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哲學思想

史達林哲學思想

史達林的哲學思想同他的革命實踐活動相適應,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達林哲學思想
  • 外文名: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 國籍::蘇聯民族
  • 政黨::蘇聯共產黨
作者簡介,革命實踐歷程,哲學思想發展,哲學貢獻評價,

作者簡介

中文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
外文名: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
國籍:蘇聯民族:喬治亞出生地:俄羅斯帝國 提比里西省的哥里城
出生日期:1879年12月21日
逝世日期:1953年3月5日
職業:政治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軍事家
信仰:無神論
主要成就: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第1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蘇聯大元帥
政黨:蘇聯共產黨

革命實踐歷程

1894年在梯弗里斯(今提比里西)正教中學讀書時開始參加革命活動。
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899年因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從此成為職業革命家。這個時期,史達林研究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還閱讀了多種列寧著作,受到列寧思想的深刻影響。
從1903年起,他就成為列寧的布爾什維主義路線的堅決擁護者。
1912年他當選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並受黨的委託領導俄國中央局工作。同年遵照列寧的指示創辦《真理報》。
從1901年 3月至1917年2月,他先後被捕7次,流放6次,從流放地逃出 5次。在這期間從未間斷過反對沙皇制度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鬥爭。
1917年二月革命後,他當選為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
同年10月被選進黨領導武裝起義的總部。十月革命勝利後,史達林任蘇維埃政府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等職,為粉碎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國內地主資產階級的反革命叛亂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2年 4月當選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的第一任總書記。
1924年列寧逝世後,史達林一直處於蘇聯共產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崗位。
1941年5月至1953年3月,他先後擔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和部長會議主席;在衛國戰爭時期,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國防人民委員、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1953年3月5日因病逝世。史達林雖然有肅反擴大化和在晚年鼓勵個人崇拜的錯誤,但是,他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理論家。他領導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反對托洛茨基主義、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捍衛了列寧主義,維護了蘇聯黨和國家的統一和團結;領導了蘇聯黨和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科學地論證並在實踐中證實了列寧主義關於可能在一個國家建成社會主義的理論;領導了反對德國法西斯侵略的衛國戰爭,並領導了戰後的恢復工作,使列寧締造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哲學思想發展

史達林的哲學思想同他的革命實踐活動相適應,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
1906~1907年,史達林在他所寫的總題為《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一組文章中,初次系統地表述了自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和哲學體系,這個體系就是辯證唯物主義。他認為辯證方法就是要把社會生活理解為不斷運動和不斷發展的過程,辯證法就是生活中永恆存在的破壞和創造、新東西和舊東西、生長著的東西和死亡著的東西的辯證法。並以此批判了民粹主義認為事物凝固不變的形上學觀點。史達林認為唯物主義指的就是“物質方面的發展,外部條件的發展,先於觀念方面的發展,先於意識的發展”,同時,他反駁了把辯證唯物主義歪曲為庸俗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的謬論。在文章中,史達林還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要促進經濟關係的根本改造的觀點,並捍衛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這一組文章宣傳和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許多基本觀點。在20世紀初期布爾什維克批判無政府主義的鬥爭中有積極的社會影響和歷史意義。但這些文章是他作為一個年輕的、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時候寫的,因而包含有一些不妥當的觀點。例如,他把質變等同於革命,把進化歸結為單純的量變,從而認為達爾文主義“不僅擯斥居維葉的激變,而且擯斥包括革命在內的按辯證法來了解的發展”;對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對存在的關係也作了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解釋,認為觀念的方面和物質的方面是同一個自然或社會的兩種不同的形式,並斷言“它們共同存在,共同發展”,而“決不能把它們看做不相依存的東西”。文章中的這些缺點在以後並未得到徹底克服。
史達林選集史達林選集
20~30年代中期,史達林在捍衛和闡發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新階段的列寧主義、反對托洛茨基主義和其他反列寧主義派別的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時期史達林的著作《論列寧主義基礎》(1924)、《論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1926)等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列寧階段的實質和內容,捍衛了列寧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揭露了Л.Д.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的荒謬性和反動性。在《論列寧主義基礎》中,史達林指出了列寧作為理論家的作用,指出了他的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對於發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意義。在這一時期,史達林還領導了蘇聯哲學界對機械論和德波林學派的批判,捍衛了列寧的哲學遺產,肯定了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作為一個新階段的劃時代意義。但是,在這一時期史達林把列寧哲學的內容僅僅歸結為《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而對列寧其他著作的哲學意義重視不夠;在對德波林學派的批判中,史達林給Α.Μ.德波林的哲學立場作出了“孟什維克式的唯心主義”的政治結論,不適當地把政治問題和理論問題混在一起,開了一個不良的先例。  30年代後半期,史達林總結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所引起的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正確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剝削階級必然消滅,以及剝削階級消滅後社會主義國家的階級關係的觀點。他認為,在削滅了剝削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中,還存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但它們同資本主義社會中同樣稱呼的階級階層已有根本性質的不同,是完全新的社會主義的階級、階層,它們之間的界線正在消失,階級特殊性也在消失,經濟矛盾和政治矛盾也在縮小、消失。史達林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關係的理論,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階級學說的有益探索。但到1937年,史達林卻又作出了社會主義事業愈前進階級鬥爭愈尖銳的錯誤論斷,成為當時肅反擴大化的理論依據。
1938年,史達林為《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歷史簡明教程》寫了第4章第2節,隨後出版了單行本,題為《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這篇著作中,史達林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世界觀,認為這一世界觀就是用辯證的方法和唯物主義的理論來認識、研究、解釋自然現象。他概括出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的 4條基本特徵:①把自然界看作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②把自然界看作不斷運動和變化、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狀態;③把發展過程看作量變到質變的發展;④對象、現象的內在矛盾是辯證法的出發點,這種矛盾的鬥爭是發展過程的內在內容。史達林還概括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的 3條基本特徵:①世界按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各種現象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不同形態;②物質是意識以外、不依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思維是高度完善的物質──人腦的產物;③世界及其規律完全可以認識,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具有客觀真理意義。在論述歷史唯物主義時,史達林提出社會生產的 3個特點:①生產始終處在變化和發展狀態,生產方式的變化引起全部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的改造;②生產的變化和發展始終從生產力,首先是生產工具的變化和發展開始,生產力是生產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它決定生產的發展過程。生產關係依賴於並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它也反過來影響生產力的發展;③新的生產力及其生產關係是在舊制度內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發生的。《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簡明、通俗的形式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許多原理,成為當時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必讀書,對廣大幹部民眾和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起到了巨大作用,並有頗大的影響。然而這篇文章也有一些缺陷,如辯證法的四條特徵論點本身是正確的,但第三條特徵把質變只歸結為爆發的飛躍,而忽略了質變的漸進形式的飛躍;第四條特徵撇開了對立面的統一問題;四條特徵還把否定之否定規律排除於唯物辯證法體系之外;把歷史唯物主義的對象局限於研究生產,把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關係這一重要問題僅僅放在闡明新思想的產生時簡單提了一下,把歷史簡單地歸結為生產方式的發展,忽視了對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闡述。最後,關於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完全適應的論斷,也是不正確的。
史達林在他晚年寫作的兩部著作《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從理論上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對一些重要的哲學問題進行了新的探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強調事物發展規律的客觀性,認為事物的邏輯是最重要的邏輯,因而人們必須承認並遵循客觀規律。同時史達林反對對客觀規律的作用作宿命論的解釋,反對把規律偶像化,反對去做規律的奴隸,認為人們能夠認識規律並駕馭它們,依靠利用它們來為社會服務。史達林發展了自己在30年代把質變定義為爆發的飛躍的觀點,提出了質變的飛躍採取突然爆發和逐漸過渡兩種形式的論斷,並根據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指出階級社會中重大歷史事變採取“爆發”形式的必然性以及無敵對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中逐漸過渡形式的普遍性,同時還提出了經濟基礎、意識形態以及諸如語言等社會精神生活現象的歷史發展都是採取逐漸過渡的飛躍形式。史達林第一次明確提出社會精神生活領域中並非所有現象都是上層建築的觀點,認為諸如語言這樣的東西既不屬於經濟基礎,也不屬於上層建築,因此,沒有階級性可言。在闡述生產關係的辯證的歷史作用時,他指出,生產關係在一定條件下充當生產力的推動者,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則是生產力發展的阻礙者,強調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依據生產力發展水平自覺調整生產關係的重要性。同時,他雖然仍堅持了30年代關於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二者“完全適應”的提法,但已覺察到這一論斷的問題,指出不能對這一提法作絕對的理解,認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力總是走在前面,生產關係只是經過一些時候才會被改造得適合生產力。史達林論證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認為基礎作為社會發展一定階段上的經濟制度,是由人們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的,任何基礎都有同自己相適應的上層建築。他還指出,上層建築並不是消極、中立地對待基礎的,它是促進和鞏固自己的基礎、消滅舊階級和舊基礎的積極力量,因而它是有階級性的。史達林提出了自己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和對共產主義社會的預見,指出社會主義並不否認個人利益,而是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城鄉之間、工農之間、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已經消失,但差別仍然存在,到了共產主義,這些差別中的本質差別將會消滅而非本質差別仍將保留;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是一個包括一系列經濟改造和文化改造的歷史階段,這個過渡的實現將使勞動最終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他還探討了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條件,提出了使產品不斷增長和豐富,滿足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需要,把社會文化發展到足以保證一切社會成員能全面發展的水平等要求,並對所有制的過渡,產品分配方式問題進行了探索。史達林晚期的哲學思想也有一些錯誤的論斷。他提出的上層建築隨著基礎的被消滅而消滅的觀點會導致否定上層建築的相對獨立性;他簡單地談論上層建築的階級性,會導致忽視意識形態領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批判繼承問題。
史達林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史達林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哲學貢獻評價

史達林的哲學思想所經歷的發展過程表明,他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未能認真學習和研究列寧的全部哲學遺產,尤其是忽略了《哲學筆記》的寶貴哲學價值和十月革命後列寧關於哲學研究的重要指示,這就使得他未能理解、揭示和繼承列寧哲學思想的全面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史達林在哲學上的貢獻可以概括為:①闡述並捍衛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中的列寧主義階段;②為堅持和普及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許多重要原理作了有益的工作;③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哲學上的探索,為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關於史達林哲學思想的評價問題,國內國際都存在著意見分歧,理論界仍在研究、討論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