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剛

吳興剛

吳興剛,男,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導師為張肇西研究員和陳裕啟研究員),並先後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論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分別為黃濤研究員和馬建平研究員),2007年起到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工作。2011年8月-2012年8月,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訪問學者。Eur.Phys.J.[A/C]以及英國IOP系列雜誌審稿人,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吳興剛教授入選2016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興剛
  • 畢業院校:中科院理論物理所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粒子物理領域若干熱點問題
  • 職務: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主持項目,雜誌論文,

人物經歷

2000年 碩士畢業於重慶大學理論物理所(導師:方禎雲教授);
2003年 博士畢業於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導師:張肇西院士和陳裕啟研究員);
2003-2005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博士後(合作導師:黃濤研究員);
2005-2007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博士後(合作導師:馬建平研究員);
2007年起至今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工作;
2011-2012國際著名理論物理學術機構-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高級訪問學者(合作者:國際著名理論物理學家Stanley J. Brodsky教授);
Phys.Rev.系列雜誌,Eur.Phys.J.[A/C]雜誌,Phys.Lett.B,Nucl.Phys.B以及J Phys.G,Chin.Phys.Lett.,IJMPA等英國IOP系列雜誌審稿人,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項目、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項目以及喬治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研究方向

研究工作涉及粒子物理領域若干熱點問題。

學術成果

與合作者在重味物理/介子波函式/QCD重整化理論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改進螺旋度振幅方法,完成高效且可用於模擬雙重味粒子強產生的兩個程式BCVEGPY和GENXICC,被國際強子對撞機LHCb等相關實驗組採用;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也被寫入《重夸克偶素物理》、《LHCb實驗意義及前景》、《CMS技術投計報告》等國際著名綜述。2)完成輕、重介子波函式模型構造及套用研究,成果為BABAR等實驗組引用,完成中國科學通報綜述《輕重介子波函式》。3)提出最大共形原理理論,系統消除重整化能標依賴性,提高了強相互作用理論的預言精度,多項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物理評論D輯》等雜誌,並應邀完成《粒子物理與核物理進展》(Prog.Part.Nucl.Phys.)和《物理學進展報告》(Rep.Prog.Phys.)綜述。國際高能物理主流學術期刊JHEP, Phys.Rev.Lett, Phys.Rev.D等發表SCI檢索論文100餘篇(物理二區及以上論文80餘篇;論文平均影響因子超過4.0)。迄今,論文總引用達到一千七百餘次(高能物理資料庫Inspires-HEP數據)。

主持項目

2004-2005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理論物理專項基金項目】-內容:重味物理
2005-2006 主持【中國第三十八批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
2007 主持【重慶大學引進人才啟動項目】
2008-2011 主持【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2009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議專項基金項目】-參加義大利ICTP學術活動
2009-201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內容:重味物理
2011-2013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內容:非微擾QCD
2013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議專項基金項目】-《第九期理論物理講習活動》
2013-2016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項目】-內容:QCD重整化能標設定
2009 【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資助,承辦《雙重味物理學術研討會》
2010 國家留學基金委【傑出青年高級研究學者赴國外研修數學物理項目】
2011 入選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理論物理)
2010-2012 主持【重慶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一般項目】
2012-2014 主持【重慶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點項目】
2014-2016 主持【重慶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點項目】

雜誌論文

物理頂級期刊Phys.Rev.系列雜誌論文:
48. Phys.Rev. D94 (2016) XXXXXX
47. Phys.Rev. D93 (2016) 014004
46. Phys.Rev. D92 (2015) 074021
45. Phys.Rev. D91 (2015) 094028
44. Phys.Rev. D91 (2015) 034006
43. Phys.Rev. D90 (2014) 114034
42. Phys.Rev. D90 (2014) 034025
41. Phys.Rev. D90 (2014) 034004
40. Phys.Rev. D90 (2014) 037503(Brief Reports)
39. Phys.Rev. D90 (2014) 016004
38. Phys.Rev. D89 (2014) 116001
37. Phys.Rev. D89 (2014) 074035
36. Phys.Rev. D89 (2014) 074020
35. Phys.Rev. D89 (2014) 014027 (曾入選ESI highly cited paper)
34. Phys.Rev. D89 (2014) 014006
33. Phys.Rev. D88 (2013) 074021
32. Phys.Rev. D88 (2013) 034013
31. Phys.Rev. D87 (2013) 114008
30. Phys.Rev. D87 (2013) 054027
29. Phys.Rev.Lett. 110 (2013) 192001(曾入選ESI highly cited paper)
28. Phys.Rev. D86 (2012) 054021
27. Phys.Rev. D86 (2012) 054018
26. Phys.Rev. D86 (2012) 014031
25. Phys.Rev. D86 (2012) 014021
24. Phys.Rev. D85 (2012) 114040
23. Phys.Rev. D85 (2012) 094015
22. Phys.Rev. D85 (2012) 034038 (曾入選ESI highly cited paper)
21. Phys.Rev. D85 (2012) 014032
20. Phys.Rev.Lett. 109 (2012) 042002
19. Phys.Rev. D84 (2011) 074011
18. Phys.Rev. D83 (2011) 036002
17. Phys.Rev. D83 (2011) 034026
16. Phys.Rev. D82 (2010) 034024
15. Phys.Rev. D80 (2009) 034010
14. Phys.Rev. D79 (2009) 114012
13. Phys.Rev. D79 (2009) 034013
12. Phys.Rev. D78 (2008) 094002
11. Phys.Rev. D77 (2008) 074001
10. Phys.Rev. D77 (2008) 014022
9. Phys.Rev. D73 (2006) 094022
8. Phys.Rev. D73 (2006) 074004
7. Phys.Rev. D72 (2005) 114009
6. Phys.Rev. D71 (2005) 074012
5. Phys.Rev. D71 (2005) 034018
4. Phys.Rev. D70 (2004) 114019
3. Phys.Rev. D70 (2004) 093013
2. Phys.Rev. D70 (2004) 053007
1. Phys.Rev. D67 (2003) 094001
Prog.Part.Nucl.Phys.72(2013)44-98(曾入選ESI highly cited paper)
Rep.Prog.Phys.78,126201 (2015)
Chin.Sci.Bull.59(2014)3801-3814
Front.Phys.11,111201(2016)
發表雜誌
篇數
2015影響因子
Phys.Rev.Lett.
2
7.645
Phys.Rev.D
46
4.506
JHEP
4
6.023
Phys.Lett.B
7
4.787
Eur.Phys.J.C
13
4.912
Nucl.Phys.B
2
3.753
Comput.Phys.Commun.
9
3.635
J.Phys.G
5
2.448
Rep.Prog.Phys.(綜述)
1
12.933
Prog.Part.Nucl.Phys.(綜述)
1
9.472
Front.Phys.(綜述)
1
2.462
Sci.Bull.(綜述)
1
1.7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