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雨蛙

古巴雨蛙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動物,兩棲綱,雨蛙科,無尾目的1科,肩帶弧胸型,椎體為前凹型。適於樹棲,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盤,末兩骨節間有1間介軟骨,是趨同演化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古巴雨蛙
  • 拉丁學名:Hylachinensis
  • 別稱雨蛙
  • :動物界
  • :兩棲綱
  • :雨蛙科
簡介,地理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食物,繁殖,

簡介

中文名 : 古巴雨蛙
讀音gǔ bā yǔ wā
別名雨蛙,英文名Cuban tree frog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古巴和巴哈馬群島等中美洲地區,往北至美國的南佛羅里達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雨蛙屬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雌蛙體長超過13厘米。頭部皮膚骨質化,有利於預防乾旱。瞳孔橫置;舌卵圓形且大,後端微有缺刻;鼓膜明顯。生活時,體背及四肢呈綠色或褐色;腹面為淺黃白色,且具扁疣。四肢指、趾端部膨大成吸盤,前肢指間無踐,後肢趾間有蹼。
古巴雨蛙

生活習性

常見於水塘、溝渠,或棲息在棕櫚樹和香蕉樹上。

食物

以昆蟲為食,時常捕食被街燈吸引的蚊蟲。

繁殖

成年古巴雨蛙會聚集在水田或池塘的水邊。在這個時候雄性的聲囊會變成啡色,從外觀上可以容易分辨出雄性和雌性。當雌性借著雄性的叫聲靠近,雄性會從背部抱著雌性緊貼對方。一對雨蛙會在緊貼狀態下游到水面,以倒立的姿勢產卵和放精。幾個受精卵會被像寒天一樣的幼細繩子捆在一起漂在水面,最後纏到植物的莖部等地方。 受精卵會急速進行細胞分裂,視乎水溫等各種環境因素大約2至3天后會孵化。剛孵化的幼體呈褐色,擁有外鰓。鰓會逐漸移入體內,變成蝌蚪。古巴雨蛙的蝌蚪全身褐色,並帶有淺色的斑紋,這與全身黑色的蟾蜍類蝌蚪不同。古巴雨蛙的蝌蚪的細小口裡有像銼一樣的牙齒,用來將動植物的屍骸或藻類削成細小狀方便進食。大約一個月左右蝌蚪便會長成青蛙。在成長過程中,蝌蚪的尾部會長出後肢,同時前肢會在體內形成。當後肢發育成熟,前肢會從鰓長出,而尾部則會慢慢縮短。身體的褐色會慢慢變淡,同時背部會漸漸變成黃綠色。古巴小雨蛙在尾部變短的時候會離開水面上陸,各奔前程。古巴雨蛙的壽命大約有數年。另外,古巴雨蛙能利用吸盤爬到四周被圍牆圍著的水源中產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