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鎮江之戰

吳淞、鎮江之戰是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清軍在江蘇吳淞口(今屬上海市)、鎮江等地抗擊英軍入侵的作戰。清軍經炮戰、肉博巷戰不敵,最終以英軍抵江寧城下,逼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作為結束。

基本介紹

  • 名稱:吳淞,鎮江之戰
  • 地點:江蘇吳淞口《今屬上海市》,鎮江
  • 時間:1842年4月
  • 參戰方:中國清軍,英軍
  • 結果:鎮江失陷
正文,

正文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清軍在江蘇吳淞口(今屬上海市)、鎮江等地抗擊英軍入侵的作戰。
英軍侵入浙東後,即準備向長江下游擴大侵略,封鎖運河口,斷絕漕運,進而奪取江寧(今南京),迫使清廷屈服。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軍主力北上,於初九攻陷浙江乍浦,隨後進犯吳淞口。
吳淞口位於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東西兩岸築有炮台,共安炮180餘門,由江南提督陳化成等率2400餘人駐守。五月初八,英軍艦船13艘炮擊東、西炮台,掩護步兵在吳淞鎮附近登入。陳化成率西炮台守軍猛烈反擊,打傷敵艦 4艘,斃傷數十人。不久,駐寶山的兩江總督牛和防守西炮台側後的總兵王志元棄陣逃走,西炮台側後受到登入英軍的襲擊,正面也被英軍突破,守軍前後受敵,大部陣亡,陳化成壯烈犧牲,西炮台失守。英軍繼占寶山和東炮台。十一日,英軍進占上海縣城,旋退集吳淞口,以待援兵。
援軍陸續開到後,英軍於五月二十八以 1.2萬人分乘艦船72艘溯江西犯,六月十二抵鎮江江面。鎮江位於長江和運河的交匯處,北臨大江,三面環山,是運河的咽喉,江寧的屏障,由副都統海齡率2 000餘人駐守。城外還駐有提督齊慎、劉允孝部 3 700人協防。十四日晨,英陸軍 6 900多人,編為一、二、三旅和炮兵旅,發起進攻。第一、三旅和炮兵旅從鎮江西北的金山附近順利登入,第一旅直逼城外清軍兵營,齊慎、劉允孝率部稍事抵抗即退往新豐鎮(今丹陽北);第三旅攻西城門,遇守軍頑強抗擊,戰至中午,始轟開城門而入。同時,第二旅在城東北之北固山一帶登入,緣梯攻城,遭守軍猛烈抵抗,上午10時許攻進北門。城內清軍節節抵抗,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和肉搏,寧死不屈,直至犧牲;海齡督戰到最後自殺殉難,鎮江失陷。此後,英軍抵江寧城下,逼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
吳淞、鎮江之戰
吳淞、鎮江之戰吳淞、鎮江之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