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路村

吳大路村

吳大路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城東15公里,鄭家塢鎮人民政府駐地楊家南7公里。村東南與義烏市境地接壤。村中原有八角涼亭,為明代建築。村南有八仙岩,岩石奇異,形如八仙,可謂勝景。清末屬感德鄉廿都,民國時期屬官岩鄉,50年代初屬沈街鄉,1957年合作化運動時屬吳店鄉,為吳大路高級社,1958年為吳店管理區吳大路生產隊。1961年為鄭家塢人民公社吳大路大隊。1983年,改為吳大路村,屬鄭家塢鄉。1991年,屬鄭家塢鎮。1992年,全村593戶,178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大路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地理位置:吳大路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城東15公里
  • 人口:1789人(1992)
  • 氣候條件:處丘陵谷地中的小平原
  • 主要產品:豆腐皮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文化娛樂,

基本概況

吳大路地處丘陵谷地中的小平原。地勢較高,幅地較廣,環境舒適。村有耕地1197畝,山林1711畝。種植業以稻麥為主,兼營茶、桑、林木。全境有15個山塢,丘陵起伏,多 梯田,無大的河流和水塘,旱情時現,威脅著農業生產,也影響著村民的飲用水。歷史上的產量一直較低,水稻畝產三四百斤。至本世紀60年代,因為缺水,仍不能種植雙季稻,多數土地以單季水稻為主,後熟僅種玉米、蕎麥。1970年,圍繞著如何解決水的問題,發動村民進行了一次討論,提出塢塢建水庫的治水方針,並制訂了具體計畫。此地曾有梅溪、里宅、里塘等18個村。明正德年間(1506~1521),吳姓自義烏遷入,遂成主姓。另尚有蔣、張、黃、楊、郭、戚、葛、鮑諸姓。村原名吳大輅。相傳,吳姓的祖上有一人善做洋梅?,手藝獨特,皇上派人用大輅把他接去京都,因而得村名為吳大輅。村有五條大道分別通往鄭家塢,與浦江火車站相銜接;通往前陳,銜接浦鄭公路;通往古塘、石斛橋兩條,與浦義公路銜接;另一條到達義烏市分水塘。
1970年,建車塢水庫,此水庫蓄水54萬方,解決500畝水稻的灌溉。當年建造,當年受益,雙季稻獲得豐收。經三個冬春的努力,全面竣工。先後興建了陳塘、嶺背、理宅、老山、理塢塘、大灣、荷花塘和老虎灣等14處大小水庫。同時配套建成全長3公里的3條總渠和2個機埠,至1980年,共投放勞動力15萬工,土石方5萬方,增加蓄水量105萬方。不僅解決了農田的灌溉,同時還解決了社員的飲用水。1983年,引車塢水庫的水,家家戶戶裝上了自來水。至此,吳大路不僅不是缺水村,而且成了余水村,車塢水庫下游各村都深受其益。1992年,畝產達到940公斤。1981年前每年要吃國家供應糧10萬餘斤,1981年後自給有餘。糧食的豐收,推動了多業的發展。1711畝山地,森林覆蓋面積90%,同時興建茶園120畝。糧林雙豐收。

經濟發展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村民不再單是滿足做豆腐皮和麥芽糖 ,開始躍入工業生產的大河。1983年,吳金漢等6人,每人集資2000元,創辦吳大路針織內衣廠。兩年後,由吳志生承包,現改稱為浦江縣針織製衣有限公司,址在鄭家塢。吳金漢在浦江縣城工業小區創辦了浦江內衣廠,吳興楠創辦浦江縣針織製衣廠和浦江運動衣廠,吳根盛創辦浦江針織八廠。此外,尚有浦江縣針織九廠、浦江外貿針織廠、浦江針織五廠、浦江八達製衣廠、浦江永興製衣廠、浦江天風針織服裝廠、浦江順達製衣廠等11家針織內衣企業。村中還有配套的繡花機、針織橫機等。總計職工1200多人,年工業總產值8000多萬元,年上繳財稅200多萬元,年職工工資額300多萬元。村民在這些企業中的職工有500多人。主要生產文化衫、絨衫、T恤衫、童裝、短褲、背心等。產品全部外銷至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等國家。
吳大路企業家之間有一種良好的風氣,喜歡同業共發展,遇到問題,共同商量。並熱心資助村中的集體公益和福利事業。

特色產業

吳大路是專業製作豆腐皮的村坊,大約有近百年的歷史。過去產品大部分供寺廟僧人作素齋用。1953年後,製作的戶逐漸增多,投入市場供應。80年代以來,豆腐皮生產出現前所未有的好勢頭。全村有90%以上的戶從事豆腐皮生產。此地的豆腐皮以色澤晶瑩光潔,薄如蟬翼 ,一葉之中統體均勻稱著。每張豆腐皮呈半圓形,寬約40厘米,長30厘米,厚度為0.1厘米。每市斤約20~22張。它可製作多種多樣的葷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便菜,也可用於各宴會酒席。一些高級賓館流行的乾炸黃雀、游龍戲水、鳳飛南山等名菜,均以此豆腐皮作原料,特別受不愛油腥、喜吃素食的賓客稱道。尤其是近年來,以產量多,銷售廣,品質優而名聞遐邇。不僅國內不少大城市的市場上有它的蹤影,而且還銷往國外市場。被人稱為豆類製品中的皇后。豆腐皮的生產,是艱苦勞動的結晶。一灶豆腐皮投放黃豆35市斤,產皮21~22市斤。加工時間不少於12小時,多的18小時。從鍋里撈豆腐皮,反覆400多次,平均每一分鐘一次。一個婦女圍著12隻鍋台,轉10多個小時,還要手腳不停的操作,其勞動強度可想而知。從前,吳大路村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二十都吳大路,雞啼離床鋪,不是做糖就是磨豆腐,有女莫嫁吳大路。加工一灶豆腐皮,要花去一家老小一天一夜的精力。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普及,豆腐皮加工工藝有了不少改進。一個灶由4口鍋、8口鍋改成12口鍋,過去磨豆漿用手工磨,現在用電動磨,工效提高,勞動強度也相對有所減輕。
吳大路村吳大路村
這裡加工豆腐皮的技術要求也很嚴格,一般經過碾豆、浸豆、磨漿、濾漿、成形等1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得馬虎。就取水來說,不是什麼水都可用。必須選用清潔的山泉水和井水。這裡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豆腐靠水做。吳大路的井水,內聚力強,製作豆腐皮成形好,產量高。豆殼要剝淨,浸豆時間適度,研磨時速度不能太快,進豆勻稱,以保證豆漿的質量。磨成粗漿後還須經過嚴格過濾,不能疏忽滲進一點豆渣。豆漿要稀稠適中,顏色純白。同時,還要掌握好火候,豆漿注入鍋內,結成腐皮,常溫應在60℃左右。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豆腐皮的厚薄均勻、紋路細膩、光潔白淨。
現在吳大路的豆腐皮生產已與市場配套,形成了加工和銷售的合理渠道。收益頗佳。此外,還有一種特產--飴糖,即麥芽糖,俗稱白糖。其製作規模,在手工生產方式中,可謂壯觀,用糯米和麥芽製成的料,很多戶都是上百斤。製作時,似同機器打麵條翻復的拉,到最後拉起來,形似瀑布。切成塊後可直接食用,老人吃了止咳化痰,小孩吃了開胃。更多的用途是製作凍米糖不可缺少的原料。其產品,進入浦江各市場,大部分銷售到杭州、寧波、上海等地。

文化娛樂

村內原有一所國小,借用祠堂作校舍。1987年集資6萬元,新建成400多。平方米的完全國小,並將課桌、教具全部更新。兒童入學率達99%。1949年後已有22人大學畢業。原村中有3個什錦班,1個農村業餘劇團,1個徽班亂彈坐唱班,配合各個時期的工作,開展宣傳活動,豐富文娛生活。農曆五月初七,是吳大路村的傳統節日,紀念五代十國時的吳越國國王錢鏐。在村內的錢王廟內演戲,接親朋好友作客,非常熱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