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信

呂永信,選礦專家,中國選礦技術帶頭人之一。發明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鋰輝石鹼法正浮選簡化新工藝,並用於改造選廠,開創中國浮選鋰輝石工業生產歷史;在國內外首先完成鋰、鈹、鈮鉭礦分選技術及工業化綜合回收;開創射流流膜重選領域,建立分選理論;發明連續排礦射流離心選礦機並完成機型系列化,開創超細粒錫石重選工業回收和細泥離心重選代替錫石浮選的生產先例;領導和參加多項國家重點課題科研攻關工作,是國內外選礦界有相當影響的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永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省安東縣
  • 出生日期:1931年1月3日
  • 職業:選礦研究室主任、院副總工程師兼選礦研究室主任
  • 主要成就:發明射流離心選礦機
個人履歷,工作經歷,人生成就,發明新工藝,發明射流離心選礦機,指導國家重點課題的技術攻關,主要論著,社會評價,

個人履歷

呂永信於1931年1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安東縣(今東港市)孤山鎮東關一個小商人家庭。他生性活潑要強,從國小到高中,正是日本侵略軍在東北橫行霸道,他對不能說自己是中國人和日本校長殘暴體罰同學,強迫學生互打耳光等極為反感。1948年,他進入當時的安東省和遼東財經辦事處共同籌建的全供給制學校安東科學院,這是一所我黨和政府為迎接東北地區和全國解放,恢復生產和進行大規模建設,培養和儲備人才的幹部學校。1949年,東北人民政府決定撤消安東科學院建制,學員中一部分進入大學學習。呂永信被保送到瀋陽工學院(今東北大學工學院)採礦系。在校期間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秀。1952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設計處,參加和負責遼南臥龍泉瑩石礦選礦工藝設計。
1953年2月,重工業部決定成立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設計公司(後為冶金部有色冶金設計總院,今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統一進行全國有色金屬工程建設的設計,呂永信隨之調京,在選礦處和總負責人辦公室工作,任礦山選礦工程設計負責人。1955年,調任院專家工作組組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夏,原設計院選礦處擴改組成冶金工業部有色金屬礦選礦研究設計院,呂永信被調入該院從事選礦科研工作,同年被派往前蘇聯有色冶金工業部有用礦物機械加工科學研究設計院(今俄羅斯聖·彼得堡米哈諾布爾研究院)學習稀有金屬礦選科研技術。
1958年12月,因中蘇關係惡化,蘇方取消了呂永信去稀有金屬選冶企業實習的計畫,他提前3個月回國。回國後任選礦研究院第三(稀有金屬)選礦研究室副主任。這時,他積極學習馬列著作,特別重點學習毛澤東的《實踐論》等論著,較好地掌握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及方法論。呂永信從1959年起潛心從事難選氧化礦選礦研究;自1971 年起,創造性地從事難選細泥選礦研究;1974~1983年,任選礦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院副總工程師,領導和參與國家重點科研工作;1978年,任選礦工程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他把長期從事創新開拓的科研工作,同培養研究生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選拔科研後生力量同充實院的幹部統一起來,培養出不少後起之秀。1985年,他被聘為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兼職教授。他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學術著作1部。

工作經歷

1952~1953年 任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設計處選礦工藝設計負責人。
1953~1956年 任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設計公司選礦工程設計負責人。
1959~1994年 在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從事選礦科研工作,曾任第三(稀有金屬)選礦研究室副主任、第一選礦研究室副主任、選礦研究室主任、院副總工程師兼選礦研究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5年 離休

人生成就

發明新工藝

呂永信是中國早期從事難選氧化礦偉晶岩鋰、鈹、鈮、鉭礦選礦科研的工作者之一。1959年,前蘇聯終止援助,全面撤走專家,其中也包括其援建的新疆可可托海偉晶岩鋰鈹礦的酸法浮選項目。
1959年9月,呂永信勇敢承擔了為該項目解決全部分選技術問題的科研任務。1960年1月,他根據鹼處理鋰輝石和綠柱石礦的浮選規律,提出含鋁矽酸鹽礦物表面鹼溶矽酸根不僅表現選擇性溶解現象,而且還具有獨特的自抑作用,因而膠態礦泥(俗稱自生水玻璃)與有害金屬鈣和鐵的陽離子可以作為浮選過程的特殊調整劑的理論。它打破了鋰鈹矽酸鹽礦鹼處理後必須多次脫泥洗礦才能浮選的舊理論,發明了簡化(不脫泥不洗礦,減少水耗,減少1/3給礦量的礦泥金屬損失)、低溫(4~22℃可浮,不需加溫至30℃以上)、鹼法(就地取材的NaOH、Na2CO3和獨山子煉油廠鹼渣及柴油等)的正浮選鋰輝石新工藝。
1961年1月,在三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呂永信帶領全組同志,克服種種困難,以選廠為家,與現場的同事合作,按自己發明的新工藝,進行選廠改造設計、施工及工業生產調試,達到了分選指標,並於1961年7月1日正式投產,開創了中國工業浮選細粒鋰輝石的生產歷史。投產至年底,共產出占該礦當年鋰精礦總量47%的一級鋰輝石精礦。1965年獲國家發明獎(集體獎)。上述工藝基本流程一直沿用至今。鋰輝石綠柱石浮選分離及鈮鉭礦物綜合回收生產 呂永信於1963年領導完成了實驗室綠柱石與鋰輝石浮選分離工作,1964年1月率組再次赴新疆,同可可托海礦技術人員及職工合作,猛攻工業分選關,包括優質鋰精礦分選,綠柱石粗選與精選及鈮鉭礦物在磨礦迴路高濃度(55%~60%)下螺旋重選回收與提純等多階段技術分離。在他的領導下,連續拼搏20個月,突破了全部分離技術難關,取得了預期的分選效果,並於1965年9月,按礦務局的指令,正式移交生產。從此,在世界上開創了鋰輝石綠柱石及鈮鉭礦物工業分選生產先例。1965年作為重大科技成果在國家科委備案。
這期間,呂永信為了使攻關隊伍成為一個能拉得動、打得好的戰鬥集體,他全面接管了一個生產系統的全部管理,包括職工的工資、獎勵、家訪、病探、糾紛調解等工作。儘管是漢、回、維、哈多民族間的合作,但相處十分融洽,保證了任務的完成。為了解決在礦山長期科研攻關的經費問題,呂永信除使用冶金部撥給只能進行1/3工作量用的款外,主要靠不斷獲得鋰精礦試驗產品,隨時上交礦務局作價,才使試驗工作的經費得到補充。
從1959年底起,苦戰6年,在全體攻關人員齊心拼搏之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解決了新疆可可托海偉晶岩鋰鈹鈮鉭礦多金屬選礦分離技術及綜合回收問題,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超過了美、蘇對同類礦石的分選技術水平。
1963年至1980年,呂永信對這一課題先後發表6篇論文,對難選氧化礦浮選新理論及其工業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總結。

發明射流離心選礦機

呂永信是微細與超細礦泥射流流膜連續離心重選技術研究領域的創始人,SL型連續排礦射流離心選礦機的發明人。他針對中國、鉭鈮礦等的礦物組成貧、細、雜的基本特徵,以及重選過程中-19微米細粒錫石損失高達90%的實際,決心從創新分選設備入手來徹底解決細粒金屬礦物回收難題。1971年,呂永信在一次偶發事件中發現,水力逆坡衝擊碎屑時出現輕重物料反向排運的客觀現象,他迅速萌生出射流流膜連續排礦分選礦泥的新方法的構想。他帶著嚴重的心臟病,開始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
1986年,呂永信提出了射流流膜分選新理論。這一理論從根本上突破了40年來傳統的、通過附加各種剪下作用強化拜格諾(Bagnold)效應,來強化重選粒群分層富集作用方法的局限性,首次向流膜引入高壓水射流逆坡逆流衝擊作用,從而形成全新的射流衝擊、離心沉降及拜格諾力聯合分選力場,其特有的動態水力堰效應及流膜跳汰分選功能,使這一過程具有較高的分選效能。據此,他發明了微細物料連續排礦射流離心選礦機。部級評審認為這是一項選礦“理論上重大創舉”;1987年,提出SL-3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實驗室研究報告,部級評審認為已經取得“技術上重大突破,處於國際領先水平”;1989年,完成大廠礦務局長坡選廠SL6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機組工業分選-10微米超細錫石試生產系統,開創了超細錫石工業生產先例;1995年又在該選廠建成SL1200及SL-6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聯合機組集中分選-74微米錫石細泥,成為世界上取代浮錫工藝的第一個重選細泥系統。半工業SL-600及工業SL-1200兩種機型先後通過部級技術鑑定,都取得“國際領先水平”的結論。1995年底,他提出連續十年的SL型射流離心選礦機機型系列工業套用研究總報告。1996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96年,在SL-12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工業生產套用期間,曾出現射流機構的擺架與彈簧頻頻斷裂事故,影響生產。當時呂永信雖已離休在家,但仍堅持到現場,與同行們一道進行研究解決。1997年,他完成了一種無簧的非諧振變速擺架射流機構的新型設計,其試製的樣機1998年在長坡選廠試用效果良好。

指導國家重點課題的技術攻關

呂永信經常深入各專題組,協助解決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國家重點攻關課題,如包頭白雲鄂博礦選礦,呂永信根據赤鐵礦的主要脈石礦物霓石更易於磨剝粉碎的礦物性特性,1971年,提出建立不同於美國蒂爾(Tirden)赤鐵礦絮凝反浮選工藝的新的赤鐵礦直接絮凝工藝研究課題,並指導研究。1980年,他在組織完成擴大連續選礦試驗之後,又去現場領導進行新工藝的半工業試驗,但在參加清掃試驗場地時,由於過度勞累而激發心臟病發作,被替代返京。該課題1988年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金川銅鎳礦選礦技術攻關,從小型試驗開始曾出現“酸法”與“鹼法”的工藝爭論。呂永信深入專題組詳細研究試驗資料後提出實現中性介質分選的可能性。他認為中性介質同酸、鹼法浮選相比,其分選所得精礦品位不錯,惟一是回收率偏低,但這屬於量的調整問題,變換條件,完全有成功的可能。經努力,完成了中性介質分選新工藝試驗。呂永信還親自指揮完成了該工藝的連續選礦試驗,取得較好指標。經工業試驗後,該項目1985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要論著

1 呂永信.綠柱石及鋰輝石鹼法浮選問題.冶金技術,1963(5):16~27
2 呂永信.改進攪拌強化浮選.有色金屬,1975(6):35~39
3 呂永信.鋰輝石綠柱石浮選分離新方法——污染離子Ca2+選擇性解吸分離法.礦產綜合利用,1980(1):8~16
4 呂永信.射流流膜選礦.有色金屬,1989,41(1):35~41
5 呂永信.羅醒民,杜懋德.SL型射流離心機選礦機套用研究.有色金屬,1990,42(4):25~31
6 呂永信,邵玉珍,頊兆鈞,等.ZNCK-1型重量式礦漿濃度連續檢控裝置及工業實用效果.有色金屬,1991(3):40~42
7 呂永信.第三屆全國選礦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超細礦泥射流流膜離心分選原理與實踐.1991
8 呂永信.射流流膜離心分選過程(IFFC)對超細礦粒的流膜跳汰功能.中國有色金屬學報,1993,3(2):10~20
9 呂永信.微細與超細難選礦泥射流流膜離心分選法.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
10 呂永信.射流流膜離心分選過程(IFFC)回收超細礦粒的動態水力堰效應.有色金屬,1995,47(1):16~19
11 韋中,呂永信.SL-12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改進完善研究.有色金屬,1999(5):15~18
中國選礦科技帶頭人,著名選礦科技專家、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首屆“礦冶勳章”獲得者,中國共產黨黨員、離休幹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原選礦研究室主任、院副總工程師呂永信先生,因突發腦血栓,搶救無效,於2006年2月1日23時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社會評價

呂永信從一開始工作起,他就立志要用優異的工作成績報答祖國和人民。他不顧自己身患高血壓、心臟病,長期堅持科學研究和現場試驗,多次因勞累病倒在現場。尤其是從1984年病休後上半天班起,直到1995年,大型SL-1200型射流離心選礦機工業套用,並提出其機型系列工業套用總報告為止,即使他心臟病發作摔倒在現場或下夜班的路上,被送去急救住院,都未能阻止他完成這一項長達10餘年的系統工程,直到離休後5年才結束了有關全部工作。
20世紀60年代在新疆可可托海的技術攻關中,他身體力行到最髒最累的矽肺病高發區的鋰輝石精礦乾燥坑工作段,他班班都去工作幾個小時。在攻關的緊要時刻,呂永信每天幾乎工作20多個小時,職工稱讚他為“一流專家,一流技術,一流作風”呂永信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呂永信生活也十分儉樸。他在前蘇聯學習期間就堅持每月從組織發給的500盧布的生活費中省下100盧布,上交給大使館實習生管理處。回國後他又把自己可以不上交的出國衣物全部交公。
呂永信為中國選礦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同行專家和廠礦企業職工民眾的歡迎和敬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