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克

吳楚克

吳楚克,1960年8月出生,蒙古族,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民族學博士後,博士生教授;美國俄勒岡大學訪問學者,台灣中正大學訪問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楚克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1960年8月
  • 職業: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教授
  • 畢業院校:內蒙古師範大學
  • 代表作品:《科學革命和科技發展戰略》等
工作單位,個人履歷,科研成果,科研課題,研究領域,

工作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

個人履歷

2005----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工作。
2002----2004,在中央民族大學從事國家計畫內博士後重點研究項目:“中國邊疆政治學”研究。
2000----2002,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從事當代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
1997----2000,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1994----1997,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導師:許征帆教授。
1988----1993,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從事民族哲學美學和歷史文化研究。
1986----1987,遼寧大學中文系助教研究班學習,獲美學專業碩士課程結業證書。
1982----1986,在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從事教學工作。
1978----1982,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科研成果

專著:
《科學革命和科技發展戰略》,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雙贏之路:中國與WTO》,中國工商出版社,1999。
《民族主義幽靈與蘇聯裂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文明論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中國邊疆政治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東蒙史述與周邊關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額濟納與額爾古納社會發展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文明與跨文化新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合著:
《知識經濟全書》,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意義》,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
《軟科學概論》,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
《跨文化研究探秘》,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6。
《新時期中國企業管理培訓史論》,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知識經濟與中國企業發展趨勢》,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
《畫說共產黨宣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中國少數民族審美意識史綱》,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與邊疆治理》,遠方出版社,2003。
《阿巴嘎旗五十年》,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美國那些事兒》,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中國蒙古族朝鮮族民族發展與認同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論文:
《尹湛納西與〈青史演義〉的美學思想》,《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6)。
《時代的熱點與美的追求》,《前沿》,1987(5)。
《蒙古小說美學的一顆璀璨明珠》,《前沿》,1988(3)。
《對藝術本質的反思》,《前沿》,1989(2)。
《五四文化革命再思索》,《前沿》,1989(3)。
《關於蒙古族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幾個問題》,《內蒙古社會科學》,1990(1)。
《鄂爾多斯式青銅器的美學風格》,《內蒙古社會科學》,1991(1)。(《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全文選登,被評為1992-1993年度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論民族藝術風格的客觀性》,《前沿》,1991(1)。
《烏蘭察布岩畫的審美歷程》,《內蒙古社會科學》,1992(6)。
《論北方少數民族審美特徵的緣起與表現》,《內蒙古社會科學》,1993。
《北方遊牧文化的緣起和獨特性》,《內蒙古社會科學》,1994(5)。
《中國革命實踐與社會主義理論》,《內蒙古社會科學》,1995(4)。
《對當代民族主義思潮泛濫的評析》,《內蒙古社會科學》,1996(3)
《蘇聯東歐裂變與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論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5)。
《關於民族問題與蘇聯解體關係的再思考》,《教學與研究》,1997(7)。
《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把握精神文明建設根本》,《北京成人教育》,1997(5)。
《知識經濟與教育、人才制度》,《包頭論壇》,1998(3)。
《知識經濟浪潮中的培訓事業》,《中國培訓》,1998(10)。
《蘇聯中亞加盟共和國走向獨立的原因及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6)。
《試論文明多元化與民族多樣化的關係》,《內蒙古社會科學》,2003(4)。
《重新認識西雙版納份地制及其在古代東方專制制度研究中的意義》,《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4)。
《如何以馬克思主義認知邊疆理論的建設與研究》,《前沿》,2003(5)。
《台灣“中國邊政”述評》,《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蒙古國在東亞穩定中的地位》,《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3)。
《邊政與台灣邊政研究》,《中國邊政》(台灣),2004(總157期)。
《蒙古時局與周邊關係》,《中國邊政》(台灣),2005(總161期)。
《科學發展觀的民族化含義》,《前沿》,2005(9)。
《中國疆域問題與中國邊疆學理論建設之關係》,《中國邊政》(台灣),2006年167期。
《北韓非法越界》,《中國邊政》(台灣),2007年第171期。
《試論中國邊疆政治學與邊政學、民族學的關係》,《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從地緣安全的角度理解民族與跨界民族》,《廣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南亞時局與中印關係》,《中國邊政》(台灣),2009年第177期。
《中國國防與邊疆防禦問題研究新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現代國家疆域的歷史與民族分裂的關係》,《中國邊政(台灣)》,2010年第180期。
《從胡耐安、林恩顯到劉學銚:看台灣邊政研究的大陸情結》,《中國邊政》(台灣)2010年第182期。
《跨界民族認同意識的“心理適應度”》,《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一期。
《構築中國新地緣安全戰略的理論準備與思考》,《武警學院學報》,2011年第三期,5-12頁。
《認同問題與跨界民族的認同》,《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三期,58-63頁。
報刊文章:
《盧定橋上的對話》,《中國青年報》,2001-6-30,第2版。
《從額濟納到額爾古納――內蒙邊境考察記》,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1-11-1至12-18日,連載7篇,獲2002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好新聞”獎。
《擺脫對周邊的羈縻懷柔意識》,《環球時報》,2011月1月12日第12版。
《神化“美式自由”=黃粱美夢》,《環球時報》,2011年2月21日第12版。人大快報資料中心《馬克思主義文摘》2011年第5期全文登載。
《興邊富民行動需要關注的真正內涵》,《中國民族報》,2011年3月15日第3版。
《中國人做不了美國夢》,《環球時報》,2011年4月15日,國際論壇版。
《中國要有更好的青年成功環境》,《環球時報》2011年5月10日,國際論壇版。
《民族問題很難一勞永逸》,《環球時報》2011年7月6日,國際論壇版。
《中國可進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環球時報》2011年9月20日國際論壇版。
《少數民族發展,文化不能落後》,《環球時報》11月25日國際論壇版。
《跨界民族問題的本質是民族與國家關係》,《中國民族報》2011年10月14日第8版。
《東南亞國家形勢變化,中國地緣安全觀念面臨挑戰》,《中國民族報》2012年1月13日
《朝鮮半島問題中的民族因素》,《中國民族報》2012年2月10日第8版。
《與東南亞交好,切勿拿錢開道》,《環球時報》,2012年1月11日,國際論壇版。
《中國不能照搬西方種族政策》,《環球時報》,2012年3月17日。
《從社會分工角度看中國民族理論發展面臨的挑戰》,《中國民族報》,2012年5月18日。
《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並不過剩》,《環球時報》,2012年3月22日 。
《全球危機的根本癥結在哪裡》,《中國民族報》,2012年6月1日。
《俄羅斯是俄羅斯人的俄羅斯》,《中國民族報》,2012年。
《中俄民族問題有本質的差異》,《環球時報》,2012年9月3日。
《中蒙煤炭貿易留下前車之鑑》,《環球時報》,2012年11月6日。
《“龍年海鬧”,2012年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綜述》,《中國民族報》2012年12月29日。
翻譯:
《阿富汗塔利班恐怖主義――伊斯蘭好戰者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攻擊》,載《邊疆調研》專刊,2001年第3號,2萬字。(原文載以色列《ICT》2000-6。)
編輯: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1年1-4期。
《激進民主》,【美】拉米斯著,劉元琪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誰的新千年》,【美】辛格著,曹湘榮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國際戰略學》,李景治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科研課題

2007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跨界民族與中國地緣安全研究”首席專家。
2010年“985工程”項目新疆跨界民族研究,主持人。
2008年“985工程”項目當代蒙古族社會發展比較研究,主持人。
2007年“211工程”項目阿巴嘎旗社會發展研究,主持人、
2005年“211工程”教材研究“中國邊疆政治學”,主持人。
2004年國家東北工程項目“東部蒙古與周邊關係”,主持人。
2011年北京市國台辦調研課題“台灣原住民的政治認同與台灣蒙藏委員會的變化”正式批准立項,批准文號京台綜調字(2011)24號。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中國邊疆政治學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包括跨界民族與地緣安全、民族政治與周邊關係、邊疆學理論與邊疆政治學、蘇聯東歐民族問題與中國當代民族問題研究等。
專業特長為中國邊疆政治學理論和跨界民族研究。
具體方面:
一、獨具特色的邊疆政治學教學。從2002年開始中國邊疆政治學的研究和創建工作,2004年開始在我校第一次開設本科生的中國邊疆政治學選修課,2005年他的國內第一本《中國邊疆政治學》出版,2007年本書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獎,2005年開始在我院招收中國邊疆政治學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8年開始招收該專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是國內最早以中國邊疆政治學專業方向招收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二、突出的科研能力。吳楚克早在1987年論文《鄂爾多斯式青銅器的美學風格》就曾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科研成果獎,2002年系列報導《從額濟納到額爾古納》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好新聞獎”,2007年,他的《中國邊疆政治學》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獎,2007年他成功招標並主持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跨界民族與中國地緣安全研究”,不但是我校首次,也是13所民族院校中第一次獲得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2010年吳楚克參預國家民委“興邊富民”十一五規劃的總結和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大調研活動。期間,他承擔並出色完成了學校“211項目”和“985項目”,他出版了《內蒙古民族區域自治與發展比較研究》、《阿巴嘎旗五十年》、《東蒙史述與周邊關係》、《文明與跨文化新論》等著作和論文多篇。
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黨性。2008年獲得國家公派出國訪問學者名額,前往美國俄勒岡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一年,圓滿完成了訪學任務。回國後,他把在美國期間撰寫的考察論文彙編為《美國的那些事兒》,並於2009年出版,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成為暢銷書,其中浸透著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卓越的現象分析能力,給所有準備出國和思考中西文化關係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和影響,是民族學理論的新實踐。2003年,他曾受邀前往台灣中正大學做訪問學者,2010年4月再次受邀參加大陸少數民族學者訪問台灣團,出色地完成了訪學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