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貨幣需求與實際貨幣需求

持幣者在當前價格水平下對貨幣的需求為名義貨幣需求,它以貨幣單位(如“元”)來表示;在名義貨幣需求基礎上剔除物價因素,以貨幣所實際對應的社會資源即商品和勞務表示的貨幣需求,即為實際貨幣需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義貨幣需求與實際貨幣需求
  • 類別:貨幣
  • 所屬:經濟
  • 單位:元
正文,

正文

持幣者在當前價格水平下對貨幣的需求為名義貨幣需求,它以貨幣單位(如“元”)來表示;在名義貨幣需求基礎上剔除物價因素,以貨幣所實際對應的社會資源即商品和勞務表示的貨幣需求,即為實際貨幣需求
名義貨幣需求 最簡單的名義貨幣需求表述式由I.費希爾的交易方程式演變而來,即:
由於 MV=PQ因此有:後式中,Md為名義貨幣需求,P為價格水平,Q為一定時期由貨幣媒介的商品勞務量,V為同期貨幣的流通速度。該式由I.費希爾的交易方程式MV=PQ演變而來,由於這是一個恆等式,左端為一定時期已實現的貨幣購買力,右端為同期所實際提供的商品供給總額,因此,名義貨幣需求的公式總是成立的。由於Q、V在短期(如一年)內不易改變,故可假設公眾的名義貨幣需求價格水平呈同比例增減。又因價格水平可視為貨幣價值的倒數,則名義貨幣需求可用DD曲線(需求曲線)表示,如圖。 圖中名義貨幣需求與貨幣價值呈同比例不同方向的變動,貨幣價值與物價呈反比,物價水平又與貨幣供給量按同比例同方向變動,因此,貨幣供應量成為名義貨幣需求量的主要決定因素,並且在均衡狀態下名義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量。由於Q、V在短期內雖無大的改變但並非完全不變,因此上述結論僅僅是一種極端的理論假設。
J.M.凱恩斯首次強調了貨幣作為資產或價值貯藏的重要性,並基於對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分析引入了利率因素,由此將名義貨幣需求分解為兩部分,其交易需求由名義收入決定,其資產需求由利率水平決定。凱恩斯關於名義貨幣需求的公式可一般地表示為:
名義貨幣需求與實際貨幣需求
名義貨幣需求與名義收入依同一方向變化,而與名義利率呈相反變動。
M.弗里德曼進一步採用資產結構等方法分析名義貨幣需求,具體分析了影響名義貨幣需求的多種因素,將名義貨幣需求定義為受四組變數綜合影響的函式,即: 實際貨幣需求 在計量分析中,通常將名義貨幣需求以具有代表性的物價指數(如GNP平減指數)平減後,可得實際貨幣需求。由於包含物價因素在內的名義貨幣需求不能直接反映公眾的真實需要,所以人們更注重或考察得更多的是實際貨幣需求。仍以最簡單的交易方程式為例,由於1/V可表示為k,代表國民收入中以貨幣形式持有的份額,因此: 實際貨幣需求不同於名義貨幣需求的是,它只隨k、Q的變動而變動。當實際收入(Q)越高時,實際貨幣需求越大,同樣,持幣率k越高時,實際貨幣需求越大。若設定Q、k在短期內不變,則實際貨幣需求為一恆常值,即 凱恩斯在肯定實際收入或產量對實際貨幣需求具有決定影響的同時,進一步指出了利率對實際貨幣需求的重要作用,因此,實際貨幣需求被視為實際收入和利率的函式,即:式中實際貨幣需求、實際收入及利率的關係如圖。圖中實際貨幣需求(f)向下傾斜,表明它同利率的反函式關係。實際貨幣需求由f(y1)向f(y2)的位移,表明它同實際收入的正函式關係。
弗里德曼認為:財富總值、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比例、貨幣與其他資產的預期收益及其他因素為實際貨幣需求的四個決定因素。實際貨幣需求與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循相反方向變動,與物價上升率呈反方向變動,與總財富呈相同方向變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