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鴻昌故居

吉鴻昌故居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花園路5號,是一座磚木結構帶庭院的三層英式小洋樓,因外觀為紅磚牆,又名“紅樓”。該樓初建於1917年,由沙得利工程公司工程師沙得利設計。該樓共有樓房11間,平房2間,樓過堂2間。該樓現為天津和平醫院使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本名吉鴻昌
  • 所處時代:現代
  • 出生地:河南扶溝人
  • 主要成就:寧夏省政府主席
簡介,基本資料,景點概況,歷史背景,吉鴻昌簡介,地理氣候,

簡介

河南扶溝人吉鴻昌,早年參加西北軍,以英勇善戰升為旅、師長。1929年
任寧夏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第十軍軍長、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三十軍軍長。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天津繼續進行抗日活動,同年11月9日被國民黨復興社特務刺傷被捕,24日在北平陸軍監獄英勇就義。
吉鴻昌故居吉鴻昌故居
吉氏故居在天津和平區花園路5號,是一所三層小洋樓,又名紅樓,是吉鴻昌烈士在天津進行抗日活動的住所。該樓建於1917年,磚木結構,孔機磚清水牆,舊時沙得利工程公司設計,總建築面積一千餘平方米,是吉鴻昌將軍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購自德善堂。樓房首層作為接待用,臥室、客廳設在二樓,三樓為秘密印刷處。

基本資料

坐落地點:天津市和平區花園路5號
建造年限:1917年
占地面積:1.45畝
建築面積:1408多平方米
建築結構:磚木結構
建築風格:英式建築
使用情況:現為和平醫院

景點概況

吉鴻昌故居坐落法租界40號路(今和平區花園路5號),是一座三層小洋樓,又名紅樓。是吉鴻昌烈士在天津進行抗日活動的住所。該樓建於1917年,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紅機磚清水牆,舊時沙得利工程公司設計,總建築面積一千餘平方米,是吉鴻昌將軍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購自德善堂。樓房首層作為接待用,臥室、客廳設在二樓,三樓是地下黨秘密印刷室,樓下為接待地下黨員住房。 愛國將領吉鴻昌於1930年以有餘堂名義買下法租界40號路這座樓房,第二年全家遷入。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曾任寧夏政府主席的他和馮玉祥等組成抗日同盟軍,並親任前敵總指揮。1933年抗日同盟軍蔣介石與日本侵略軍夾擊下失敗,吉鴻昌返回天津住在這裡,繼續進行抗日活動。他在這所住宅樓內籌措經費,蒐集武器,進行秘密革命活動。
吉鴻昌故居吉鴻昌故居
為了適應地下工作需要,吉鴻昌將這所樓房進行改造,將二樓的三個門改成七個門,使樓內門門相通,間間相連。樓上南側做客廳,牆壁上懸掛吉氏親筆所書條幅:松間明月長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論。1934年他在天津飯店被捕,後被秘密殺害。吉鴻昌就義後,其夫人胡紅霞為籌辦喪事將這座故居以低價抵押給他人,全家租住在牛津別墅。1944年4月此故居售於他人,1955年又賣與和平區中醫聯合診所,現為和平醫院。1981年,新建磚混二層樓房一幢,現全所共有樓、平房68間,總建築面積1617.61平方米。
1982年7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這座故居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9月,和平區青少年敬捐刻有“吉鴻昌烈士故居”的漢白玉橫匾,鑲嵌在紅樓北側正中,院牆爬滿藤蘿,使吉鴻昌故居熠熠生輝。1995年11月,在吉鴻昌將軍誕辰百年之際,中共天津市和平區委、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政府,在紅樓前的中心公園塑起一尊吉將軍的青銅雕像:吉將軍手持大刀,立馬遠眺,姿態威武,氣宇軒昂;雕像的基座上鐫刻著吉將軍在刑場上以大地為紙、枯枝作筆書寫的詩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歷史背景

吉鴻昌是中國著名的愛國將領,為了抗日反蔣活動,他攜家來津,在天津住了很長時間,現在的和平區花園路4號就是他舊時在天津的居所。吉鴻昌18歲從軍後,以其出類拔萃的才能與果敢晉升為旅長、師長、軍民,後又任寧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由於他反對國民黨的對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被蔣介石強令出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吉鴻昌回國,攜家眷由上海來津,隱居在法租界內的這座紅樓里。 吉鴻昌經常出沒於北平(今北京)和天津之間,進行抗日反蔣活動。1933年,他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成察綏抗日同盟軍,親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1934年,又在天津創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任中央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11月9目的一次秘密活動中,吉鴻昌在天津國民飯店被捕,24日在北平被國民黨殺害。
吉鴻昌故居及前方的銅像吉鴻昌故居及前方的銅像
吉鴻昌在津期間居住過的這所西式樓房,曾一度成為進行抗日活動的秘密活動點。他與妻子胡洪霞多次變賣衣物和財產,為抗日前線購買武器。為安全起見他將這些武器藏在二樓夾道的地板層內,再轉運到抗日前線。在這裡,吉鴻昌與宣俠父等同志共同設立了秘密印刷所,編印《民族戰旗》》、《華北烽火》、《長城》等刊物,宣傳抗日道理。這座居所記載了吉鴻昌先生生前可歌可敬的愛國行為。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將領,196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吉鴻昌故居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吉鴻昌簡介

吉鴻昌河南省扶溝人。生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1913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27年4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十九師師長。1929年7月任第十軍軍長,在逼走原寧夏省主席門致中後,自兼寧夏省主席。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後,接受蔣介石改編,任二十二路軍總指揮。1931年初稱病去上海,歸隊後化裝潛入鄂豫皖蘇區參觀,思想急劇轉變,於是撤兵罷戰,拒絕進行“剿共”戰爭。8月被撤職,9月被迫出國考察。1932年回國,8月潛回湖北宋埠策動舊部起義失敗。1933年2月到張家口參與籌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二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兼張家口警備司令,將日偽軍驅逐出察哈爾全境,收復多倫多。1934年1月去上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到天津繼續進行抗日統一戰線的活動。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黨特務刺傷後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陸軍監獄從容就義。1945年,中共召開“七大”,黨中央決定授予吉鴻昌“革命烈士”稱號。
吉鴻昌吉鴻昌

地理氣候

吉鴻昌故居所在地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壓控制,盛行西北風,天氣寒冷乾燥,少雪。夏季受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邊緣影響,多偏南風,且高溫、高濕,雨水集中。春、秋兩季為季節轉換期,冷暖空氣交鋒頻繁,春季乾旱多風少雨,冷暖多變;秋季風和日麗,深秋季節常有寒潮侵襲。年平均氣溫為11.4~12.9℃,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為-3.0~-5.4℃;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5.9~26.7℃。
春季日平均氣溫回升迅速,可由3月的5℃左右逐漸升至5月的近20℃;秋季氣溫下降明顯,至11月日平均氣溫可降至4~6℃。由於受季風影響,風隨季節變化明顯。冬季盛行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秋季風向多變。年最多風向為西南風。一年中春季大風日數最多,平均風速最大,冬季次之,夏季平均風速最小。年平均無霜期為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射2610~3090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