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

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

《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插圖本)》對古代音樂歷史發展中諸種音樂文化現象的審勢、評判,以及對一定歷史時期內形成的、由諸種音樂物化形態所反映出來的審美風尚情趣、文化觀念意識的分析和把握,小到對某一音樂審美觀念的形成、衍化以及對其中蘊含著的具民族文化傳統的音樂審美心理特徵的微觀分析,大到對音樂地域文化之間的傳播、交流及其歷史變遷以巨觀的把握,其論述的方式、角度與結論雖深淺不一、各有所致,但是它們的共同之處則在於,均為有意識地去發掘那些隱藏在諸種音樂文化現象背後,使人的音樂情感生活及其行為方式具有生命意義的文化心理形態。

基本介紹

  • 書名: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
  • 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 作者:修海林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927847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修海林,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史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音樂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音樂美學會理事,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國家《藝術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承擔和組織全國教育科學“八五”、“九五”、“十五”重點規劃項目課題研究。北京市市屬高校“拔尖創新人才”資助項目《中國音樂學術史》主持人。國務院有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出版著作《古樂的沉浮一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音樂美學通論》、《中國古代音樂美學》、《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等多部,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多項。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音樂學論文80餘篇。

圖書目錄

再版序言
新版序言
第一章 古樂歷史長卷的審勢與評價
第一節 原始樂舞——初民音樂的心理情態
一、圖騰之樂
二、典禮之樂
三、農事之樂
四、戰爭之樂
五、生息之樂
六、原始樂舞之文化態
第二節 三代禮樂——王權意識的物化形態
一、夏之禮樂
二、商之禮樂
三、周之禮樂
四、三代樂舞
五、樂之教育
六、樂之等級
第三節 先秦新聲——“人道”精神的情感外現
一、音樂的世俗化傾向
二、音樂的享樂傾向
三、音樂思想中的“人道”精神
第四節 秦漢古樂——宏通率真的音樂風情
一、樂府新聲
二、相和歌調
三、鼓吹雄風
四、神人之樂
五、漢樂風情
六、宏麗之美
第五節 南北聲歌——承漢啟唐的清商古樂
一、清商古樂
二、胡夷樂舞
三、佛陀伎樂
四、重俗輕雅
五、樂的自由品格
第六節 盛唐之音——兼容中外的隋唐燕樂
一、繁盛唐曲
二、燕樂風采
三、歌舞雜戲
四、“八音”情韻
第七節 宋元曲韻——歌台戲樓的世俗情態
一、詞尚樂情
二、琴調意蘊
三、諧謔伎樂
四、興盛元曲
第八節 明清樂聲——俗真繁榮的市民文藝
一、純真俗曲
二、民族樂舞
三、多姿器樂
四、趨新戲曲
五、樂尚真情
第二章 古代音樂審美意識探微
第一節 “桀”——古樂文化的傳統審美心態
一、“柴”字的初義
二、“粢”字的衍化與農業民族文化理
三、“樂者樂也”的生命意識
四、“樂者樂也”的禮樂教化之樂
五、“樂者樂也”的審美人生之樂
第二節 “和”——古代音樂審美的理想境界
一、音聲之“和”
二、樂與人“和”
三、天人之“和”
第三節 先秦諸子音樂美學思想
一、孔子的音樂美學思想
二、孟子的音樂美學思想
三、老子的音樂美學思想
四、莊子的音樂美學思想
五、墨子的音樂思想
六、荀子的音樂美學思想
第四節 《樂記》的音樂美學思想
一、“感於物而動”
二、情感與音聲
三、“樂”的內容與形式
四、“樂”之關
五、“樂”之審美
第五節 《聲無哀樂論》的音樂美學思想
一、嵇康音樂觀產生的基礎
二、《聲無哀樂論》剖析
三、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
第六節 《溪山琴況》的音樂美學思想
一、琴況之“和”
二、琴況之“靜”與“清”
三、琴樂諸況之聯繫
四、琴況之審美意境
五、琴況審美旨趣的簡要評價
第三章 華夏古樂的傳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徵
第一節 華夏古樂與外族外域音樂的傳播與交流
一、華夏民族早期音樂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二、漢魏晉南北朝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交流
三、唐代中外音樂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四、元明清時期中西音樂的傳播與交流
第二節 古樂的南北流播及其共生文化系統
一、先秦時期華夏古樂共生系統中的南北音樂
二、由漢至唐華夏音樂的南北交融及其共生狀態
三、宋元明清南北戲樂的流播與更新
第三節 古樂審美觀的地理文化特徵
一、自然氣候與樂通陰陽的音樂觀念
二、“能夏則大”音樂審美評價的地域文化觀念
三、古樂審美中的地域文化特徵
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