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裝甲

反應裝甲

反應裝甲即坦克的反應裝甲,是指坦克受到反坦克武器攻擊時,能針對攻擊作出反應的裝甲。反應裝甲其實就是在裝甲車輛(主要是坦克)的裝甲上,安裝惰性炸藥,惰性炸藥對小一點的衝擊不會作出反應(如子彈,小口徑炮彈)。

最常見的爆破反應裝甲,就是在坦克外表掛個一層炸藥,當坦克受到如反坦克飛彈攻擊時,炸藥引爆,對反坦克飛彈進行干擾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反應裝甲
  • 研製時間:1982
  • 服役時間:1982年
  • 國家:以色列
簡介,套用,首次,改進,發展趨勢,

簡介

最初的坦克裝甲都是在不斷加厚裝甲厚度的理念下進行技術革新。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明顯的,坦克總重越來越重,以至於發動機技術和橋樑、路面的承受能力都接近極限。特別是穿甲彈、碎甲彈等炮彈種類的完善和反坦克火箭技術的發展,要求坦克裝甲必須尋找其他的強化途徑。於是,“反應裝甲”的理念提出了。現代的“反應裝甲”是以色列首先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裝甲車輛上採用的,後來蘇聯學習並完善了這種技術。
反應裝甲
反坦克飛彈和反坦克動能彈,還有聚能破甲彈這些可以擊穿坦克主裝甲的武器攻擊坦克時,他們一旦接觸到了坦克裝甲上的惰性炸藥塊,惰性炸藥就會向外爆炸,可以有效地降低這些反坦克武器的破壞效果,達到保全坦克的目的(由於破甲彈所產生的金屬射流的速度高達8000-10000米/秒,此時也只有炸藥爆炸才能產生與之速度相同的爆炸物去高速切割金屬射流,從而減輕其對坦克的破壞),所以你如果留心坦克照片的話(主要是東方的坦克),你可以看到坦克的前面裝了很多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小方塊,那就是惰性炸藥塊,也就是反應裝甲,當然反應裝甲也有很多缺點,比如只能使用一次,使用時容易把己方步兵炸傷,裝甲車輛的裝甲如果太薄的話,就無法使用反應裝甲,因為反應裝甲還是會對自身的裝甲板造成損害,所以大部分使用反應裝甲的都是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
反應裝甲作用原理反應裝甲作用原理

套用

首次

1982年,以色列在入侵黎巴嫩的戰鬥中首次使用反應裝甲。這種裝甲以結構簡單、廉價和顯著提高抗破甲彈能力等特點,顯示出廣闊的套用前景。從此,反應裝甲成為世界各國十分關注的一種新型裝甲。此後,英國和前蘇聯等國相繼把反應裝甲套用於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反應裝甲也存在著一些重大問題,例如:特種槍彈的誘爆和自身殉爆,使其失去效力;爆炸力傷害友鄰步兵及車內的乘員與設備;不能有效對付穿甲彈;隨後發展的多級串聯空心裝藥破甲彈對反應裝甲構成威脅等。

改進

針對上述問題,以色列、英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和德國等國進行了深入研究,發展和套用了新一代反應裝甲。例如,美國陸軍將採用美國和以色列合作生產的主動/被動混合式反應裝甲單元,裝配175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每輛車裝配195個反應裝甲單元)。法國陸軍正用GIAT工業公司生產的Brenus反應裝甲,裝配兩個坦克團的AMX30B2坦克。該反應裝甲單元重10千克,其中鈍感炸藥重400克,尺寸為300×150×75毫米,在遭受20毫米以下口徑彈藥攻擊時不會爆炸。它們相當於400毫米以上軋制均質裝甲鋼抗60°傾角入射破甲彈,以及100毫米以上軋制均質鋼抗穿甲彈的防護能力。

發展趨勢

下面介紹的是國外新一代反應裝甲的一些研究、發展趨勢和研究的若干新型反應裝甲。
一、發展防殉爆的反應裝甲
俄羅斯全俄鋼研所發明了由多個相互連線盒單元構成的反應裝甲,可有效抗破甲彈和穿甲彈。這種盒單元的特點是:四個側壁採用聲阻抗變化的三層或四層複合材料,即從接觸炸藥的側壁層開始,每相鄰兩層材料的聲阻抗之比不小於2,從而衰減和消耗了爆炸衝擊波,使相鄰的盒單元不會發生殉爆
二、無炸藥的反應裝甲
美國原FMC公司發明了一種無炸藥的被動式箱形反應裝甲單元。其特點是,在一個單元中設定若干飛板層,它們由許多獨立的飛板(嵌入反應裝甲單元的小鋼塊)構成。
穿甲彈或破甲彈射入該單元時,飛板被燒蝕和破碎,從而干擾和破壞射彈的侵徹能力。把炸藥爆炸力變為機械侵徹抗力。
這種箱形反應裝甲單元重量輕,體積小,用於保護裝甲車輛的傾斜前端、尾端以及兩側。
美國陸軍發明了一種對付彈芯的盒形反應裝甲單元,其特點是把一個爆炸反應構件以隔板方式安裝在該盒腔的中部。該構件面板的下側邊鉸接在盒下壁上,其上側邊為不固定的自由邊。該構件背板的上側邊鉸接在盒上壁上,其下側邊為不固定的自由邊。當長桿彈芯穿透盒外壁進入該爆炸反應構件時,其中的炸藥爆炸,使該構件的面、背板以鉸接固定邊為軸心向相反的兩個方向作旋轉運動,對彈芯產生一個扭轉力矩使其偏離侵徹方向和破碎。
三、反應-被動式複合裝甲
以色列研製出一種複合結構,可有效防穿甲彈和破甲彈。其基礎結構是:鋼面板+炸藥層+惰性材料層(由鋁、玻璃或陶瓷等材料構成)+鋼背板。在惰性材料層和鋼背板之間可設定第二層炸藥,組成另外一種結構。增加這一層炸藥,可改善炮彈以銳角攻擊時的防護性能。還可在基礎結構中再增設兩層炸藥,組成另外一種新的結構。德國研究出的一種結構是:反應裝甲單元(面板+炸藥層+盒蓋)+鋼盒(內裝用環氧樹脂粘接的陶瓷磚)。當面板厚5毫米、Al2O3陶瓷磚的表面尺寸為15×15厘米、其總厚度為射流侵徹深度的1/5時,這種複合結構可抵抗侵徹深度為340毫米的60毫米口徑反坦克破甲彈。如果要對付更大口徑和侵徹深度的破甲彈,可增大鋼盒的尺寸和陶瓷磚的總厚度。
四、具有隱身功能的反應裝甲
美國陸軍研製了一種內裝多個爆炸反應構件的箱形反應裝甲單元,其特點是:外箱全部用S2玻璃/環氧複合材料製成,或者外箱的頂板用該複合材料,其餘部分則用鋼製造。
S2玻璃/環氧複合材料的平均密度為2.20克/厘米2,平均彈性模量為0.317×106千克/厘米,可使外箱的剛性、耐用性和重量達到最佳化。S2玻璃/環氧複合材料外箱頂板和一薄層磁性吸波材料相複合,可吸收雷達波,防雷達探測,避免使用射頻制導的彈頭尋的攻擊。
五、主動反應裝甲系統
為了使反應裝甲更有效地抗穿甲彈和破甲彈,國外積極研究感測器與反應裝甲相結合的主動反應裝甲系統。美國陸軍正投資,研究把反應裝甲同短距離感測器網及一台計算機集成到一起的主動反應裝甲系統。該系統將計畫用於M1主戰坦克上,抵禦120毫米動能彈。這個系統較輕,也可設計安裝到“布雷德利”步兵戰車上,防50毫米口徑動能彈。德國萊茵工業有限股份公司克服了一些研究中的主動裝甲防護系統價格昂貴、系統太複雜和易受干擾等缺點,發明了簡便的主動反應裝甲系統。其從外向里的結構是:防槍彈的被動裝甲板+上、下表面覆蓋感測薄膜的被動裝甲板+防空心裝藥射流的抗彎曲板+設定在坦克裝甲表面上的多個“<”形爆炸反應組件,它們被隔板隔開。上述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兩片感測薄膜分別通過導線與車內的電子監視系統(例如微處理機)相連線。該電子監視系統通過多根導線分別與“<”形爆炸反應裝甲組件中的各個爆炸反應塊相連線,並通過一根導線與車內的中央控制系統(例如車載計算機)或射擊控制系統相連線。當炮彈觸及被動裝甲上、下表面上的感測薄膜時,立刻有信號傳送到電子監視系統,該系統根據這兩個信號確定炮彈的飛行方向和位置,並把引爆信號輸送到相應的爆炸反應塊上,使其提前爆炸,以最佳方式攔截和破壞炮彈。在傳送引爆信號的同時,電子監視系統根據感測器發出的信號數據,計算炮彈的速度和發射位置,並把這些數據傳送到射擊控制系統中,使其控制車載武器向炮彈發射點射擊。用兩塊平行的被動裝甲板代替這個主動反應裝甲系統中覆蓋感測薄膜的被動裝甲板和抗彎曲板,可構成另一種主動反應裝甲系統。這兩塊裝甲板由多塊小裝甲板組成。在每個獨立的小裝甲板中都安裝著一個衝擊感測器或加速感測器,以便精確傳送炮彈射入位置的信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