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市

吳縣市

吳縣市是江蘇省蘇州市已撤銷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撤銷前其轄區相當於今虎丘區,工業園區,吳中區相城區全境。其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是一座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聖境。

吳縣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0°56′~31°33′,東經119°55′~120°54′之間;東接崑山,南連吳江,西銜太湖,北接無錫常熟。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胥江、婁江直穿東西,京滬鐵路橫越腹地;城鄉公路交織如網,東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西近無錫碩放機場,縣內開通光福機場,交通便捷。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受太湖水體調節,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宜農宜林,宜漁宜牧。1987年全縣總人口1175484人。設24個鄉、11個鎮,833個村。總面積3234平方公里(含所屬太湖水域1600平方公里)。

千百年來,這塊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土地上,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兵聖孫武、草聖張旭、塑聖楊惠之、繡聖沈壽,主持營造北京故宮的建築大師蒯祥以及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風範的范仲淹等一批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就生活在吳縣大地,譜寫了吳縣歷史千古流芳的華美篇章。

吳縣風景獨特秀麗,小橋流水人家匯集於一身。境內擁有木瀆、甪直、光福、東山等特色的水鄉古鎮,又擁有太湖、陽澄湖兩個淡水大湖,以及靈岩山、天平山、旺山、穹窿山,大陽山,大焦山等巍峨的山脈,為這座古韻的水鄉之城披上神秘的色彩。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下轄地區,自然地理,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水文,地形地貌,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

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讓王位,從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南奔“荊蠻”(今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梅里(今無錫縣梅村)與土著居民結合,建立“勾吳”。
西周初,武王克商後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子,吳始名列諸侯。
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泰伯十九世孫壽夢稱王,是年為吳壽夢元年,吳國始有確切紀年。
周靈王十一年、壽夢二十五年(前561),諸樊繼位。後遷國都至吳地(今蘇州市平門西北二里處)。
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前514),伍子胥築闔閭大城(今蘇州城)。
水鄉古鎮水鄉古鎮
周元王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越國滅吳,吳地屬越國。
周赧王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前306),楚國滅越,設郡江東,吳地屬楚國(民國《吳縣誌》謂滅越在楚威王六年,即公元前334年)。
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楚拜黃歇為相,封以淮北地,號春申君。楚考烈王十五年,改封春申君於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國建置吳縣,隸屬會稽郡(直至東漢初)。會稽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為會稽郡首縣。
秦二世三年(前207),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吳縣歸楚。
漢高祖五年(前202),項羽兵敗,韓信封為楚王,吳縣為韓信封地。六年,劉邦廢楚王,封劉賈為荊王,都於吳,吳縣仍為會稽郡首縣。十一年,淮南王英布併吞荊王地。次年十月,劉邦殺英布,立劉濞為吳王,王故荊國地,都廣陵,吳縣改屬吳國。
漢景帝前三年(前154),劉濞叛亂被誅,吳國廢。吳縣仍屬漢之會稽郡。
漢元封五年(前106),吳縣屬揚州刺史部(州為監察區)會稽郡。
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吳縣為泰德縣。地皇四年(23年),仍復名吳縣。
漢永建四年(129),析會稽郡錢塘江以西部分,置吳郡。會稽郡治徙山陰,吳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隸吳郡(直至隋末),為吳郡首縣。
漢中平五年(188),州實際上成為行政區,吳縣仍隸揚州吳郡。
漢興平二年(195),孫策占據吳郡。
魏黃初二年(221)八月,魏封孫權為吳王,吳縣所在的吳郡隸屬吳國。
吳寶鼎元年(266),析吳郡與丹陽郡之地置吳興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太康元年、吳天紀四年(280)三月,晉滅吳,吳縣隨吳郡歸屬晉。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鹹和元年(326),司馬岳封為吳王,吳郡改為吳國,吳縣隸吳國。
水鄉古鎮水鄉古鎮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罷吳國,其地復為吳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吳郡改隸南徐州。次年,吳郡復歸揚州。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占吳郡郡治所在地吳縣城,改吳郡為吳州。梁大寶元年(550)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
隋開皇七年、陳後主禎明元年(587),析揚州地置吳州,吳郡隸屬吳州,州、郡、縣三級治所同駐吳縣城。
隋初廢郡,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陳後主禎明三年(589),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因吳縣姑蘇山而命名),吳縣隸蘇州。
隋大業元年(605),復改蘇州為吳州,吳縣隸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吳縣隸吳郡。
唐武德元年(618),沈法興起兵占據江南十餘郡,稱江南道大總管。翌年自稱梁王。武德三年,李子通占據吳郡。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廢郡設州,改吳郡為蘇州,吳縣隸蘇州。
唐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屬江南道。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長洲兩縣隸蘇州(直至清末)。
唐開元四年(716),吳縣升為望縣,長洲縣次之。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蘇州隸江南東道,道治設於吳、長洲縣城內(今蘇州市城區)。
唐天寶元年(742),蘇州又改為吳郡。
唐乾元元年(758),改吳郡為蘇州;又置浙江西道,蘇州隸浙江西道。翌年,廢長洲縣,改置長洲軍。
唐大曆十二年(777),廢長洲軍,仍置長洲縣。十三年,蘇州升為雄州,吳縣仍為望縣,居蘇州七縣之首,長洲縣次之。十四年,合浙江東西二道(後仍時有分合)。
唐元和二年(807),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升為鎮海軍節度使,蘇州隸鎮海軍。
後梁開平元年(907),錢鏐封為吳越王,蘇州屬吳越國。
後唐同光二年(924),蘇州升為中吳軍。
宋開寶八年(975),中吳軍仍改為蘇州,屬江南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國歸宋,蘇州隸江南道。
靈岩山靈岩山
宋淳化五年(994),改道為路,蘇州屬兩浙路。宋政和三年(1113),蘇州升為平江府,仍屬兩浙路,吳縣為平江府首縣,長洲縣次之,兩縣均為望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吳、長洲兩縣隸平江路,吳縣仍為首縣,長洲縣次之。至元二十年,平江路定為上路,吳、長洲兩縣為上縣。至元二十二年,改江淮行省為江浙行省,平江路隸江浙行省。
元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占平江,改平江路為隆平府。次年,張士誠降元,復改隆平府為平江路。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自立為吳王,建都平江城(今蘇州城)。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吳元年(1367),朱元璋部將徐達攻占平江城,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書省,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蘇州府直隸六部。明永樂十九年(1421),明遷都北京,蘇州府直隸南京六部(簡稱南直隸),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設江蘇省,蘇州府隸江蘇省。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吳、長洲、元和三縣同城而治,均隸蘇州府。雍正八年,設太湖水利同知,駐吳江同里;雍正十三年,太湖水利同知改為撫民廳,移駐吳縣洞庭東山,割吳縣東山設太湖廳,加督捕銜,專理民事,隸蘇州府。
清鹹豐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0日),太平軍攻占蘇州府城,建蘇福省,蘇州為省會。省下設郡、縣,蘇州府改為蘇州郡。十一年春,太平軍在洞庭東山設東珊縣,轄東、西洞庭山,隸蘇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軍重占蘇州城,仍恢復舊制。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廳,隸屬蘇州府。
清宣統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蘇州獨立,在蘇州成立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和蘇州軍政府。同年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蘇州府及長洲、元和、吳三縣,設蘇州;立蘇州民政長署,轄原長洲、元和、吳三縣地區,隸蘇軍都督府。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蘇軍都督府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蘇州隸江蘇都督府。
民國元年(1912)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同月,蘇州改稱吳縣。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7月,省議會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12月14日,江蘇省行政公署在南京成立,吳縣隸江蘇省。
民國3年6月,江蘇省劃分為五道。吳縣為特別級縣,隸江蘇省蘇常道,道治駐吳縣。
民國16年4月,廢蘇常道,吳縣為一等縣,屬江蘇省。
民國17年12月10日,吳縣城區劃出建蘇州市,市、縣分治。民國19年5月16日,撤蘇州市,仍併入吳縣。
民國22年3月28日,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吳縣隸第三行政督察區,區行署設於吳縣。同年12月26日,原13個行政督察區裁併為9個,吳縣隸無錫區。民國24年1月,吳縣列為一等縣。民國25年5月1日,無錫區改為第二行政區,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26年爆發中日戰爭。11月15日,國民黨吳縣政府遷至無錫盪口、甘露附近,仍隸第二行政區,成為流亡政府。11月19日,日軍侵占吳縣。民國28年初,吳縣政府駐宜興張渚鎮,吳縣為二等縣,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2年10月,張渚淪陷,吳縣政府又撤離張渚。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仍遷回吳縣城區。
民國26年12月3日,偽蘇州地方自治委員會成立,吳縣歸其管轄。民國27年3月,偽吳縣政府建立。5月23日,江蘇省偽政府在蘇州建立,吳縣隸屬之。民國30年7月1日,汪偽政府在蘇州設立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第一區。同年12月底,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撤銷,吳縣淪陷區仍隸偽江蘇省政府,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天平山天平山
民國29年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下轄7區1鎮,在吳縣境內的消陸區(今沺涇鄉消涇與湘城鄉陸巷一帶)隸屬之。民國30年2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撤銷,陽澄湖地區建洋(陽)澄縣政府,轄吳縣境內的消陸、洋沺(今沺涇鄉一帶)及常熟縣內的辛莫區,隸屬江南第一行政區。7月,洋(陽)澄縣縣、區政府均遭日偽破壞。
民國29年9月,吳縣蘇西北地區渭黃區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隸屬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翌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先後在吳縣蘇西北地區成立的漕東區(2月)、漕南區(3月)、東橋區(4月)、黃埭市(6月)等4個區級政府均隸屬之,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同年9月,因日偽“清鄉”,上述4區均撤銷。民國34年春,錫東縣蘇西北(吳縣境內)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漕東、漕南、東橋、黃橋4區。同年7月,撤銷蘇西北行政辦事處,成立蘇州縣政府,駐黃橋方浜村,隸屬蘇中第六專員公署,下轄漕湖(後稱漕東)、東橋、黃橋、陽澄、黃埭5區。11月,因奉命北撤,蘇州縣縣、區政府均撤銷。
民國30年8月,蘇西(太湖)行政辦事處建立,隸屬江南第六行政區,下轄其後成立的陽西(西華)、香山、陽東、西山等4個區的辦事處。翌年4月,因日偽“清鄉”,上述辦事處均撤銷。民國32年5月,中共蘇西縣委設立陽山、彭山、鄧尉、西華等4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民國33年3月,西華區辦事處遭敵破壞。同年11月,太湖縣行政辦事處成立,駐馬山島,隸屬蘇南第二行政專署,下轄蘇西(吳縣)、錫南(無錫縣)、馬山(武進縣)三地區。蘇西地區轄原屬蘇西縣的陽山、彭山、鄧尉3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次年2月,增設蘇西、洞庭行政辦事處,作為太湖縣辦事處的派出機構,分別管轄陽山、彭山、鄧尉和東山、西山5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或區公所)。同年9月底,因奉命北撤,縣、區各級辦事處均撤銷。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偽吳縣政府,吳縣隸江南行署。9月4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在吳縣接收偽江蘇省政府。10月,江南行署撤銷,於武進成立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屬之,為一等縣。10月15日,江蘇省政府遷至鎮江。民國35年,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由武進移駐吳縣,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38年2月5日,江蘇省政府在吳縣設立辦事處,至24日,江蘇省政府全部遷至吳縣。4月25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第二區專員公署及吳縣政府均逃離縣境。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吳縣劃出城區建蘇州市,市、縣分治。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7月,為配合剿匪,成立太湖區行政辦事處。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隸屬蘇州行政區,相當於縣級機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同月又劃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歸其管轄。太湖區共轄東山、西山、橫涇、馬山四區,包括太湖全部水域及其島嶼。10月14日,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吳縣與太湖區仍隸屬之。
1951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西山、橫涇3區仍劃歸吳縣(馬山區已在2月劃歸武進)。1952年7月,復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隸屬蘇州區專員公署,轄東山、西山兩區和太湖中島嶼及水域。
1953年1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改稱江蘇省蘇州專員公署。5月,太湖辦事處改建為震澤縣人民政府,並將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劃歸其管轄,與吳縣均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54年6月,馬山區劃歸無錫市。1959年4月,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
穹窿山穹窿山
1968年3月26日,蘇州專員公署稱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13日,又改為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再改為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的隸屬關係不變。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隸屬江蘇省蘇州市。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自此,吳縣一詞光榮的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秦時以25戶為里,10里為亭,10亭為鄉。隋代以百戶為里,5里為鄉。唐基本沿襲隋制,其時4家為鄰,5鄰為保,5保(百戶)為里,5里為鄉;在城區,500戶以上建坊;城郊則設村。時吳縣轄麗娃、橫山等30鄉及城內通波、三讓、水浮、闔閭、坤維、館娃、調啁、平權、金風、南宮、通關、盍簪、吳趨、白賁、南祀、長乾、望館、曳練、萇楚、處暑、棠棣、白華、即次、甘節、吳愉、洊雷、義和、噬嗑、嘉魚、陋蜀30坊。長洲縣轄大雲、干將等30鄉及城內遷善、旌孝、儒教、繡衣、太元、黃鸝、玉鉉、布德、立義、孫君、青陽、建善、從義、迎春、載耜、開冰、麗澤、釋菜、和令、夷則、南政、仲呂、必大、豸冠、八貂、同仁、天宮、布農、富春、循陔30坊。兩縣共轄60鄉60坊。
北宋元豐年間,縣下設立都保(即鄉都)、大保和保三級組織,鄉村民戶10家組成一保,5保為一大保,10大保為一都保。兩縣共39鄉都,其中吳縣轄吳門、利娃、永安、履仁、鳳凰、靈岩、橫山、太平、吳苑、至德、胥台、南宮、西華、洞庭、長壽、蔡仙、姑蘇、震澤、長山、遵禮等20鄉都。長洲縣下轄上元、樂安、鳳池、青波、道義、大雲、東吳、武邱、吳宮、陳公、蘇台、金鵝、習義、依仁、儒教、尹山、彭華、益地、東吳下鄉等19鄉都。
明洪武十四年(1381),吳縣下轄21鄉,即吳門鄉(採蓮里)、麗娃鄉(南宮裡)、永定鄉(安仁里)、鳳凰鄉(集祥里)、履仁鄉(義安里)、至德鄉(昌甪里)、靈岩鄉(晏宮裡)、胥台鄉(石城裡)、橫山鄉(青墩里)、太平鄉(全吳里)、大吳鄉(南胥里)、吳苑鄉(勝化里)、南宮鄉(新安里)、蔡仙鄉(白門裡)、遵禮鄉(守義里)、震澤鄉(閶城裡)、洞庭鄉(玄宮裡)、長壽鄉(習義里)、姑蘇鄉(梅梁里)、長洲鄉(集嘉里)、西華鄉(懷義里)。長洲縣仍下轄19鄉,即上元鄉(全吳里)、樂安鄉(仁壽里)、清波鄉(弦歌里)、東吳上鄉(上顏安里)、鳳池鄉(澄胥里)、道義鄉(守節里)、大雲鄉(慶雲里)、彭華鄉(功成里)、武邱鄉(采雲里)、儒教鄉(從化里)、金鵝鄉(金桮里)、益地鄉(金生里)、依仁鄉(仁義里)、吳宮鄉(寶座里)、習義鄉(孝廉里)、陳公鄉(金棲里)、蘇台鄉(貞豐里)、東吳下鄉(下顏安里)、尹山鄉(堵城裡)。兩縣共轄40鄉。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吳縣轄24鄉,鄉區37都,城區27圖。城內:麗娃鄉(南宮裡)轄9圖,永定鄉(安仁里)轄6圖,鳳凰鄉(集祥里)轄7圖,大雲鄉(慶雲里)轄5圖,履仁鄉(義安里)在城外附郭,管7圖。鄉區:吳門鄉(採蓮里)管1都,橫山鄉(青墩里)管2都,太平鄉(全吳里)管2都,吳苑鄉(勝化里)管1都,大吳鄉(南胥里)管3都,至德鄉(昌甪里)管2都,胥台鄉(石城裡)管2都,南宮鄉(新安里)管4都,長山鄉(光福里)管1都,穹窿鄉(阜安里)管3都,長洲鄉(集嘉里)管2都,西華鄉(懷義里)管1都,遵義鄉(守義里)管2都,震澤鄉(閭城裡)管1都,蔡仙鄉(白門裡)管2都,姑蘇鄉(梅梁里)管4都,洞庭鄉(玄宮裡)管2都,長壽鄉(習義里)管2都。長洲縣轄19鄉,鄉區29都,城區22圖。城內:樂安上鄉(仁壽里)管3圖,上元鄉(全吳里)管4圖,東吳上鄉(顏安里)管3圖,樂安下鄉(仁壽里)管3圖,鳳池鄉(澄胥里)管3圖,大雲鄉(慶雲里,二縣合)管3圖,道義鄉(守節里)管3圖。鄉區:彭華鄉(功成里)管5都,武邱鄉(采雲里)管4都,儒教鄉(從化里)管3都,金鵝鄉(金桮里)管3都,益地鄉(金生里)管2都,依仁鄉(仁義里)管1都,吳宮鄉(寶座里)管2都,習義鄉(孝廉里)管2都,陳公鄉(金棲里)管2都,蘇台鄉(貞豐里)管2都,東吳下鄉(顏安里)管2都(其中第29都為附郭),尹山鄉(堵城裡)管1都;兩縣共42鄉,鄉區66都及城區49圖。
清代雍正年間,吳縣轄24鄉37都527圖。城內:麗娃鄉(南宮裡)管10圖,永定鄉(安仁里)管5圖,鳳凰鄉(集祥里)管7圖,大雲鄉(慶雲里)管4圖,城外附郭履仁鄉(義安里)管7圖。鄉區:靈岩鄉(晏宮裡)管1都(第1都)32圖,吳門鄉(採蓮里)管1都(第2都)8圖,橫山鄉(青墩里)管2都(第3、4都)21圖,太平鄉(全吳里)管3都(第5、6、7都)40圖,大吳鄉(南胥里)管1都(第8都)12圖,吳苑鄉(勝化里)管2都(第9、10都)17圖,至德鄉(昌甪里)管2都(第11、12都)54圖,胥台鄉(石城裡)管2都(第13、14都)35圖,南宮鄉(新安里)管4都(第15、16、17、18都)32圖,長山鄉(光福里)管1都(第19都)24圖,穹窿鄉(阜安里)管3都(第20、21、22都)39圖,長洲鄉(集嘉里)管2都(第23、24都)19圖,西華鄉(懷義里)管1都(第25都)3圖,遵禮鄉(守義里)管2都(第26、27都)12圖,震澤鄉(閭城裡)管1都(第28都)19圖,蔡仙鄉(白門裡)管3都(第29、30、31都,其中第31都缺,相傳已為太湖所沒)28圖,姑蘇鄉(梅梁里)管3都(第32、33、34都)55圖,洞庭鄉(玄宮裡)管2都(第35、36都)18圖,長壽鄉(習義里)管2都(第37、38都)26圖,還轄有月城、楓橋2市和橫塘、新郭、橫金、木瀆、光福、社下6鎮。長洲縣轄13鄉(其中10鄉與元和縣合)22都338圖。城內:樂安上鄉(仁壽里)管2圖,上元鄉(全吳里)管2圖,東吳上鄉(顏安里)管1圖,樂安下鄉(仁壽里)管2圖,鳳池鄉(澄胥里)管2圖,大雲鄉(慶雲里)管1圖,道義鄉(守節里)管1圖。鄉區:彭華鄉(功成里)管5都(第1、2、3、4、5都)91圖,武邱鄉(采雲里)管附郭6圖、鄉區5都(東6及西6、7、8、9都)共80圖,儒教鄉(從化里)管4都(第11、12及東、西13都)56圖,金鵝鄉(金桮里)管附郭2圖、鄉區3都(上、下14都及15都),共51圖,益地鄉(金生里)管4都(下17及東、中、西18都)40圖,依仁鄉(仁義里)管1都(北19都)9圖,還轄有大市、黃埭、相城3市及滸墅、陸墓、蠡口、金墅、望亭5鎮。元和縣轄16鄉26都395圖。城內:樂安上鄉(仁壽里,長、元二縣合)管1圖,上元鄉(全吳里,長、元二縣合)管2圖,東吳上鄉(顏安里,長、元二縣合)管2圖,樂安下鄉(仁壽里,長、元二縣合)管1圖,鳳池鄉(澄胥里,長、元二縣合)管1圖,大雲鄉(慶雲里,吳、長、元三縣合)管2圖,道義鄉(守節里,長、元二縣合)管2圖。鄉區:武邱鄉(采雲里,長、元二縣合)管1都(第9都)12圖,益地鄉(金生里,長、元二縣合)管1都(上17都)15圖,依仁鄉(仁義里,長、元二縣合)管附郭6圖、鄉區4都(中、半、南、東19都)、共53圖,吳宮鄉(寶座里)管5都(上、中、下20都及上、下21都)71圖,習義鄉(孝廉里)管3都(東、西22都及第23都)44圖,陳公鄉(金棲里)管3都(24都及上、下25都)58圖,蘇台鄉(貞豐里)管4都(中、南、北26都及第27都)57圖,東吳下鄉(顏安里)管2都(第28、29都)28圖,尹山鄉(堵城裡)管3都(南、中、北31都)46圖,還轄有王墓、尹山2市及唯亭、甪直、陳墓、周莊、徐莊、韓鎮、章練塘7鎮。三縣共42鄉85都1260圖。光緒年間,吳縣轄16鄉25都372圖,所減8鄉中,吳門、長洲2鄉分別併入靈岩、西華鄉,餘6鄉劃歸太湖、靖湖2廳,另有40餘圖大半沒於太湖中,所剩村墟及荒地則併入鄰近諸圖。長洲縣轄13鄉22都337圖,元和縣轄16鄉26都397圖。太湖廳,遵禮鄉(守義里)轄2都14圖,震澤鄉(閭城裡)轄1都19圖,蔡仙鄉(白門裡)轄2都26圖,還有洞庭鄉(玄宮裡)第36都所轄之3個圖,共3鄉6都62圖。靖湖廳,姑蘇鄉(梅梁里)轄3都18圖,洞庭鄉(玄宮裡)轄1都7圖,長壽鄉(習義里)轄2都10圖,共3鄉6都35圖。三縣二廳共轄40鄉85都1203圖。
民國元年(1912)1月,依“江蘇暫行地方制”將清代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元和縣合併為吳縣。7月,原太湖、靖湖二廳歸併給吳縣。11月,按“江蘇暫行市鄉制”,5萬人以上為市不足5萬人設鄉。吳縣劃分為7市21鄉,市鄉之下仍沿用清代的都、圖。原吳縣境內:木瀆市,轄5都87圖;橫涇市,轄7都72圖;光福鄉,轄4都59圖;善人橋鄉,轄1都19圖;西華鄉,轄3都24圖;香山鄉,轄5都32圖;蠡墅鄉,轄2都35圖。原元和縣境內:周莊鄉,轄3都17圖;陳墓鄉,轄2都22圖;甪直鄉,轄5都53圖;車坊鄉,轄4都28圖;唯亭鄉,轄7都66圖;尹山鄉,轄4都39圖;郭巷鄉,轄3都23圖;斜塘鄉,轄2都26圖;沺涇鄉,轄2都20圖;五潨涇鄉,轄1都15圖。原長洲縣境內:滸關市,轄4都84圖;陸墓市,轄4都84圖;湘城市,轄5都52圖;南北橋市,轄3都52圖;東橋鄉,轄2都32圖;金墅鄉,轄2都39圖;黃埭鄉,轄2都33圖。原太湖廳的東前山鄉,轄4都21圖;東後山鄉,轄4都34圖。原屬靖湖廳的西山鄉,轄6都35圖。在城廂的蘇州市,轄9都145圖。全縣共105都1248圖。
民國17年11月,根據江蘇省政府訓令,縣市分治。12月,蘇州市政府成立。翌年8月,實施區、鄉鎮制,一般每區為10~50鄉鎮,每100~1000戶為一鄉鎮。吳縣所轄6市21鄉劃為19個自治區,共94鎮665鄉;鄉鎮下設閭,閭下設鄰,居民5戶為鄰,5鄰為閭。全縣共7444閭,37022鄰。第一區為滸關區,即原滸關市;第二區為木瀆區,由原木瀆市同善人橋鄉並成;第三區為光福區,由原光福、西華兩鄉並成;第四區為望亭區,由原金墅、東橋兩鄉並成;第五區為橫涇區,即原橫涇市;第六區為陸墓區,即原陸墓市,第七區為湘城區,即原湘城市;第八區為南北橋區,即原南北橋市;第九區為唯亭區,即原唯亭鄉;第十區為甪直區,即原甪直鄉;十一區為陳周區,由原陳墓、周莊兩鄉並成;十二區為黃埭區,即原黃埭鄉;十三區為車斜區,由原車坊、斜塘兩鄉並成;十四區為尹郭區,由原尹山、郭巷兩鄉並成;十五區為沺潨區,由原沺涇、五潨涇兩鄉並成;十六區為蠡墅區,即原蠡墅鄉;十七區為東山區,由原東前山、東後山兩鄉並成;十八區為香山區,即原香山鄉;十九區為西山區,即原西山鄉。同年12月,劃定市、縣界址。
民國19年5月16日,蘇州市仍併入吳縣。
民國20年1月,原蘇州市7個市政區劃並為3個城廂區,城內2區,城外1區。吳縣轄22區855鄉鎮,共7444閭,37022鄰。
民國20年10月,經江蘇省民政廳核准,劃善人橋鎮、焦山鎮、北山灣鄉、蔣巷鄉、唐港鄉、塘灣鄉、山里鄉、顧家鄉、渡金鄉、勝巷鄉、楂山鄉、篁村鄉、官橋鄉等13鄉鎮204村(原5個都32個圖)146.25方里為善人橋實驗新村區。民國21年1月1日建立區公所,列為吳縣第二十區,吳縣共轄23個區。
民國23年2月,江蘇省政府通過《江蘇省各縣整理自治區域辦法》,以面積、戶口及經濟狀況等作為標準(每鄉鎮500~1000戶),重行調整分區和劃分鄉鎮。6月,省民政廳核准吳縣劃分為13個區。城廂3區並為1區,鄉區20區並為12區,共279鄉鎮(105鎮174鄉)。同年11月推行保甲制度,一般以10戶為甲,每甲不得多於15戶或少於6戶;以10甲為保(城區以25甲為保),每保不得多於15甲或少於6甲,全縣共1953保24267甲。
民國26年11月,日軍侵占吳縣。民國27年6月,偽吳縣知事公署奉令將地方區劃按城鄉劃分。民國28年3月,偽吳縣知事公署劃定鄉鎮區域。建立城廂第一至第三3個城公所,鄉區建立木瀆、善人橋、光福、西華、香山、滸關、望亭、東橋、橫涇、蠡墅、黃埭、陸墓、南北橋、湘城、五潨涇、尹山、郭巷、車坊、唯亭、沺涇、甪直、斜塘、周莊、陳墓、東山、西山等26個鄉公所,全縣總計29個城、鄉公所,287個鄉鎮。
民國29年3月,偽吳縣政府遵省令改城、鄉為區,並以地名作區名,全縣共29區,鄉鎮不變,仍為287個。12月,又奉偽江蘇省民政廳令,恢復民國26年前區劃。民國30年3月1日,全縣仍為13區279鄉鎮,鄉鎮名稱也與民國26年前相同。
民國34年8月15日,抗日勝利,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縣地方政權。9月,江蘇省政府江南行署制定《江蘇省江南各縣政府組織規程》及各縣等級表,吳縣為江蘇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等縣。各區鄉鎮名稱與界限,仍恢復至民國26年前狀況,同時複查保甲,全縣共13區280鄉鎮2233保23098甲。
民國36年2月,吳縣並編區、鄉鎮,原13個區的區公所在2月15日前全部撤銷,3月1日起改設蘇州、吳西、黃埭、陽澄、淞南、東山、西山7個區署及滸關、淞北兩個指導員辦事處。6月1日,建立滸關、淞北兩個區署。全縣共9區138鄉鎮,共2300保22817甲。蘇州區,區署在中山堂,轄東吳、南園、西城、中山、中和、金閶、虎丘、盤溪、胥江、葑溪、婁江、齊溪、‘北街等13鎮及寧南鄉,共14鄉鎮685保7519甲。原第二(木瀆)、第三(光福)兩區並為吳西區,區署在善人橋,轄木瀆、善玉、焦山、藏書、金山、白獅(白塔、獅山並)、支硎、楓橋、胥口、姑蘇、七子、龍鳳、橫塘、新廖、蠡墅、光福、鄧尉、迂溪、東渚、天池、香山、五雲、新豐、石帆、西夏等25鄉鎮,共324保3396甲。滸關區即原第四區,區署仍在滸關,下轄滸關、望亭、東橋、通安、彭山、金墅、馬澗、津橋、射瀆、長涇、青龍、白豸、迎湖、管山、向街、蒯亭等16鄉鎮,共137保1329甲。黃埭區,區署設於黃埭,下轄黃埭、埭東、埭南、埭北、永昌、倪匯、芮埭、南橋、北橋、渭涇、雪涇、胡巷、蠡口、陸墓、總堂、黃橋、占上、葉望、石橋、埭西等20鄉鎮,共296保3049甲。陽澄區,區署設於太平橋,下轄夷陵、向潮、湘城、唯亭、沺涇、懸珠、塗涇、盛澤、荻西、漁沙、臨湖、沈橋、消陸、跨塘、太平等15鄉鎮,共280保2730甲。淞北區,區署設在斜塘(後遷車坊),下轄車坊、郭巷、斜塘、高墊、大橋、尹山、寶帶、大盪、淞北、金沙、青邱、江邊、龍墩、上青等14鄉鎮,共135保1019甲。淞南區,區署設在甪直,轄有甫里、陳墓、楚傖、張林、雲龍、板橋、明鏡、邵浦、太史、淀浜、金山、橫江等12鄉鎮,共135保1031甲。東山區,區署設於橫涇,下轄橫涇、侯巷、韓寺、潦莊、渡村、石塘、席莊、漵莊、嘉禾、渡橋、楊灣、前堯、浦莊、文恪、前山等15鄉鎮,共217保2068甲。西山區,區署設在鎮夏,下轄練瀆、七賢、林屋、消夏、東涵、梨棠、鎮夏等7鄉鎮,共91保676甲。
民國37年2月1日至15日並編鄉鎮,全縣並為59鄉鎮,其中甲等39鄉鎮,乙等20鄉鎮。
民國37年5月,東山和西山兩區並為洞庭區,區署設在東山;淞北和淞南兩區並為吳淞區,區署設在甪直。7月,區屬鄉鎮又作部分調整,但鄉鎮數仍為59個,共548保9640甲。全縣7個區中,蘇州和滸關兩區未設區署,由縣政府直接派員指導。蘇州區下轄中山、東吳、南園、西城、北街、金閶、虎丘、婁江、胥江、葑溪、齊溪、裕棠、中和、楓橋、陸墓、郭巷16鎮。吳淞區下轄車坊、斜塘、甫里3鎮和尹山、淞北、陳墓、楚傖4鄉。陽澄區下轄太平、湘城、唯亭、跨塘、沺涇5鄉。黃埭區下轄黃埭、陸墓、蠡湖3鎮及北橋、渭雪、冶長、永涇4鄉。吳西區下轄木瀆、光福、石湖、善橋、東渚、西華、金山、橫塘8鎮及香山、胥口2鄉。滸關區下轄滸關、望亭、疁西、東橋、高景5鎮及建民鄉。洞庭區下轄莊蓮、橫涇、練瀆、大夏4鎮及東山、後山、浦莊、堯峰、四皓5鄉。
第三節 解 放 後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5月1日,吳縣城區劃出建立蘇州市。同日,吳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駐滸墅關鎮,下轄8區48鄉鎮(27鎮21鄉),共427保6424甲。木瀆區轄木瀆、楓橋、橫塘、金山、善橋、光福、東渚、西華8鎮及石湖、胥口、香山3鄉,共50保。滸關區轄滸墅關、望亭、疁西、高景4鎮及長青、建民、東橋3鄉,共78保。黃埭區下轄黃埭、陸墓2鎮及蠡湖、渭雪、冶長、北橋和永涇5鄉,共71保。淞南區轄淞南、甫里、楚傖、陳墓4鄉,共49保。淞北區轄車坊、郭巷、斜塘3鎮及淞北、尹山2鄉,共54保。陽澄(城)區轄湘城、太平、跨塘3鎮及唯亭、沺涇2鄉,共48保。東山區轄東山、莊蓮、橫涇3鎮及後山、浦莊、堯峰3鄉,共47保。西山區轄練瀆、大夏2鎮及四皓鄉,共30保。同年冬,廢除保甲,改建新鄉,以5~7萬人為一區,以五千人左右區域劃為一鄉,鄉下建行政村、組,全縣共8區143鄉。滸關區19鄉,木瀆區30鄉,黃埭區23鄉,淞南區12鄉,淞北區17鄉,陽城區18鄉,東山區16鄉,西山區8鄉。
1950年3月,增建楓橋、唯亭、光福、陸墓4區,並將淞南、淞北2區分別改名為甪直、車坊區,全縣共12區173鄉鎮(21鎮152鄉)。滸關區下轄滸墅關、望亭2鎮及東橋、長青、通安、滸管、保全、金烏、望東、金墅、陽東、灣里、望西、彭山、新民、華巨、新合、大楓、青墩17鄉。楓橋區下轄楓橋、橫塘、蠡墅3鎮及新津、楓北、向街、馬澗、新郭、雙橋、龍橋、支津、楊鳳、安全、長橋、虎北、北洋13鄉。甪直區下轄甪直、陳墓、周莊3鎮及張林、板橋、青雲、湖東、湖北、長白、狹港、雙湖、浜湖、太史、明鏡11鄉。車坊區下轄車坊鎮及湖西、長浜、郭巷、寶帶、大盪、尹山、圍湖、官灣、橫港、西港、瀆東、塘南、葑塘、盤南14鄉。陽城區下轄太平、沈橋、船浜、沈西、堂前、湘城、湘東、西浜、沺涇、白渡、陸巷、潨涇、消涇、陽澄、新雪、渭塘、秧河17鄉。唯亭區下轄唯亭鎮及亭南、夷陵、湖南、跨塘、懸珠、楊莊、臨湖、斜塘、塘北、淞北、吳淞、勝浦、嘉浦、婁北、婁東15鄉。木瀆區下轄木瀆、善橋2鎮及衛湖、胥口、姑蘇、西塘、天池、藏書、焦山、石城、清明、金山、新華、香山12鄉。黃埭區下轄黃埭鎮及凌橋、裴圩、施秦、堰里、漁耕、永昌、新建、倪匯、石橋、芮埭、毛巷、南橋、北橋、池龍14鄉。陸墓區下轄陸墓鎮及徐莊、新涇、黃橋、占上、善濟、蠡口、新安、胡巷、新齊9鄉。光福區下轄光福、東渚2鎮及舟山、紀龍、新陽、永安、新生、長新、建新、長堤、青龍、山湖、鎮湖11鄉。東山區下轄東山、橫涇、楊灣、莊蓮、渡橋5鎮及浦莊、新眾、採蓮、石舍、新橋、穆里、新南、後山、大興、澗橋、寥里、新泰12鄉。西山區下轄練西、練東、九洞、明匯、縹緲、建庭、光明7鄉。4月上旬,東山區分建為東山、橫涇兩區。
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包括太湖中所有島嶼)。同月,又劃入武進縣馬山區及吳縣橫涇區。年底,吳縣與太湖行政區共轄14個區185個鄉鎮(內有3個直屬行政村)。吳縣:滸關區下轄滸墅關、望亭2鎮及東橋、青墩、金塢、灣里、望東、望西、華巨、金墅、通安、新合、大楓、新民、滸管、陽東、彭山、保全、華莊、長青18鄉,共139行政村838個行政組;楓橋區下轄楓橋、蠡墅、橫塘3鎮及新楓、向街、馬澗、支津、楊鳳、龍橋、長橋、新郭、安全、尹西、雙橋、新津、湖西13鄉,共134行政村1033個行政組;甪直區下轄3鎮11鄉未變,共78行政村735個行政組;車坊區下轄車坊鎮及塘南、瀆東、盪湖、郭巷、戈灣、圍湖、新盪、橫港、西港、長浜、湖西、新浦12鄉,共109行政村797個行政組;陽城區下轄消涇、陸巷、湘東、湘城、西浜、新雪、渭塘、秧河、白渡、沺涇、太平、樂安、沈西、沈橋、青漪、陽澄16鄉,共118行政村869個行政組;唯亭區下轄唯亭鎮及懸珠、跨東、斜塘、湖南、夷陵、湖濱、跨塘、婁北、葑塘、吳淞、淞北、勝浦、界浦、亭南、塘北、婁東16鄉,共129行政村928個行政組;木瀆區下轄木瀆、善橋2鎮及金山、焦山、藏書、香山、衛湖、清明、姑蘇、新華、石城、七子、胥口、天池12鄉,共111行政村864個行政組;黃埭區下轄黃埭鎮及北橋、樊店、石橋、南橋、毛巷、芮埭、永昌、倪匯、黃泥、堰里、琳橋、裴圩、漁耕、施秦14鄉,共126行政村805個行政組;光福區下轄光福、東渚2鎮及長新、新陽、建新、青龍、鎮湖、山湖、永安、新生、新堤、紀龍、舟山11鄉,共98行政村751個行政組;陸墓區下轄陸墓鎮及胡巷、新建、潨涇、徐莊、蠡口、虎北、白洋、黃橋、占上、善濟、齊北、新齊12鄉,共98行政村680個行政組。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東山區下轄東山鎮和湖灣、渡橋、新潦、鎮西、楊灣、後山、澗橋7鄉以及三山直屬村;西山區下轄東河、辛灣、玄陽、九洞、秉匯、石公、光明、縹緲、建庭9鄉以及甪里、橫山2直屬村;橫涇區下轄橫涇鎮及新橋、新眾、新南、浦莊、採蓮、渡村、石舍、穆里、新民9鄉;馬山區下轄雲居、秦履、雲水、桃塢4鄉。
1951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西山、橫涇3個區仍劃歸吳縣。是時全縣共轄13個區179個鄉鎮(21鎮155鄉3直屬行政村),共1316個行政村10121個行政組。其中滸關區下轄2鎮18鄉,共139行政村838個行政組;楓橋區下轄3鎮13鄉,共118行政村910個行政組;甪直區下轄3鎮11鄉,共78行政村735個行政組;車坊區下轄1鎮11鄉,共101行政村733個行政組;陽城區下轄1鎮15鄉,共122行政村883個行政組;唯亭區下轄1鎮15鄉,共114行政村1020個行政組;木瀆區下轄2鎮12鄉,共111行政村864個行政組;黃埭區下轄1鎮14鄉,共126行政村805個行政組;光福區下轄2鎮11鄉,共98行政村751個行政組;陸墓區下轄1鎮12鄉,共99行政村742個行政組;東山區下轄2鎮6鄉1直屬行政村,共58行政村539個行政組;西山區下轄1鎮8鄉2直屬行政村。共60行政村485個行政組;橫涇區下轄1鎮9鄉,共92行政村816個行政組。
1952年7月,重建縣級太湖行政區,改名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劃吳縣東山、西山2區共20鄉鎮歸其管轄。10月,太湖辦事處增建5個水上區,東山、西山分別改為第一、第二區,三至七區為水上區。太湖辦事處共轄7區51鄉鎮。11月,滸墅關、木瀆2鎮升為縣直屬鎮。
1953年5月1日,太湖行政區改建為震澤縣。7月,震澤縣第一、二區復名為東山、西山區,第四區改為湖西區,三、五兩個區合併為湖中區,六、七兩個區並為湖東區。兩縣共轄17區2直屬鎮189個區屬鄉鎮。吳縣部分:木瀆、滸墅關為縣屬鎮。滸關區下轄望亭鎮及望西、華巨、新合、通安、大楓、新民、大華、滸管、保全、東橋、望東、陽東、金墅、灣里、金塢、彭山、青墩、長青18鄉,連滸關鎮共164個行政村。楓橋區下轄楓橋鎮及楊鳳、支津、蠡墅、向街、橫塘、新津、越溪、雙橋、長橋、尹西、安全、新楓、新郭、龍橋、馬澗15鄉,共123個行政村。甪直區下轄甪直鎮及張林、湖東、青雲、湖北、板橋5鄉,共47個行政村。車坊區下轄車坊鎮及郭巷、塘南、西港、瀆東、戈灣、湖西、圍湖、盪湖、新浦、長浜、橫港11鄉,共104個行政村。陽城區下轄湘城鎮及湘東、白渡、西浜、消涇、沺涇、新雪、太平、樂安、陸巷、陽澄、清漪、沈橋、渭塘、秧河、沈西15鄉,共122個行政村。唯亭區下轄唯亭鎮及湖南、淞北、吳淞、夷陵、塘北、跨東、懸珠、斜塘、嘉浦、橋東、跨南、亭南、跨塘、勝浦、湖濱15鄉,共114個行政村。木瀆區下轄天池、焦山、清明、七子、石城、衛湖、姑蘇、善橋、新華、胥口、藏書、金山、香山13鄉。連木瀆鎮共164個行政村。黃埭區下轄黃埭鎮及石橋、南橋、芮埭、裴圩、琳橋、北橋、漁耕、黃泥、堰里、倪匯、毛巷、永昌、樊店、施秦14鄉,共126個行政村。光福區下轄光福鎮及舟山、鎮湖、永安、紀龍、長新、東渚、新生、山湖、建新、長堤、新陽、青龍12鄉,共98個行政村。陸墓區下轄陸墓鎮及虎北、黃橋、新齊、徐莊、沺涇、占上、蠡口、新建、新涇、婁北、胡巷、善濟12鄉,共99個行政村。震澤縣部分:橫涇區下轄橫涇、新眾、新橋、木里、浦莊、渡村、新南、堯峰、採蓮、石舍10鄉,共103個行政村。東山區下轄東山鎮及渡橋、後山、澗橋、鎮西、湖灣、楊灣、三山、新潦8鄉,共62個行政村。西山區下轄東河鎮及橫山、石公、東匯、建庭、辛灣、九洞、縹緲、光明、甪里、玄陽10鄉,共67個行政村。湖中區下轄洞庭、義港、潭東、錢梅、沖山、湖中6鄉,共26個行政村。湖西區下轄湖西、渲塘、南溪、竺溪、新閭5鄉,共20個行政村。湖東區下轄南煽、渡席、三聯、石湖、盛港5鄉,共17個行政村。馬山區仍轄雲水、雲居、桃塢、秦履4鄉。
1954年11月,甪直、黃埭2鎮升為縣直屬鎮,兩縣共14區3縣屬鎮154鄉鎮(不包括蘇州市郊區42鄉鎮中原屬吳縣的1鎮29鄉),其中吳縣部分為8區3縣屬鎮、107區屬鄉鎮。共882個行政村23條街,震澤縣部分為6區47鄉鎮(馬山區已劃歸無錫市)。
1956年1月,蘇州市郊42個鄉鎮劃並為1鎮18鄉。其中現屬吳縣部分的變動情況是:天池、善橋兩鄉並為善橋鄉,藏書、焦山兩鄉並為藏書鄉,胥口、清明兩鄉並為胥口鄉,香山、衛湖兩鄉並為香山鄉,金山、新華兩鄉及石城鄉的大部分並為金山鄉,姑蘇、七子兩鄉及木瀆鎮的新東、新農兩村並為姑蘇鄉,木瀆鎮去掉所屬兩個行政村,龍橋、新郭並為龍橋鄉,蠡墅、安全兩鄉並為蠡墅鄉,馬澗、向街兩鄉並為馬澗鄉,新津、支津兩鄉及石城鄉田肚(即獅山)、趙宅兩村並為津橋鄉,新楓、楓橋(其中一個村——現新莊村劃給虎丘鄉)兩鄉及石城鄉的永和村劃並為楓橋鄉。蘇州市郊區的其餘鄉鎮劃並為橫塘、盤南、婁葑、青暘、長青、虎丘、蘇站等7鄉。同年3月,吳縣的8區2縣屬鎮108鄉鎮劃並為6區2縣屬鎮57鄉鎮(撤銷陸墓、甪直2區),震澤縣6區47鄉鎮劃並為21鄉鎮。滸關區劃並為1鎮9鄉:望亭鎮去掉4村,轄原五條街;東橋鄉包括原東橋全鄉,原金塢鄉的龍安、南橋、金塢、華度4村及灣里鄉黃泥村;保全鄉包括原保全鄉的保衛、蓮香、長安、永安、路東、路西、保全7個村,原青墩鄉的第二至第八村的7個村及大華鄉的華橋、華永、中心3個村;三聯鄉包括原新民、大楓兩個鄉及劃掉新民、泉龍兩村後的陽東鄉其餘部分;滸管鄉包括原滸管鄉,以及去掉中心村後的新華鄉其餘部分;望東鄉包括原望東鄉,去掉吳介、金雞、陳南3村後的灣里鄉其餘部分,還有原屬望亭鎮的安樂村;望西鄉包括原望西鄉及原屬望亭鎮的四旺、宅基、新興3個村,通安鄉包括原通安鄉及彭山鄉的全介、平南兩個村;滸新鄉包括原保全鄉的車頭、吳介兩村,青墩鄉的第一村,金塢鄉的吳公、華山、後湯、王金四個村,以及灣里鄉的金雞、陳南兩個村;新華鄉包括原華巨鄉,以及新合鄉的中心村。陽城區劃並為7個鄉:湘城鄉包括原湘城、湘東兩鄉,去掉蔡介、旺介兩村外的西浜鄉其餘部分,以及去掉蓮子村外的白渡鄉其餘部分;沺涇鄉包括原沺涇、陽城兩鄉;消陸鄉包括原消涇、陸巷兩鄉;新雪鄉包括原新雪鄉,秧河鄉的新華村及西浜鄉的蔡介、旺介兩村;渭塘鄉包括原渭塘鄉,及秧河鄉去掉新華村外的其餘部分;沈橋鄉包括原沈橋鄉去掉河西村外的其餘部分,以及樂安鄉的王介、六安、下圩、新莊、陳介、大莊6村;太平鄉包括原太平、清漪兩鄉,以及沈橋鄉的河西村,白渡鄉的蓮子村,樂安鄉的俞介、鳥船兩村。唯亭區由原唯亭、甪直兩區並成,共轄1鎮9鄉:唯亭鎮劃掉沙東村;亭南鄉包括原亭南鄉(劃出一自然村),嘉浦鄉的新聯村及唯亭鎮的沙東村;勝浦鄉包括原勝浦鄉及嘉浦鄉劃出新聯村後的其餘部分,還有亭南鄉的趙巷港自然村;吳淞鄉包括原吳淞、淞北兩鄉;夷陵鄉包括原夷陵、湖南2鄉,以及跨東鄉的雙涇、新平兩村;跨塘鄉包括原跨塘鄉曹家、戴家、民主、團結、前莊、六介6個村,湖濱鄉龍會、虹橋、後巷、古埂、南埂5個村,跨東鄉楊興、宋莊、方涇、西南4個村,以及跨南鄉的和平、共和、民主、新華4個村;橋東鄉包括原橋東鄉,婁北鄉東曹、虎嘯、官瀆3村,以及跨塘鄉雙涇、橫涇、高浜3村;懸珠鄉包括原懸珠全鄉,跨東鄉的范莊、旺巷、新洽、雙敦4村,以及湖濱鄉的橋豆、毛塔兩村;淞南鄉包括原青雲、板橋兩鄉,以及甪直鎮的北郊、西郊;張林鄉包括原張林、湖東、湖北3鄉,以及甪直鎮的南郊和東郊。黃埭區和陸墓區合併為黃埭區,共轄2鎮12鄉:黃埭、陸墓仍為區屬鎮;蠡口鄉包括原蠡口鄉大部分,原新涇鄉的地龍、塘前、姚揚、朱莊4個村,新建鄉第一至第四4個村,以及黃埭鎮的朱壩、鄭先兩個村;善濟鄉包括原善濟鄉全部,陸墓鎮第七、八、九3個選區,新涇鄉石家、韓介、玉橋、三莊4個村;胡巷鄉包括原胡巷鄉,以及新建鄉第五至第九5個選區;徐莊鄉包括原徐莊、潨涇兩鄉,婁北鄉的下圩、廟前、南村3個村,陸墓鎮的第一、二、三3個選區;黃橋鄉包括原黃橋、占上兩鄉,以及大華鄉的大莊村和漁耕鄉的方浜村;裴圩鄉包括原裴圩鄉,還有琳橋鄉的黃泥、王四旁、石橋、浜郎4個村,漁耕鄉的上莊、旺家、下莊、金山、求巷、生田、金南、金北8個村,以及黃埭鎮西涇村的半個村;北橋鄉包括原樊店、北橋兩鄉;堰里鄉包括原堰里鄉的袁郎、宜渚、堰里、東郭、岳金等6個村,施秦鄉的秦灣、莫北、莫洋、水更、匣南、歇墩、天河7個村,永昌鄉的倪新村,蠡口鄉的里北橋村,還有黃泥鄉友誼合作社的40戶農戶;南橋鄉包括原南橋鄉全部,以及芮埭鄉的百介、大壩、芮埭、馮店、傅家、曹涇6村;石橋鄉包括原石橋、毛巷兩鄉,以及芮埭鄉的袁家、張家兩村;永昌鄉包括原永昌鄉陸二、尤巷、楊安、萬安、陳定、湖陵、鄧桃、永昌8村,琳橋鄉的金家、鳳凰、定橋、上浜、下保、黃金6村,還有黃埭鎮的斜橋、陸墓兩村及西涇村的另外半個村;倪匯鄉包括原倪匯全鄉,黃泥鄉除友誼社40戶外的其餘部分,還有永昌鄉的太平村。光福區劃並為1鎮7鄉:光福鎮與紀龍鄉區劃均不變;永安鄉包括原永安、長堤兩鄉;新生鄉包括原新生、舟山兩鄉;東渚鄉包括原東渚、建新、長新3鄉;鎮湖鄉包括原鎮湖、山湖、青龍3鄉;新陽鄉包括原新陽鄉全部,原滸關區彭山鄉的新陸、和心兩村及陽東鄉的新民、泉龍兩村;金墅鄉包括原滸關區的金墅全鄉,彭山鄉的勝利、團結、合作、六聯4個村。車坊區共轄8個鄉:金山鄉包括原有的湖西、長浜兩鄉;戈灣鄉包括原戈灣全鄉,新浦鄉的橫港、六浦兩村,圍湖鄉的徐浜村;郭巷鄉包括原郭巷全鄉,盪湖鄉四興、中山兩村外的其餘部分;車坊鄉包括原車坊、西港兩鄉,橫港鄉的三合、金高、泥渡3個村及五星村的谷大谷自然村;圍湖鄉包括徐浜村外的原圍湖鄉的其餘部分,原新浦鄉除橫港、六浦兩村外的其餘部分,還有盪湖鄉的四興村;塘南鄉包括原塘南、瀆東兩鄉全部,橫港鄉的蔡北、三浜、橫港3個村,五星村去掉谷大谷自然村外的其餘部分;長橋鄉包括原長橋、尹西兩鄉;斜塘鄉包括原斜塘、塘北兩鄉,及唯亭區跨南鄉的建國、人民、圩橋3個村。震澤縣東山區並為1鎮3鄉:東山鎮包括原東山鎮及鎮西、湖灣兩鄉;渡橋鄉包括原渡橋、新潦兩鄉;楊灣鄉包括原楊灣、三山、澗橋3鄉;後山鄉未作變動。西山區並為3個鄉:石公鄉包括原石公、秉匯、縹緲3鄉;東河鄉包括原東河、九洞、辛灣、玄陽4鄉;建設鄉包括原建庭、光明、橫山、甪里4鄉。橫涇區並為6個鄉:渡村鄉包括原渡村鄉以及石舍鄉的舍上、塘橋、西塘、吳舍4個村;採蓮鄉包括原採蓮鄉,以及石舍鄉的顧家、東陸、西陸、石北、石南、柳舍6個村;浦莊鄉包括原浦莊、新眾兩個鄉;橫涇鄉包括原橫涇、新南兩鄉,以及木里鄉的徐巷、西新、南莊、西浜、楊灣、中心、新三、新四8個村;堯峰鄉包括原新橋鄉,木里鄉的唐前村,還有原堯峰鄉去掉張橋、官渡、夏橋等4個村外的部分;越溪鄉包括原越溪鄉,以及堯峰鄉的張橋、官渡、夏橋等4個村。湖東區並為3個鄉:南盛鄉包括原南、盛港兩個鄉;渡席鄉包括原渡席、三聯兩個鄉;石湖鄉不變。湖中區並為3個鄉:湖中鄉包括原湖中、錢梅兩鄉及潭東鄉的一部分;洞庭鄉包括原洞庭、義港兩鄉;沖山鄉包括原沖山鄉以及潭東鄉的小船。湖西區分為兩個鄉:渲塘鄉包括原渲塘、南溪兩鄉;湖西鄉包括原湖西、竺溪、新閭3鄉。
1957年3月,採用以集鎮為基點,以農業合作社為基礎,及整鄉整社合併的方式,撤區並鄉。原吳縣6區57個鄉鎮及2個直屬鎮劃並為23鄉2鎮。原光福區的光福、永安、紀龍、新生4鄉鎮並為光福鄉;原東渚、新陽兩鄉並為東渚鄉;鎮湖鄉不變。原唯亭區的淞南、張林兩鄉並為淞南鄉;跨塘全鄉以及橋東、懸珠兩鄉的一部分並為跨塘鄉;唯亭、夷陵兩鄉,以及吳淞鄉的一部分,並為唯亭鄉;勝浦全鄉,以及吳淞鄉的另一部分,並為勝浦鄉。原陽城區太平、沈橋兩鄉並為太平鄉;沺涇與原消涇鄉並為沺涇鄉;湘城與原陸巷鄉,以及新雪鄉的一部分並為湘城鄉;渭塘全鄉、新雪鄉的另一部分,以及原黃埭區石橋鄉、倪匯鄉的一部分合併為渭塘鄉。原滸關區的保全、三聯兩鄉,以及滸管鄉一部分並為保全鄉;東橋、滸新兩鄉,以及望東鄉和原黃埭區裴圩鄉的各一部分劃並為東橋鄉;望亭鎮、望西鄉全部,望東、新華兩鄉的各一部分劃並成望亭鄉;通安鄉與原光福區的金墅鄉,以及滸管、新華兩鄉的各一部分合併成通安鄉。原黃埭區的黃橋全鄉,以及蠡口、裴圩兩鄉的各一部分合併為黃橋鄉;陸墓與徐莊、善濟3個鄉鎮,以及原唯亭區橋東鄉的一部分並為陸墓鄉;黃埭與永昌兩鄉鎮,以及裴圩、堰里兩鄉的各一部分並為黃埭鄉;北橋、南橋兩鄉,以及石橋鄉的一部分並為北橋鄉;胡巷鄉全部,以及蠡口、堰里兩鄉的另一部分並為蠡口鄉。原車坊區的車坊、金山兩鄉,以及塘南、圍湖兩鄉的各一部分並為車坊鄉;郭巷、戈灣、長橋3個鄉,以及圍湖鄉的一部分並為郭巷鄉;斜塘全鄉,塘南鄉及原唯亭區吳淞鄉各一部分,並為斜塘鄉。滸關、甪直仍為鎮。同月,震澤縣撤消區級行政區劃。9月,原湖東、湖中、湖西3區各鄉,分別並編為湖東、湖中、湖西3個鄉;原東山區的後山與楊灣兩鄉,合併為後山鄉;原橫涇區的渡村與採蓮兩鄉,並為渡村鄉;其餘鄉鎮不變。震澤縣劃並為1鎮13鄉,即後山、渡橋、東河、建設、石公、橫涇、浦莊、渡村、越溪、堯峰、湖中、湖東、湖西及東山鎮。
1957年12月,蘇州市郊區所轄的1鎮19鄉並為1鎮9鄉。現屬吳縣部分的劃並情況是:木瀆鎮未作變動,楓橋、津橋、馬澗3鄉並為楓橋鄉,蠡墅、龍橋兩鄉並為蠡墅鄉,金山、姑蘇兩鄉並為金山鄉,胥口、香山兩鄉並為胥口鄉,藏書、善橋兩鄉並為藏書鄉。
1958年2月,震澤縣所轄渡橋鄉併入東山鎮,堯峰鄉分別併入橫涇、浦莊、越溪3鄉。同年8~10月成立人民公社,改鄉為社。吳縣、震澤兩縣及蘇州市郊共建4鎮39個人民公社。原吳縣2鎮23鄉改建為2鎮23社,蘇州郊區1鎮9鄉改建為1鎮9社。震澤縣1鎮11鄉改建為1鎮7社:東山鎮不變,橫涇、浦莊、渡村、越溪4鄉分別建立4個人民公社,後山鄉改建為洞庭人民公社,湖東、湖中、湖西3鄉合併建立太湖人民公社,東河、石公、建設3鄉合併建立金庭人民公社。12月,通安公社併入望亭公社。
1959年1月,吳縣撤銷婁葑、虎丘、胥江3個公社編制(已劃入蘇州市)。3月,震澤縣撤銷。4月10日,原震澤縣全部併入吳縣,全縣共轄3鎮35社,共338個大隊,3136個生產小隊。同月,東山鎮併入洞庭公社。6月,通安與望亭仍分建兩社。8月,又撤銷蘇漁公社編制(劃入蘇州市)。
1960年2月,甪直鎮與淞南公社合併,稱甪直公社。9月,甪直公社又改名為淞南公社,甪直鎮仍為縣屬鎮。
1961年底,全縣共轄3鎮34公社,共673個生產大隊,6635個生產小隊。
1962年6月,金庭公社劃分為金庭、石公、建設3個公社。9月,黃埭、東山由公社屬鎮升為縣屬鎮。該年底,吳縣共轄5鎮36公社,共798個生產大隊。
1964年11月,唯亭鎮由唯亭公社劃出,升為縣屬鎮。是年全縣共轄6鎮37公社(跨塘公社從蘇州市劃歸吳縣),共834個生產大隊,8428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蠡墅公社划進郭巷公社長橋、寶南、新江、寶尹、鋼鐵、龍西、東湖等7個大隊,並易名為長橋公社。
1969年年初,唯亭、黃埭、甪直和東山等4個縣屬鎮仍併入各鎮所在地公社。全縣共轄2鎮37公社,共818個生產大隊,8186個生產小隊。
1980年7月,淞南公社更名為甪直公社,洞庭公社改名為東山公社,建設公社易名為堂里公社。全縣共轄2鎮37個公社,共832個生產大隊、7個居民委員會,8169個生產小隊。
1983年實施體制改革,政社分立,建立鄉、村、組。原政社合一的農村人民公社作為經濟實體予以保留,稱公社經濟聯合委員會。同時建立鄉政府,鄉以下設立村民委員會及村民小組,取代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全縣轄2鎮37鄉,共833個村委會,14個街道辦事處,42個居委會,9428個村民小組。
1985年實行以鎮管鄉的建制。9月,金山鄉和木瀆鎮合併為木瀆鎮,陸墓、光福、東山、唯亭、甪直、望亭6鄉改建為鎮。全縣轄8鎮30鄉。共833個村委會,5個街道辦事處,48個居民委員會,9446個村民小組。
1986年12月,長橋、楓橋兩鄉改建為鎮。同月,縣政府發文建立鄉鎮級的團結橋街道辦事處。
1987年1月,西山島上金庭、石公、堂里3鄉合併為西山鎮。9月,保全鄉和滸墅關鎮合併為滸墅關鎮。年底,全縣共轄11鎮24鄉1個街道辦事處,共832個村委會、65個居民委員會,合計9443個村民小組。
1994年5月12日,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工業園區。

下轄地區

截至2000年,吳縣市下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莊、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角直、車坊、郭巷、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楓橋,滸關29個鎮。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吳縣位於北緯30°56~31°33'、東經119°55'~120°54'之間。西銜太湖,東含澄湖與陽澄湖;環繞蘇州城區,毗鄰宜興、無錫、常熟、崑山、吳江及浙江省之長興、湖州諸市縣,東距上海城區60多公里。東西寬92.5公里,南北長68公里,面積323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3.15%,是江蘇省面積最大之縣。

氣候條件

吳縣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加上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乾燥度為0.73,濕潤指數為1.91。

水文

吳縣屬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系的平原水網區,河港縱橫,湖盪密布,為著名的水鄉澤國。縣域西銜太湖,東含陽澄與澄湖,北有望虞河連結長江,南有吳淞江溝通海域,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胥江、婁江橫穿東西。20多條骨幹河道匯合縣內20多個湖盪形成西引太湖、東入長江的自然水系,遍布縣內的塘、浦、河、港又串通其間,起著調引、蓄納和吞吐的脈絡作用,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湖盪河網系統。吳縣水域面積1950多平方公里(內有太湖水面1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湖泊1825.83平方公里,占水域93.61%;骨幹河道22條,長212公里,面積34.38平方公里,占1.76%;河溝44.32平方公里,占2.27%;池塘46.00平方公里,占2.36%。
太湖太湖

地形地貌

吳縣地處江蘇南部之太湖平原,地勢低平,河道縱橫交織,湖盪星羅棋布。吳縣湖山毓秀,風光旖旎,著名的太湖72峰,有56座分布在吳縣之西部。吳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日照充足,雨量豐沛。但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廣大低洼地區易遭水澇。境內土壤肥沃,種類較多,以高產的水稻土為主。水資源總量大,水質潔,能充分滿足生產、生活所需。生物、礦產資源較為豐富,100多種水產和30餘類礦藏品,堪為全省之冠。

自然資源

吳縣礦產資源較豐富,已發現的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銀、鈮、鉭、錫,還伴生鉍、鎘、銦、鎵、鍺;非金屬礦產有黃鐵礦、高嶺土、螢石、石灰岩、白雲石、明礬石、石膏、瓷石、陶瓷粘土、石英砂岩(玻璃原料)、花崗岩、硯台石、蘇黑大理岩,還有伴生於多金屬礦中的硒、碲等;燃料礦產有煤,液體礦產有礦泉水等,共30種。另有建築用砂岩、制磚粘土及泥炭等。全縣共有礦床礦點79個,其中大型礦床7個(內特大型1個),中型10個,小型10個。其中陽山高嶺土、金山花崗岩和胥口石英砂岩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各類礦產的分布與區域地質環境密切相關。已知的內生金屬礦產,分布在木瀆短軸向斜和潭東一光福一通安橋斷裂構造帶內的蘇州花崗岩、城隍山石英斑岩同石炭系、二疊系碳酸鹽地層的接觸帶上。以高嶺土為主的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陽山火山岩與逆掩斷層分布地區。煤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的渡村、東山、西山的龍潭組地層分布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