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鎮(陝西省紫陽縣向陽鎮)

向陽鎮(陝西省紫陽縣向陽鎮)

向陽鎮距紫陽縣城6.5公里,南接芭蕉鄉(2001年調整區劃後,原芭蕉鄉,撤併於向陽鎮),北依城關鎮煥古鎮,西接紅椿鎮。面積132.83平方千米,全鎮轄18個村一個居委會,總人口19035人(2017),耕地面積20370畝,水田1617畝,森林覆蓋率達51.7%,茶園27100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90元。境內交通便捷,襄渝鐵路、包茂高速路和紫漁公路橫貫全鎮,全鎮村村通水泥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向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陝西省紫陽縣
  • 地理位置:陝西省紫陽縣
  • 面積:132.83平方千米 
  • 人口:19035人(2017) 
鎮情簡介,經濟發展,綠色產業,新農建設,產業建設,特色旅遊,

鎮情簡介

向陽鎮是一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秦巴深處育明珠,漢水河畔競風流。”美麗的向陽鎮棲任河而生,寄茶山而依,任、渚兩河“鴛鴦水”繪就向陽錦繡山河。清朝中葉以來,向陽就有了“小漢口”的美譽,商賈如雲,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客商在此都建有會館。臨江而建的“報恩塔”,飽經歷史滄桑,訴說一段知恩圖報的美麗傳說。時代的進步,歷史的變遷,到了本世紀初,向陽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襄渝鐵路橫貫全鎮,設有寬大的站台,漁紫公路穿境而過,西渝高速公路將跨境而過,任河、渚河在此交匯,水路通向各地。境內有享譽全國的西北茶葉研究所,茶山秀美,民歌悠揚。基礎設施
向陽鎮向陽鎮
陝西省紫陽縣向陽鎮
鎮黨委始終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重點,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盡心盡力的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切實推進以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緊緊抓住通村水泥路項目和移民項目、交通項目扶持,大力發展交通,大力發揚毛壩竹山“村道”精神,新修村組公路260公里,通村水泥路硬化112公里;大力實施電網改造和安全飲水工程,實施電網改造120桿公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25處,全鎮80%的村民眾用水、用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以板石風格為特色的民居項目。緊緊圍繞“喜迎高速路、建設新向陽”這一目標,利用生態移民、遷移式扶貧、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實行領導包抓,幹部包戶,政策獎補,高速路沿線的村實施民居改造和危房改造1000餘戶,實施農村改廁780戶,建沼氣池 560口,板石特色民居建設既改善了民眾的人居環境又為發展旅遊奠定了基礎,成為高速路沿線一道亮麗的風景。
三是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鎮黨委充分認識到農田水利建設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是農業增產增收的根本保證。鎮黨委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加大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大力實施“丹治工程”,新修河堤6000米,新修堰渠5500米,建水窖310口,新修基本農田320畝,確保了近幾年農業生產旱澇保收。

經濟發展

近來年,向陽鎮黨委、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富硒生態經濟強縣戰略,面向市場,解決思想,調整結構,突顯特色,注重質量,提高效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產業帶動、城鎮帶動、開放帶動的發展思路,打茶葉產業優勢牌,走發展富硒生態經濟特色路,把農業產業化、資源開發、小城鎮建設作為促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來抓,全面推進茶、桑、畜牧產業化建設,有力地推動了鎮域經濟的發展。2002年全鎮全鎮農業總產值2050萬元,人均收入1290元,比2001年淨增10.4%。
全鎮共建有天然無公害茶園12242畝,優質桑園4000畝,養羊9121隻,養豬10943頭。成為全鎮農業經濟龍頭的茶葉產業建設被鎮黨委、政府作為富民強鎮的農村主導產業,2003年全鎮建成天然無公害豐產密植茶園5733畝,達到人均1畝茶。
向陽鎮風光旖旎,地阜物豐,境內盛產山野菜、食用菌、魔芋、藥材、煙煤、板石、石灰石、石棉、紅頁岩、鋰藏量豐富。茶飄香,引鳳棲。

綠色產業

全鎮共發展茶園6000畝,高質量、高標準管護茶園27100畝,新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2個,茶葉初制加工廠39個,全鎮年產名優茶400噸以上,促進農民人均茶葉增收1500元以上。與此同時,採取大戶帶動、示範引導、資金獎補、貸款貼息等辦法,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全鎮發展核桃3000畝、魔芋2500畝、厚朴5000畝,畜牧、蠶桑、烤菸得到長足發展。全鎮“低山茶葉蔬菜、中山魔芋蠶桑、高山木本藥材”的立體農業模式基本形成。

新農建設

新農村建設和集鎮建設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的“晴雨表”,鎮政府把這兩項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一是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2006年以來,我們共向上爭取新農村建設示範村3個,扶貧重點村8個,特困村建設4個,在建設過程中,因地制宜,傾力實施產業增收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家居環境改造項目,每個村都有主導產業增收,有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家居環境煥然一新,極大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尤其以營梁為重點的新農村為全縣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示範。
二是紮實推進集鎮建設。著力抓好以向陽大道為重點的集鎮建設項目。累計投資5000萬元,切實加快集鎮街道環境改造,其中:投資150萬元的向陽大道新街於2010年8月投入使用,新增集鎮人口400餘人;投資160萬元的政府綜合樓和投資70萬元的農貿市場即將竣工;投資80萬元完成了集鎮6條排洪溝的治理;投資10萬元完成了集鎮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投資25萬元完成了集鎮亮化工程,集鎮路燈即將安裝,集鎮街道路面硬化及排水排污消防等工程已全面實施,近期即將竣工,集鎮環境面貌明顯變化,功能日趨完善。
向陽鎮共引進企業3個,引進資金8000萬元,全力幫扶紅蝶化工、富硒食品公司、恆佳板石、向陽茶廠等企業做大做強,使其增產達效,全面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年度招商引資任務。

產業建設

核桃產業
2009年以來,向陽鎮址風村率先成立了綠洲核桃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已完成核桃建園1500畝。十二五期間將在全鎮大力推廣核桃種植業,計畫在原有基礎上再建1500畝,力爭兩年內完成3000畝規範種植。
厚朴產業
十一五期間,向陽鎮按照“低山茶葉蔬菜、中山魔芋蠶桑、高山木本藥材”的立體農業發展模式,已發展厚朴5000畝,十二五期間將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15000畝,實現厚朴種植面積突破20000畝的目標,促進農民增收。
茶葉產業
十一五期間,全鎮共發展茶園6000畝,高質量、高標準管護茶園27100畝,新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2個,茶葉初制加工廠39個,全鎮年產名優茶400噸以上,促進農民人均茶葉增收1500元以上。

特色旅遊

瓦房北五會省館
北五省會館位於紫陽縣向陽鎮瓦房店任河與渚河交匯處,距紫陽縣城8公里,是陝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後期古建築之一,總體結構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蘊涵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極高的藝 術價值,在陝西會館遺址中尚屬少有,具有極高文物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會館在明清時期就已十分繁榮,茶馬古道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絲綢之路,是一條重要的商貿通道,而陝西紫陽就是這條茶馬古道上的發源地之一,產於紫陽的“紫陽毛尖”便是從這裡久負盛名的,並躋身於全國十大名茶之列。
特別是至今保存完整的約300平方米的壁畫,為陝西罕見、全國少有,對研究商貿會館史、建築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茶馬古道,芭蕉渡口
茶馬古道,芭蕉渡口,千年風姿,四季獨秀。芭蕉紀念亭、千年楓樹、鐘林飛瀑、天生石橋、斷嘴石雞、弓筆化石等人文自然景觀點綴青山綠水間,最是休閒遊樂好去處。
芭蕉亭芭蕉亭
原芭蕉鄉(後撤併於向陽鎮)位於紫陽縣城西南11公里,面積60.58平方公里,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安康地委所在地。境內風光旖旎,有千年楓樹、天生石橋、斷嘴石雞、鐘林飛瀑等特色景觀。作為古代“茶馬古道”的一處驛站,千百年這裡的佳茗如同亘古不息的任河碧波一般千古流香。
原芭蕉鄉作為紫陽重點茶葉鄉鎮之一,始終堅持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現已有茶園7600畝,名優茶加工點13個,年產茶68噸,產值460萬元,茶葉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新時期,芭蕉人正借兩線建設的歷史機遇,努力譜寫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