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生物

史前生物

史前生物是指許多生活於地球上的生物體,年代範圍大約是從38億年前到大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保留文字紀錄以前。史前生物的型態包括了海洋中類似細菌的細胞生物,到藻類與原生生物,以及較為複雜的真核多細胞生物,如真菌、植物、軟體動物、昆蟲與脊椎動物等。

有少數的史前生物至今依然存在於地球上,例如腔棘魚一類被稱作活化石的生物。另外如鯊魚,也是經過數億年而沒有太大改變的生物。不過大多數曾經出現的生物,有99%已經滅絕,只留下遺骸、腳印或其他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前生物
  • 外文名:The prehistoric creatures
  • 代表性動物:三葉蟲、恐龍等
  • 生活年代:從38億年前到大約公元前3500年前
史前分類,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滅絕,重新發現,發展歷史,生命之初,早期生物,恐龍崛起,最早動物,史前生物遺蹟,

史前分類

史前共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時期。

太古代

地球形成約在50到46億年前。當時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漿橫流,環境之惡劣不在今日金星之下。但由於地球距離太陽較金星遠一些,且自轉周期合理,這為生命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隨著地球表面的不斷冷卻和水氣的增加,大地開始出現了水並逐漸匯集得越來越多。
約在3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的海洋。幾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機質,如胺基酸、核苷酸等,它們可能原本是地球上所有,也有一部分來自彗星。在太陽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機質出現了肽鍵並進而形成蛋白質。在隨後的幾億年中,這些蛋白質越來越複雜,終於在34億年前生命開始出現了。
時代事件
35億年前
最後共同祖先出現,細菌及古細菌分裂。細菌發展了光合作用的原始模式,但最初不會產生氧。這些生物透過電化學梯度產生三磷酸腺苷
33億年前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菌出現,它們以為還原劑,並排出氧。氧首先將海洋中的鐵氧化,產生鐵礦石。氧在大氣層的濃度上升,對很多細菌都有毒。

元古代

從距今34-18億年前這漫長的16億年中(要知道從地球上有了第一個動物到現在可能不超過10億年),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原始無真核細胞在不斷地進化。從距今18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震旦紀,大約又經過了12億年到6億年前,有細胞核、細胞器分化的真核生物出現了,從此地球進入了一個生命大發展的階段。這時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藍藻、紅藻和綠藻,原生動物大概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到距今6億年前時,已經有浮遊動物、杯海綿和腔腸動物了。
25億年前:一些細菌演化到有能力去使用氧來有效的從有機物中抽取能量。差不多所有生物都用相同的
三羧酸循環及氧化磷酸化來使用氧。"runaway icehouse"效應造成休倫系冰期。
21億年前:更多複雜的細胞出現,包括有細胞器的真核生物。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古細菌。大部份有細胞器的
都可能是從共生細菌衍生而來:線粒體會用像現今立克次體般從有機物抽取能量,而葉綠體則從
光及有機物合成能量。這是共同演化的例子。
12億年前:出現有性生殖,引發更快的演化。大部份的生命于海洋及湖中出現,一些藍菌已經生活在濕潤的
泥土中。
10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出現,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藻及海苔。
11-7.5億年前: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
9.5-7.8億年前:斯圖爾特冰期:這個時期是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覆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9億年前:每年共有481日,每天18小時。地球的自轉及公轉因潮汐力逐漸變慢。
7.5-5.8億年前:根據雪球地球假說,前寒武紀成冰紀的冰河時期非常嚴重,連海洋亦完全結冰,只有在
熱帶的海水仍保持是液態。
6億年前:多孔動物、刺胞動物、扁形動物及其他多細胞動物在海洋出現。(但亦有研究顯示最早的動物生活
在湖泊的環境中。)刺胞動物及櫛水母是最早有神經元的生物,神經元只是一個簡單的網,沒有
腦部或中央神經系統。
6-5.4億年前: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
5.8-5.4億年前:氧氣的累積使臭氧層可以形成。而臭氧層可阻擋太陽的有害輻射,使生命可以在陸地上發
展。
5.65-5.25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產生了所有現今動物的主要的門,其成因仍然存疑。以三葉蟲為主的
節肢動物是最主要的門。脊索動物的皮卡蟲可能是人類的祖先。奇蝦是達2米長的獵食
者,它的後代可能是海蜘蛛。
人們通常把震旦紀叫藻類時代。這一時期應該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準備階段。

古生代

地質年代的第三個代。約開始於6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一般分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和志留紀,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在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相繼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魚類在泥盆紀達於全 盛。石炭紀和二疊紀昆蟲和兩棲類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類為主,至志留紀末期,原始植物開始登上陸地。泥盆紀以裸蕨植物為主。石炭紀和二疊紀時,蕨類植物特別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魚類古生代魚類
寒武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寒武”原是英國南威爾斯的一座山脈名因地質學家研究了該處的地質而得名。約開始於6億年前,結束於5億年前。寒武紀的生物群中,以綠藻、紅藻等海生藻類植物最為繁盛,無陸生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如三葉蟲、低等腕足類和單板類、腹足類等多種軟體動物繁盛。
奧陶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奧陶”原是英威爾斯的一古代民族名,被地質學家用作地質年代名。約開始於5億年前。結束於4.4億年前。當時氣候溫暖。全世界幾乎都被淺海海水淹沒。生物種類極多,已發現並能保存為化石的有海生藻類和多種海生動物。其中有三葉蟲、筆石、蜓類、疊層石、腕足類動物中的海豆芽,軟體動物中的鸚鵡螺類、腹足類、瓣鰓類等。棘皮動物海林擒(現已絕滅,雲南、貴州、陝西等地有化石)。此外,還有海生節肢動物中的大型板足鱟和低等魚類等。
志留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三個紀。“志留”原是英國威爾斯的一個古代民族名,被地質學家用作地質年代名。開始於4.4億年前,結束於4.05億年前。志留紀淺海海水中仍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保存的化石主要有筆石、珊瑚、腕足類、瓣鰓類、頭足類、海百合、三葉蟲、鱟、海膽等。脊椎動物魚類繁盛。志留紀晚期,由於地殼運動劇烈,海水退縮,陸地擴大,低等陸生植物開始繁生。
泥盆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四個紀。泥盆(Devonshire)為英國得文郡名,因地質學家研究了該地的地層而得名。約開始於4.05億年前,結束於3.5億年前。泥盆紀的無脊椎動物,除珊瑚、腕足類和原始菊石外,昆蟲開始出現,其他各門動物也有發展。脊椎動物中的魚類(甲冑魚、總鰭魚)大量出現。泥盆紀晚期,出現了原始兩棲動物堅頭類,原始陸生植物蔗類和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五個紀。因研究英格蘭地質時,發現一套富含煤炭的地層而得名。是一個重要的造煤時代,約開始於3.5億年前,結束於2.85億年前,石炭紀時不僅海生的一類體小、結構簡單、具有鈣質殼體的原生動物紡錘蟲類繁盛,而且珊瑚、腕足類、昆蟲類也很多。兩棲類發展,原始爬行類出現。木本陸生植物石松、蘆木、種子蕨、真蕨、棵子植物科達樹繁榮。
史前生物史前生物
二疊紀
地質年代古生代的第六個紀。“二疊”為德文Dyas的意譯。地質學家研究德國地層時,發現石炭紀地層之上有兩組明顯地層,但大部分不含化石,而在蘇聯烏拉爾山脈西坡的彼爾姆地區同期的沉積中則含化石較多,可作標準地層。約開始於2.85億年前,結束於2.3億年前。本紀無脊椎動物以皺紋珊瑚、 類、腕足類、菊石為主,脊椎動物以兩棲類繁盛。植物方面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繼續繁盛。

中生代

地質年代的第四個代,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按先後次序可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3個紀。中生代的生物演化最為特殊,主要是爬行動物大為發展,不僅陸上出現大型爬行動物,有一些還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則能在空中活動,所以中生代曾被稱為爬行類時代,而鳥類、有袋類和有胎盤的哺乳動物也開始發生。在無脊椎動物中,軟體動物中的菊石類最為繁盛,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菊石時代。此外,箭石、腹足類和瓣鰓類等其他軟體動物也頗發展,逐漸顯示現代種類的初步面貌。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蘇鐵、銀杏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稱為裸子植物時代,但後期已有被子植物出現,至白堊紀後期更為顯著。中生代後期的地殼運動,對生物的演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種類(特別是恐龍)趨於絕滅。
三疊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德國地質學家研究了阿爾卑斯山的地層,發現這一時期的沉積物,明顯地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代表本紀早、中、晚三個世的時代,故稱為三疊紀。約開始於2.3億年前,結束於1.95億年前。無脊椎動物以菊石類、瓣鰓類為主,脊椎動物中的爬行動物開始發展。在我國雲南祿豐三疊紀末期的地層中,曾發現有獸齒類卞氏獸化石。裸子植物松柏、蘇鐵和蕨類植物繁盛。
侏羅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二個紀。“侏羅”一詞來自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Jura Mt.)。開始於1.95億年前,結束於1.37億年前。本紀陸上的真蕨、蘇鐵和棵子植物針葉樹繁盛,大型爬行動物恐龍繁盛,故稱恐龍時代。後期原始鳥類發生,海中無脊椎動物和爬行動物魚龍和蛇頸龍等也極為繁盛。
白堊紀
地質年代中生代的第三個紀,也是中生代最後一紀。白堊一詞來自歐洲西海岸白堊沉積層。開始於1.37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恐龍歷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現,硬骨魚類和軟體動物繁盛。本紀末,恐龍等均絕滅,標誌著中生代結束。白堊紀晚期,被子植物大為增多,鳥類和高等哺乳類陸續出現。
恐龍自三疊紀出現到白堊紀滅絕,它們統治地球達整整一億三千萬年之久。
假鱷龍(也許還有別的)分化為兩目,一是蜥臀類:分植食性的蜥腳亞目和肉食性的獸腳亞目;二是鳥臀類:又分為鳥腳亞目、甲龍亞目、劍龍亞目和角龍亞目四類。

新生代

地質年代的第五個代,也是地質年代最近的一個代。約開始於6700萬年前,延續至今。可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這個時期的生物已接近現代,脊椎動物的特徵是哺乳動物的興起和繁盛,後期出現了人類。植物以被子植物為主;植被帶的分化日趨明顯。氣候逐漸變涼,特別是後期,冷暖波動大,局部地區並出現冰川。這個時期的地層在我國絕大部分都以陸相沉積為主,並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著名的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和撫順煤田等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發生在這個時期的地殼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
第三紀
地質年代新生代的第一個紀。開始於6700萬年前,延續至距今200—300萬年前。哺乳類、鳥類和被子植物繁盛,類人猿出現。海生無脊椎動物以有孔蟲、六射珊瑚、腹足類、瓣鰓類為多。淡水中的軟體動物、魚類、輪藻、硅藻等大為發展。
第四紀
地質年代新生代的第二個紀。也是地質歷史的最後一個紀,約從距今200—300萬年前至現在。第四紀的最大特點是人類的出現,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化石,即發現於這個紀的地層中。這一時期的氣候發生劇烈變化,並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引起一些動植物的滅絕或僅遺留下極少數個體,如大熊貓和水杉、水松等。
史前生物

滅絕

伽馬射線“屠滅”史前生物
大約4.4億年前,地球進化歷史上發生了一次嚴重的生物大滅絕,大約三分之二的物種毀於一旦。最新研究表明,這次進化災難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當時的伽馬射線大爆發。它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使得太陽紫外線肆無忌憚地輻射,給當時的地球生物帶來了致命傷害。
研究小組負責人、美國天文學家阿德里安·梅洛特7日介紹說,這次生物滅絕被稱作“奧陶紀大滅絕”,在進化史上5次最為嚴重的大滅絕中排名第二。“對於這次生物滅絕,之前比較流行的理論解釋是由冰期到來所致。但我們(研究後)認為,有非常有利的間接證據可以說明,伽馬射線爆發才是真正原因。”
奧陶紀化石記錄顯示,當時三分之二的物種“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了”。
但化石也表明,那場持續時間長達50多萬年的冰期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梅洛特說,伽馬射線爆發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兩種現象。
伽馬射線“襲擊”地球時,會破壞地球大氣層平流層的分子結構,形成新的氮的氧化物及其他化學物質,使得地球被一層“棕褐色的煙霧”包圍,臭氧層也遭到嚴重破壞。這時,紫外線強度比正常情況要強至少50倍,足以使地表生物喪命。這一時期,大多數生活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生物,尤其是海洋淺水生物幾乎都滅絕了,而深水生物則幸免於難,這也是“伽馬射線說”的有力佐證。
伽馬射線的第二個影響就是,大量氮的氧化物的形成使得地球大氣層溫度下降,地表降溫,進而導致冰期的來臨。在這次生物大滅絕之前,地球上“超乎尋常的溫暖”。
史前生物大滅絕可能緣於全球變暖
在大約2.5億年前,地球上有約9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物 種消失。美國科學家研究認為,火山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可能引發了史前生物大滅絕 。
史前生物-猛獁象史前生物-猛獁象
據《科學》雜誌網站報導,以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沃德為首的研究小組通過化學、生 物學等手段,對南非裸露沉積層一處300米厚的截面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地球在 大約2.5億年前曾經歷了大約1千萬年的物種逐漸消失階段,然後突然進入一個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的階段。這一階段持續了大約500萬年。
科學家認為,那時在現為西伯利亞的史前地區出現了大量的火山活動,導致全球變暖,同時地球上的地質活動造成海平面下降。全球變暖和氧氣減少的長期作用引起了物種加快滅絕。
科學家進一步解釋說,海平面下降時,水下沉積層大面積暴露在外,釋放出大量的甲烷 。甲烷進入大氣層即成為威力巨大的溫室氣體。沃德指出,地球大氣含氧量為21%。 在生物大滅絕時期,溫室氣體增加可能使大氣含氧量降到16%甚至更少。由於海拔越高, 氧氣越少,其結果可能導致地球上的生存空間減少一半。

重新發現

近代以來,我們每一個人都被一個又一個悽慘的有關物種滅絕的故事包圍,不斷有人勸誡我們:這一切必須停止了。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我們去阻止物種滅絕,似乎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所以我想給大家鼓鼓勁兒,先來看份不那么陰暗的物種清單,以下就是五大人們原以為滅絕,可又重新發現了的物種。
新荷蘭鼠
新荷蘭鼠是嚙齒類動物,對其記載最早可追溯至1843年。之後不久,新荷蘭鼠便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並被列入已滅絕生物。這一可愛的小生物在消失近一個世紀之後,1967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市郊被重新發現。在這之後,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也陸續發現大量新荷蘭鼠的蹤跡,甚至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東北部也有關於新荷蘭鼠的報告。新荷蘭鼠晝伏夜出,以草根和昆蟲為食,多見於大火過後的荒原,因為在這種荒原上澳洲金合歡和豌豆都會大量生長,它們的果實正是新荷蘭鼠的最愛。所以大火過後,往往會發現新荷蘭鼠種群爆炸性增長,但隨著其它動植物進入荒原,其數量也會很快回落。由於其居住的地區環境日益惡化,新荷蘭鼠的數量一直不多,至今仍屬於瀕危保護動物,只有在澳大利亞乾燥的沿海荒原區和塔斯馬尼亞島東北岸的森林裡有少量分布。1983年2月澳大利亞北部森林大火中,不少新荷蘭鼠的亞種再次被確認為滅絕物種。
恐蜥
恐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定為滅絕生物,直到2003年,人們在南太平洋小島新喀里多尼亞重新發現了它。恐蜥名字恐怖,但個頭卻不大,身長約50厘米,和澳大利亞藍舌蜥蜴差不多大。恐蜥有一口彎曲鋒利的長牙,這口牙齒對於蜥蜴來說可是非常罕見,因為蜥蜴都是雜食動物,很少需要肉食動物般的利齒。恐蜥第一次進入人類視野是在1876年,法國人布蘭薩同樣是在新喀里多尼亞島發現這一物種。恐蜥是島上存在過的第三大的爬行類動物,僅次於鱷魚和史前巨蜥。恐蜥同樣晝伏夜出,以較大的脊椎動物為食,如其它蜥蜴,幼鳥和鳥蛋。
巨型帕魯斯蚯蚓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北美洲的巨型帕魯斯蚯蚓被一度認定為已滅絕生物,這一物種才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對於這一蠕蟲我們知之甚少,但可以觀察到的都是極為特殊的習性。首先,作為蚯蚓,它可以長到3英尺長(約90厘米);其次,當你把這種蚯蚓捏在手裡時,它就會散發出百合般的香氣。它的自我防禦手段是向敵人吐口水;它屬於那些白化生物的一種;在乾旱的夏天,巨型帕魯斯蚯蚓可以在地表掘出近五米深的洞穴。巨型帕魯斯蚯蚓最早被發現是在1897年,由弗蘭克·史密斯在華盛頓州普爾曼地區發現的。當時這種蚯蚓在當地鄉下很常見,最原始的居住地被認為是北美洲帕魯斯地區雜草叢生的大草原,這一類草原富含火山灰和多層有機質,十分肥沃。之後由於居住地被破壞和外地蚯蚓不斷入侵而逐漸減少,乃至一度被認為是滅絕生物,三次有人目擊到巨型帕魯斯蚯蚓,證明其並未消亡,但依然是急需保護的物種。很多環保團體已經開始遊說美國政府將巨型帕魯斯蚯蚓列入瀕危動物名錄。
短翅水雞
短翅水雞,又稱塔卡黑秧雞或南秧鳥,產於紐西蘭的不能飛行的珍稀鳥類。在1898年最後四隻短翅水雞被捕獲,製成標本,之後被認為已滅絕,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探尋之後,1948年鳥類學家歐貝爾博士在紐西蘭南島的蒂阿瑙湖河谷中又發現了短翅水雞的蹤影。短翅水雞與秧雞科的水雞有親緣關係,色艷麗,體羽艷藍和銅綠色。喙大,紅色,有紅色的額盾延伸到前額。以草籽為食。短翅水雞的進食習慣非常特別,它們用喙摘取草葉,接著用一隻爪子抓住葉子上端,然後取食葉子底部最柔嫩的部分,把其餘部分全部拋除。短翅水雞營巢於地面上,每窩產卵2枚。卵乳黃色具褐斑。幼雛黑色,體被絨羽。短翅水雞的數量僅剩二百隻,但在紐西蘭奧克蘭豪拉基灣的提里提里瑪塔基島上的保護區里,可以輕易看到它們的蹤跡。
短翅水雞短翅水雞
高山侏儒負鼠
高山侏儒負鼠最早是作為已經滅絕的更新世動物在化石中被發現的,第一次記載可追溯至1896年。到了1966年,在澳大利亞浩特海姆山的一個滑雪小屋中,人們重新發現了活的高山侏儒負鼠。高山侏儒負鼠身材很小,約11厘米,和老鼠差不多大,但其盤卷的尾巴可以超過身體長度,長到14厘米。高山侏儒負鼠體重約45克,是夜行性有袋類動物,以昆蟲、果實、花蜜、種籽為食,一般生活在高山的碎石鵝卵石之間,主要棲息地為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省和南威爾斯省的庫休斯多國家公園。雌性負鼠生活在山巔而雄性負鼠生活在海拔較低的地區,在繁殖季節,雄性負鼠翻山越嶺乃至穿越公路來到山頂。為了保護這些高山侏儒負鼠,澳大利亞政府還專門在公路下修建了供其通過的“愛情隧道”。一份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通訊的論文指出,根據他們從1993年11月到2006年12月這段時間對澳洲維多利亞高山地區一千五百種有袋類動物所作的調查研究,他們發現21世紀僅有1800隻左右的成年高山侏儒負鼠存活於自然界,而它們的最大生存壓力已由原本的森林火災轉變為滑雪客。研究團隊負責人保羅·密特若夫斯基表示,當地生存環境在2005年便開始崩潰密特若夫斯基博士與他的同事發現高山侏儒負鼠在經歷了2003年破壞它們棲地的火災之後存活了下來,並開始遠離滑雪客居住他們認為高山侏儒負鼠數千年來已發展出適應森林火災的能力,但無法適應因人類滑雪活動而在山區建設的滑雪道、道路、房屋等設施。密特若夫斯基博士指出,高山侏儒負鼠的基因多樣性在1997年到2004年之間喪失了三分之二,已對長期生存造成影響,因為基因多樣性的喪失正代表著適應環境變化能力的下降。高山侏儒負鼠受到澳大利亞環境保護暨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的保護,因此該地區度假區的經理人已開始在區內進行諸如捕捉性繁殖計畫及棲地走廊建設等。
史前生物

發展歷史

生命之初

地球上最初並沒有生命。那么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呢?來自地球內部甚或來自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的化學物質是構成早期生命的一部分。地球上生命的擴散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單細胞的海洋生物一直是地球上僅有的生物。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生命遺蹟是超過40億年的化石菌類,人們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它們。而後,大約在6億年前,海洋里的細胞開始分裂並連線在一起形成了更大、更複雜的生命形式。
前寒武紀末期,更複雜的生命形式漂流在乎靜的古代海洋里,其中包括7.5~20厘米長的盤狀的伊迪卡拉水母和5~12.5厘米長的橢團形的狄更遜水母。因為沒有捕食動物, 它們的世界是和平的。

早期生物

寒武紀時期,成千上萬種新生物在海底誕生。最早出現的是形狀像香檳酒杯一樣的動物和生活在管狀和角狀結構里的動物。隨後,長有硬殼的草食動物和最早的捕食動物出現。這——時期的許多動物看上去很奇怪,因為它們沒有現生的近親。但另外的一些生物則是今天的蠕蟲、有殼動物和脊椎動物的祖先。海洋中含氧量的增加可能是這一時期新的生命形式大量出現的一個原因。這個名字的詞源是“離奇的白日夢”。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搞清楚它到底長得什麼樣卻真的是一場噩夢。本世紀初當它的化石在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礦坑被發現的時候,它看起來好像帶刺毛的蠕蟲。後來,一位科學家認為這種動物的身體是管狀的,以7對長腿站立,背上長有觸手,並將它命名為怪誕蟲。科學家在中國發現了保存完好的怪誕蟲的近親。這些動物並沒有長腿。給它命名的那位科學家所認為的長腿實際上是它背上的刺,他認為的觸手卻是肉足。但這種動物到底哪端朝前哪端向後,卻仍然是一個難解之謎。尋找化石的科學家偶爾會發現這樣的地點:礦物質細粒迅速覆蓋古代動物的整個身體,將它們的軟體部分連同外殼或骨骼一起保存下來。在這種罕見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千百萬年前的動物非常漂亮的細節,看起來就像它們活著的時候一樣。
位於加拿大的布爾吉斯頁岩礦坑就是這樣的神奇地點之一。在那裡的岩層中發現了100多種 5.3億年前的不同動物,有些像水母一樣是軟體的,有些像螃蟹一樣是硬體的。當崩塌的海底陸架所產生的泥漿將它們輕輕覆蓋時,這些動物就被保存下來了。

恐龍崛起

侏羅紀時,恐龍主宰大地。在超過5500萬年的時間內,它們發展成為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龍,小的像雞那么大,大的像座高樓。同時,地球上單一的大陸分解為兩個大陸,植物和氣候變得更加多樣。但地球上仍然很溫暖,而且沒有草或開花植物。鳥臀類恥骨指向後方。鳥臀類恐龍包括了從小型的棱齒龍類到大家熟悉的大型植食性恐龍,例如劍龍。它還包括了下一個恐龍時期——白堊紀的角龍類和鴨嘴龍類。在德國,有一個礦山,那裡1.45億年前的石灰岩完美地保存了死於含有毒水體的古代瀉湖中或其附近的動物。在發現於這個採石場的許多精美化石中,有8件身長30厘米的鳥類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始祖鳥(意為“古代長羽毛的翅膀”)。陸地上行走的最大動物出現於這個時代,它們是蜥腳類。這些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的動物頭很小,而身體卻非常巨大。它們用勺狀或錐狀的牙齒咬斷植物,並藉助吞下的石塊在巨大的胃中消化這些植物。
始祖鳥始祖鳥
蜥腳類是從原蜥腳類進化而來的。後者最早出現於三疊紀,體長接近9米。蜥腳類又分成許多類群,它們在大小和體形上變化很大。粱龍類是所有蜥腳類當中最長的,具有一條鞭子一樣的尾巴。震龍是一種體長超過36米的梁龍,有四輛大巴士那么長!
但所有侏羅紀蜥腳類中最大的是腕龍類,它具有高的像長頸鹿一樣的胸膛和寬大的身體。一些腕龍有6層樓那么高,體重相當於50頭大象。儘管它們如此巨大,它們仍然可能被巨大的肉食性恐龍捕食,如體長接近12米的異龍。這種絕滅已久的動物不同於幾乎所有的現代鳥類。它有牙齒,翅膀上有爪,還有一條長長的骨質尾巴。這些都是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的特點。但它像鳥一樣也有羽毛。除了羽毛之外,它看起來很像一個小型的肉食性恐龍,以至於有一隻始祖鳥在發現其骨骼周圍岩石上不清楚的羽毛印痕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一隻恐龍。
過去恐龍時代的鳥類化石稀少,但始祖鳥顯示出許多肉食性恐龍的特徵,因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龍進化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類群,它們的區別就在於髖部結構。蜥臀類髖部的恥骨指向下方。蜥臀類包括植食性的巨型蜥腳類和所有肉食性恐龍——獸腳類。在中國,新的發現顯示小型肉食性恐龍具有看起來像絨毛或羽毛的結構。近二十年來,在我國內蒙古、遼寧和河北等地發現大量帶羽毛和絨毛的恐龍化石,從部分尾棕骨、前肢羽到全身絨羽、全身絲羽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化石都有發現。這些恐龍化石有些部分和始祖鳥化石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有些是較晚的白堊紀。在同一個化石地點,同時也發現大量的鳥類化石,如孔子鳥、熱河鳥等。這些新發現的化石證據,大大改變了過去對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關係,也證實了現代鳥類的祖先是蜥臀類而不是鳥臀類恐龍,雖然它們的讀音容易使人混淆。新發現的恐龍羽毛結構很多與後來的鳥類羽毛化石已經非常相似,這改變了把羽毛作為鳥類的分類學證據傳統認識。而恐龍羽毛結構是怎么演化出來的呢?目前有兩種認識,一種是滑翔說,認為這些小型恐龍原來是生活在樹上,在從樹到陸地的滑翔過程中逐漸演化出羽毛結構;於此對立的是奔跑說,認為小型恐龍在捕食昆蟲的過程中逐漸演化出羽毛的結構。這兩種學說的爭議,都有其證據,但恐龍羽毛如何演化出來。
帶毛的恐龍帶毛的恐龍

最早動物

1946年,一位科學家在散步的時候在6億多年前的岩石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淺碟形化石。從那以後,更多的這樣奇怪的古老化石相繼在世界各地發現。它們被一起命名為“文德動物”。最初,科學家認為文德動物是諸如水母、海雞冠和蠕蟲等現代海洋動物的祖先的遺蹟。後來一位科學家指出,它們是按一定的圖案拼合在一起,沒有頭和尾,不同於任何現代動物。科學家仍在爭論文德動物究竟是什麼。

史前生物遺蹟

化石是古代生命的遺體或遺蹟,它能告訴我們古代的生物是什麼樣子的,它們什麼時候、在哪兒生活;從化石的分布和保存它們的岩石里,我們有時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化石可以揭示一個動物或整個一類動物是如何被殺死的、古時候的環境、大的絕滅事件是何時發生的,有時甚至可以推測出是怎樣發生的。
只有少數死亡生物能夠有幸成為化石。一塊骨頭或身體的其他部分或遺蹟——例如腳印——要想被保存下來,就必須被沉積物迅速覆蓋。暴露在空氣中它們只能化為塵土。通常是水體底部的淤泥或沙,有時也有風吹起的沙,覆蓋了動物的骨架,骨頭的空隙填充了礦物質。在化石內部和上面的礦物質變硬成為岩石。幾百萬年以後,地殼變遷,氣候變化,風雨將長期埋藏於地下的化石暴露在我們面前。
於是,一個遙遠的世界通過化石展現在我們面前。
雖說物種會不可避免的走向滅絕之路,但生命呢?在浩瀚的宇宙中,總會有合適的環境供生命棲息,宇宙不滅,生命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