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爆炸反應裝甲

蘇聯爆炸反應裝甲

蘇聯爆炸反應裝甲的發展背景20世紀60年代,破甲彈藥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即便是RPG-7火箭筒也可以從正面摧毀M60A1或T-62坦克,更不用說破甲厚度達400毫米的AT-3反坦克飛彈了。為獲得坦克在戰場上的生存權,發展特種裝甲勢在必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爆炸反應裝甲
  • 時期:20世紀60年代
  • 發展背景:破甲彈藥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 目的:獲得坦克在戰場上的生存權
簡介,爭議,技術發展,設計,效應,啟發,型號,威脅,缺點,

簡介

纖維複合裝甲是各國研究的主流方向,但一些研究人員另闢蹊徑,試圖通過其他方式提高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能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挪威的曼弗雷德博士,他於1969年發現了爆炸反應裝甲的原理,即金屬板+炸藥+金屬板的結構是破壞破甲彈射流的有效手段。

爭議

從技術和安全因素考慮,蘇聯設計界和軍方對發展爆炸反應裝甲這種“旁門左道”一直存在爭議。蘇聯爆炸反應裝甲“晚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複合裝甲在T系列坦克上的大量運用。早在1967年,T-64A就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全面使用複合裝甲的主戰坦克。
T-64A的炮塔和車體分別是“鋼+鋁合金+鋼”和“鋼+玻璃纖維+鋼”的三明治結構,對穿甲彈/破甲彈的防護能力分別達到410毫米/450毫米和335毫米/450毫米。20世紀70年代,氧化鋁陶瓷逐漸成為T-64坦克炮塔的夾層材料,對穿甲彈/破甲彈的I坊護能力提升到500毫米/600毫米——這個防護水平可以對付當時的各種反坦克武器。

技術發展

然而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新技術的套用,甲彈之爭的天平再次向反坦克武器傾斜:“銅斑蛇”、“陶”(改)、“霍特”等反坦克飛彈的破甲厚度都達到了 800毫米,而使用串聯戰鬥部的破甲彈也在研製當中,這無疑使T系列坦克面臨“滅頂之災”;同時,以“喬巴姆”為代表的模組化陶瓷複合裝甲又使得蘇聯坦克的陶瓷裝甲相形見絀。“仿造'喬巴姆'還是另尋出路甲”成為當時的一大熱點。蘇聯設計師認為,儘管“喬巴姆”可使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能力顯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喬巴姆”“瓷塊”密閉在鋼製容器內,要求裝甲空間“方正”,不適於使用鑄造炮塔和大傾角首上裝甲的蘇聯坦克;其次,陶瓷的確對普通射流有很強的抵禦能力,但面對密度較大的貧鈾射流卻表現平平:據稱破甲能力為520毫米的ZBK一21B貧鈾成型裝藥破甲彈(1982年裝備蘇軍)能擊穿防破甲彈能力達700毫米的“豹”2坦克;再次,“喬巴姆”複合裝甲的製造成本較高,加工工藝複雜,難以滿足蘇軍“數量占優”的戰略思想。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M60等老式坦克上安裝的金屬盒子[綽號“茄克衫”(Blazer)的爆炸反應裝甲]大放異彩,“茄克衫”不僅成功地抵禦了RPG-7 火箭筒的攻擊,而且使裝甲部隊在反坦克飛彈的打擊下損失率銳減。“茄克衫”的成功大大推進了蘇聯在爆炸反皿裝甲領域的研發工作,1983年,蘇聯最著名的裝甲設計單位——蘇聯鋼鐵科學研究院(NiistaIi)擱置已久的一款爆炸反應裝甲在T一80B主戰坦克上現身,這就是“接觸”-1(Kontakt-1)爆炸反應裝甲。“將防破甲彈的工作交給爆炸反應裝甲”成為此後蘇聯裝甲設計的一個重要理念。到了1985年,包括T-72、T-62M和T-55AM在內的所有駐東德蘇軍坦克全部裝備了“接觸”-1爆炸反應裝甲。

設計

設計精巧的“接觸”-1
與“前輩”(包括以色列的“茄克衫”)相比,“接觸”-1是一款成熟而又設計精巧的爆炸反應裝甲。“接觸”-1模組被固定在T系列坦克的裝甲表面,呈水平30度左右放置並與主裝甲空出一定距離。爆炸反應裝甲的最外層是一個較薄的金屬外殼,內部是由拋板(向外拋出)、背板(向內拋出)、炸藥、固定物組成的工作組件。金屬射流(頂端速度高達8000米/秒)擊穿外殼和拋板之後產生足以引爆炸藥的熱效應。在爆炸波的推動下,拋板向外飛出而背板向相反方向運動並形成彈性波,使射流出現巨大波動甚至使射流中斷。

效應

此外,在“接觸”一1爆炸反擊過程中還有兩個效應:一是在拋板/背板穿越射流時,部分射流物質被消耗,導致其質量降低、動能下降;二是兩塊板在移動過程中有相當於切削的運動,射流頂部(最尖銳、速度最快的部分)被切斷,這樣後續射流“植入”主裝甲的過程顯得異常艱難。需要指出的是:“接觸”-1不是簡單的夾層結構,拋板與背板之間有一個夾角(炸藥塊呈楔形)。炸藥量的不對稱可使拋板在飛出的過程中有旋轉運動,這樣可以更好地毀壞射流。
據測算,單層“接觸”-1可使破甲彈的威力降低50%,一般而言可提供400毫米的防護能力。蘇聯駐東德部隊的T-64B/T-80坦克在炮塔上混裝有多層爆炸反應裝甲,可提供高達600毫米的防護。對於防破甲能力為600毫米的T-64B坦克而言,安裝“接觸”-1爆炸反應裝甲(稱T-64BV)後,可抵擋破甲能力達1000毫米甚至1200毫米的破甲彈的攻擊——這顯然達到並超過了西方同時代坦克的防護水平。穿甲彈的剋星——“接觸”-5在研製“接觸”-1的過程中,鋼鐵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撕扯金屬射流,干擾其路徑、毀壞其材質的原理也可以運用到對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防護上。然而,這一原理付諸實施需要解決兩個設計難題。首先,炸藥對普通撞擊並不敏感,只能通過提高溫度的方式來引爆,穿甲桿的速度只有金屬射流的1/5,難以有效引爆爆炸反應裝甲;其次,金屬射流速度高但密度較低,很容易被干擾或摧毀,而穿甲桿則是“實打實”的硬傢伙,尤其是貧鈾合金穿甲桿,普通的拋板/背板很難弄斷這樣堅硬的侵徹體,使用爆炸反應裝甲對抗穿甲彈似乎並不容易。

啟發

然而,鋼鐵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從該局的一個科研課題中獲得啟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鋼鐵科學研究院的另一個工作組正在研製電磁裝甲,這種裝甲依靠電磁力推動兩塊較厚的高硬度金屬板反向運動,通過與高硬度金屬外殼的碰撞“毀傷”侵徹體。事實上電磁裝甲摧毀侵徹體的原理和“接觸”-1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拋板和背板較厚,而且加了一個高硬度鋼殼。
使用較厚的高硬度鋼殼、拋板、背板不但解決了毀壞穿甲桿的難題,而且解決了引爆的問題:穿甲桿在侵徹數層高硬度鋼板後一方面產生了較高的熱效應,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熾熱的裝甲碎片,足以達到引爆條件。在這一設計思想下,1985年蘇聯第二代爆炸反應裝甲研製成功並裝備到最新型的T-80U主戰坦克上,這就是著名的“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

型號

迄今為止,“接觸”5已有若干變型,設計也日趨合理。以T-72BM主戰坦克炮塔上的“接觸”-5為例:該模組由高硬度鋼殼包裹(殼壁厚25毫米),鋼殼內部是3塊類似“接觸”-1的爆炸反應裝甲單元,每個單元均有10~15毫米厚的拋板和背板,單元組內裝的是對熱度較敏感的塞姆汀塑膠炸藥。在被穿甲桿侵徹的過程中,“接觸”-5的拋板和背板反向運動與上下鋼殼一起完成對穿甲桿的毀壞過程。由於鋼殼較厚且爆炸單元之間有隔斷,因此,整個爆炸範圍限制在組件內部,不會產生連鎖反應,也不會傷害到坦克周圍的步兵和其他戰鬥車輛。
鋼鐵科學研究院稱,“接觸”-5反應裝甲可使坦克對穿甲彈的防護能力提高20%~40%,對破甲彈的防護能力與“接觸”-1類似。安裝“接觸”-5後,T-80UMI和T-90S坦克對M829系列貧鈾穿甲彈的防護能力可達830毫米,並可有效防禦德國55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發射彈藥的攻擊。鋼鐵科學研究院關於“接觸”-5的數據並非誇張,實際打擊試驗也證明了“接觸”-5的防護能力:1996年末美軍使用M829貧鈾穿甲彈在1500米處對裝備有“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的出口型T-72進行射擊試驗,試驗結果證明,無法毀傷T-72坦克;1999年德國對裝有“接觸”-5的T-72坦克進行了多輪實彈打擊,證實只有DM43才可勉強將其擊穿,此外,訊息靈通人士稱駐韓美軍曾用M829A2貧鈾穿甲彈在韓國裝備的T-80U坦克上進行了試驗,結果與先前的試驗大同小異。

威脅

不言而喻,裝備“接觸”-5的T系列坦克給西方主戰坦克帶來了自T-64A裝備部隊以來最嚴重的威脅。但事實可能遠非如此,由於使用了厚重的鋼殼和拋板,“接觸”-5也給配有前置裝藥的反坦克飛彈帶來了很大麻煩:“接觸"-5的鋼殼+拋板的水平方向厚度近80毫米(中間還有空隙),“陶”2A、“短號”、“霍特”等飛彈的前置戰鬥部難以將其引爆。除非在飛彈上安裝類似,RPG-29火箭筒那樣的超口徑前置戰鬥部,否則射流還是要經歷爆炸反應裝甲的洗禮。

缺點

儘管蘇聯的爆炸反應裝甲為坦克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防護,但它並非無懈可擊,“鐵布衫”練得再好也有其“死穴”。
首先,爆炸反應裝甲發揮最優效果的條件是傾斜30度左右放置,角度變小防護能力銳減。這樣,一是難以在西方坦克上使用(特別是“接觸”一5);二是難以對付“標槍”等垂直攻頂類反坦克武器;三是坦克在起伏路面上行駛時的防護效果不穩定。
其次,爆炸反應裝甲不能覆蓋坦克正面100%的範圍,對車體側面覆蓋更少。車臣戰爭中有不少披掛“接觸”-1、“接觸”一5的T系列坦克被匪徒從爆炸反應裝甲“縫隙”中射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