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雲紋

古玉雲紋

古玉雲紋屬於比較遠古的幾何紋飾之一,它以陰線紋、陽線紋、陰陽線並用紋飾和粗細線混合紋飾等形式,完成了各代玉器主題紋樣的寓意表達。歷代的雲紋類紋飾變化,大致有以下幾種:勾雲紋,雲雷紋,雲氣紋、雲頭紋、十字形雲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玉雲紋
  • 形式:陰線紋、陽線紋、陰陽粗細線並用
歷史,分類,勾雲紋,雲雷紋,雲氣紋,雲頭紋,十字形雲紋,

歷史

紅山文化玉勾雲形佩,當屬目前古玉中最早見到的勾雲紋。紅山文化玉勾雲形佩器體大多為扁平的長方形,中心鏤空有一左旋彎勾。此種雲紋在商代的玉器上演變為雲雷紋。雲雷紋也稱方形雲紋,這是一種變形的雲紋,在雲紋拐角處呈方圓角,像古文字“雷”的象形字。雲雷紋的出現極有可能是受玉雕工具的局限而產生的,當時的砣具尚無法完成玉器上小型圓樣的琢刻,所以被迫選擇了方折樣線條的表現形式。
雲紋在兩周玉器上,屬於最常見的裝飾性組合紋樣。初時的雲紋,還頗具古樸寫實的風格。這在西周早期藤侯墓出土的玉佩、玉璜上表現較為突出,其上施用的雲紋成縷成朵,十分形象。兩周中期,古玉上的雲紋就出現了變體,雲形開始從靜態轉變成為動態的捲雲紋。由疏稀的個體,發展成為繁密的細雲紋,並且常常組合成一個個側面的獸面紋排列。春秋以後,原始態的雲紋除保持了原有紋樣,又派生出勾連雲紋、變形雲紋和雲頭紋。這些派生出的雲紋,常以粗細線的琢刻方法,同時出現在一組雲紋裝飾上,使圖案變得更為複雜與美觀,更富有立體感。
古玉雲紋
自西周延至戰國晚期,各種雲紋基本都是以半寫實半抽象的形式表現寓意,變化不太大,且一直盛行不衰。不過自東周以來,一些形似蝌蚪紋又似捲雲紋的紋樣大量出現,如山西春秋晉墓出土的幾件玉器,雲紋形體一絲一縷互不相牽,形態生動自然。而戰國之際的雲雷紋和勾雲雷紋、雲渦紋,其形體與雲紋、捲雲紋基本一樣,有的直接可視為雲紋的變體,與商代時期的大不一樣。戰國中晚期,一些勾雲紋以一種細如毫髮的陰線,俗稱“遊絲毛雕”來琢刻雲紋,碾琢變化多端、縱橫交錯。
古玉雲紋
雲氣紋是一種連弧狀或波狀的組合圖案,呈凸凹狀,似雲水流動,或呈雲團分布狀。漢代玉器的雲氣紋圖案,延承戰國時期興起的各種變體雲紋,將戰國中晚期出現的“遊絲描”琢刻技法,表現得更為剛勁有力。這種裝飾效果使平面圖案增加了不少立體感。這是漢代玉器在雲氣紋技法上的一大貢獻,對後世玉器的紋樣裝飾效果,有著不小的影響。
晉代的雲氣紋在漢代雲氣紋裝飾上又有所創新,它將陰線的“遊絲描”用淺浮雕的技法表現出來,並且出現了一種由長細線接連的十字形雲紋。十字形雲紋形狀多為一個柄狀圖案的端部,向前及兩側再伸出三個雲頭,兩側伸出的雲紋,常於細長陰線刻劃火焰紋,成組出現,又以弧線相連。它於元、明時期的三疊式雲紋,無論從紋樣還是琢刻技法上,都有所不同。
唐代玉上常出現飛天的形象,飛天一般體態豐滿,上體袒裸,下身著緊貼於腿股的長裙,身下還有幾朵細而長的透雕雲紋或卷草紋。與花卉紋同時流行的還有如意雲紋,常飾在玉人的身體、花鳥圖案旁。雲紋在唐代幾乎全變成了捲雲紋,與動物的尾部一樣分叉,而動物紋局部中間的一條分叉拖得較長,稱之為雲尾。宋遼代玉飛天戴小冠,胸托蝸回狀祥雲或多枝雲紋,一個雲頭連—個雲頭,在雲頭的邊緣有的有鋸齒狀紋,很少再見到唐代那種有花蕊的雲頭紋。而元代蟠螭紋在飛天的肘及臀部有飾單體的螺旋形雲紋。此依稀還可以窺視到遠古時期的雲紋寓意,仍遺留有原始裝飾作用。

分類

大致有以下幾種:勾雲紋,雲雷紋,雲氣紋、雲頭紋、十字形雲紋等。

勾雲紋

有兩種,一種是陰線碾琢的小勾雲紋。
古玉雲紋
另一種是減地凸起的勾雲紋,勾雲正反相連,排列密實。
這兩種勾雲紋均流行於戰國至漢代。
宋代以後仿製的勾雲紋較大,排列疏散。

雲雷紋

連續迴旋形線條構成的圖案。
古玉雲紋
圓形轉角的稱雲紋;方形專角的稱雷紋。
在商周時期的玉器和青銅器上最為盛行。

雲氣紋

漢魏時代流行的漢族傳統裝飾花紋之一。
古玉雲紋
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
一般作為神人,神獸四神等圖像的地紋。
也有單獨出現的。雲紋寓意高升和如意。

雲頭紋

又稱“如意雲”,其形狀猶似下垂的如意,是一種典型的雲紋瓷器裝飾紋一種典型的雲紋瓷器裝飾紋樣。
古玉雲紋
雲頭紋始盛於元代景德鎮窯青花和青白瓷上。
因多裝飾在瓶、罐、壺等器物的肩部,也稱“雲肩紋”;
也有裝飾在盤、碗的內心部位,稱作“垂雲紋”。

十字形雲紋

圖為明代青花飛馬十字雲紋圖。
古玉雲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