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治(中國科學院院士、冶金材料物理化學家)

周國治(中國科學院院士、冶金材料物理化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國治,1937年3月25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冶金材料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1960年周國治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並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64年發表自己的第一篇學術論文《θ函式法在Gibbs-Duhem關係式中的套用》;1979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修;1984年被破格提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2001年7月起在上海大學任教。

周國治主要從事冶金過程的基礎理論,冶金材料及物理化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國治
  • 外文名:Zhou Guozhi; Chou Kouchih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南京市
  • 出生日期:1937年3月25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性別:男
  • 籍貫:廣東潮陽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學術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7年,周國治出生於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籍貫廣東潮陽。其父親周修齊赴德國留學回國後,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
195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
1960年7月,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並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
1964年,他從《金屬學報》上讀到冶金研究所所長周元曦寫的文章裡面提到有個問題解決不了,他花了近半年的時間解決後寫信告訴了周元曦,在此基礎上他整理髮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學術論文《θ函式法在Gibbs-Duhem關係式中的套用》。
1979年,經考試合格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修(至1982年)。
1984年,被破格提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0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至1994年)。
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技術科學部。
2001年7月,在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3月15日,被日本鐵鋼協會授予名譽會員,同日被北京科技大學魏壽昆科技教育基金會推選獲得“魏壽昆冶金獎(金獎)”。3月25日,“周國治院士80華誕暨冶金基礎理論與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報告廳舉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周國治的科研領域主要在“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學”方面。其主要貢獻可概況為如下三個方面:
①多元熔體和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質的計算。導出了一系列各類體系的熔體熱力學性質和相圖的計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幾何模型解決了國際上三十多年來幾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為實現模型的選擇和計算的完全計算機化開闢了道路,之後經過進一步的進展,幾何模型已發展成統一化模型,提出了唯象理論,並將熱力學性質的計算進一步擴展到多種物理化學性質的計算中。
②氧離子遷移的理論和套用。周國治及其科研小組系統的研究了氧離子的遷移規律,並將這一理論成果套用到各種工藝過程中,提出了“無污染脫氧”,“無污染提取”等冶金新概念和新工藝,並為描述和模擬各類冶煉過程打下了基礎。
③材料在微小顆粒下的物理化學行為研究。主要研究材料在微小顆粒下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反應機理,建立了基於真實物理圖像的氣固反應動力學模型(RPP模型),全面描述了各種因素(溫度、壓力、形狀、尺寸、產物結構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已成功地被套用於納米材料,儲氫材料和Sialon材料中。
周國治的許多科研成果已被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套用到合金、熔鹽、爐渣、半導體材料等多種體系,用來處理熱力學和動力學問題,研究成果也被系統地編入多部高校教科書和專著中用來指導博士和碩士生的論文工作。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截至2017年,周國治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冶金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上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以及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
周國治先後發表論文150餘篇,獲得中國專利二項,獲得美國專利三項。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來源
1987年
三元系和多元系熱力學性質的計算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3年
二元相圖正誤判定熔體推廣套用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6年
冶金熔體模型與熱 力學性質研究
國家冶金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
多元熔體及其反應的基礎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7年
多元熔體及其反應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人才培養

周國治主要講授《物理化學》《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冶金熱力學》《相圖計算》《冶金動力學》《統計熱力學》等課程。
截至2013年,指導的3名博士生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占全國冶金學科獲得此獎的50%,分別是魯雄剛的博士論文《鋼渣脫碳反應的電化學機理研究》(2000年),李謙的博士論文《鎂基合金氫化反應的物理化學》(2006年),侯新梅的博士論文《碳基和氮基無機非金屬氧化動力學》(2012年)。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來源
1984年
199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技術科學部)
2017年3月15日
日本鐵鋼協會名譽會員
2017年3月15日
魏壽昆冶金獎(金獎)

學術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參考資料
1998年
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顧問
2003年3月-2008年3月
國際《礦業冶金》雜誌編委

人物評價

周國治在冶金材料物理化學理論研究和冶金新工藝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在冶金溶體理論、多元體系物理化學性質的計算和預報、氣固反應動力學、冶金電化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國內外套用到冶金、爐渣、熔鹽、半導體以及非晶態材料的研究上。(北京科技大學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