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昊

吳中昊

吳中昊,1985年3月出生於山東濟南,教育學碩士,中國知名平面設計師、大學教師、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導師、棗莊學院特聘教授、策展人,系國際設計理事會(ICO-D)成員,美國平面設計師協會(AIGA)會員,中國文化部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庫成員,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第八、九屆全國委員,視覺戰略聯盟發起者理事長。

我院教師吳中昊榮獲“第十三屆”(2017)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青年百人榜”稱號。

2018年1月,吳中昊出任第13屆莫斯科金蜜蜂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國際評審,這是自1992年金蜜蜂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創辦以來首位大陸區華人評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中昊
  • 外文名:Wu zhonghao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1985年3月23日
  • 職業:設計師、教師、策展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 主要成就:德國萊比錫國際海報雙年展全場大獎 
    德國政治海報雙年展金獎 
    71屆美國《Graphic》年鑑鉑金全場大獎 
    波蘭奧斯維辛社會政治海報雙年展榮譽獎 
    義大利A國際設計獎銀獎、銅獎 
    義大利A國際設計獎國際評審 
    美國CSS Design Award網頁設計獎國際評審 
    韓國K-Design Award國際設計獎國際評審 
    墨西哥segundallamada國際海報節評審 
    烏克蘭COW國際設計節國際評審 
    斯洛伐克國際海報四年展主競賽單元第二名 
    第13屆莫斯科金蜜蜂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國際評審 
  • 代表作品:《未來》《世界》《角度》
人物經歷,個人觀念,榮譽成就,作品評價,

人物經歷

吳中昊,1985年3月出生於山東濟南,中國知名平面設計師。設計創作者、策展人、設計師,視覺戰略聯盟發起者/主持人/理事長。中央電視台記錄頻道標誌演繹大賽/策展人,微時代全球字型競賽/策展人,第六屆秘魯國際海報展及第二屆秘魯中國專題展/策展人。
現為國際平面設計協會ICOGRADA會員、美國平面設計師協會AIGA會員、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全國委員。大連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特邀演講嘉賓。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成立50周年英國倫敦戶外設計展唯一受邀華人設計師。曾獲得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百傑稱號,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30周年授予中國設計事業先鋒人物獎。兩次奪得德國境內主辦的國際海報競賽斬獲第一名。4次在義大利主辦的設計比賽獲獎。2013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舉辦個人平面設計回顧展。現受聘於湖南正山國際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大連869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客座講師。2014-2015受邀擔任義大利國際A' Design Award設計獎國際評審。
2011年策劃發起視覺戰略聯盟,標誌著中國新銳設計勢力的一次集結,中青年設計師的戰略聯盟,以推動中國社會建立最佳化而有效傳達的文化、商業環境為宗旨。聯盟現有創始人11人,成員68人。
主要致力於設計推廣、管理、策展及哲學語境下中國圖形設計探索與研究。注重道家哲學、人際關係學、心理學、行銷學對設計師精神世界的影響及設計觀念的形成,及相關理論的深入研究。
哲學語境下中國圖形設計探索、設計師精神力量的幾何形體、商業設計師生命線、設計師自我推廣論。
2010年末,吳中昊開始籌劃創立一個非盈利的網路組織視覺戰略聯盟,他當時想通過網路傳媒的形式招攬在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工作的80後新銳設計師。對此吳中昊做出如下概述:在設計公司工作的80後設計師會利用課餘時間參加諸多設計活動,如參加一些設計比賽,而在商業設計領域,我們能夠做一些與學術相關的設計活動,這種鍛鍊具有很好的發展趨勢。策劃一個這樣的組織,能夠把大家融合在一起,在設計的道路上共同努力、發展。
在面對如何權衡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上,他一直強調“生活第一”,只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在他的大部分課餘時間裡他都讓自己以一種輕鬆的狀態融入生活、工作中,他說這樣會讓他的工作、生活更好。除此之外,他提出設計師應該每年定期外出旅遊學習,多提高視野和設計感受。他認為設計靈感大部分是從社會實踐中得到的,如果單一的給學生說設計源於生活,學生們可能很難體會到,所以需要讓他們從實踐中獲取真理。
對於設計,他一直提倡“設計無形”,認為設計是應該沒有束縛、可以任意打破常規,以形成新的設計效果。他對我們談到做設計的應該用一種“換有形為無形”的狀態來表達一切可能的設計。
他於2011年加入了ICOGRADA的國際會員,成為全球第220位成員,也成為中國僅有的12位成員之一。央美的王敏老師、肖勇老師等也在此列。回憶起受ICOGRADA董事會主席Marilena Farruggia邀本屆ICOGRADA 50周年及世界通信設計日(WCDD)27周年紀念英國倫敦戶外平面設計展的邀請時,他個人感覺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能和各個國家的設計師進行設計思想上的交流、碰撞。這個展覽本身雖然不是純學術型的展覽,但是它代表著商業設計發展的形勢,他自己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更好的展示中國文化,因而此次受邀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2013年11月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主辦的世界設計大會他收到邀請涵時也深感榮幸。對此他向我們談到了世界設計大會的主題——“設計方言”,而他的作品主題則是發現中國,也是受邀參加上海亞洲平面設計雙年展的主題作品。這件作品運用了中國傳統碑文作為設計元素,利用國際化的視覺符號中英文結合,通過中英文字型的解構和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視覺效果。整個系列作品給人以動靜結合之感,流露出虛實相生的中國文化意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視覺文化的交融。

個人觀念

一件作品是一個電影、一個故事
在得知《未來》這件作品獲獎時他覺得又意外又開心。他回憶,那天正好是周六,早上起來打開信箱看到組委會的郵件,被告知作品獲得了第一名。他笑道:“第一瞬間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覆看了才得以確定。”隨之第二天組委會的Facebook也將這個訊息刊登出來。
《未來》作品的創作是受邀參加當時中國設計師許力在捷克策劃的捷克NEW FORM國際平面設計邀請展。他起初構思用一種不同的手法進行創作,希望較之以往的設計風格有所突破。他非常喜歡電影,因為他認為電影可以通過很小的一個人物故事來表達一種很有爆發力的電影藝術,所以有時會分析很多國外海報大師的作品、例如崗特蘭堡、卡里碧波的海報作品。
他認為每一件海報作品都是一部電影、一個故事,但現實中我們所能夠看到的只是一個過程、吸取到的也許只是作品的片面性,每個人對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在他的設計作品《未來》中就是要表達這樣一個故事,在主題的表述上反應人物發展的一個過程、每個人都有他的未來。他考慮用兒童作為一個元素、一個開始——當代兒童的未來是需要我們的關注。他講述到作品《未來》通過黑與白作為強烈的視覺衝擊,運用一個碩大的圓形,突出了空靈、迷茫、掙扎、痛苦、無奈的感受,給人以瞎想的空間,帶來心靈的觸動。評審團德國設計大師崗特蘭堡曾這樣評論:“未來作品不同於中國海報設計的任何一個風格,有獨特的個人思想和魅力,我看到了亞洲海報設計新星正冉冉升起。”
設計服務於社會、群體
談論中國設計行業現狀時,他說:“人只有觀察好動向,才能做得更好。”在這些年的商業和學術遊走中,對於商業設計、學術設計他都有自己的一套面對方式,一是怎樣去迎合商業設計,二是怎樣去創作研究學術設計。商業設計的現狀就像一片大海,一望無際,沒有固定的設計語言,而他個人則一直把商業設計歸納為服務行業,設計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群體。面對客戶的建議,自己要用專業來說服對方,儘量保留自己的設計觀點。要把客戶的建議和自己的設計專業融合、對比、思考。
在以往的學術交流中,他認為國外的設計師比較注重圖形、字型的設計,而國內設計師對圖形的認識相對還比較膚淺,雖然在教學中引進了圖形設計這門課程,但對圖形只是一個簡單的認識而已,後期沒有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套用。中國比較注重傳統的設計模式,雖然很多設計作品中出現了英文,但中英文的國際化設計思路整體看來還是很中國化。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很多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以及留學教育使中國的設計理念在不斷地打破固有的模式。
他談到“十二五”時期國家一直提倡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政協委員潘魯生提出建立和實施國家設計戰略,他認為這個戰略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其實在中國,國家設計戰略一直是一個空缺,而美國、英國很早就開始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注入,我國的鄰近國家日本、韓國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大國競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中國還沒有得到發展和更深入的研究實施,所以作為設計師的我們也很希望中國設計可以真正意義的建立和實施國家設計戰略,實現產業創新驅動、文化傳承發展,與國際接軌。
他講到中國的設計專業發展很快,但存在諸多問題,他認為一方面是整體設計戰略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學校培養的學院派形式沒有更多實際的設計需求。高校教師一般都是碩士畢業或者博士畢業亦或是國外留學高背景進入高校,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沒有接觸到真正的商業設計,缺乏實踐經驗。他們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設計是什麼,學生需要什麼,所以培養的學生很難勝任商業設計要求,畢業後就嚴重和商業脫軌。我認為今後的高校教師需要有商業設計背景,教學應結合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商業設計的價值性,勝任商業設計工作。
“任何的色彩都可以褪去,只有黑與白是永恆的”
在2011-2012年間,他獲得2012德國萊比錫世界海報展第一名、“GOOD 50X70”第五屆義大利社會海報競賽最佳設計獎、第八屆烏克蘭國際生態海報三年展特別獎、第八屆義大利國際圖形及平面設計展一等獎等多項獎勵,對於他個人而言參賽的過程能夠極大的鼓舞自己並且堅定創作信念。
評審團曾這樣的評論過他的作品“圓光中出現了一個孤獨的圖形是由‘未來’一詞強調的鮮明形象,體現了較強的視覺感染力。”而他自己有著這樣的見解:“我的作品除了一些特定主體的海報而言,都是黑與白的作品,因為我認為“任何的色彩都可以褪去,只有黑與白是永恆的”,所以他對黑白兩色情有獨鐘。而評審團對於他作品的評論是通過關注個人命運,引發眾多人的思考。圖形設計並不僅僅是簡單的表達一個事物、一個圖形,更重要的是上升到精神層面,有情感的表達。”一個作品就猶如一個故事,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啟發性,還要有過程。所以經常看看大師的設計作品,細細品味他們的設計思路,再善於總結,可以收穫很多。
設計師要商業與學術齊頭並進
他希望在今後創作中能不斷的創作新的設計作品,並在學術設計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商業設計最重要的核心問題不是設計而是溝通,溝通大於設計,所以一個設計師要有淵博的知識,要多寫文案,因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一定是一個好的“文案”。對於未來他懷有憧憬,希望在5年或10年後能進入高校教學,把自己學到的商業設計經驗不斷注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領略商業設計世界。
對於設計類專業大學生的現狀他一直關注著,他回憶當初在北京工作期間,曾和很多央美的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很多在校學生都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很渴望學到更多的東西。他覺得大學生應該多去實踐,學校提供的資源畢竟有限,有很多的東西需要社會實習才能體會到。提早接觸商業設計,對畢業而言是一個好的鋪墊,這樣在畢業時能夠更好的勝任商業設計。另外就是提倡大學期間多參加設計比賽,鍛鍊自己的思維,多創作好的作品,為自己今後做好鋪墊。2011年11月11日、2012年5月17日他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與山東工藝美院做了講座,在講座中分享了設計理念和心得,他認為我們在做好商業的同時,也要做些相應的學術活動。而在另一方面他談到設計師要學會自我提升和推廣,設計師在做好設計的同時要善於推廣自己,樹立好自己的形象。並且強調了商業與學術齊頭並進。

榮譽成就

第二屆德國萊比錫世界海報展/全場金獎
德國國際政治海報雙年展金獎
Hiii Typography 2013字型競賽銀獎(金獎空缺)
第八屆烏克蘭4th BLOCK國際環境海報三年展/評審團特別獎
第八屆義大利國際圖形設計暨平面設計展覽一等獎
第五屆義大利GOOD50X70國際海報展/最佳海報設計獎
第二屆中國國際新銳設計師雙年展/金獎
第四屆義大利都靈國際海報雙年展大獎
第十四屆波蘭國際戲劇海報雙年展優秀海報獎
國內外展覽信息:
2014第十九屆芬蘭拉赫蒂國際海報三年展
2013第七屆保加利亞索菲亞國際戲劇海報三年展
2013第六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
2013第九屆俄羅斯國際商標標誌雙年展
2012第八屆斯洛伐克特納瓦國際海報三年展
2012第四屆波蘭奧斯維辛社會政治海報雙年展
2012第五屆法國巴黎國際海報節
2012第八屆亞洲平面設計三年展
2011第十八屆芬蘭拉赫蒂國際海報雙年展
2011第八屆丹麥奧胡斯國際海報雙年展
2011德國德中平面設計雙年展
2010、2011第六、七屆德黑蘭國際字型海報年展
2010、2012第六、七屆國際商標標誌雙年展
2012第三屆義大利SEED OF PEACE國際海報展
2012第五屆伊朗覺醒世界獎
2012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入選獎(中國文聯、美協、北京市政府主辦)
2012首屆中國設計大展提名入選4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
2011第六屆方正獎中文字型競賽優秀獎
受邀出席
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成立50周年/ 國際平面設計邀請展
ICOGRADA成立50周年(WCDD)27周年英國倫敦戶外平面設計邀請展
第52屆米蘭國際設計周/東方設計周單元
第十九屆美國科羅拉多國際海報邀請展(世界五大海報展)
應邀參加義大利2013“米蘭設計周”——東方設計展(世界三大設計展覽之一);
2013義大利佛羅倫斯美第奇博物館“首屆中、意青年藝術家作品聯展”;
韓國國際海報雙年展;
第二屆上海亞洲平面設計雙年展
大連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
第六屆波蘭國際戶外平面設計邀請展
第20、21屆韓國數碼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
韓國愛和平國際海報邀請展
中德平面設計邀請展
深圳成立30周年平面設計邀請展

作品評價

設計作品在追求特有的構圖,特有的黑白關係,圖形意識強烈,始終在運用自己的內心視野擴充我們這個時代中那些被異化,感受到異化或者拒絕異化的人,運用極其簡約的圖形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某種具有共性的壓抑感和孤獨,很多創作作品在體現一種社會觀念、社會底層人物帶來的對於個人內心的衝擊。單純、簡潔、精神化的圖形作品,作品在表達其內在的同時,體現作品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所謂的圖形力量,一個作品可以單純樸實,但傳達的圖形力量是強大的。每個人似乎無時無刻不處在清醒而痛苦的自覺中,他們極度地感覺到生命的存在,我想用圖形設計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圖形作品將西方圖形設計觀念與中國傳統哲學理念相結合,圖形作品注重人性層面的理性剖析,富有思辨色彩又不失哲理的鋒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