元年間,有一個叫周邯的處士,是一位文學豪傑之士。一個彝人賣奴隸,那奴隸十四五歲,看樣子很聰明伶俐。主人介紹說這奴隸善入水,在水裡如履平地一般。讓他沉到水底,雖然經日移時不上來,他始終都不覺得苦。說蜀地的溪、壑、潭、洞,沒有他沒到過的。周邯於是就買了這個奴隸,認為他的本領不一般,給他改名叫“水精”。

基本介紹

  • 本名:周邯
  • 別稱:水精
  • 所處時代貞元年間
  • 民族族群:唐人
  • 主要成就:文學豪傑
  • 出處:《傳奇》
神話故事,史料原文,故事出處,《太平廣記》簡介,《太平廣記》流傳,

神話故事

周邯從蜀地坐船,出山峽,到江陵。經過瞿塘峽灩澦堆灘時,他就讓水精沉到水底,去看看水底到底有多深。水精入水,過了一會兒出來,撈得許多的銀器物,周邯高興壞了。每次小船泊於江岸潭邊,他都讓水精沉下去一次,又有收穫。沿江流來到江都,經過牛渚磯。自古說最深的地方,是溫嶠燃燒犀角照水怪的地方。他又讓水精沉下去。過了一會兒水精撈上來一塊寶玉,說水底下有水怪,說不準是什麼樣子,都怒自狂舞,要抓他,自己僅僅能免禍。由此周邯也成為巨富。
幾年後,周邯有一個叫王澤的朋友在相州做太守,周邯到河北去訪問他。王澤很高興,與周邯一起遊覽,歡宴,一天天沒有空閒。二人一起來到州北隅的八角井。所謂八角井,是用天然彎曲的石頭,把井壁砌成八角形。井口寬三丈還多。這口井,早晨和晚上煙雲蒸騰,瀰漫出一百多步外。黑夜,有火紅的光從井裡射出來,可照出一千尺,看東西像白天一樣清楚。自古人們相傳說,有一條金龍潛伏在水底。有時候久旱不雨,人們到井邊來禱告,也很靈驗。王澤說:“這井裡理應有至寶,只可惜沒有辦法探究它的虛實罷了。”周邯笑著說:“非常容易!”於是就對水精說:“你要能投到水底,看看井裡有什麼怪異,連王澤也會重重的賞你。”水精已經很長時間沒下過水了,很高興就脫了衣服下去了。很長時間他才出來,對周邯說:“有一條很大的黃龍,鱗如金色,抱著幾顆明珠在那睡覺。水精想要把明珠搶過來,但是手中沒有兵刃,怕那龍忽然發覺,所以沒敢動。如果能有一把利劍,即使龍發覺了那也可以把它殺死,沒有什麼可怕了。”周邯和王澤非常驚喜。王澤說:“我有劍,我這把劍還是一把不比尋常的寶劍呢。你可以拿我的劍下去把明珠搶來!”水精喝了些酒,帶著劍就下去了。過了一會兒,四面看熱鬧的人像牆一樣。忽然看見水精從井面跳出來幾百步遠,接著有一條幾百尺長,爪甲鋒利的金龍從空中來抓水精,人和龍都退進入井中。左右的人心驚膽戰,不敢近看。只是周邯心疼他的水精,王澤心疼他的寶劍,二人逡巡不定。
有一位身穿褐裘,相貌古樸的老人來見王澤說:“我是土地神。先生怎能這么輕視自己的百姓?這口井裡的金龍,是上天的使者,主宰那些瑰璧,澤潤一方生靈,哪能只相信那一把小小的寶劍,而想要趁龍睡覺去把明珠搶過來呢?龍忽然震怒,作用神化,搖得動天關,擺得動地軸,捶得碎山嶽,砸得碎丘陵,百里大地變成江湖,萬人之眾都要餵魚鱉。到那時候,你的骨肉怎么能保得住呢?從前鐘離不愛其寶,孟嘗君自返其珠。你不學他們,卻縱使貪婪狡詐之徒,鼓動狡詐貪婪之心,肆無忌憚地去奪寶。現在他已經被龍吃掉鍛鍊那些珠子了!”王澤羞愧悔恨,無言以對。土地神又說:“你必須馬上悔過並且要禱告,不要讓金龍太生氣了!”老人倏然離去。王澤立即就準備供品祭奠。
太平廣記,古籍太平廣記,古籍

史料原文

周 邯
貞元中,有處士周邯,文學豪俊之士也。因彝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令其沉潛,雖經日移時。終無所苦。雲,蜀之溪壑潭洞,無不屆也。邯因買之,易其名曰“水精”。異其能也。邯自蜀乘舟下峽,抵江陵,經瞿塘灩??,遂令水精沉而視其邃遠。水精入,移時而出,多探金銀器物。邯喜甚。每艤船於江潭,皆令水精沉之,復有所得。沿流抵江都,經牛渚磯古雲最深處,是溫嶠?k犀照水怪之濱。又使沒入。移時復得寶玉。雲,甚有水怪,莫能名狀,皆怒目戟手,身僅免禍。因茲邯亦至富贍。後數年,邯有友人王澤,牧相州,邯適河北而訪之。澤甚喜,與之游宴,日不能暇。因相與至州北隅八角井。天然磐石,而?L成八角焉,闊可三丈余。且暮煙雲蓊鬱,漫衍百餘步。晦夜,有光如火紅射出千尺,鑒物若晝。古老相傳雲,有金龍潛其底,或亢陽禱之,亦甚有應。澤曰:“此井應有至寶,但無計而究其是非耳。”邯笑曰:“甚易。”遂命水精曰:“汝可與我投此井到底,看有何怪異。澤亦當有所賞也。”水精已久不入水,忻然脫衣沉之。良久而出,語邯曰:“有一黃龍極大,鱗如金色,抱數顆明珠熟寐。水精欲劫之,但手無刃。憚其龍忽覺,是以不敢觸。若得一利劍,如龍覺,當斬之無憚也。”邯與澤大喜。澤曰:“吾有劍,非常之寶也。汝可持往而劫之。”水精飲酒伏劍而入。移時,四面觀者如堵。忽見水精自井面躍出數百步。續有金龍(“龍”原作“手”。據陳校本改。)亦長數百尺,爪甲鋒穎,自空拿攫水精。卻入井去。左右懾栗,不敢近睹。但邯悲其水精,澤恨失其寶劍,逡巡。有一老人,身衣褐裘,貌甚古樸。而謁澤曰:“某土地之神,使君何容易而輕其百姓?此穴金龍,是上玄使者。宰其瑰璧,澤潤一方。豈有信一微物,欲因睡而劫之?龍忽震怒,作用神化,搖天關,擺地軸,??山嶽而碎丘陵,百里為江湖,萬人為魚鱉。君之骨肉焉可保?昔者鐘離不愛其寶,孟嘗自返其珠,子不之效,乃肆其貪婪之心。縱使猾韌之徒,取寶無憚,今已啖其驅而鍛其珠矣。”澤赧恨,無詞而對。又曰:“君須火急悔過而禱焉,無使甚怒耳。”老人倏去。澤遂具牲牢奠之。(出《傳奇》)

故事出處

《周邯處士》出自宋代小說《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二十二.龍五,第三篇。

《太平廣記》簡介

《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開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次年完成。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引書大約四百多種,一般在每篇之末都註明了來源,但偶爾有些錯誤,造成同書異名或異書同名,因而不能根據它作出精確的統計了。現在書前有一個引用書目,共三百四十三種,可是與書中實際引出數目並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後的人補加的。《太平廣記》是分類編的,按主題分九十二大類,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類,例如畜獸部下又分牛、馬、駱駝、驢、犬、羊、豕等細目,查起來比較方便。從內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說,實際上可以說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說的總集。其中有不少書已經失傳了,只能在本書里看到它的遺文。許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說,就靠《太平廣記》而保存了下來。

《太平廣記》流傳

《太平廣記》明代以前很少刻本流傳﹐原書已有缺佚舛誤。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談愷據傳鈔本加以校補﹐刻板重印﹐成為現存最早的版本﹐以後的幾種刻本多從談刻本出。另有沈與文野竹齋鈔本和陳鱣宋本。通行的版本是經過汪紹楹校點的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61年中華書局重印新一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