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

台灣經驗是三民主義的光輝典範,是三民主義富有說服力的偉大見證。所謂台灣經驗,就是致力於實踐民生主義主張,實現經濟民生化的經驗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經驗
  • 外文名:Taiwan Experience
簡介,主要的措施,

簡介

1989年元旦,李登輝在新年祝詞中稱:“所謂‘台灣經驗’乃是‘政府’與‘復興基地’的全體軍民,依據三民主義的指導原則,結合傳統與現代,兼顧理想與現實,為國家求進步,為個人求尊嚴,精誠團結,奮勵不懈,以智慧與血汗所獲得的寶貴經驗與成果”。
台灣經驗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均富政策,即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實現收入差距的不斷縮小,最終實現民生化的目標。???

主要的措施

第一是土地改革,50年代初,國民黨人遵照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思想,進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以自耕農為主體的農業體系,全省自耕農及半自耕農在總農戶數中所占的比例,由1949年的61%增加到1953年的92%,基本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解決了土地問題。通過耕者有其田,實現了農業的強勁增長和經濟基礎的穩定。台灣土地法第十三條規定“農地所有權轉移時,其承受人以能自耕者為必要條件”,在土地私有的基礎上保證了自耕農制度。??
由於存在有效的土地流轉市場,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台灣農業人口逐年遞減,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50年代為54%,60年代為42.9%,70年代為26%,1988年為13.8%。通過都市平均地權,按照孫中山先生的“規定地價,照價徵稅,照價收買,漲價歸公”的原則,防止了地價高漲和土地投機,在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了2000多萬人居者有其屋,住宅自有率高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已開發國家,住房質量也不斷得到改善。?
第二是經濟成長,台灣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民生為首要,致力於把經濟這塊蛋糕做大,保持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從1953年到1992年,台灣國民生產總值平均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長,平均國民收入由50年代的100多美元提高到90年代的1萬多美元,在一個資源短缺、人口激增和國防費用負擔沉重(鄭竹園)的孤島上創造了驚人的成績,實現了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裕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是均富政策,台灣堅持走三民主義路線,堅持推行民生主義經濟政策,始終根據“民生第一”的原則,制定經濟計畫,發展經濟。民生主義經濟建設的特點是,在穩定中求成長,在成長中求均富,在均富中求和諧。所謂均富,就是在努力增進財富的同時,採取預防財富集中的措施以求財富的平均分配,建立民生主義經濟制度。台灣收入最高的2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收入差距,由1952年的20.47倍,縮小到1980年的4.21倍;基尼係數由1961年的0.46,下降到1980年的0.30。台灣成為繼北歐國家之後收入分配最平均的地區之一,實現了均富目標。???
第四是物價穩定,台灣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保持了物價的長期穩定,維護了一個穩定的巨觀經濟環境。台灣指導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是“穩定中求成長,成長中求穩定”,始終注意“穩定”與“成長”的關係,並隨時加以調整。台灣為了控制通貨膨脹,“一切施政均以維持物價穩定為首要任務”(徐育珠)。每當經濟出現困難,首先採取措施平抑物價,消除不穩定因素後再求經濟成長,最終以經濟成長擺脫危機。中央銀行不僅控制貨幣的發行額,同時控制貨幣的供給額,按照國民生產值增長1%,貨幣供給額增長1.5%,最高不超過2%的標準掌握。1953—1992年物價指數年均上漲率只有5.6%,如果扣除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物價指數年均上漲率只有3.4%。?
第五是均衡發展,實行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促進了農工商配合及均衡發展,並以工業力量支持農業現代化台灣經濟由發展農業開始,以農業培養輕工業,以輕工業推動重工業,發展基礎穩固,保證了經濟的健康成長。在工業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及時支持農業增長,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台灣農業總產出持續增長,農業勞動生產力和土地生產力在亞洲保持領先。通過均衡發展,實現了經濟結構現代化,1994年,台灣GDP總額比例農業占3.6%,工業占37.3%,服務業占59.1%,進入了成熟的工業化階段。???
第六是中小企業,台灣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號稱中小企業的王國,到80年代末,中小企業占台灣企業總數的98%以上,產值占台灣國民生產總值的50—60%,就業人數占台灣總就業人數的70%,中小企業始終是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台灣建立了中小企業8大輔導體系,包括財務融通、經營管理、生產技術、研究發展、資訊管理、工業安全、污染防治和市場行銷,以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台灣中小企業占主導地位的產業結構,使台灣經濟經受住了使亞洲遭受重創的97金融風暴。(民生主義的基本精神是已開發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因此積極培養中小企業,防止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上。)?
第七是義務教育,從50年代初開始,在物質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台灣即從法律上保證6—11歲兒童必須接受六年國小免費義務教育,就學所需學費、雜費由政府提供。1960年適齡兒童就學率已高達96%,1968年又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台灣為了保證教育經費,在法律上明文規定,教育支出在政府的年度總預算中不得低於15%,省不得低於25%,縣不得低於35%,實際支出中,各級政府的支出比率通常要高於這一數字。教育的普及,促進了人力資本的開發,為經濟成長、工業升級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
第八是充分就業,60—70年代台灣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了充分就業,長時期保持低失業率,為世界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隨著工業化的高速發展,及時調整政策,促進工業升級,發展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將初級的、簡單的、低層次的、附加價值小、能源消耗大的加工裝配工業,升級到高級複雜的、多層次的、附加值大的、能源消耗小的高級加工裝配業,促進了工業結構的變化,加強了國際競爭力
第九是對外貿易,50年代初,台灣建立外銷推廣基金和外銷品退還稅捐辦法,積極扶持對外貿易,並努力到海外設立各種商情網和據點,增強外銷能力,開拓外銷市場,目前出口已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4年貿易總額為2442億美元,以一島之力占世界第14位。2003年4月底外匯儲備1706.3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第十是文官制度,台灣經濟的起飛,與國民政府的文官制度密切相關。由於考試權分立,實行開放的文官考試制度,政府部門集中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負責任的文職官員謹慎決策、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維持了長期的經濟成長和經濟穩定,這是在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一個重要的制度保證。台灣能在政治專制的情況下,實現經濟的崛起與騰飛,實現民生和均富,無不依賴於良好的文官制度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