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堡界面(古登堡面)

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面一般指本詞條

古登堡界面,又名古騰堡界面。根據地震波波速變化而劃分,是地幔地核的分界面。

地震波傳播時,除了在地球內部深度約33千米處波速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此處稱為莫霍界面,是地殼與地幔的分界線)之外,在深度約為2900千米處,地震波傳播狀態也會發生明顯的改變,此處便被稱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於莫霍界面與古登堡界面之間。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即橫波,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不能穿過此界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指縱波)曲線在此界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

1914年,美國學者古登堡(Gutenberg)發現地下2885千米處存在地震波速的間斷面,首先是發現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範圍記憶體在地震波的陰影區,解釋為存在地核,其次是傳播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縱波存在一次由13.6千米/秒突然降低為7.98km/s的截面,而橫波則突然消失了。並且在該不連續面上地震波出現極明顯的反射、折射現象。後證實這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該不連續面稱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幔(mantle);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核(cor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登堡界面
  • 外文名:Gutenberg discontinuity
  • 深處:約2900公里
  • 又名:古騰堡界面
定義,探索,

定義

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圈外核流體圈的分界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層,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層,也稱過渡帶層)、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探索

1914年,德國學者(1936年入美國籍)古登堡(Gutenberg)發現地下2885千米處存在地震波速的間斷面,首先是發現距震中11500~16000千米的範圍記憶體在地震波的陰影區,解釋為存在地核,其次是傳播速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縱波存在一次由13.6千米/秒突然降低為7.98km/s的截面,而橫波則突然消失了。並且在該不連續面上地震波出現極明顯的反射、折射現象。後證實這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該不連續面稱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幔(mantle);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間的地球部分稱為地核(core)。人們將這個界面稱為“ 古登堡界面”。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之間,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執行委員會曾採納一項提案,計畫在海洋的海床上鑽孔以到達此處。這個計畫稱為ProjijGutenberg。然而,該計畫從來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該提案也在1967年時被美國國會取消。 2007年9月,日本最大的全球探測海洋船“地球號”開始在南海相對較薄海槽的海層勘探,將是目標勘探至此界面。預計整項計畫到2019年完成。
輻射波通過此界面向下,縱波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