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明初尚書)

吳琳(?-1374),黃岡縣中和上鄉(今武漢新洲倉埠)人,吳應澍長子。明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書。

基本介紹

  • 本名:吳琳
  • 字號:朝陽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湖廣黃州黃岡縣
人物生平,本傳,詩作,時人評價,

人物生平

吳琳,問津書院生員。明洪武二年(1369),以文學舉薦入仕。為官清廉正直,是個通嘵經術的人。在任時,與同鄉詹同尚書輪流掌管吏部事務,他謙虛謹慎,清正廉潔之,在朝中是早有公論。洪武七年(1374),在吏部尚書任上的吳琳請辭歸家種田。吳琳回到家鄉黃岡後不久,明太祖朱元璋對他辭官種田的行為不解,甚至懷疑他另有所圖,於是秘派使臣,看看他在家鄉都幹些什麼。使臣來到吳琳家附近,只見一個老農,戴著草笠,坐在一隻秧馬上,正在水田中起秧,那副認真而又熟練的樣子,活似久乾農活的老把式。使臣走上前去,想向他打聽一下吳琳家的住處。於是向他問道:“這裡有一位吳尚書,不知他住在什麼地方?”誰知那老農聽了,竟然直起身來,十分恭敬地答道:“我就是吳琳。"使臣大為吃驚,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赤足種田的老漢,就是赫赫有名的吳尚書。此番使臣將所見如實報告明太祖後,“帝為嘉嘆”吳琳就有了一個廣為傳誦的稱號:赤足尚書。吳去世後葬倉埠。

本傳

吳琳,字朝陽,黃州黃岡縣中和上鄉人。世為詩禮名家,父應澍,勤儉好施,教於其鄉,號西山先生。琳性資純篤,力於問學,通《毛詩》、《小戴記》。王師平陳友諒,上方徵用荊楚名儒,詹同薦琳“通經學古,且能文章”,遂召為國子助敎,與同並教胄子。詹同才藻華麗,琳固讓同;至於商確經義,琳則疊疊不倦,為琳所長也。每遇上聽政之暇,有所諮詢,輒進嘉言,天下陰受其賜。後遷浙江按察司僉事,克振風紀,及貳鹺台,國課以辦已而。入為起居注,獻納益勤。進兵部尚書,方試京闈,髦士有司以主文請。上思琳優於經學,遂命琳與司業宋濓柄其事,及撤束,眾謂得人。吳琳與詹同迭視部事,同心合調。後改任吏部尚書,錫之誥命,云:
惟古帝王之治天下,在於得人才,然人才實由於銓選。朕所以於吏部之職,必擇器識公眀者居之。具官吳琳,學術既醇,踐歷尤正。其來事朕,由博士升僉憲司,克振風紀,及貳鹺台,國課以辨,俾居記注獻,納為多茲用。升長天官,以掌銓衡之重。爾其量材而授官,計功而考能,使賢愚有別,而黜陟合宜,庶稱朕為官擇人之意。
洪武三年秋七月,琳以老乞骸骨,上憫其老,令致仕還鄉里。既家居,朝廷嘗遣使察之,使者潛至其旁舍,見一農人孤坐小几,起而拔稻秧,徐布于田,貌甚端謹。使者乃問曰:“此有吳尚書家何在?其人尚在否?”農人斂手,對曰:“琳是也。”使者還以其狀聞,上益重之。久之,卒。葬於本鄉官溪。
弟琛,字文錫,任衢州府同知,卓有政聲。

詩作

詩一,《開化道中》
重崗狹路倦登臨,喜見溪流華步深;楊栁樹邊舟小小,海棠花上雨沉沉;一春王事過三月,千里家書系寸心;無補盛時縻好爵,不才端合老雲林。
賞析:此詩為吳琳寫老來觀晚春景物之事,更有思鄉心切,急流勇退,歸隱山林之意。
詩二,《煙波亭》
漢水連天闊,江雲護曉寒。青青山數點,最好倚闌看。
賞析:此為寫家鄉之景。

時人評價

明人周聖楷,曰:“人臣潔身事主,而蹈危機者,非盡其世之不淑也。或快意當前,止足念少;或功高譽重歛退未能,古之覆轍往往然矣。吳公,起自布衣,屢登樞要,獨能隱顯,一致坐化。木天視夔門之旅,櫬斯為優矣。魏殀天年,寧不悲夫,故爾興豎鴻猷,得時之美駕。若夫含章貞守以從王事,所謂棄鱗養角,知所輕重也。”
明人尹守衡云:“祖宗時,公卿多彌其位。吳琳,老不惰於農事,斯能不溺其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