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蹺

呂細一般指本詞條

太陰蹺,經外奇穴名。載於《外台秘要》。別名呂細,陰蹺,太陰蹻。位於足部,內踝下緣凹陷中,腎經照海穴微上方,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隱神經的內側皮支。主治腳氣,偏枯不能行,婦女不孕,陰暴出,月經不調,淋病,疝氣,多悶,心痛,目痛,牙痛等。直刺0.3-0.5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別名:呂細,陰蹺,太陰蹻
  • 出處:《外台秘要》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相關論述,

定位

位於足部,內踝下緣凹陷中,腎經照海穴微上方,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後肌腱。淺層布有隱神經的內側皮支,大隱靜脈的屬支。深層有跗內側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主治

腳氣,偏枯不能行,婦女不孕,陰暴出,月經不調,淋病,疝氣,多悶,心痛,目痛,牙痛等。

操作

直刺0.3-0.5寸,針感為酸脹;灸3-5壯,或溫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婦女不孕,小腹痛,牙痛,目痛等。

相關論述

《外台秘要》:“太陰蹻二穴,在內踝下向宛宛中是。黃帝三部針灸經並同人腧穴經,並無少陽維、太陽、太陰蹻三穴名。”
《太平聖惠方》:“陰蹻二穴,在足內踝下陷者宛宛中,是穴,主卒疝、小腹痛。病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女子不月水,驚喜悲不樂,如墮墜、汗出、面黑、病飢不欲食、婦人淋瀝、陰挺出、四肢淫濼、心悶暴瘧,及諸淋、目痛、小腹偏痛、嘔逆、嗜臥、偏枯不能行、大風暴不知人、臥驚視如見星、尿黃水、小腹熱、咽乾也。灸三壯,針入三分。”
《針灸資生經》:“水原、陰蹻,主女不孕、陰暴出淋漏、月水不來、多悶心痛。”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云:“牙痛。風牙蟲蛀夜無眠,呂細尋之痛可蠲,先用瀉針然後補,方知法是至人傳。呂細,在足內踝骨肉下陷中。針三分,大瀉盡方補,痛定出針,灸二七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