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體介導式入胞

一種通過被轉運物質與膜表面的特殊受體蛋白質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入胞現象,稱為受體介導式入胞。通過這種方式進入細胞的物質已不下50餘種,包括以膽固醇為主要成分的血漿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結合了鐵離子的運鐵蛋白、結合了維生素B12的運輸蛋白、多種生長調節因子和胰島素等一部分多肽類激素、抗體和某些細菌毒素,以及一些病毒(流感和小兒麻痹病毒)等(圖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受體介導式入胞
  • 外文名:Receptor mediated type into the cell
  • 定義:一種入胞現象
簡介,產生,過程計算,有效性作用:,

簡介

一種通過被轉運物質與膜表面的特殊受體蛋白質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入胞現象,稱為
體介導式入胞。通過這種方式進入細胞的物質已不下50餘種,包括以膽固醇為主要成分的血漿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結合了鐵離子的運鐵蛋白、結合了維生素B12的運輸蛋白、多種生長調節因子和胰島素等一部分多肽類激素、抗體和某些細菌毒素,以及一些病毒(流感和小兒麻痹病毒)等(圖示)。
受體介導式入胞

產生

首先是細胞環境中的某物質為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所“辨認”,發生特異性結合;結合後形成的複合物通過它們在膜結構中的橫向移動,逐漸向膜表面一些稱為衣被凹陷(coated pit)的特殊部位集中。衣被陷處的膜與一般膜結構無明顯差異,只是向細胞內部呈輕度下凹,而且在膜的胞漿側有一層高電子密度的覆蓋物,後者經分析是由多種蛋白質組成的有序結構;當受體複合物的聚集使衣被凹陷成為直徑約0.3μm的斑片時(可以在約1分鐘的時間內完成),該處出現膜向胞漿側的進一步凹入,最後與細胞膜斷離,在胞漿內形成一個分離的吞食泡,這稱為內移(internalization);原來附在衣被凹陷內側的蛋白性結構,現在正好位於吞食泡膜的外側,仍面向胞漿;但在吞食泡形成後不久,這種蛋白結構就消失,可能是溶解在胞漿中,大概還可以再用於在細胞膜上形成新的衣被凹陷。這類蛋白質的功能,據認為是為吞食泡的形成提供所需的能量。失去了這種特殊的附膜蛋白結構的吞食泡,進而再與胞漿中稱為胞內體(endosome)的球狀或管狀膜性結構相融合,此胞內體的特點是內部具有較低的PH值環境,有助於受體同與它結合的物質分離;以後的過程是這些物質(如進入細胞的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和鐵離子等)再被轉運到能利用它們的細胞器,而保留在胞內體膜上的受體,則與一部分膜結構形成較小的循環小泡,移回到細胞膜並與之融合,再成為細胞的組成部分,使受體和膜結構可以重複使用(圖)。

過程計算

據測算,在人工培養液中的吞噬細胞1小時內通過形成吞食泡而進入胞漿的細胞膜面積,大約相當於原細胞膜總面積的50%-200%,而實際細胞膜的總面積並未明顯改變,可見通過上述以胞內體為轉站的膜的再循環,不僅維持了細胞膜的總面積的相對恆定,而且使相應的受體可以反覆使用。

有效性作用:

這種入胞方式非常有效,在溶質選擇性進入細胞的同時,細胞外液可以很少進入;而且即使胞外溶質的濃度很低,也不影響有效的入胞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