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林門

武林門是杭城最古老的北城門,或說始築於隋。

唐景福二年(893)吳越築羅城七十里,在此建北關門,諧呼百官門。因出門有道通餘杭,宋時改稱餘杭門,亦呼北關門,雕甍華麗,旁附水門。岳珂《望北關門》詩:“萬里雲開瑞日明, 雕甍遙接九重城。孤連丹鳳紅雲繞,關度青牛紫氣迎。新第千門俱改觀,舊溪二記謾關情。今宵且向橋頭宿,又聽咚咚打六更。”入門而南,有虎林山,土阜陂陀,高可三丈,廣不滿百步。吳音承訛,轉虎為武,稱武林山,明時改稱武林門。清仍之,民國初拆門築路,門名遂成區片名稱,泛指下城、拱墅、西湖三區交界處地域。
自隋唐始,武林門一帶作為京杭運河南端之要衝,漸為杭城鬧市。檣帆集聚,百貨登市,特別是魚米,是杭嘉湖的聚散地,有“百官門外魚擔兒”之謠。南宋為北關瓦所在。建炎三年(1129)苗劉兵諫,名將韓世忠率先鋒力戰入武林門勤王,高宗復辟。元時,武林門外出現“北關夜市”。明代,在門內建大有倉,用以貯米。清至民國,持續發展,建國後更成為杭州交通運輸、旅遊服務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段之一,市肆空前繁華。為使後人明瞭變遷史實,二零零五年一縱三橫道路整治時,在古武林門址立石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