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語璽

吉語璽,亦有稱為成語璽的,也是私璽之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語璽
  • 有稱為:成語璽是私璽之一種
  • 出自:《古璽彙編》
  • 多見於:春秋戰國時代留下的璽印
歷史背景,具體內容,

歷史背景

在春秋戰國時代留下來的璽印中,箴言璽占有很大的比重,羅福頤主編的《古璽彙編》中就有120多種。從這些箴言、成語璽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德行的一方面;同時也可看到當時人的審美觀點,即璽印不全是為實用而製作的,有一部分可以說是為了審美而製作的。有的璽印內容,也不涉及修身、吉祥,如“石人”的“石”即“碩”,碩人是指儀容俊美女子。《詩經·考粱》有“碩人之軸”、“碩人之寬”。《碩人》中有“碩人其頎”、“碩人敖敖”。箋注日:“碩,大也。言駐姜信表長麗俊好,頎頎然。”宋代封贈婦人之號日碩人。因此,過去習慣說古璽是實用藝術,這個觀點不全對。

具體內容

其內容多為祈求吉祥、長壽、得官、致富等,如較說細可分為:一是祈求個人的康壽和家族的興旺,如“君壽”、“長壽”、“宗昌”、“千秋萬世昌”等;二是關於祈求個人致富的,如“富”、“千金”、“宜有金”、“日入千萬”等;三是祈求得官,因為古代有途乃得財得福之道,如“宜官”、“長官"等等。這些吉語,多是當時民間的語言。從這一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私有制下人們的思想意識。故此類內容的私璽極多。璽印面形狀和紋飾都很多(詳後),其文字有一字、兩字、三字、四字,也有多至五字的。朱白文皆有,一般多為鑄印;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12厘米以上,不過一般多在一二厘米之間。現按字數多少列舉如下:
一字者有:“昌”、“吉”、“安”、“富”、“生”、“事”、“尚”、“明”、“正”、“和”等。 兩字者有:“宜行”、“宜事”、“宜官”、“宜生”,“宜樂”,“宜王”、“徒志”,“得志”、“得眾”、“右生”、“富生”、“長生”、“安官”、“千秋”、“千萬”、“千金”、“善生”、“善壽”、“君壽”、“福壽”、“千羊”、“萬金”等。
三字者如:“敬金事”、“宜有金”、“百萬金”、“大吉金”、“有千萬”、“千金牛”、“宜千金”等
四字者如:“宜有千萬”、“日入千萬”、“出入大吉”、“宜士和眾”、“大吉昌內”、“宜土和眾”、“王有大吉”、“宜有千金”、“宜有萬金”等等。
行”、“想之”、“正行”、“修身”、“和善”、“忠信”、“忠仁”、“亡私”、“自私”、“安官”、“中正”、“中愛”、“中青”等。
其中的“敬身”,這是儒家修身理論的基本原則。孔子有言:“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又“敬事”璽很多,即敬謹處事。《逸周書·諡法》:“敬事供上日恭。”《論語·學而》:“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又如“敬守”,意即恭敬遵守禮制的規定。《禮記·效特性》:“知其義而敬守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想事”,亦敬事也。《說文》:“想,敬也,從心折聲。”其他如“愆命”、“恕言’’等,凡有“想’’字之璽,其義同也。
“中正”,即使自己的品行完全符合禮制的要求,正確而無偏差。《禮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其他如“中行”、“正行"、“有行”等內容含義略同。
“自私”,亦屬修身之類成語。“私”訓“愛”字。《儀禮·喪服》:“子不私其父,則不成為子。”因此“自私”即“自愛”。《墨子·兼愛》:“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
“中青”的“青”讀作“精"似互人聰說,參看《香港尹文大學文物管藏印集別。《管子·J心術》:“中不精者,心不治。”中精,意即心中潔淨粹美。“想禾敬明”、“忠仁思士”、“正行治士”等。
“日敬毋治”的“治”讀作“怠”,意即日夜敬奉,不可懈怠。《儀禮·士昏禮》:“戒之敬之,夙夜毋上士之右”之“右”即佑,訓輔佐。士即知識分子中學問與品德修養較高的人,輔佐上司與王等。如有“王之上士”正行亡私”,王孫之右”、“君子之右”等,皆有輔佐君王,以治理邦家也。意即應具有端正行為而亡去私心。“正行"意指行為應端正。
“徑事得志”的“徑’’讀作“經”,“志”讀作“知”。《禮記·哀公問》:“公日:寡人蠢愚,宜煩子志之者也。”鄭注:“志,讀為識,識,知也。”經事得知,意即對某事物,應實踐取得經驗,方可得到知識。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性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