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七大奇觀

古羅馬七大奇觀

萬神殿、引水渠、阿皮亞古道卡拉卡拉浴場、圖拉真市場、大競技場和鬥獸場,並稱"古羅馬七大奇觀"。締造這些傑作的偉人,把奇思妙想變成了人類的豐功偉績。在這些夢想家中,既有雄心勃勃的羅馬皇帝,如哈德良,也有匠心獨具的工程師,如阿波羅多羅斯

羅馬,史上最偉大的古典名城之一。在你讀過《古羅馬七大奇觀》之後,一定會為他們高超的工程造詣而驚嘆不已。

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已成為世界之都。在那些美輪美奐、極盡奢華的建築物旁邊,出現許多帶有明顯市政用途的新奇建築,如道路和引水渠等。它們令羅馬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古典名城之一,令羅馬帝國成為一座巨大的紀念牌,充分展現其建築師的非凡才華。通過對七大奇觀背後的羅馬皇帝、建築師和工程師的想法展開調查。

基本介紹

萬神殿,神殿概況,神殿大圓柱,神殿內部,建築技術,神殿輝煌,神殿命運,感受萬神廟,引水渠,公共飲用水,古羅馬引水渠,阿皮亞古道,卡拉卡拉浴場,圖拉真市場,大競技場,鬥獸場,概述,作用,規模,建造,材料,外部,結構,

萬神殿

神殿概況

如果你是拉斐爾的崇拜者,那么肯定希望去他的墓前佇立一會兒。去萬神廟吧,他在那裡長眠不醒。1520年4月6日,年僅三十七歲的拉斐爾去世了。當他預感到死神一步步朝他走近時,低聲向周圍的人表達了在萬神廟裡安息的願望。如今,他的墓設在廟內第五個壁龕和第七個壁龕之間,這是大師自選的位置,因為每天最後一縷陽光吻的就是這裡。墓前的巨石聖母雕像是由他的學生羅倫佐道完成的。偉大的天才藝術家曾被教皇任命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最主要建築師,並擁有羅馬周圍十六公里範圍內所有建築和古蹟的絕對自由處理權。拉斐爾十分崇尚希臘古典藝術風格,這在他的《雅典學院》一畫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闡明,藝術家最後選擇於餚臘風格的萬神廟內長眠更明確地表明了這一點。
古羅馬七大奇觀
Pantheon一詞為餚臘文,意思是“所有的神”,在古希臘,用來供奉宇宙諸神的廟宇稱為萬神廟。這座萬神廟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羅馬帝國時期的重要建築。它的前身是傑出的阿格里凰於公元前27年至公元前25年督建的,為一座呈三角形的建築,阿格里凰欲將它奉獻給岳父奧古斯都皇帝,被後者拒絕之後,萬神廟就成了供奉眾神的地方。118年至125年,在原來的地址上,狂熱的希臘文明追崇者哈德良皇帝親自設計並督建了這座不配的建築。609年,拜占庭皇帝福加將萬神廟贈送給了教皇博尼法喬四世,教皇將其改為教堂,用來供奉聖母瑪利亞和為主獻身的殉難者們。

神殿大圓柱

萬神殿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建築,這座神廟非常奇特,正面最外部並排8根圓柱構成一個橫向的長方形建築,就等於是萬神廟的前廊,前廊的正面上方是個等腰三角形,形成前廊的人字形屋脊。前廊的後面才是圓形的萬神廟。前廊的風格完全屬於希臘式,而後面的圓形建築則是典型的羅馬風格,整個萬神廟將這兩種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獨特的建築。據說,這一建築很可能是哈德良皇帝(76~138年)親自設計的。這位皇帝是古羅馬帝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既是軍事家、政治家、旅行家,又是詩人和建築師,正因為是建築師和旅行家,所以才有可能設計出這么一種將兩種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的特殊建築。同時,這一建築也十分典型地說明了,羅馬人是如何借用希臘風格來豐富自己的藝術風格的。萬神廟的16根大圓柱,都有柱基和柱頭,圓柱的柱圍達4.5米,高達12.5米。圓柱為玫瑰色和白色花崗石做成,與後面紅磚築成的圓形主體建築的色彩十分協調。這16根圓柱形成的前廊,橫向寬達33.1米,前後深度為15.5米。圓柱上方三角山牆下橫樑上有一行大字:“奧古斯都之婿、第三任總督馬·阿格里帕所建”。這位阿格里帕約活了50歲,死於公元前12年,而據一位法國建築家1892年的研究確認,萬神廟所用磚石等均屬於公元120~125年的建築材料,這顯然與哈德良皇帝所建之說相符,但建築物上卻明明白白寫著是死於公元前的阿格里帕所建,前後錯了100多年。事實窨是怎么回事呢?原來,萬神廟最早確實由阿格里帕於公元前27~前25年建造的,用以供奉朱庇特、阿波羅、戰神等神祇,因而稱為Pantheon(萬神廟)。這是個希臘詞,也可以譯為“泛神廟”,即什麼神都供奉。當時羅馬盛行的是多神教。因而供奉眾神。但是,到了公元80年,羅馬發生一聲全市性大火,萬神廟也未能幸免於難。
後雖經修復,但到哈德良皇帝執政時又遭到破壞,於是,這位皇帝在公元120年下令重建萬神廟,並可能親自設計,到公元125年才最後建成。但是,這位皇帝從來不在他建造的建築物上刻自己的姓名,於是便在新建成的萬神廟上仍舊刻上系阿格里帕所建。

神殿內部

萬神殿內部完全是圓形,地面是圓的,由地面向上,豎牆由下向上逐漸向里收縮,牆和頂連為一體,也是一個圓,像一個碩大的籃球從正中切開後扣在那裡。四周沒有一個窗戶,除去進口外,再無一個門,頂部是一個直徑8.92米的天窗,是室內光線的唯一來源。雖然僅有這一光源,由於天窗朝天,所以室內光線十分充足。人們進入之後所以感到十分和諧而又宏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它的結構比例十分簡單:它的圓形地面的直徑與整個建築的內部高度完全相等,均為43.4米,圓穹形屋頂自然地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完美的球體與地面相接。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它的內部下半部是圓鼓形的,圓鼓形牆壁上順序排列著兩層突出的檐口,上層檐口上是拱頂,拱頂由凹入式平頂鑲板連線而成,鑲板下部寬,上部窗,形成圓穹形屋頂,整個室內沒有一根主柱和橫樑。圓穹形屋頂正中即是那個光線進入的圓形天窗,天窗的邊沿是銅的。據記載,這個天窗上而原有一個直徑稍大一點的銅蓋,以防雨進入室內,公元663年被拜占廷皇帝科斯坦泰二世(630~668年)抓掉,第90屆教皇雷高里奧三世(731~741在位)於735年命令加了一個鋁蓋。萬神廟直徑達43.4米的這一圓穹,一直是世界最大無梁圓拱,直到1960年羅馬建立起直徑100米的體育館圓頂後,這一紀錄才被打破。

建築技術

萬神廟的設計不僅在美學上是第一流的,從建築技術上說也是一流的。這一建築從地基到圓屋頂,包含有極其繁雜的鋪助拱結構,建造時用拱形支架在內部支撐,由下而上建造。建築材料有磚、凝灰石、浮石、大理石等等,重的材料用於底層,上層則用較輕的材料。由下向上,不僅建築材料由重減輕,而且牆的厚度也由下而上逐漸減薄。基礎部分的牆體厚度達5.9米,頂部則逐漸減速到只有1.5米。這樣複雜的工程,其設計及其計算需要多么複雜高深的知識是可想而知的。正由於這一建築在設計和建造上達到如此先進的程度,所以歷經近2000年後仍然基本完好,無需結構性修復。在古羅馬人如此深奧的學識和技巧面前,令人不能不肅然起敬。

神殿輝煌

萬神廟最初設計建築是為了供奉諸神,但是,在近2000年的歷程中,它的功能變過好多次。公元609年,它被改為供奉聖母和所有殉教者神靈的地方,後來又被改為教堂。但最終還是恢復了原來的功能,很多名人的墓便設在這裡。義大利統一後,萬神廟被作為義大利王族的陵墓,其中埃瑪努埃爾二世和翁貝托一世及他們的王后就埋在這裡。不過,在這裡,最吸引人的是那些藝術名人的陵墓。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拉斐爾(1483~1520年)的陵墓就在廟左側第二、第三小廟堂之間。拉斐爾不僅是畫家,而且是建築師,曾被第217屆教皇萊奧內十世(1513~1521年在位)任命為梵蒂岡新聖彼得教堂的首席建築師。他曾以極大的精力研究古代建築遺蹟,對萬神廟的建築極為著迷,臨終之際表示希望死後能長眠於萬神廟內。1520年4月6日,拉斐爾在他37歲生日當天,被一種急病奪去了性命,其好友洛倫澤托根據他的遺願將他安葬於此,上刻巨石聖母雕像。此後幾個世紀裡,無人知道拉斐爾安眠於此,直到1883年才被人發現。拉斐爾生前有一個未婚妻,名叫瑪麗亞·比埃諾,是他的庇護人比比埃諾急病而死,拉斐爾後悔莫及,抱憾終生。因此,他生前即要求將她姓名刻在他的墓碑左側,以示對她的戀念。另外,拉斐爾的兩名得意門生德爾瓦卡、達烏迪內以及同代畫家巴·貝魯齊的墓也在這裡。

神殿命運

像眾多古羅馬的建築一樣,萬神廟也是災難多多。本來它是供奉眾神的處所,天主教在羅馬原是非法的,傳教士曾受到迫害,但頒布米蘭敕令合法化後,天主教反過來竟將萬神廟關閉。外族入侵時,萬神廟又遭到多次劫掠和破壞。公元608年,拜占廷皇帝福卡將萬神廟贈給第67屆教皇博尼法喬四世(608~615年在位),次年即被改為供奉聖母的場所。文藝復興運動初期,一名教皇竟命令將萬神廟大廳入口處的銅製裝飾剝下,用於製造聖彼得教堂內祭壇上的華蓋和聖天使古堡的大炮。第237屆教皇亞歷山德羅七世(1655~1667年在位)又命令將萬神廟的古羅馬銅鐘拆除,後來貝爾尼尼(1598~1680年)在萬神廟另裝了兩個銅鐘,1883年又被拆除。所有這些,對這這座完美的建築來說,無疑都是極大的破壞,令人惋惜!
在座建築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成為遊客前來參觀的重要場,也是很多研究人員觀摩、研究的對象,因為它的建築技術和藝術價值確實獨特。當然,這座建築也成為義大利人、尤其是羅馬人的驕傲。

感受萬神廟

萬神廟從外部,特別是從側面看,顯得樸素甚至過於笨重,在莊嚴在透出幾分拙氣說得俗一點,它像個大堡壘,實實在在在蹲在地上。但一進入那精美的三角形廊門,你就會立刻被它的宏偉壯觀所征服。尤其當一束陽光從頂端的圓孔內射下來,沿著越來越寬闊的光柱,直灑到地上深紅的大理石上,你會覺得這仿佛是個從宏大的宇宙之外飛來的一塊聖潔之地。廳內明暗相接,陽光在一塊塊地板上緩緩移動,光和影的交叉像是要向這裡傾訴外面世界的秘密。中午,乳白色的日光淋漓直瀉,灑在光潔如玉的地面上,大理石立即反射出更柔和的、照亮神龕一角的光。你在拉斐爾的墓前站定,你知道,所有在這裡凝視過巨石聖母的人都與你有同樣的崇敬,所有在這裡懷念過他的人的祈禱會一直飛升上去,融入外面世界的藍天白雲之中。
如果你與萬神廟有緣,那么看見過它頂端的如金環一般的日光之後,也許還能看到夏日的雷陣雨給它帶來的魔力。雷聲轟鳴之後,密集的雨點直落下來,只一會兒,晶瑩的大理石地面上便積起淺淺的水窪,於是那些亭亭玉立的彩色圓柱便像美人一樣在清澈的水光中時隱時現,儀態萬方。如果你有耐心一直待在那裡,不一會兒,一道強光就會再從頂上傾注下來,水影里的圓柱竟消失了。你走也萬神廟,穿越它前頭的圓形小廣場,回頭望去,一道彩虹正橫臥在它巨大的圓頂上,使萬神廟更像一個奇蹟般的天外飛來之物。

引水渠

公共飲用水

關於最早的水處理的知識,在梵文醫術和埃及碑文中就有記載。埃及發掘的有關澄清液體(水和酒)裝置的描述,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過濾、澄清等淨化水已有近千年歷史。
最早的公共飲用水系統首推古羅馬的公共供水渠。
現代的公共飲用水系統卻是從英國德國開始的。John Snow於1855年首先通過對倫敦水污染和流行疾病的研究,確認了供水是傳播疾病的根源。此時疾病的細菌學說尚未建立。

古羅馬引水渠

引水渠是古代文明使用的引水工具之一。古羅馬是現存引水渠使用最為廣泛的文明。第一條古羅馬建的飲水渠是暗渠,全長16公里,建造時間是公元前310年。公元前144年建設了第一條引水明渠,全長90公里,其中空架橋部分長度為16公里。古羅馬建設了超過10條引水渠,每天可供應14萬噸水。部分渠道仍在發揮作用。它們輸送水到城市噴泉。

阿皮亞古道

羅馬,位於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的中心。與以往所見的古城不同的是,它還擁有龐大的道路系統,從羅馬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史上的第一條羅馬大道是阿皮亞古道,由羅馬執政官阿皮烏斯克勞狄於公元前312年下令修建。這條道路堪稱羅馬築路技術的典範,全長29萬公里的羅馬道路均沿用此項技術。一小層石頭用灰泥抹縫後,構成堅實的地基。灰泥上填滿沙礫,然後用石板鋪就路面。據《Preoccupies》的記載,用多邊形石板鋪成的阿皮亞古道看上去非常精密細緻,"根本不象是出自人類之手,簡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阿皮亞古道將羅馬與南義大利連線起來,是通往希臘和東方的主幹道。全長350英里的阿皮亞古道,仍有部分保存至今,依然維持原樣。在羅馬時期,罪犯會被釘死在道路兩側。當斯巴達克斯起義被鎮壓之後,曾一次釘死過6,000多人。200公里長的道路兩側,每隔70米就樹著一個十字架。如今,羅馬富人的墓地仍排列在這條古老的石頭路的沿線。

卡拉卡拉浴場

為什麼羅馬人都離不開這種浴場呢?研究卡拉卡拉浴場,可以找到答案。這些浴場是由卡拉卡拉皇帝於公元 200 年左右下令建造的,如今所有的羅馬式浴場都是以它們作為原型。它們還是世上最大的浴場之一,可容納 1,600 人。在巨大的圓屋頂下,設有游泳池、桑拿池和冷水池,周圍布滿珍奇的植物、精緻的雕刻和巧奪天工的鑲嵌圖案。溫水浴室是所有浴室中最大的,長 170 英尺,拱頂高度為 125 英尺。浴場的供暖採用火炕供暖系統,這是羅馬人一項獨特的發明,利用熱水來給地板加熱。除了溫度各異、用途不同的浴室之外,浴場內還設有圖書館、健身房、花園和會議室,全都配有精美的壁畫作為裝飾。浴場是羅馬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乞丐還是皇帝,都會頻頻光顧。

圖拉真市場

圖拉真於公元107年開始建造廣場,以紀念他於公元101至102年及105至106年間對達契亞(今日的羅馬尼亞)的征服。他的新廣場至今都是最具野心的想法,巨大的露天場所中央有一尊君主騎在馬背上的雕像,還有一座巨大的長方形基督教堂,及兩座寬敞的圖書館。今日把守著廢墟的是圖拉真縱隊,他們曾站立於兩座圖書館之間。30米(98英尺)高的螺旋形廊柱上詳細記載了自羅馬人準備出戰至達契亞人被逐出家園的這段歷史。從平台和圖書館向外看,可以看到精巧的浮雕模型,但是從平地上就很難看到全貌了。如果你想看到全貌,可以站在Museo della Civiltà Romana向外看。市場構成複雜,它位於廣場的正後方。廣場很可能是由阿波洛道魯斯所設計,古羅馬的廣場相當於現代的購物中心。在廣場上,大約有150家商店,出售一切,包括從來自東方的絲綢、香料到水果、鮮魚和鮮花。失業救濟金也是在這裡發放的。這裡還有一個向羅馬人免費發放穀物的政策,這是共和黨的政治家們為了爭取選票,阻止社會不安分子在饑荒時期鬧事的一種方法

大競技場

古羅馬大競技場外觀呈正圓形,俯瞰實為橢圓形。整個建築物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均用淡黃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納觀眾8.7萬人。圍牆共分四層,一、二、三、層均有半露圓柱裝飾。第一層的圓柱為粗獷質樸的多古斯式,第二層圓柱為優美雅致的愛奧尼亞式,第三層圓柱為雕飾華麗的柯林斯式。每兩根半露圓柱之間為一長方形拱門,一、二、三層總計80個拱門。第四層外層表面裝飾教簡單,由長方形窗戶和長方形半露方柱構成。在該層的2/3高處,設有等距離的支架,供舉行盛會時,固定圓頂上方的天篷,為觀眾遮陽。據說,在古代的時候,第二、三層每個拱門洞中有大理石人物雕像一尊作為裝飾,其姿態各異,英武豪俊,使建築顯得既宏偉又不失靈秀,既凝重而又空靈。整體建築看上去頗象一座現代化的圓形運動場
大競技場原名“弗拉維奧露天劇場”。其地基原是古羅馬帝國有名的暴君尼祿皇帝的金宮中的一個小湖。公元72年,維斯帕西安皇帝開始興建,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歷時八年之久。由於修建競技場的兩個皇帝以及後來完成競技場最後一層建築的皇帝都屬於弗拉維奧家族,即弗拉維奧皇朝時期,故稱“弗拉維奧露天劇場”。

鬥獸場

概述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成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

作用

羅馬鬥獸場(Colosse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蹟。 鬥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角斗而造。
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個奇蹟。

規模

鬥獸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鬥獸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民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

建造

羅馬鬥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材料

這個用石頭建起的羅馬鬥獸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采自提維里附近的採石場,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至羅馬)構成,它是羅馬最大的環形競技場了。人們相信大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線起來的抓鉤。

外部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鬥獸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經典的標準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利安式樣,愛奧尼亞式樣和科林斯式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箇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負責把它撐起以幫助觀眾避暑,避雨和防寒,這樣一來大鬥獸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園頂競技場。

結構

羅馬鬥獸場能容納的觀眾大約5萬人。共有3層座位;下層,中層及上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台,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準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的、特殊的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以及國外的高僧等。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處進入羅馬鬥獸場,另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被稱為吐口,觀眾可以通過它們湧進和湧出,混亂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夠被快速的疏散(據說這裡只需十分鐘就可以被清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