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機械工業學校

長春市機械工業學校始建於1958年,隸屬於長春市教育局,是全省辦學規模最大的機電類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校、國家級示範專業校、國家數控技術套用領域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中專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校、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高職與中專教育分會常務理事校、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專業委員會理事校、市中等職業教育機械專業研究中心、市中等職業教育機電特色校、享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長春市市民滿意學校等多項殊榮,在校生6000餘人。

辦學規模,辦學特色,

辦學規模

學校本部地處第一汽車製造廠、汽車文化園與汽車貿易開發區的黃金三角帶。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各種教學、生活和服務設施齊全。
學校淨月校區位於國家級森林公園淨月潭附近,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擁有省內規模最大的機械加工技術實訓中心,各類實訓設備351台(套),可同時容納近千人進行各機加工種實訓。
學校擁有一支教學力量雄厚、教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全校教職工牢固樹立“學校是服務者,學生是服務對象”的新型教育服務觀,結合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圍繞為學生就業服務這條主線,努力培養學生以“職業技能+職業道德”為重點的綜合職業素質。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確立了“就業率、就業滿意率、專業對口率”兼顧的畢業生就業總原則,與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幾百家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供需關係,畢業生供不應求,形成了企業上門爭搶、預定畢業生的良好局面,徹底解決了學生就業的後顧之憂。
學校堅持實行“多層次”辦學,與長春廣播電視大學聯辦大學專科學歷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讀取大專,實現中專、大專同時畢業。
面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難得發展機遇,作為吉林省機電類技能型人才培養搖籃的長春市機械工業學校,將繼續秉承“學技術、做藍領、終身受益” 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龍頭,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突出機電特色,創辦一流學校” 的辦學方向,憑藉其多年寶貴的職業教育辦學經驗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在職教改革與發展中挺立潮頭、敢為人先、大展宏圖,再創輝煌
近幾年來,學校領導班子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確立了“以學生崗位技能培養為主線,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規模求效益”的總體發展思路,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教育理念的更新、辦學方向的確立、以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為重點的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影響的日益擴大、機電品牌效應的形成、就業形勢的持續火爆、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特別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推出,為學校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機遇,走上了一條“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內涵式發展之路。

辦學特色

1、辦學理念科學,辦學方向明確。學校始終堅持“學技術、做藍領、終身受益”的辦學理 念和“以市場為取向,以就業為龍頭,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突出機電特色,創辦一流學校”的辦學方向,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能型人才為宗旨,以“保證就業,高起點就業,持續就業”為特色,努力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積極開展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活動,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積極開展“城鄉對接”活動,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
2、轉變觀念,樹立新型教育服務觀。學校在全校教師中積極倡導“學校是服務者,學生是服務對象”的新型教育服務觀,明確提出:學校為學生提供教學、生活、安全、就業等方面的服務,按照既定的目標、方向、標準、要求,一絲不苟地培養學生,使學生受益,使學生就業,使學生滿意,是學校對學生和社會的承諾,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3、深化辦學模式改革,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學校高度重視辦學模式創新,採取長短結合、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形成了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重,校校聯合、校企聯合、"訂單"教育、城鄉對接、國際合作等多形式並舉的多元化辦學格局。
4、培養目標定位準確。學校以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宗旨,貼近市場、走進企業、面 向一線、立足崗位,確立了三個方向的培養目標:一是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面向生產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二是在成人教育方面,積極開展與有關院校的聯合辦學,以培養企業中高級技術 和管理人才為目標,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長短期培訓方面,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積極開展面向企業在崗、轉崗、下崗職工,社會富餘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