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堯城

古堯城

堯城,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名。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相州(今安陽市長樂縣改為堯城縣。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堯城縣為永定縣。堯城縣建置存在時間長達308年。“古堯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安陽縣永和鎮南二里沿村台村西南。

基本介紹

堯城考述,堯城建置沿革,堯城地望辨析,典籍記載,唐《元和郡縣圖志》,北宋《太平寰宇記》,南宋《路史》,明嘉靖《彰德府志》,清嘉慶《安陽縣誌》,民國《續安陽縣誌》,1990年《安陽縣誌》,

堯城考述

堯城建置沿革

堯城,原為漢代內黃縣地,三國魏為長樂公國,西晉於此置長樂縣北齊廢長樂併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長樂縣為堯城縣,隸屬相州(今安陽市)。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堯城縣為永定縣五代開平中改為長平縣,後唐同光初復名永定縣。宋天聖七年(1029年),改永定縣為永和縣,宋熙寧五年(1072年),降永和縣為鎮入安陽縣。此後,歷金、元、明、清各代均為永和鎮。民國以來,逐漸改稱永和集和永和鄉
2014年,永和鄉改為永和鎮。

堯城地望辨析

從三國魏黃初四年,到北宋熙寧五年的 850年間,永和先後設為長樂公國、長樂縣堯城縣、長平縣、永定縣、永和縣,各縣治所城池均在今永和村或村南附近。永和縣後改為永和鎮,歷經金、元、明、清來變。民國以來逐漸改稱永和集和永和村。由於沒有資料表明永和鎮址有過變遷,因此今安陽市區東 20 公里處的永和村就是北宋時的永和縣治所,即永和縣城所在地。歷史上也沒有什麼資料說永和縣城、永定縣城、長平縣城、堯城縣城和長樂縣城有什麼大的不同,所以一般都認為這些縣城的位置就在今永和村。如《 鄴乘 》云:“永和故縣,在縣東四十里。” 《讀史方輿紀要》云:“永定城,在縣東四十里。”《安陽縣金石錄》載《堯城令王進思去思祠記》原案:“碑出於永和鎮,唐堯城廢縣即此。”《歷代地理沿革表》在永和縣下注曰:“在彰德府東四十里。”
可是自民國 21 年發現《 唐太原王君隴西李夫人祔合墓志銘並序 》 以後,《續安陽縣誌》的著者便把這一傳統說法否定了。提出堯城縣不在永和,而在今安陽市區東南20里遵貴屯。並說:“治地學者當以此為信史。”因這句話說得非常肯定,所以近人也多信以為真。不過筆者卻不敢苟同,因為這一推翻舊說的根據並不可靠,建立新說的論據也不充分。
元和郡縣圖志 》 載相州堯城縣曰:“西至州四十里。”又曰:“洹水在縣北四里。丹朱墓在縣東一里.” 《 元和郡縣圖志 》 是記載唐元和年間的地理著作。志文中的“州”即相州治所,在今安陽市區老城內。洹水的流經路線與北魏相同。丹朱是傳說中堯的兒子,許多地方都有丹朱墓。今安陽市區東 21 公里處的沿村台村曾有丹朱墓,墓家十分高大, 1958 年平毀,曾揀到石斧、石板、陶器等物。文中的丹朱墓即指此墓.這裡記載的洹水既然在堯城縣北四里,則堯城必在洹水之南四里。洹水繞永和村南而東,則堯城當在今永和村南四里有餘。又據丹朱墓的位置,則堯城必在沿村台村西一里。這樣看來,堯城當在今永和鄉麵粉廠之南、沿村台村之西南。又據當地農民說,沿村台西南,有一塊地叫“城角地”,並在這裡發現過城牆磚垛遺物。這就進一步證明堯城是在沿村台西南。大概是隋代重置長樂具時,治所移到了堯城。堯城的規模,據 《 鄴乘 》 記載,為“周回五里一百二十步”。
至於 《續安陽縣誌》 記載堯城位於今高莊鄉遵貴屯村一說,乃筆者不慎至誤。《 續安陽縣誌 》 載 《 唐太原王君隴西李夫人祔合墓志銘並序 》 曰:“民國 21 年夏出土,在縣東梁固村,為楊某掘並所得。”又概述“墓志銘”內容云:“寶曆元年八月卒於堯城縣望雲鄉梁固里,壽七十八。大中九年十月,祔葬於堯城縣西北二十里梁固里夫之舊瑩。”單以此筆者就作結論說:“據此,則堯城縣在今湯屬之遵貴集。現遵貴屯有券門,故俗名遵貴券。土人相傳為古城邑。舊志載永和鎮即古堯城縣,誤矣。治地學者當以此為信史。”看來此論點的主要依據有 2 個:一是遵貴屯對梁固的方位和距離與墓誌大致相符,二是遵貴屯曾為古城邑。茲就這兩點考辯於下:
l 、梁固在堯城西北 20 里,則堯城當在梁固東南 20 里。在梁固東南 20 里的地名很多,不只遵貴屯一處。準確地說,遵貴屯在梁固正南偏東 20 里處,並非在東南方向。當然這個方位也可勉強說是東南方。而沿村台西南地是在梁固正東偏南 20 里處,這裡也可以說是在梁固東南方向。所以遵貴屯和沿村台西南地,都和墓誌相符,不能以前者排斥後者.又因梁固處在古代通往相州城的東西大道之北 2 公里處,而沿村台西南地是在此路之南,把這兩個地點看作東南、西北方向更合理些。
2 、遵貴屯雖為古城邑,且有券門,但不能因為有城就說是古堯城。北宋時,這一帶有支村、開信、鄭寺、將台、遵貴、雀城、龍花、王劉、東小韓、西小韓、霸台等村,唯獨沒有遵貴屯。這些村名基本上都能和現在的村莊對上號,唯雀城對不上。到了明代,這裡又增加了將台屯、遵貴屯和王劉屯 3 個村,但卻沒了雀城村。這說明雀城村變成了 3 個屯字村名中的某一個。這 3 個村中,唯獨遵貴屯有城,所以雀城村必定變成了遵貴屯。遵貴屯村中的大券實為古雀城遺址。
河朔訪古記 》 云:“雀城在湯陰縣東北三十五里。”今遵貴屯恰在湯陰城東 17 公里處(此村舊屬湯陰具),完全符合 《 河朔訪古記 》 的記載。
當地很早就有“北有將台,南有雀城”的言傳,遵貴屯基本上在將台之南。此再次證明遵貴屯為昔日雀城。
3 、從方位表述而言,遵貴屯不是在“州東四十里”,而是在東南十五公里;洹水不在其“北四里”,而是在其北 10 多公里;丹朱墓不在其“東一里”,而是在東北 10 多公里。
綜合以上所述,遵貴屯故城不是古堯城,而是古雀城。《續安陽縣誌》不慎致誤。
(錄自安陽地名專家組成員、原安陽縣文化局副局長,安陽縣地名辦公室主任許作民所著《安陽古今地名考》)

典籍記載

唐《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唐)李吉甫
●卷第十六
管縣十:安陽,鄴,成安內黃,堯城,洹水,臨漳,臨河,湯陰林慮
……
堯城縣上。西至州四十里。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高齊省長樂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十八年改為堯城,因所理堯城為名也。

北宋《太平寰宇記》

卷五十五
河北道四
相州鄴郡)今理安陽縣
元領縣十一,今六:安陽鄴縣湯陰;永定;臨漳林慮
五縣割出:滏陽;入磁州內黃成安洹水,已上三縣入魏州。臨河入澶州
永定縣,州東四十里,舊十四鄉,今三鄉。本漢內黃縣地,晉置長樂縣,髙齊省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八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十八年改為堯城縣,因堯所居此城為名。唐末改為永定縣,朱梁開平中,改為長平,後唐同光初,復為永定。洹水,在縣北四里。丹朱墓,在縣東一里,堯之子也。羛陽聚故城,在今縣東。《左氏傳》晉荀盈如齊,逆女卒於戲陽。注云,內黃縣戲陽城。“羛”與“戲”同。

南宋《路史》

路史》 (宋)羅泌 撰
卷二十撰後紀十一
疏仡紀
陶唐氏
丹朱卒葬笰(羛)陽。相之安陽永和鎮南有故堯城。開皇四,堯城縣以為堯居,乃朱居也。《相圖經》引孟子註:舜封丹朱於白水,白水乃今清河,蓋夏封之,在鎮西南三里有丹朱陵,南八里有帝子夜遊台,周二百歩。《相台志》云:丹朱嫚游之地,笰戲同。羛陽鄉,在內黃北二十羛陽聚。《元和志》:丹朱墓,唐山縣東一里。《寰宇記》:冢在永定東二里,有唐縣、有鴻郎城。《九州要記》云:堯時丹朱所居相之冢為是矣。而《經》註:城陽有丹朱冢。《海內南經》:蒼梧之山,帝丹朱葬於陰,無信。

明嘉靖《彰德府志》

彰德府志》(明)崔銑
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一地理志·古蹟·堯城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一地理志·古蹟·堯城
卷一 地理志
安陽縣
永和故縣:在縣東四十里。漢內黃地也。晉置長樂縣,高齊省入臨漳。隋開皇八年分臨漳、洹水二縣置長樂縣。十八年改曰堯城縣。唐天祐中曰永定縣,五代梁開平中曰長平縣,後唐同光初復曰永定。宋天聖七年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和縣,熙寧七年廢為永和鎮。舊城周回三里四十三步,高一丈六尺,洹水環其西南。
永和鎮)東二十五里有戲陽城,周回二十里二百步,高一丈八尺。《左傳》昭公九年,夏四月,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六月,卒於戲陽。杜預注曰“在魏郡內黃縣北”。
永和鎮南二里有堯城,周回五里一百二十步,高一丈。常山陵在(永和)鎮東二十里。

清嘉慶《安陽縣誌》

安陽縣誌》(清)嘉慶四年
清嘉慶《安陽縣誌》卷十一古蹟志·堯城清嘉慶《安陽縣誌》卷十一古蹟志·堯城
卷十三 古蹟
堯城
元和郡縣誌》:隋開皇十年,分臨漳、洹水二縣,於此重置長樂縣,十八年改為堯城縣,因所理堯城為名也。案:隋因長樂所治堯城為名,則堯城得名已久。《太平寰宇記》:鯨堤、堯城,禹之父所築。“鯨”當作“鯀”,是其地也。今縣東四十里永和鎮即其故跡,所存猶可目驗

民國《續安陽縣誌》

續安陽縣誌》(民國)方策 王幼僑 纂修
卷十三 古蹟志
堯城縣:在縣東梁固村東南遵貴集*。
按,民國二十一年,縣東梁固村農民楊某在村西掘井所得之《太原王君隴西李夫人合祔墓誌》云:王霸,寶曆元年八月,卒於堯城縣望雲鄉梁固里,壽四十八,夫人隴西李氏元女,大中三年卒,壽七十八。大中九年十月,祔葬於堯城西北20里望雲鄉梁固里。舊志載永和鎮即古堯城縣,誤也,治地學者當以此志為信史。
*此當為筆者考誤。考今安陽市文峰區高莊鎮遵貴屯故城為古雀城遺址。

1990年《安陽縣誌》

《安陽縣誌》亢耀勛 主修
文物篇·古城遺址
堯城遺址,位於安陽縣東南23公里的高莊鄉遵貴屯村*。
*1990年《安陽縣誌》,沿襲民國《安陽縣誌》,仍誤載堯城遺址位於遵貴屯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