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吱

呃吱狀與琵琶相似,更近似於傣族玎罕。多為演奏者自製自用,故規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長多為45厘米左右,小者僅有30厘米,大者可達60厘米。演奏時有坐姿、立姿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呃吱
  • 大小:45厘米左右
由來傳說,形制結構,文物收藏,演奏方法,

由來傳說

傳說在很早以前,怒江邊上住著七個傈僳兄弟,最小的弟弟叫益桑,是個聰明能幹的好小伙。一天他砍來一根香樟木,做成了一支很像琵琶的兩弦琴,並依照弓弩的樣子,用馬尾拴在一根彎彎的細竹上,做成了一支弓。每當月亮出來的時候,益桑拉起兩弦琴,各種各樣的曲子從琴弦上流出來,像溪水潺潺,百靈啼鳴,悅耳動聽。寨子裡的人稱益桑的兩弦琴為吉吱,都愛聽他拉琴。優美的曲調使鄉親們忘記了疲勞和憂愁,青年人還跟著他拉的樂曲唱歌、跳舞,沉醉於歡樂之中。益桑看到吉吱能使人們快樂,便在山寨里傳授琴的技藝,直到大家會製作、會拉奏了,他才轉到另一個村寨。此後,傈僳族便有了自己民族的拉弦樂器。

形制結構

形狀與琵琶相似,更近似於傣族玎罕。多為演奏者自製自用,故規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長多為45厘米左右,小者僅有30厘米,大者可達60厘米。琴體用一整塊當地所產的香樟木或楓木等硬質木料製作,在其下部挖鑿出腹腔,背板呈圓弧形,其上蒙以松木薄板而成共鳴箱。面板中部開有若干圓形小音孔或排列呈十字形,下置竹製或木製琴馬。琴頭方柱形,平頂無飾,左右各置一個木製弦軸。琴箱下端設有一個稍長的片形尾柱。張兩條絲弦或鋼絲弦。細竹拴以馬尾為琴弓。

文物收藏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收藏著一件來自傈僳族民間的呃吱。通體用一整塊香樟木製成,全長59厘米,共鳴箱前呈梯形,後為圓弧形,正面蒙以松木面板,琴箱長21厘米、上寬4厘米、下寬8厘米,面板中部開有兩個圓形小音孔。琴頭呈方柱形,稍向後彎,下 開長方形弦槽,長4.5厘米、寬1.5厘米,兩側橫置二軸。弦軸硬木製,呈圓錐形,軸柄刻有環形溝槽,軸長9厘米。琴頸較短、呈半圓柱形,前平後圓,上端設有木製山口。竹製橋形琴馬。張兩條絲弦,為同樣粗細的老弦。細竹拴馬尾為琴弓,弓桿彎度較大,弓長62厘米。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演奏方法

演奏時有坐姿、立姿兩種。坐奏將琴箱豎立於左大腿近膝處,左手持琴按弦,一般不換把位,右手執馬尾弓沾松香在弦外拉奏;立奏則將琴底的尾柱置於衣服左下側的口袋中或左側所纏腰帶之中,左手持琴,右手執弓。呃吱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常定弦為d2、g2或d2、a2,音域一個八度。音量適中,鋼絲弦音色明亮,絲弦音色柔和優美。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歌和民間舞蹈伴奏。坐姿演奏者多為中老年人,所奏樂曲通常是本民族的民歌曲調,傈僳語稱木刮,樂曲有:《苦調(雙木刮)》、《高興調(崗茲木刮)》、《放羊調(阿茨阿木刮)》和《情歌調》等;立姿演奏者多為男性青年人,這是一種邊奏邊舞的形式,演奏的樂曲通常是民間舞曲,傈僳語稱舞曲為刮且,樂曲有:《一步舞(提托刮且)》、《兩步舞(尼托刮且)》、《三步舞(沙托刮且)》和《尼桶光》等,演奏時,呃吱常和彈弦樂器其布厄、氣鳴樂器笛朽篥和體鳴樂器竹簧等傈僳族民間樂器配合在一起,共同為傈僳族民間舞蹈伴奏,氣氛熱烈而歡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