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敏

周克敏

周克敏1962年出生於安徽蕪湖。82年獲得北航自動控制專業學士。 84年赴美明尼蘇達大學學習,86年和88年分獲電子工程碩士和控制科學與動態系統博士。 88年至90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和講師。從90年起任教於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2000年升為正教授。 02年至06年任系主任。在京都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做過短期訪問教授。04年被美國路州眾議院授予傑出貢獻獎。08年和09年被分別授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喚雨師(Rainmaker)和旗艦教員(Flagship Faculty)。 04年獲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B類)傑出青年基金獎。04年起兼任中國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2009年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 由於“對魯棒控制系統理論和套用的貢獻”而於03年被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2011年被選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士”(AAAS Fellow)。發表了60多篇期刊論文並出版了3本享譽國際控制界專著與教材, 包括 “魯棒控制基礎”(Essentials of Robust Control), “反饋控制導論” (Introduction to Feedback Control), 和“魯棒與最優控制”(Robust and Optimal Control, 是控制領域必讀的經典,97年被譯為日文,02年被譯為中文)。 論著至2012年被引用(SCI)總計6,800多次 (Google Scholar 引用 11,800多次 )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克敏
  • 出生地:安徽蕪湖
  • 出生日期:1962年
  • 職業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 主要成就: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
    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B類)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IEEE Fellow
    AAAS Fellow
  • 代表作品:《魯棒與最優控制》、《魯棒控制基礎》、《反饋控制導論》
  • 性別:男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社會兼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論文成果,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2年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自動控制專業學士學位。
1986年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1988年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得控制科學與動態系統專業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8年至1990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和講師。
1990年至今任教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
2000年至今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正教授。
2002年至2006年任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系主任。
2004年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特聘教授。
2011年至今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社會兼職

曾任及現任多個國際頂尖期刊編輯(Associate Editor), 其中包括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SIAM Journal of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and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分別被授予Oskar R. Menton Endowed Professorship, Michel B. Voorhie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rk and Carolyn Campbell Guidry Professorship, Roy Paul Daniel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研究方向

魯棒控制,多目標最優控制
系統和控制器降價
滯環非線性系統魯棒控制
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

學術成果

發表了60多篇期刊論文並出版了3本享譽國際控制界專著與教材, 包括 “魯棒控制基礎”(Essentials of Robust Control), “反饋控制導論” (Introduction to Feedback Control), 和“魯棒與最優控制”(Robust and Optimal Control, 是控制領域必讀的經典,97年被譯為日文,02年被譯為中文)。 論著至2012年被引用(SCI)總計6,800多次 (Google Scholar 引用 11,800多次 ) 。曾任及現任多個國際期刊編輯(Associate Editor),數十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程式委員和分會主席。

論文成果

代表性學術專著
[1] Kemin Zhou, John C. Doyle, and Keith Glover, Robust and Optimal Control, Prentice Hall, 1996. (Used worldwide as graduate textbook and research references. A Japa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November 1997 and a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June 2002.)
[2] Kemin Zhou and John Doyle, Essentials of Robust Control, Prentice Hall, September 1997.
[3] Li Qiu and Kemin Zhou, Introduction to Feedback Control,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9.
[4] K. Zhou, “H-Infinity Control,” The Encyclopedia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vol. 9, pp. 94-106,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9.
代表性學術論文
[5] K. Zhou and P. P. Khargonekar, “On the weighted sensitivity minimization problem for systems with delays,”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vol. 8, no. 4, pp. 307-312, March 1987.
[6] K. Zhou and P. P. Khargonekar, “Robust stabilization of linear systems with norm bounded time varying uncertainty,”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vol. 10, pp. 17-20, January 1988.
[7] K. Zhou and P. P. Khargonekar, “An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vol. 11, pp. 85-91, August 1988.
[8] P. P. Khargonekar, I. R. Petersen, and K. Zhou, “Robust stabilization of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quadratic stabilization and control the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35, pp. 356-361, March 1990.
[9] Packard, K. Zhou, P. Pandey, J. Leonhardson, G. Balas, “Optimal, constant I/O similarity scaling for full information and state feedback control problems,”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vol. 19, no. 4, pp. 271-280, October 1992.
[10] K. Zhou, K. Glover, B. Bodenheimer, and J. Doyle, “Mixed H2 and performance objectives I: robust performance analysi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39, no. 8, pp. 1564-1574, August 1994.
[11] J. C. Doyle, K. Zhou, K. Glover, and B. Bodenheimer, “Mixed H2 and performance objectives II: optimal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39, no. 8, pp. 1575-1587, August 1994.
[12] K. Zhou, J. L. Aravena, G. Gu, and D. Xiong, “Two-dimensional system model reduction by quasi-balanced truncation and singular perturbation,” IEEE Transac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 41, no. 9, pp. 593-602, September 1994.
[13] K. Zhou, P. Khargonekar, J. Stoustrup, and H. H. Niemann, “Robust performance of systems with structured uncertainties in state space,” Automatica, vol. 31, no.2, pp. 249-255, 1995.
[14] K. Zhou, “Relative/multiplicative model reduction for unstable and non-minimum phase systems,” Automatica, vol. 31, no. 8, pp.1087-1098, 1995.

獲獎記錄

2003年被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對魯棒控制系統理論和套用的貢獻)
2004年被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眾議院授予傑出貢獻獎
2004年獲得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B類)傑出青年基金獎
2004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崗位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2008年被授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喚雨師(Rainmaker)
2009年被授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旗艦教員(Flagship Faculty)
2009年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
2012年被選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士(AAAS Fellow)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