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十九紐

古音十九紐

黃侃先生在考訂上古音時,提出了著名的“古音十九紐”的理論:“前者錢竹汀知古無輕唇、古無舌上;吾師章太炎知古音娘日二紐歸泥。

創作背景,歷史典故,社會價值,

創作背景

侃得陳氏之書(庠按:陳澧《切韻考》),始先明今字母照、穿數紐之有誤;既已分析,因而進求古聲,本之音理,稽之故籍之通假,無絲毫不合,遂定為十九。吾師初不謂然,後乃見信;其所著《菿漢微言》,論古聲類,亦改從侃說矣。”古音十九紐中,莊組歸入了精系,這就是“精莊歸一”論。 黃氏進而認為,《廣韻》四十一聲紐中的“十九紐”是上古即已有之,故稱為“古本聲”;而僅有十九紐之韻部,又與前人考證出來的上古韻部吻合,應該也是古本韻。於是提出了“古本聲配古本韻”、“古本韻配古本聲”的“古本聲”“古本韻”理論。

歷史典故

“古本聲”“古本韻”理論,三十年代即受到王力、張世祿先生的批判,認為是犯了“循環乞貸論證(Begging the question)”的毛病。由於王、張二先生均是從西方留學歸國的學者,因此,“古音十九紐”的理論受到了衝擊,“精莊歸一”也再少有人提起。

社會價值

五十年代後,王力先生又幾次著文,一面說:“尤其值得稱讚的是他(庠按:指黃侃)把照系三等歸到古端系,照系二等歸到古精系。”“黃氏進一步從實際材料中證明照系三等和古端係為一類;二等和精係為一類,這是合乎科學方法的”。另一方面又說:“但是莊初床疏在上古也不能讀ts、tsh、dz、s(庠按:即精清從心),因為某些古韻部中,莊系與精系同時在i、iw前面出現(如之部的“事”字,魚部的“沮”“初”)。”直到晚年,王力先生在他的《漢語語音史》中依然堅持這個觀點:“黃侃懂得這個區別,同時他把莊初床山併入上古的精清從心。他合併得頗有理由。”“我之所以未肯把莊系併入精系,只是一些假二等字和三等字發生矛盾,如‘私’與‘師’,‘史’與‘始’等。留待詳考。”由於王力先生的地位和影響,再加上極“左”思想對黃侃先生不公正的評價,所以“精莊歸一”的論點,至今在學界仍未受到應有重視,雖然曾運乾、陸志韋、黃典誠\、史存直等著名大家均持黃侃這一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